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型高效筛孔冲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61356发布日期:2019-04-20 04:08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安全型高效筛孔冲压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小型筛片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安全型高效筛孔冲压机。



背景技术:

筛片的加工通常依靠冲压机冲压成型,现有的冲压机结构主要包括上模、下模和冲头组件几大块,而在关于如何使上模复位这个问题上,大多结构比较复杂,其可靠性较低,容易缩短使用寿命,需要经常维修或更换部件,这就导致了生产效率的降低,此外现有冲压机中,上模板和下模板处于相对固定状态,即下模板始终保持处于上模板的正下方,在冲压过程中,这就需要人工直接将板材放到下模板上,此种操作模式,容易在误操作情况下,使得上模板下压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安全型高效筛孔冲压机,保证冲压加工效率,同时改变放料方式,降低操作过程的危险系数,保证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安全型高效筛孔冲压机,包括底座和冲头组件,其关键在于:所述底座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滑轨和与该滑轨滑动配合的基板,并配置有用于驱动该基板可沿滑轨往复滑动的驱动机构,底座上在滑轨的后端具有冲压工位;

所述冲头组件包括相互匹配的下模板和上模板,以及上模座、压板和支撑板,所述下模板通过下模座支撑在所述基板上,所述支撑板通过两侧对称设置的支柱水平支撑在冲压工位的正上方,其上倒立设置有气缸,所述压板位于支撑板正下方,并与所述气缸的活塞杆相连,所述上模座位于压板正下方,二者可拆卸连接,上模板位于上模座正下方,与下模板正对设置,且其上与下模板上均正对分布有模孔,所述上模板与上模座之间留有间隙,且二者之间设有复位弹簧,所述上模座上正对模孔的位置设有冲针,所述冲针伸入上模板上的模孔中。

采用以上方案,通过在上模板与上模座之间设置复位弹簧,从而实现上模板的复位,结构相对简单,同时依靠驱动机构可将基板连同下模板一起移除冲压工位,更方便操作人员进行装料取料,从而避免上模下压存在的危险隐患,有利于保证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机构为设置在冲压工位后方,且沿滑轨长度方向设置的伸缩气缸,所述伸缩气缸的活塞杆与基板后端可拆卸连接。采用伸缩气缸作为驱动机构,其成本相对较低,且移动更稳定。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机构为伸缩电机,所述伸缩电机的伸缩杆与基板的后端中部相连。采用伸缩电机作为驱动机构,其使用寿命相对更持久,且连接结构相对简单,便于安装调节。

作为优选:所述上模座与上模板之间对应复位弹簧的位置设有定位柱,所述上模座上对应位置设有悬挂孔,定位柱通过挡圈悬挂在悬挂孔内,并可相对悬挂孔升降滑动,所述上模板正对定位柱的位置设有连接孔,所述定位柱的下端与正对的连接孔螺纹连接,所述压板上正对定位柱的位置设有通过孔,所述通过孔贯穿压板厚度方向两侧侧壁;

所述悬挂孔的下端具有台阶,连接孔上端具有环形沉台,所述复位弹簧套设在定位柱上,其下端嵌入环形沉台,并与环形沉台的底壁抵接,其上端与所述台阶抵接。

采用以上结构,通过定位柱与上模板的螺纹连接,可充分确保上模板在对正过程中的稳定性,当上模板与下模板接触时,压板继续下压,而定位柱上端则从压板上的通过孔向上穿出,不会影响到向下冲压力度,同时冲针贯穿放置于下模板上的板材,完成加工,此过程中复位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可充分确保下压过程中冲压板材的稳定性,而当压板在气缸作用下恢复时,上模座则在复位弹簧的弹性恢复作用下向上运动,实现其与上模板之间距离的相对复位。

作为优选:所述压板两端与支柱滑动配合,可沿其高度方向滑动。采用以上结构,有利于提高压板施压时的稳定性,防止冲针偏斜,提高加工精度。

作为优选:所述上模座两端对称设置有竖直向下延伸的导向柱,基板上正对导向柱的位置设有导向孔。采用以上方案,有利于防止在冲压过程中因抖动等环境因素导致冲针发生偏斜,进一步提高加工精度。

作为优选:所述下模座上对应模孔的废料槽,所述废料槽内开设有条形通孔,所述基板上对应条形通孔的位置开设有落料孔,底座上对应落料孔所在区域开设有落料窗口。采用以上结构,这样冲压过程中产生的废料则可直接从下方掉出,便于快速集中处理,保证环境整洁,同时降低劳动强度。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机构的启停开关A和气缸的启停开关B分别位于底座的前端两侧。采用以上方案,更方便于工人进行操作,提高操作效率,即提高生产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气缸的调压阀位于底座的一侧后端。采用以上方案,可有效防止调压阀被误碰或误操作,提高设备安全系数。

