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油箱的高效成型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63282发布日期:2019-04-30 19:28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油箱的高效成型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油箱的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油箱的高效成型生产线。



背景技术:

当前,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和国内汽车工业的振兴,各大汽车生产企业对汽车油箱的需求呈明显增长趋势,现今,对于汽车油箱的制造常常采用生产线,生产线是以一定类型的零件组为对象组织的一种多品种生产组织形式,它拥有为完成这几种同类零件的加工任务所必需的机器设备,这些设备和工作地是按生产线上多数零件或者主要零件的工艺路线和工序劳动量比例来排列和配置的,生产线不象流水线那样严格按节拍进行生产,不能大量采用专用高效设备和工具,不能保证工艺过程的高度连续性,但是它有较大的灵活性,能适应多品种生产的需要。

然而现存的汽车油箱的高效成型生产线还是普遍存在着一些或大或小的弊端,不能很好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类似于,现有的汽车油箱的高效成型生产线往往不易固定不同大小规格的待加工物件,这导致装置的适用性低下,同时,现存的汽车油箱的高效成型生产线还普遍存在着使用效果不好的缺陷,这导致装置最后的成品效果差,此外,现有的汽车油箱的高效成型生产线往往零部件不易更换,这极大地影响了装置的使用寿命,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汽车油箱的高效成型生产线来更好地迎合市场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油箱的高效成型生产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适用性低下、使用效果不好和零部件不易更换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油箱的高效成型生产线,包括电磁阀、喷漆室、承载架和打磨室,所述承载架顶端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传输带,且传输带下方承载架内部的一端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皮带轮机构与传输带连接,且第一驱动电机一端的传输带上安装有控制面板,所述传输带顶部靠近第一驱动电机的一端设置有焊接室,且焊接室内部顶端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第一液压伸缩杆,所述第一液压伸缩杆底端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焊头,且焊头靠近第一驱动电机一端第一液压伸缩杆的底端安装有激光灯,所述焊头下方传输带的顶端安装有安装座,且安装座内部底端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第二驱动电机,所述安装座顶端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转盘,且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转轴与转盘连接,所述转盘的底端均匀设置有第二滑块,且安装座的顶端设置有与第二滑块配合的第二滑槽,所述安装座顶部远离第一驱动电机的一端安装有红外线接收器,所述传输带顶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打磨室,且打磨室内部顶端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第二液压伸缩杆,所述第二液压伸缩杆的底端安装有第三驱动电机,且第三驱动电机的底端安装有安装块,所述第三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转轴与安装块连接,且安装块的底端安装有打磨刀片,所述传输带顶部远离第一驱动电机的一端设置有喷漆室,且喷漆室内部顶端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油漆储存罐,所述油漆储存罐底端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出料管,且出料管上安装有电磁阀,所述出料管的底端安装有喷头,所述喷漆室、焊接室和打磨室内部的顶端皆安装有与红外线接收器配合的红外线发射器,且红外线发射器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红外线接收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控制面板与内部的单片机电性连接,且红外线接收器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单片机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喷漆室、焊接室和打磨室三者皆呈中空结构,且喷漆室、焊接室和打磨室三者的中心在同一水平线上。

