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螺母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63281发布日期:2019-04-30 19:28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发动机螺母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于冲压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螺母模具。



背景技术:

汽车螺母是汽车上常用的零件之一,而且螺母的更换频率也比较高,汽车上的螺母有很多是通过冲压模具生产而来的,其中发动机螺母是一种与发动机螺栓或螺杆拧在一起用来起紧固作用的零件,通过与发动机螺杆配合使用传递运动或动力从而达到紧固连接的作用。一般的发动机螺母包括螺母本体上六个相同的拧紧面及内孔,目前市面上对发动机螺母特别是如图1所示的发动机螺母因为其加工复杂大多先将原胚锻压成矩形,然后再通过车床锯或磨的加工手段,将其制造成所需要的形状,这样的制造方式,不仅生产效率低下,而且制造出的成品性能较差,同时也浪费了大量的材料。

冲压模具是在冷冲压加工中,将金属或非金属材料加工成零件或半成品的一种特殊工艺装备。冲压模具在冲压成型工艺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极大地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冲压模具一般都包括上压板和下压板,冲压模具在冲压生产的过程中,通过气缸带动上压板实现对下压板的冲击和挤压,从而实现配件的加工,现急需一种发动机螺母的冲压模具已解决其生产效率过慢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提高生产率,简化工艺,降低成本的发动机螺母模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发动机螺母模具,包括相互配合的上模板与下模板,所述上模板的四个角分别设置有贯通的导杆孔,所述下模板的四个角分别固定设有对应所述导杆孔的导杆,所述上模板沿所述导杆往复移动,所述上模板对应下模板的端面设有冲模,所述下模板对应上模板的端面上开设有与所述冲模对应的凹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模内设有一端开口的活动件,所述活动件开口的一端开设有弹性件容纳腔,所述弹性件容纳腔内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一端与活动件相抵,另一端与下模板底部相抵,所述冲模对应凹模的一端开设有六角塑型腔,所述六角塑型腔内设有攻丝装置。

采用上述方案,所述上、下模板为矩形的金属模具,所述上模板中心设有一个冲模,所述冲模内设有六角塑型腔,所述六角塑型腔内设有攻丝装置,所述下模板上对应攻丝装置设置有活动件,所述活动件设置于凹模内,所述活动件为一端开口的圆柱形结构,其开口的一端设于下模板内部,并开设有弹性件容纳腔,所述弹性件容纳腔内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一端与活动件相抵,另一端延伸出活动件与下模板底部相抵,所述活动件与下模板底部有一定的活动空间,其活动空间与活动件凹陷后塑型的螺母圆柱形部分相等,所述活动件开口一端还设有限位环与活动空间相抵,使活动件不脱出凹模,当将原料进入发动机螺母模具,启动冲压机驱动上模板沿着导杆往下模板下压,带动冲模与凹模相抵,原料在冲模与凹模中挤压型变,而攻丝装置会随上模板的上下移动对原料进行攻丝,从而完成发动机螺母的一次成型,上模板完成下压动作后回位,活动件随弹性件的弹性力将螺母弹出,后加入的原料将已经完成的螺母抵出模具,减少了工序,省时省力,而且提升了工作效率和制品质量。

上述的一种发动机螺母模具可进一步的设置为:所述攻丝装置包含挤压丝锥、驱动齿轮和从动齿杆,所述挤压丝锥一端延伸出六角塑型腔,另一端与驱动齿轮相连接,所述驱动齿轮一端设有从动齿杆,所述从动齿杆一端与驱动齿轮相啮合,另一端连接导杆孔,所述导杆孔内设有与之对应的导杆,所述导杆与对应导杆孔相接的部分设有与从动齿杆相配合的齿条。

