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棒状焊丝的自动送丝机构及自动焊接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63137发布日期:2019-04-30 19:24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用于棒状焊丝的自动送丝机构及自动焊接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焊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够自动输送棒状焊丝的用于棒状焊丝的自动送丝机构及自动焊接机。



背景技术:

棒状焊丝的长度一般为1米左右,且棒状焊丝本身的硬度较大,硬度达到40-45HRC,同时棒状焊丝的直径达到了4mm,而普通的自动送丝机构只能输送硬度较小,且直径在3mm以下的盘状焊丝,故,操作工在需要使用棒状焊丝焊接时,只能一手持棒状焊丝手动送丝堆焊,另一手持焊枪,同时用脚踏开关控制回转台旋转实现焊接,劳动强度高,操作困难,且送丝速度完全靠操作工把控,容易出现焊接缺陷以影响焊接质量,不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和大批量的生产、也不利于操作工的健康。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用于棒状焊丝的自动送丝机构及自动焊接机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自动输送棒状焊丝的用于棒状焊丝的自动送丝机构及自动焊接机。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棒状焊丝的自动送丝机构,包括固定板、安装于所述固定板上的送丝组件、送丝控制单元,所述送丝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固定板上的安装板、安装于所述安装板的送丝管、传动轮、与所述传动轮相连接用以驱动所述传动轮转动的电机、与所述传动轮联动且位于所述传动轮相对两侧的送丝轮、与所述送丝轮相配合的压紧轮,所述电机与所述送丝控制单元通讯连接,所述送丝轮的硬度介于58-60HRC,所述送丝轮上与所述棒状焊丝相接触的表面设有直纹滚花。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自动送丝机构还包括与所述压紧轮相连接的压紧组件,所述压紧组件包括分别与两个所述压紧轮相连接的两个压紧板、穿过两个所述压紧板远离所述压紧轮的一端的直杆、与两个所述压紧板中的一个螺纹连接且套设于直杆上的调节件、套设于所述直杆上且位于调节件与另一个压紧板之间的弹簧、连接于所述直杆的相对两端的第一限位块、第二限位块,所述压紧板靠近所述压紧轮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安装板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限位块转动连接于所述直杆上,且所述第二限位块具有第一直径以及与所述第一直径长度不同的第二直径,所述压紧组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二限位块相连接的把手。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送丝组件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固定板上且与所述安装板间隔设置的预热导丝座、设于所述预热导丝座内且与所述控制单元通讯连接的加热组件、套设于所述加热组件外周的绝缘垫,所述加热组件上贯穿设有供所述棒状焊丝穿过的穿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送丝组件还包括连接所述加热组件与所述送丝管的第一绝缘套。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送丝组件还包括送丝嘴以及连接所述送丝嘴与所述加热组件的第二绝缘套。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送丝组件还包括用以检测所述棒状焊丝的剩余长度的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固定于所述安装板上与所述送丝管的进丝段相对应的一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检测装置为光电开关。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棒状焊丝的自动送丝机构还包括与所述固定板相连接的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与所述固定板相连接以沿待焊接的工件的径向调节所述棒状焊丝的第一驱动件、与所述第一驱动件相连接以调节棒状焊丝距工件的距离的第二驱动件、与所述第二驱动件相连接以调节所述棒状焊丝的角度的第三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第二驱动件、第三驱动件均与所述送丝控制单元通讯连接。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自动焊接机,包括焊接机头、焊接控制单元、上述的用于棒状焊丝的自动送丝机构,所述送丝控制单元与所述焊接控制单元通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的自动送丝机构通过设置硬度介于58-60HRC的送丝轮,且送丝轮上与所述棒状焊丝相接触的表面设有直纹滚花,增强了所述送丝轮的硬度以及摩擦力,从而所述自动送丝机构能够实现棒状焊丝的自动送丝,能够将棒状焊丝安全、可靠地输送,以降低所述棒状焊丝焊接的劳动强度,降低人力成本,且提高棒状焊丝的输送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的自动焊接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的用于棒状焊丝的自动送丝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的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请参照图1至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

请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棒状焊丝的自动送丝机构1以及具有该用于棒状焊丝的自动送丝机构1的自动焊接机100。

所述自动焊接机100包括用于棒状焊丝的自动送丝机构1、焊接机头2、用以放置待焊接的工件的变位机4、焊接控制单元,所述自动送丝机构1用以将棒状焊丝输送至待焊接的工件所在的位置,所述焊接机头2用以提供电弧以熔融棒状焊丝,从而实现工件的焊接。

