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柱焊接用挡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64922发布日期:2019-05-03 18:45阅读:281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柱焊接用挡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焊接技术领域,具体说是涉及一种钢柱焊接用挡风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发展,钢结构建筑越来越多,钢结构焊接时对焊接环境的风速有一定的要求,这就要求在焊接钢结构时需要设置挡风装置,以满足现场焊接环境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针对竖直放置的钢柱,设计了一种挡风装置,以便焊接时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柱焊接用挡风装置,解决了竖直放置的钢柱在进行焊接操作时易受到风的影响这一技术问题。

一种钢柱焊接用挡风装置,包括长方体状的框架,所述框架的一端部至中间设置有通透的方形豁口,所述框架通过所述方形豁口置于钢柱的两侧;

所述框架的外表面设置有将所述框架包覆的挡风板,所述方形豁口的两侧及内端面呈开口状,所述方形豁口两侧的框架底部设置有用于封闭底部的竹胶板,所述框架的端部还设置有用于封闭所述方形豁口的门板;

所述框架上表面还设置有吊环。

钢柱卡在U型框架的方形豁口内,框架呈中空状,工人师傅在中空状的框架内机进行焊接的操作,挡风板用来挡住外界的风,由于竖直钢柱一侧与框架不接触,所以为了防止工人踩空,设置弧形滑槽板和弧形滑板,使用时,转动弧形滑板,弧形滑板沿着弧形槽转动,当方形豁口一侧的弧形滑板转动到方形豁口的另一侧后,竖直钢柱侧面被完全封闭起来,最后使门板关闭,工人师傅可以站在弧形滑板上工作。此外,框架为角钢焊接而成的骨架,是该挡风装置的主体结构,挡风板为薄钢板结构,固定在框架上,也是该挡风装置的重要结构,工作平台为竹胶板结构,铺设在框架的底部,提供工人焊接的工作空间,吊环为中间打眼的厚钢板结构,分吊起吊环和固定吊环,均焊接在框架上,吊装时将钢丝绳固定在吊起吊环上,固定时将钢丝绳固定在固定吊环上。其中,吊起吊环是指框架上部的吊环,而固定吊环是设置在框架内部,在钢柱上焊接固定架体的吊鼻,用手拉葫芦将框架固定在钢柱的吊鼻上。

框架材料可用方钢代替角钢。

所述U型框架包括水平设置在所述竖直钢柱两侧的方形架以及连接两个所述方形架一端的连接架;

所述方形架包括四个分别水平设置在四边形四角位置的横杆、分别设置在四个所述横杆两端的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具有四个且分别与相邻的两个横杆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杆具有四个且分别与相邻的两个横杆连接;

所述连接架包括四个水平垂直设置在两个所述方形架一端的连接杆以及将四个所述连接杆连接的加固杆;

靠近所述连接架位置设置有所述弧形滑槽板和所述弧形滑板。

框架的整体呈U型形状,原则上是竖直钢柱卡在U型框架的槽内,且竖直钢柱侧面与U型架接触或者设置有间隙,原则上,间隙大小保证工人安全。

所述U型框架内部底面靠近所述竖直钢柱处设置有弧形滑槽板,所述弧形滑槽板内设置有弧形滑板;

所述弧形滑槽板和所述弧形滑板的凹面与所述竖直钢柱外侧面接触且朝向所述门板方向设置;

所述弧形滑槽板的底面和两端部开口,所述弧形滑槽板的上端面设置有条状通孔;

所述弧形滑板上端面设置有尺寸与所述条状通孔尺寸一致的操作杆,所述操作杆竖直穿过所述条状通孔;

所述弧形滑槽板和所述弧形滑板的凹面均为优弧,所述弧形滑板的凹面弧长略大于所述弧形滑槽板的凹面弧长。

弧形滑槽板的上端面设置有条状通孔,使得弧形滑板通过操作杆能够沿着条状通孔滑动,避免弧形滑板脱离弧形滑槽板。

竖直放置的所述门板一端上下底面设置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与所述框架方形豁口外侧设置的铰接座铰接,所述门板另一端对应的所述框架方形豁口外侧设置有磁铁块;

所述固定轴还连接有驱动所述门板运动的驱动机构。

当门板与磁铁接触时,门板关闭且不容易自动打开,保证了焊接时门板不自动打开;当操作驱动机构后,门板打开,可以进行下一轮的焊接操作。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与所述固定轴端部连接的链条、一端与所述链条连接且另一端穿过所述框架上端并设置在所述框架内的转柱以及与所述转柱下端部活动连接的驱动柱,水平放置的所述驱动柱穿过所述转柱下端部设置的圆周阵列通孔,所述驱动柱的外径略小于所述阵列通孔的内径,所述驱动柱设置在所述框架的内部。

工人师傅可以在框架内对驱动柱操作,旋转驱动柱,转柱旋转,并通过链条带动固定轴旋转,固定轴带动门板旋转,从而使得门板开启或者关闭。

所述挡风板通过钻尾螺丝固定设置在框架上。

本实用新型达成以下显著效果:

(1)、该挡风装置能够在钢柱上使用,保证钢桁架焊接时有满足要求的焊接环境,且能够重复利用;

(2)、设置弧形滑槽板,弧形滑槽板内设置有弧形滑板,确保了工人师傅能够在钢柱的外侧面任何一点工作,使得焊接过程更加全面;