优选的,所述承载架的底端均匀设置有呈不规则排列的防滑齿。

优选的,所述安装座的内侧壁均匀设置有消音槽,且消音槽的内部填塞有吸音海绵。

优选的,所述转盘顶部两端的中间位置处皆安装有固定件,且固定件底端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第一滑块,所述转盘的内部设置有与第一滑块配合的第一滑槽,且第一滑槽的内部均匀设置有限位块,所述转盘和固定件之间通过第一滑块和第一滑槽构成滑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打磨刀片的顶端均匀设置有卡块,且安装块的内部设置有与卡块配合的卡槽,所述卡块的外侧壁设置有外螺纹,卡槽的内侧壁设置有与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且打磨刀片和安装块之间构成拆卸安装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汽车油箱的高效成型生产线通过安装有传输带、红外线发射器、红外线接收器、第一驱动电机和皮带轮机构,使得该装置实现了较好的自动化生产过程,从而节省了人力资源,提升了装置的使用效果,该装置通过安装有焊接室、激光灯和第一液压伸缩杆,使得该装置即实现了焊接工艺,又实现了较好的定位功能,从而提升了装置的使用效果,该装置通过安装有打磨室、安装块、打磨刀片、卡块和卡槽,使得该装置一方面实现了较好的打磨功能,另一方面通过卡块和卡槽的配合作用,使得打磨刀片便于拆卸和更换,从而提升了装置的实用性,同时,该装置通过安装有喷漆室、油漆储存罐、电磁阀、喷头、第二驱动电机和转盘,使得该装置即实现了较好的喷漆功能,又通过第二驱动电机和转盘的作用,带动待加工的物件进行旋转,从而实现了较为均匀的喷漆效果,增强了装置的功能性,该装置通过安装有固定件、第一滑块和第一滑槽,使得该装置便于固定不同大小规格的待加工的物件,从而增强了装置的适用性,有利于该装置的长期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座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焊头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打磨刀片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中:1、油漆储存罐;2、电磁阀;3、出料管;4、喷头;5、喷漆室;6、控制面板;7、承载架;8、焊接室;9、焊头;10、安装座;11、传输带;12、皮带轮机构;13、第一驱动电机;14、第一液压伸缩杆;15、红外线发射器;16、第二液压伸缩杆;17、打磨室;18、固定件;19、第一滑槽;20、第二驱动电机;21、第一滑块;22、红外线接收器;23、第二滑块;24、转盘;25、第二滑槽;26、激光灯;27、第三驱动电机;28、安装块;29、卡块;30、卡槽;31、打磨刀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汽车油箱的高效成型生产线,包括电磁阀2、喷漆室5、承载架7和打磨室17,承载架7顶端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传输带11,且传输带11下方承载架7内部的一端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13,承载架7的底端均匀设置有呈不规则排列的防滑齿,使其便于放置稳固,从而增强了装置的抗风性能,第一驱动电机13的输出端通过皮带轮机构12与传输带11连接,且第一驱动电机13一端的传输带11上安装有控制面板6,该第一驱动电机13的型号可为Y90S-1,传输带11顶部靠近第一驱动电机13的一端设置有焊接室8,且焊接室8内部顶端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第一液压伸缩杆14,第一液压伸缩杆14底端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焊头9,且焊头9靠近第一驱动电机13一端第一液压伸缩杆14的底端安装有激光灯26,焊头9和激光灯26皆为现有技术,焊头9下方传输带11的顶端安装有安装座10,且安装座10内部底端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第二驱动电机20,该第二驱动电机20的型号可为Y90L-2,安装座10的内侧壁均匀设置有消音槽,且消音槽的内部填塞有吸音海绵,使其增强了装置消音降噪的性能,安装座10顶端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转盘24,且第二驱动电机20的输出端通过转轴与转盘24连接,转盘24顶部两端的中间位置处皆安装有固定件18,且固定件18底端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第一滑块21,转盘24的内部设置有与第一滑块21配合的第一滑槽19,且第一滑槽19的内部均匀设置有限位块,转盘24和固定件18之间通过第一滑块21和第一滑槽19构成滑动结构,使其便于固定不同大小规格的待加工物件,从而增强了装置的适用性,转盘24的底端均匀设置有第二滑块23,且安装座10的顶端设置有与第二滑块23配合的第二滑槽25,安装座10顶部远离第一驱动电机13的一端安装有红外线接收器22,传输带11顶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打磨室17,且打磨室17内部顶端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第二液压伸缩杆16,第二液压伸缩杆16的底端安装有第三驱动电机27,且第三驱动电机27的底端安装有安装块28,第三驱动电机27的输出端通过转轴与安装块28连接,且安装块28的底端安装有打磨刀片31,打磨刀片31的顶端均匀设置有卡块29,且安装块28的内部设置有与卡块29配合的卡槽30,卡块29的外侧壁设置有外螺纹,卡槽30的内侧壁设置有与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且打磨刀片31和安装块28之间构成拆卸安装结构,使其便于使用者对打磨刀片31进行拆卸和更换,从而增强了装置的功能性,该第三驱动电机27的型号可为Y355L1-2,传输带11顶部远离第一驱动电机13的一端设置有喷漆室5,且喷漆室5内部顶端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油漆储存罐1,油漆储存罐1底端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出料管3,且出料管3上安装有电磁阀2,该电磁阀2的型号可为SV1000,出料管3的底端安装有喷头4,喷漆室5、焊接室8和打磨室17内部的顶端皆安装有与红外线接收器22配合的红外线发射器15,且红外线发射器15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红外线接收器22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喷漆室5、焊接室8和打磨室17三者皆呈中空结构,且喷漆室5、焊接室8和打磨室17三者的中心在同一水平线上,使其优化了装置的结构,增强了装置的实用性,控制面板6与内部的单片机电性连接,且红外线接收器22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单片机的输入端电性连接,该红外线接收器22的型号可为HYD2048H,该红外线发射器15的型号可为HIR19-21C-L11TR8。

工作原理:使用时,外接电源,工作人员首先利用第一滑槽19和第一滑块21的配合作用,依据待加工物件的大小,适当地调整固定件18的间距,使其可以在转盘24上将不同大小规格的待加工物件固定好,由于第一滑块21的一端竖向穿过有螺栓,当第一滑块21移动到目标位置时,旋钮螺栓,将第一滑块21和固定件18固定牢固,从而便于待加工物件随着安装座10在传输带11进行自动化传输,从而即增强了装置的适用性,又提升了装置的加工效果,节省了人力资源,在这个过程中由于该装置安装有红外线发射器15、红外线接收器22和控制面板6,红外线发射器15发射的信号被红外线接收器22接收到,接着红外线接收器22就会将信息传递给控制面板6内部的单片机,这时单片机就会将控制第一驱动电机13暂时停止运行,从而使得传输带11暂时停止,使得安装座10上的待加工物件可以分别在焊接室8、打磨室17和喷漆室5得到较好的加工,最后在这个过程中,由于该装置安装有第二驱动电机20和转盘24,使得该装置可以带动待加工的物件进行旋转,从而实现了较为均匀的喷漆效果,增强了装置的功能性,同时,该装置通过安装有焊头9和激光灯26,使得该装置在焊接时,实现了较好的定位功能,提升了装置的使用效果,焊头9和激光灯26的具体结构及工作原理皆为现有技术,故不再详细赘述,焊头9在通电时可以产生高温的电火花,将待焊接部位热熔,从而实现了焊接的功能,激光灯26具有颜色鲜艳、亮度高、指向性好、射程远的功能,通过发射特殊的激光实现了较好的定位功能,此外,该装置通过安装有固定件18、卡块29、卡槽30和打磨刀片31,使得打磨刀片便于拆卸和更换,从而提升了装置的实用性。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