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机器人切片自动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50161发布日期:2019-04-09 21:06阅读:449来源:国知局
智能机器人切片自动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磁钢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智能机器人切片自动生产线。



背景技术:

磁钢一般是指铝镍钴合金(磁钢在英文中AlNiCo即铝镍钴的缩写),磁钢是由几种硬的强金属,如铁与铝、镍、钴等合成,有时是铜、铌、钽合成,用来制作超硬度永磁合金。

现有的磁钢在制作过程中,需要将原料导入到切片机中进行处理,现有的导入过程通常采用人工的方式将原料导入,缺少自动化导入磁钢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少自动化导入磁钢的装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智能机器人切片自动生产线,具有自动导入磁钢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智能机器人切片自动生产线,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导轨,导轨下方沿导轨延伸方向依次设置有进料台、多个切片机、收料台;所述导轨上方设置有用于夹取原料并上下移动原料的机械爪,所述导轨上方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一机械手沿导轨移动的驱动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机械爪来抓取并移动原料。驱动装置通过电机来驱动机械爪在导轨上移动,驱动装置可采取行走轮与导轨配合实现行走。原料通过胶水粘在刀板上,机械爪在夹取原料时通过夹取刀板即可提升原料。通过机械爪来将原料从进料台移动至切片机,在切片机处理后,使用机械爪抓起处理后的原料放置在收料台上,从而完成自动化生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料台上设置有用于阻挡原料的第一阻挡杆,所述第一阻挡杆沿导轨延伸方向延伸。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阻挡杆对进料台上的原料进行限位,从而方便原料放置在进料台上。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阻挡杆沿垂直于导轨延伸方向设置有多个。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料台上设置有多个第一阻挡杆,可按照原料尺寸大小对原料进行分类,每次切片机处理同一尺寸的原料,方便调试处理。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收料台上设置有第二阻挡杆,所述第二阻挡杆沿导轨延伸方向延伸,所述第二阻挡杆沿垂直于导轨延伸方向设置有多个。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阻挡杆对处理后的原料进行限位,多个第二阻挡杆之间形成多个放置处理后的原料的区域,从而按照原料的尺寸对原料进行分类。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料台上设置有第一传送带、用于驱动第一传送带的第一电机,第一阻挡杆设置在第一传送带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机械爪仅能在导轨上移动,则机械爪无法抓取到未与导轨位置对应的原料。通过第一电机驱动第一传送带转动,从而将不同的第一阻挡杆对应的原料导入到导轨下方,方便机械爪抓取原料。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收料台上设置有第二传送带、用于驱动第二传送带的第二电机,第二阻挡杆设置在第二传送带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机械爪仅能在导轨上移动,则机械爪无法将处理后的原料分类放置在收料台上,通过第二电机驱动第二传送带工作,从而将不同的第二传送带上不同位置与导轨对应,从而对处理后的原料进行分类。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用于放置原料的第一周转车,所述第一周转车与进料台之间设置有用于将第一周转车上原料按照大小分类并导入到进料台上的第一机械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料时,通过第一周转车来送料至进料台边的预设位置,通过第一机械手夹取第一周转车上的原料,并对原料进行分类。可通过测距仪、距离传感器等对原料尺寸进行辨识分类。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用于放置处理后的原料的第二周转车,所述第二周转车与收料台之间设置有用于将收料台上物料导入到第二周转车上的第二机械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二机械手,将收料台上处理后的原料导入到第二周转车上,方便采集处理后的原料。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机械爪来将原料从进料台移动至切片机,在切片机处理后,使用机械爪抓起处理后的原料放置在收料台上,从而完成自动化生产。

2、通过多个第一阻挡杆,方便对未处理的原料进行分类。

3、通过第一传送带工作,便于将原料导入到导轨下方。

4、通过多个第二阻挡杆,方便对处理后的原料进行分类。

5、通过第二传送带工作,便于分类管理处理后的原料。

附图说明

图1为生产线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进料台的结构图。

附图标记:1、机架;2、导轨;3、进料台;4、切片机;5、收料台;6、机械爪;7、驱动装置;8、第一周转车;9、第一机械手;10、第二周转车;11、第二机械手;12、第一传送带;13、第一电机;14、第一阻挡杆;15、第二传送带;16、第二电机;17、第二阻挡杆。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智能机器人切片自动生产线,如图1所示:包括机架1、设置在机架1上的导轨2,导轨2下方沿导轨2延伸方向依次设置有进料台3、多个切片机4、收料台5。切片机4最优选择12个。导轨2上方设置有用于夹取原料并上下移动原料的机械爪6,机械爪6可采取气缸和手指气缸的配合来完成。导轨2上方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一机械手9沿导轨2移动的驱动装置7。导轨2下方设置有用于放置原料的第一周转车8,第一周转车8与进料台3之间设置有用于将第一周转车8上原料按照大小分类并导入到进料台3上的第一机械手9。导轨2下方设置有用于放置处理后的原料的第二周转车10,第二周转车10与收料台5之间设置有用于将收料台5上物料导入到第二周转车10上的第二机械手11。

工作人员将原料放置在第一周转车8上,第一机械手9将原料按照大小分类放置在进料台3上。通过机械爪6来抓取并移动原料。驱动装置7可采取电机加行走轮与导轨2配合实现行走。原料通过胶水粘在刀板上,机械爪6在夹取原料时通过夹取刀板即可提升原料。

如图2所示:进料台3上设置有第一传送带12、用于驱动第一传送带12的第一电机13。第一传送带12上设置有用于阻挡原料的第一阻挡杆14,第一阻挡杆14沿导轨2延伸方向延伸。第一阻挡杆14沿垂直于导轨2延伸方向设置有多个。第一机械手9将第一周转车8上的原料按照原料的尺寸放置在传送带上不同位置,通过第一阻挡杆14将不同尺寸原料分隔。通过第一电机13驱动第一传送带12运动,从而将不同尺寸原料导入到机械爪6下方。

如图1所示:收料台5上设置有第二传送带15、用于驱动第二传送带15的第二电机16。收料台5上设置有第二阻挡杆17,第二阻挡杆17沿导轨2延伸方向延伸,第二阻挡杆17沿垂直于导轨2延伸方向设置有多个。在收料时,通过驱动第二电机16工作,从而将不同尺寸的处理后的原料放置在不同的第二阻挡杆17之间。

工作原理:将原料放置在第一周转车8上,通过第一机械手9将原料按照尺寸分类放置在第一传送带12上,第一阻挡杆14对不同尺寸原料形成分隔,通过机械爪6将原料夹取并放置在切片机4上,在将原料处理之后,通过机械爪6与驱动装置7来将处理后的原料放置在第二传送带15上方,通过第二阻挡杆17对处理后的原料按照尺寸进行分类。通过第二机械手11将处理后的原料导入到第二周转车10内,工作人员只需要将原料放入第一周转车8内,将处理后的原料通过第二周转车10导出即可,其余步骤通过生产线自动处理。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