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金属构件振动蠕变复合时效成形的专用振动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81430发布日期:2019-04-12 23:52阅读:406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金属构件振动蠕变复合时效成形的专用振动平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振动平台领域,特别是一种适用于金属构件振动蠕变复合时效成形的专用振动平台。



背景技术:

振动是工程上常用的一种消除金属构件内部残余应力的方法。其过程是引入振动到金属构件上,当振动产生的动应力与金属构件中的内应力矢量和达到或超过材料的屈服强度时,触发材料内部发生微小的塑性形变量,从而释放或松弛掉金属构件中的残余应力。然而,作为能量传递的振动,从力学的角度来说,会受到激振力、激振频率和激振时间的影响。在实际应用中,仅受振动作用的金属构件内部残余应力不能完全被释放,致使金属构件的综合力学性能较低,成形构件的型面精度保持时间不长且不稳定。

蠕变时效成形是对金属构件进行加热、保温和冷却处理的一种热成形方法。该方法使金属构件在温度场的作用下将内部的残余应力释放、均化和降低,作用效果显著。然而,该方法也存在蠕变时间长、应力松弛不彻底、内应力分布不均、回弹量大等问题,导致金属构件成形精度和成形性能无法达到指定标准。

目前,消除或释放金属构件内部残余应力的方法主要是分步的蠕变时效处理和振动处理,这种分步处理的方法如上所述,无法最大程度的消除金属构件内部残余应力,导致金属构件的成形精度和成形性能均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金属构件内部残余应力无法最大程度消除而提供的一种可进行振动蠕变复合时效成形的专用平台,该专用平台工作时,振动和蠕变即可分布进行,也可同时进行,最大程度的消除金属构件内部残余应力,使金属构件精度达到要求。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适用于金属构件振动蠕变复合时效成形的专用振动平台,其特征在于:它主要包括专用温控箱、固定装置、支架、激振器、传振装置和振动控制仪;所述专用温控箱设于支架的橡胶垫上;所述支架上设有横梁、橡胶垫和固定装置;所述传振装置包括载物平台、传振杆和螺杆,载物平台安装在专用温控箱内,传振装置安装在横梁上,实现振动信号向金属构件的传递。

优选的,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圈、底座、侧板和角钢;固定圈和底座均通过螺栓组件安装在与角钢螺栓连接的侧板上。

优选的,所述螺杆两端分别与载物平台和横梁螺接;所述传振杆一端与载物平台刚性连接,传振杆另一端通过调节固定装置,始终保持其与激振器的紧密接触;所述振动控制仪与固定装置的激振器接通,实现电脉冲信号向振动信号的转换。

优选的,所述底座通过螺栓组件与侧板的环形槽连接,通过调节螺栓组件实现底座在z方向上的位置微调。

优选的,所述角钢上设有环形槽,螺栓组件穿过角钢的环形槽,实现与支架的安装固定,通过调节螺栓组件实现角钢在x方向上的位置微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蠕变时效进行的同时增加振动,即可单独进行蠕变时效或振动又可进行振动与蠕变的复合时效,最大程度的降低金属构件内部残余应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振动平台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激振器固定方式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固定装置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传振方式示意图。

图中:1-专用温控箱;2-模具;3-振动控制仪;4-支架;5-载物平台;6-传振杆;7-螺杆;8-横梁;9-橡胶垫;10-激振器;11-固定圈;12-侧板;13-底座;14-角钢;15-环形槽A;16-环形槽B;17-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优选实施方式做具体说明。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适用于金属构件振动蠕变复合时效成形的专用振动平台,主要包括专用温控箱1、激振器10、支架4、传振装置、固定装置和振动控制仪3;专用温控箱1设于支架4的橡胶垫9上,且支架4上设有横梁8、橡胶垫9和固定装置;所述传振装置安装在横梁8上,且被横梁8支撑,传振装置包括载物平台5、传振杆6和螺杆7,载物平台5安装在专用温控箱1内,螺杆7两端分别与载物平台5和横梁8连接,螺杆7对载物平台5起支撑作用;所述传振杆6一端与载物平台5刚性连接,传振杆6另一端通过调节固定装置,始终保持着与激振器10的紧密接触,从而实现振动信号向金属构件的传递;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圈11、底座13、侧板12和角钢14;固定圈11和底座13均通过螺栓组件安装在与角钢14螺栓连接的侧板12上。

如图2和图5所示,所述载物平台5呈长方体结构,载物平台5与螺杆7一端螺接,螺杆7另一端通过两个螺母固定在横梁8上,两个螺母设于横梁8的两侧,调节相应螺母即可调节载物平台5的高度。

如图5所示,所述传振杆6一端与载物平台5刚性连接并用螺母17双重锁紧,传振杆6另一端与激振器10紧密接触,传振杆6与激振器10同轴心接触,该传振杆6主要作用是实现激振力向模具2的传递。

所述激振器10的型号为jz-1型,激振器10安装在固定装置上,并与振动控制仪3连接,由振动控制仪3调节激振器10的振动频率。

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固定装置由固定圈11、底座13、侧板12和角钢14组成,固定圈11通过螺栓组件安装在侧板12上,底座13通过螺栓组件与侧板12的环形槽15连接,通过调节螺栓组件实现底座13在z方向上的位置微调,即微调激振器10在z方向上的位置;侧板12与角钢14通过螺栓组件固定,角钢14上设有环形槽16,螺栓组件穿过角钢14的环形槽16,实现与支架4的安装固定,通过调节螺栓组件实现固定装置在x方向上的位置微调,固定装置在z方向和x方向的位置微调便于激振器10与传振杆7的接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充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的目的,且本实用新型的构造和原理都在实施例中验证,其功效能达到预期的标准,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构造的前提下,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做出修改;因此, 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内所作的等效变化,皆在本案申请的专利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