(3)、设置了门板,使得挡风装置与钢柱的安装、拆卸都很方便,且焊接过程不会受到风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挡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旋转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1、吊环;2、框架;3、挡风板;4、旋转支撑组件;4-1、弧形滑槽板;4-2、弧形滑板;5、驱动机构;5-1、链条;5-2、转柱;5-3、驱动柱;6、门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更加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参见图1,一种钢柱焊接用挡风装置,包括长方体状的框架2,其特征在于,框架2的一端部至中间设置有通透的方形豁口,框架2通过方形豁口置于钢柱的两侧;

框架2的外表面设置有将框架2包覆的挡风板3,方形豁口的两侧及内端面呈开口状,方形豁口两侧的框架2底部设置有用于封闭底部的竹胶板,框架2的端部还设置有用于封闭方形豁口的门板6;

框架2上表面还设置有吊环1。

钢柱卡在U型框架2的方形豁口内,框架2呈中空状,工人师傅在中空状的框架2内机进行焊接的操作,挡风板3用来挡住外界的风,由于竖直钢柱一侧与框架2不接触,所以为了防止工人踩空,设置弧形滑槽板4-1和弧形滑板4-2,使用时,转动弧形滑板4-2,弧形滑板4-2沿着弧形槽转动,当方形豁口一侧的弧形滑板4-2转动到方形豁口的另一侧后,竖直钢柱侧面被完全封闭起来,最后使门板6关闭,工人师傅可以站在弧形滑板4-2上工作。此外,框架2为角钢焊接而成的骨架,是该挡风装置的主体结构,挡风板3为薄钢板结构,固定在框架2上,也是该挡风装置的重要结构,工作平台为竹胶板结构,铺设在框架2的底部,提供工人焊接的工作空间,吊环1为中间打眼的厚钢板结构,分吊起吊环和固定吊环,均焊接在框架2上,吊装时将钢丝绳固定在吊起吊环上,固定时将钢丝绳固定在固定吊环上。

框架2材料可用方钢代替角钢。

参见图2,U型框架2包括水平设置在竖直钢柱两侧的方形架以及连接两个方形架一端的连接架;

方形架包括四个分别水平设置在四边形四角位置的横杆、分别设置在四个横杆两端的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第一固定杆具有四个且分别与相邻的两个横杆连接,第二固定杆具有四个且分别与相邻的两个横杆连接;

连接架包括四个水平垂直设置在两个方形架一端的连接杆以及将四个连接杆连接的加固杆;

靠近连接架位置设置有弧形滑槽板4-1和弧形滑板4-2。

框架2的整体呈U型形状,原则上是竖直钢柱卡在U型框架2的槽内,且竖直钢柱侧面与U型架接触或者设置有间隙,原则上,间隙大小保证工人安全。

参见图3,U型框架2内部底面靠近竖直钢柱处设置有弧形滑槽板4-1,弧形滑槽板4-1内设置有弧形滑板4-2;

弧形滑槽板4-1和弧形滑板4-2的凹面与竖直钢柱外侧面接触且朝向门板6方向设置,弧形滑槽板4-1的底面和两端部开口,弧形滑槽板4-1的上端面设置有条状通孔,弧形滑板4-2上端面设置有尺寸与条状通孔尺寸一致的操作杆,操作杆竖直穿过条状通孔;

弧形滑槽板4-1和弧形滑板4-2的凹面均为优弧,弧形滑板4-2的凹面弧长略大于弧形滑槽板4-1的凹面弧长。

弧形滑槽板4-1的上端面设置有条状通孔,使得弧形滑板4-2通过操作杆能够沿着条状通孔滑动,避免弧形滑板4-2脱离弧形滑槽板4-1。弧形滑槽板和弧形滑板构成旋转支撑组件4。

竖直放置的门板6一端上下底面设置有固定轴,固定轴与框架2方形豁口外侧设置的铰接座铰接,门板6另一端对应的框架2方形豁口外侧设置有磁铁块;

固定轴还连接有驱动门板6运动的驱动机构5。

当门板6与磁铁接触时,门板6关闭且不容易自动打开,保证了焊接时门板6不自动打开;当操作驱动机构后,门板6打开,可以进行下一轮的焊接操作。

参见图4,驱动机构包括与固定轴端部连接的链条5-1、一端与链条5-1连接且另一端穿过框架2上端并设置在框架2内的转柱5-2以及与转柱5-2下端部活动连接的驱动柱5-3,水平放置的驱动柱5-3穿过转柱5-2下端部设置的圆周阵列通孔,驱动柱5-3的外径略小于阵列通孔的内径,驱动柱5-3设置在框架2的内部。

工人师傅可以在框架2内对驱动柱5-3操作,旋转驱动柱5-3,转柱5-2旋转,并通过链条5-1带动固定轴旋转,固定轴带动门板6旋转。

挡风板3通过钻尾螺丝固定设置在框架2上。

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如图所示焊接制作该挡风装置的框架2,并将吊环1焊接在该结构的框架2上。根据框架2的尺寸将挡风板3裁剪好,利用钻尾螺丝固定在框架2上,框架2底部铺设竹胶板工作平台,整个挡风装置就制作好了。当挡风装置靠近钢柱时,旋转驱动柱,门板在固定轴的作用下旋转关闭,此时,方形豁口外端被封闭,使用时,工人站在竹胶板上工作,旋转弧形滑板上的操作杆,使得钢柱被弧形滑槽板4-1和弧形滑板4-2封闭起来,工人就可以站在弧形滑板4-2上工作,最后需要配合吊车等起吊工具,将整个装置吊装到钢柱需要焊接的位置,并利用手拉葫芦固定在此位置。

本实用新型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