作为优选:所述压板前侧具有竖直向下延伸的挡板,所述挡板上开设有呈门字型的进出料口。采用以上结构,可起到进一步的安全防护作用,防止冲压过程中,发生意外板材或废料弹出对人造成伤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安全型高效筛孔冲压机,可以提高上模板复位稳定性,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同时采取移动下模在外部进行装料取料的方式,大大提高了操作安全系数,避免操作人员受到人身伤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前视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图4为图3中A-A向剖视图;

图5为图3中B-B向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冲头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9为压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0为上模座与上模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2为上模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4为上模座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14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6为下模座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基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考图1和图17所示的安全型高效筛孔冲压机,主要包括底座1和冲头组件2,其中底座1底部四角均设有支腿,底座1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滑轨10,本实施例中滑轨10由两条对称设置且呈倒置L字的轨道构成,滑轨10内具有与其相适应的基板11,基板11嵌入两个轨道中,滑轨10对基板起到宽度方向和高度方向的同时限位,使其只能沿滑轨10的长度方向滑动,在底座1的后方中部设有驱动机构3,驱动机构3可以是伸缩气缸也可以是伸缩电机,本实施例中优选其未伸缩气缸,伸缩气缸的活塞杆与基板11后端中部可拆卸连接,并将伸缩气缸的启停开关30设置在底座1的前端右侧,这样可更方便通过启停开关30快速实现伸缩气缸的启动或停止,当优选伸缩电机,同样的其伸缩杆与基板11的后端中部可拆卸连接即可,可轻松便捷的实现基板11的滑动,滑轨10的后端端部具有向内侧延伸的限位挡片,当基板11与限位挡片接触时,即表示基板11到位。

底座1上在靠近滑轨10后端的位置设有冲压工位,无具体规格要求,只要满足基板11向前滑动有足够空间可以停留装载待冲压材料即可,本申请中实施例一与实施例二的主要区别在在于,实施例二中在冲压工位外侧还设有防噪壳5,可使冲压工序在防噪壳5内完成,防噪壳5与底座1可拆卸连接。

防噪壳5的主要作用是防噪音和防热辐射,故此,在实施例二中可将防噪壳5设置呈双层结构,分为内层和外层,且内外两层之间留有间隙,为增加其效果,可将该间隙进行真空处理,使其真空化,可大大降低外部噪音和热辐射,此外,还可以在该间隙内填充冷却液,降低外部噪音或热辐射同时,还可以对内部进行吸热,防止内部温度过高,当然甚至可根据实际工作时间或冲压材料,为添加冷却液的防噪壳5接入外部循环水冷回路,使其冷却液不断循环,将内部的热量带走。

两个实施例中的冲头组件2结构相同,均主要包括下模板2a、上模板2b、上模座2c、压板2d、支撑板2e和下模座2f,如图所示,基板11的上部具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矩形沉台112,下模座2f的长宽与该矩形沉台112相适应,可嵌入其中,下模板2a则通过下模座2f与基板11固定连接,可随基板11一起沿滑轨10的长度方向滑动,而当安装有防噪壳5时,所用的防噪壳5的前侧下端设有进出口50,进出口50的高度比安装到下模板2a安装到下模座2f上后的上部稍高,足以满足基板11带动一起滑出装载板材,或收入到冲压工位内。

上模板2b与下模板2a相互匹配,结构相同,且二者正对设置,即上模板2b位于下模板2a正上方,二者均设有贯穿厚度方向两侧的模孔2j,支撑板2e通过其两端对称设置的支柱2g固定支撑在底座1上冲压工位的正上方,且支撑板2e水平设置,其上倒立设置有气缸2h,并将气缸2h的启停开关B2h0设置在底座1前端左侧,气缸2h的活塞杆向下贯穿支撑板2e,与设置在支撑板2e正下方的压板2d相连,则可通过气缸2h驱动压板2d做竖直升降运动,上模座2c位于压板2d的正下方,二者通过螺钉可拆卸连接,上模座2c上还设有竖直向下延伸的冲针2k,冲针2k的分布形式与模孔2j相匹配,冲针2k的形状可根据需要自己选择,可以是方形,也可以是圆形等,本申请中,冲针2k通过成排设置的冲针架插接在上模座2c上,并依靠压板2d进行压紧,这样便于后期更换冲针2k,冲针2k向下延伸,并伸入正对的模孔2j中。

