安全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42461发布日期:2019-06-29 00:37阅读:669来源:国知局
安全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夹持工具,特别涉及一种安全钳。



背景技术:

在对电池的安全规范测试中需要去除电芯进行测试,而现在主要是通过电烙铁将焊锡熔化后,然后由工作人员将保护板取下,完成去电芯。发明人发现:采用此种方式去电芯,过程繁琐,且当使用电烙铁将焊锡熔化后,保护板周围的温度很高,安全性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钳,使得能够简化去电芯的过程,并提高安全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安全钳,包括:绕铰合轴彼此枢转的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其中,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在交叉范围内的一侧分别为第一钳嘴和第二钳嘴,而在相反的一侧分别为第一钳腿和第二钳腿;所述安全钳还包括:

第一烙铁片,设置在所述第一钳嘴朝向所述第二钳嘴的一侧,并用于与外部电源电性导通后产生热量;

第二烙铁片,设置在所述第二钳嘴朝向所述第一钳嘴的一侧,与所述第一烙铁片相对设置,并用于与外部电源电性导通后产生热量,且用于在所述第一钳腿与所述第二钳腿相向运动时,与所述第一烙铁片共同抵住焊锡,并对焊锡进行熔化;

第一夹持块,设置在所述第一钳嘴朝向所述第二钳嘴的一侧;

第二夹持块,设置在所述第二钳嘴朝向所述第一钳嘴的一侧,并用于在所述第一烙铁片与所述第二烙铁片将焊锡熔化后,与所述第一夹持块配合共同夹住保护板,将所述保护板与设备本体分离。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由于该安全钳的第一钳嘴与第二钳嘴上分别设置有第一烙铁片与第二烙铁片,其中,第一烙铁片与第二烙铁片相对设置,并在与外部电源电性导通后产生热量,将焊锡熔化,并在将焊锡熔化后,通过设置在第一钳嘴与第二钳嘴上的第一夹持块与第二夹持块配合夹住保护板,将保护板与设备本体分离。从而既能将焊锡熔化,还能在焊锡熔化后将保护板夹出,因而在简化去电芯操作的基础上,还能提高去电芯时的安全性。

另外,所述第一钳嘴内开设第一通道,所述第二钳嘴内开设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二通道连通,所述第一钳嘴上开设走线孔;所述安全钳还包括: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烙铁片、所述第二烙铁片与所述外部电源的导线,所述导线用于在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二通道内布线,并用于从所述走线孔穿出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从而实现将第一烙铁片与第二烙铁片和外部电源电性导通。

另外,所述第一钳嘴朝向所述第二钳嘴的一侧开设与所述第一通道连通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钳嘴朝向所述第一钳嘴的一侧开设与所述第二通道连通的第二通孔;所述安全钳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钳腿的第一按钮、设置在所述第二钳腿上的第二按钮、与所述第一按钮相连的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按钮相连的第二连杆;其中,所述第一连杆设置在所述第一钳腿与所述第一钳嘴内,所述第二连杆设置在所述第二钳腿与所述第二钳嘴内,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绕所述铰合轴彼此枢转,其中,所述第一夹持块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杆上,所述第二夹持块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杆上;其中,所述第一连杆用于在所述第一按钮被按下时带动所述第一夹持块通过所述第一通孔暴露于所述第一通道外,所述第一连杆还用于在所述第一按钮复位时带动所述第一夹持块通过所述第一通孔进入所述第一通道内;所述第二连杆用于在所述第二按钮被按下时带动所述第二夹持块通过所述第二通孔暴露于所述第二通道外,所述第二连杆还用于在所述第二按钮复位时带动所述第二夹持块通过所述第二通孔进入所述第二通道内。从而方便第一夹持块进入或伸出第一通道、第二夹持块进入或伸出第二通道。

另外,所述安全钳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钳腿内的第一回弹部件、设置在所述第二钳腿内的第二回弹部件,其中,所述第一回弹部件一端与所述第一钳腿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相连,所述第一回弹部件用于带动所述第一按钮复位;所述第二回弹部件一端与所述第二钳腿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相连,所述第二回弹部件用于带动所述第二按钮复位。从而实现第一按钮与第二按钮的自动复位。

另外,所述第一夹持块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二夹持块设置有两个,并分别与各所述第一夹持块相对设置。从而使得对保护板进行夹持时更加稳定。

另外,所述安全钳还包括:分别与各所述烙铁片及外部电源电性连接的调节器,所述调节器用于调节所述第一烙铁片、所述第二烙铁片的温度。从而可根据不同的使用场合调节第一烙铁片与第二烙铁片的温度。