采用上述方案,所述六角塑型腔内中心设有挤压丝锥,所述挤压丝锥一端延伸出六角塑型腔,另一端与驱动齿轮相连接,延伸出六角塑型腔的挤压丝锥长度小于等于活动件内的活动空间深度,所述挤压丝锥上的驱动齿轮连接着一根从动齿杆,所述从动齿杆区别于驱动齿轮的一端连接有任一导杆孔,所述导杆孔内设有与之对应的驱动导杆,所述驱动导杆沿导杆孔往复移动,所述驱动导杆与对应导杆孔相接的部分设有与从动齿杆相配合的齿条,当将原料进入发动机螺母模具,启动冲压机驱动上模板沿着导杆往下模板下压,带动冲模与凹模相抵,原料在冲模与凹模中挤压型变,其带齿条的导杆也带动导杆孔的从动齿杆旋转,所述从动齿杆联动驱动齿轮旋转,驱动齿轮也驱动挤压丝锥旋转对原料进行攻丝,当冲模与凹模相抵后,上模板回位,导杆带动从动齿杆再次驱动挤压丝锥逆向旋转对原料退丝,完成螺母成型。

上述的一种发动机螺母模具可进一步的设置为:所述弹性件为弹簧。

采用上述方案,用弹簧作为弹性件优点在于价格低廉,更换取材便捷,体积小巧适合装配。

上述的一种发动机螺母模具可进一步的设置为:所述挤压丝锥材料为钼基高速钢。

采用上述方案,由于挤压丝锥需攻丝对材料的硬度要求非常高的要求,故采用硬度为HRC58~62的钼基高速钢作为本实用新型挤压丝锥的主要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实现了汽车螺母的一次成型,减少了加工工序,省时省力,而且提升了工作效率和制品质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螺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3所示,一种发动机螺母模具,包括相互配合的上模板1与下模板2,上模板1的四个角分别设置有贯通的导杆孔11,下模板2的四个角分别固定设有对应导杆孔11的导杆21,上模板1沿导杆21往复移动,上模板1对应下模板2的端面设有冲模12,下模板2对应上模板1的端面上开设有与冲模12对应的凹模22,凹模22内设有一端开口的活动件221,活动件221为圆柱型结构,活动件221开口的一端开设有弹性件容纳腔222,弹性件容纳腔222内设有弹性件223,弹性件223一端与活动件221相抵,另一端与下模板2底部相抵,冲模12对应凹模22的一端开设有六角塑型腔121,六角塑型腔121内设有攻丝装置,攻丝装置包含挤压丝锥122、驱动齿轮123和从动齿杆124,挤压丝锥122一端延伸出六角塑型腔121,另一端与驱动齿轮123相连接,驱动齿轮123一端设有从动齿杆124,从动齿杆124一端与驱动齿轮123相啮合,另一端连接导杆孔11,导杆孔11内设有与之对应的导杆21,导杆21与对应导杆孔11相接的部分设有与从动齿杆相配合的齿条212。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螺母模具,工作时,将上模具1与下模具2放置在模具座内,与冲压机固定,将原料传递到在所述凹模22内,在冲压模块的作用下,上模板1沿着导杆21往下模板2下压,带动冲模12与凹模22相抵,原料在冲模12与凹模22中挤压型变,其带齿条212的导杆21也带动导杆孔11的从动齿杆124旋转,从动齿杆124联动驱动齿轮123旋转,驱动齿轮123也驱动挤压丝锥122旋转对原料进行攻丝,当冲模12与凹模22相抵后,上模板1复位,导杆21带动从动齿杆124再次逆向旋转,带动驱动齿轮123,转动,驱动齿轮123驱动挤压丝锥122逆向旋转对原料退丝,完成原料攻牙,而原料由于六角塑形腔121余活动件221的配合,促使原料定型为所需形状,上模板1复位后,由于弹性件223的弹性力使原料弹出,完成螺母成型,下件原料进入凹模22将先前已成型的螺母顶出到下料,实现了汽车螺母的一次成型,减少了加工工序,省时省力,而且提升了工作效率和制品质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