常态下,即上模板2b未接触冲压板材时,上模座2c与正下方的上模板2b均具有间隙,并在二者之间设有复位机构,确保当完成冲压之后,可以恢复两者之间的距离,以确保冲针2k具有足够下移缓冲加速距离,本实施例中的复位机构主要包括复位弹簧4,如图所示,上模座2c上均匀分布有悬挂孔2c0,悬挂孔2c0为贯穿上模座2c厚度方向的通孔结构,其下端具有缩颈形成的台阶2c1,在悬挂孔2c0处通过挡圈41悬挂设置有定位柱40,挡圈41紧贴在悬挂孔2c0的上缘,定位柱40与悬挂孔2c0滑动配合,可相对悬挂孔2c0上下滑动,上模板2b上正对定位柱40的位置具有连接孔2b0,连接孔2b0也分为两段,其上端的直径较大形成环形沉台2b1,其下端孔壁上具有内螺纹,而定位柱40的下端伸入连接孔2b0下端与其螺纹连接。

复位弹簧4套设在定位柱40上,且其复位弹簧4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台阶2c1的台阶面以及环形沉台2b1的底壁抵接,则当上模座2c和上模板2b相对靠近时,复位弹簧4处于压缩状态,而相对远离时,则处于释放状态,为确保定位柱40上移时不受干涉,故在压板2d上正对的位置设有通过孔2d0,这样既不妨碍对上模座2c施压,也不妨碍上模座2c下移。

同时,为提高压板2d施压的稳定性,防止其发生偏斜,故其两端与支柱2g滑动配合,即如图所示,其两端通过滑套套设在支柱2g上,可沿其升降,充分保证了压板2d升降时前后和左右方向的唯一性,同样的,为防止当上模板2b与待冲压板材接触后,可能对其造成偏斜等情况,故在上模座2c的两端设有导向柱2c2,导向柱2c2竖直向下延伸,而基板11上正对导向柱2c2的位置设有导向孔110,则在上模板2b与待冲压板材接触之前,导向柱2c2即可插入导向孔110中,以此确保冲压过程的稳定性,此外,为防止气缸2h下压过多,对材料造成应力损坏,故在压板2d的两端正对轨道的位置设有限位柱2d1,限位柱2d1处于上模座2c的端部外侧,当下压过多时,限位柱2d1会与正对的轨道抵接,从而对材料起到一定保护作用。

本申请中,在下模座2f上对应模孔2j的位置设有矩形的废料槽2f0,其底壁上开设有条形通孔2f1,基板11上对应条形通孔2f1的位置开设有落料孔111,那样的,在底座1上对应设有落料窗口12,落料窗口12覆盖所有的落料孔111,这样冲压产生的废料则可直接向下掉落,便于集中处理,实际生产中,可直接在下方放置收集容器,当然为以防万一,在冲压过程中有板材或废料片弹起对防噪壳5造成损坏,或在没有防噪壳5时,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故在支撑板2e的前方竖直设有挡板13,挡板13上同样开设有与进出口50类似的进出料口。

为便于更好的控制气缸2h的气源压力大小,故在底座1上还设有调压阀2h1(具体气源管路未示出),并将调压阀2h1设置在底座1的后端一侧,同时,为便于本冲压机的整体移动,故将其电控箱6也直接设置在底座1上,这样更便于整体搬运使用,降低安装移动成本。

参考图1至图17,使用时,通过驱动机构3将基板11连同下模板2a一起推出防噪壳5外部,然后将待冲压板材7放置在下模板2a上,然后再通过驱动机构3收回到冲压工位中,正对上模板2b。

然后启动气缸2h,使压板2d下压工作,当导向柱2c2插入导向孔110之后,上模板2b与待冲压板材7的上表面接触,开始对其压紧,而冲针2k继续下移对其进行冲压,此过程中复位弹簧4处于压缩状态,且因为复位弹簧4的弹性反作用,可使上模板2b将待冲压板材7压得更稳定,可有效防止发生偏斜,冲压结束之后,气缸2h的活塞杆回收,复位弹簧4释放,使上模板2b与上模座2c之间的距离快速恢复,冲压过程中产生的废料则直接从下方掉出,因为在此过程中,装料和取料均在冲压工位之外操作完成,故大大降低了操作人员被压到的危险系数,此外若采用实施例二中的结构时,整个冲压动作在防噪壳5内部完成,冲压过程产生的噪音和持久工作造成的热辐射可被大幅度削弱,有效改善工作环境条件,此外针对精密冲压工序,还可在防噪壳5内部安装视频监控设备,并外接到可视化设备上进行实时监测,并对视频监控设备进行防爆处理。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描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宗旨及权利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做出多种类似表示,这样的变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