另外,所述安全钳还包括:套设在所述第一钳腿上的第一手柄套、套设在所述第二钳腿上的第二手柄套。从而可通过第一手柄套与第二手柄套方便人手进行握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中安全钳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一钳嘴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二钳嘴的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中安全钳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各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安全钳。如图1、图2、图3所示。该安全钳包括绕铰合轴彼此枢转的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并在交叉范围内的一侧分别为第一钳嘴11和第二钳嘴21,而在相反的一侧为第一钳腿12和第二钳腿22,此外,安全钳还包括设置在第一钳嘴11朝向第二钳嘴21一侧的第一烙铁片13和第一夹持块14、设置在第二钳嘴21朝向第一钳嘴11一侧的第二烙铁片23和第二夹持块24,第一烙铁片13与第二烙铁片23相对设置,并用于与外部电源电性导通后产生热量,当第一钳腿12与第二钳腿22在外力作用下相向运动时,通过第一烙铁片13与第二烙铁片23产生的热量将焊锡熔化,在焊锡熔化后,通过第一夹持块14与第二夹持块24配合共同夹住保护板,并在外力作用带动下,将保护板与设备本体分离。

通过上述内容不难发现,由于该安全钳包括设置在第一钳嘴11朝向第二钳嘴21一侧的第一烙铁片13和第一夹持块14、设置在第二钳嘴21朝向第一钳嘴11一侧的第二烙铁片23和第二夹持块24,并由第一烙铁片13与第二烙铁片23将焊锡熔化后,通过第一夹持块14与第二夹持块24配合共同对保护板进行夹持,将保护板与设备本体分离。从而既能简化去电芯的过程,还能提高去电芯操作时的安全性。

具体的说,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第一烙铁片13、第二烙铁片23通过导线3与外部电源连通,第一钳嘴11内开设有第一通道111,第二钳嘴21内开设第二通道211,第一通道111与第二通道211相互连通,且在第一钳嘴11上还开设走线孔(图中未标示),导线3在第一通道111与第二通道211内进行布线,并在导线3从走线孔穿出后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从而使得第一烙铁片13与第二烙铁片23能够实现与外部电源电性导通,使第一烙铁片13与第二烙铁片23发热,并利用产生的热量将焊锡熔化。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第一钳嘴11朝向第二钳嘴21的一侧开设与第一通道111连通的第一通孔112,同时,第二钳嘴21朝向第一钳嘴11的一侧开设与第二通道211连通的第二通孔212。另外,第一钳腿12与所述第一钳嘴11内设置有第一连杆15,同时,第二钳腿22与第二钳嘴21内设置有第二连杆25,且第一连杆15与第二连杆25绕铰合轴彼此枢转,且第一连杆15与第二连杆25在交叉范围内的一侧分别为第一钳腮151和第二钳腮251,而在相反的一侧分别为第一钳臂152和第二钳臂252,并在第一钳腿12上设置有与第一钳臂152相连的第一按钮121,在第二钳腿22上设置有与第二钳臂252相连的第二按钮221。其中,第一夹持块14设置在第一钳腮151上,第二夹持块24设置在第二钳腮251上,当第一按钮121被按下时,带动第一夹持块14通过第一通孔112暴露于第一通道111外,且当第一按钮121复位时,带动第一夹持块14通过第一通孔112进入第一通道111内。而当第二按钮221被按下时,带动第二夹持块24通过第二通孔212暴露于第二通道211外,且当第二按钮221复位时,带动第二夹持块24通过第二通孔进入第二通道211内。另外,为了提高对保护板夹持时的稳定性,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夹持块14与第二夹持块24分别设置有两个,且两个第一夹持块14相对设置,两个第二夹持块24相对设置。当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也可仅在第一钳腿12上或第二钳腿22上设置按钮,同时控制第一夹持块14与第二夹持块24进行运动。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方便第一按钮121与第二按钮221自动复位,该安全钳还包括设置在第一钳腿12内的第一回弹部件(图中未标示)、设置在第二钳腿22内的第二回弹部件(图中未标示),第一回弹部件一端固定在第一钳腿12上,另一端固定在第一钳臂152上,从而在外力作用消失后,带动第一按钮121自动复位。同理,第二回弹部件一端固定在第二钳腿22上,另一端固定在第二钳臂252上,并用于在外力作用消失后带动第二按钮221自动复位。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回弹部件与第二回弹部件均为弹簧,当然也可以为其他弹性部件。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安全钳还包括与第一烙铁片13、第二烙铁片23及外部电源电性连接的调节器(图中未标示),从而通过调节器对第一烙铁片及第二烙铁片加热的温度进行调节。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钳腿12上还套设有第一手柄套(图中未标示),第二钳腿22上还套设有第二手柄套(图中未标示),通过第一手柄套与第二手柄套可方便人手握持,并且,第一手柄套上开设第一按钮孔,将第一按钮暴露在第一手柄套外,同样地,第二手柄上开设第二按钮孔,将第二按钮暴露在第二手柄套外。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