所述自动送丝机构1包括固定板11、安装于所述固定板11上的送丝组件12、送丝控制单元(未图示),所述送丝控制单元与所述焊接控制单元通讯连接,在所述送丝控制单元控制所述送丝组件12将棒状焊丝输送至所述工件所在的位置处并反馈给所述焊接控制单元后,所述焊接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焊接机头2启动;在所述焊接机头2焊接完成并反馈给所述焊接控制单元后,所述焊接控制单元将该信息反馈给所述送丝控制单元,所述送丝控制单元控制所述送丝组件12停止送丝。

所述送丝组件12包括安装于所述固定板11上的安装板121、安装于所述安装板121的送丝管122、安装于所述安装板121上的传动轮123、与所述传动轮123相连接用以驱动所述传动轮123转动的电机124、与所述传动轮123联动且位于所述传动轮123相对两侧的送丝轮125、与所述送丝轮125相配合的压紧轮126、与所述压紧轮126相连接以调节所述压紧轮126的压紧组件127,所述电机124与所述送丝控制单元通讯连接,在需要送丝时,所述送丝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电机124启动以间接驱动所述送丝轮125转动带动棒状焊丝移动,实现送丝。

所述送丝管122包括相对设置的进丝段1221、出丝段1222以及位于进丝段1221与出丝段1222之间的导引段(未标号),所述进丝段1221与所述出丝段1222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送丝轮125的两侧,所述导引段位于两个所述送丝轮125之间,即位于所述送丝段1221与导引段以及所述出丝段1222与导引段之间的棒状焊丝直接与所述送丝轮125以及所述压紧轮126相接触,在送丝轮125转动时,能够带动棒状焊丝移动,实现送丝。

具体的,所述送丝轮125的硬度介于58-60HRC,所述送丝轮125上与所述棒状焊丝相接触的表面设有直纹滚花,增强所述送丝轮125的强度以及摩擦力,能够将棒状焊丝安全、可靠地输送,并且送丝速度稳定,以降低所述棒状焊丝焊接的劳动强度降低人力成本,且提高棒状焊丝的输送的稳定性。

同时,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通过控制所述电机124驱动传动轮123转动的转速来调节送丝速度,增强所述自动送丝机构1的通用性。

两个所述压紧轮126与两个所送丝轮125一一对应,所述压紧轮126用以将棒状焊丝压紧于所述送丝轮125上,所述压紧轮126与所述送丝轮125紧贴于所述棒状焊丝的相对的两侧,以使所述自动送丝机构1能够正常送丝。

所述压紧组件127用以调节所述压紧轮126对所述棒状焊丝的压紧度,以使所述送丝组件12能够稳定地自动送丝。

所述压紧组件127包括分别与两个所述压紧轮126相连接的两个压紧板1271、穿过两个所述压紧板1271远离所述压紧轮126的一端的直杆1272、与两个所述压紧板1271中的一个螺纹连接且套设于所述直杆1272上的调节件1274、套设于所述直杆1272上且位于所述调节件1274与另一压紧板1271之间的弹簧1273、连接于所述直杆1272的相对两端的第一限位块1275、第二限位块1276。

所述压紧板1271靠近所述压紧轮126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安装板121上,以将所述压紧板1271安装于所述安装板121上。

具体地,两个所述压紧板1271相靠近的部分转动连接于所述安装板121上,在所述压紧板1271转动时,能够带动所述压紧轮126向远离或靠近所述送丝轮125的方向移动,以调节所述压紧轮126对所述棒状焊丝的压紧度。

所述第一限位块1275与所述第二限位块1276分别抵靠于两个所述压紧板1271相背离的一侧,以限制两个所述压紧板1271远离所述压紧轮126的一端之间的距离。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直杆1272为螺杆,所述第一限位块1275为与所述螺杆螺纹配合的螺母,以能够根据需要调节两个所述压紧板之间的距离。

当然,于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限位块1275也可以是与所述直杆1272一体成型的凸块,只要能够实现抵靠于压紧板上以防止压紧板脱出即可。

所述第二限位块1276为转动连接于所述直杆1272上的压轮,所述压轮用以松开所述压紧组件127或者锁紧所述压紧组件127。所述压轮具有第一直径以及与所述第一直径长度不同的第二直径。

具体地,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直径与所述第二直径相互垂直,且所述第一直径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直径的长度,便于用户转动所述压轮。

在所述压轮转动至所述第一直径位于所述直杆1272的轴向所在的直线时,所述压轮锁紧所述压紧组件127,使所述压紧轮126与所述送丝轮125紧贴于所述棒状焊丝的相对的两侧;在所述压轮转动至所述第二直径位于所述直杆1272的轴向所在的直线的过程中,缩小两个所述压紧板1271之间的距离,带动所述压紧轮126向远离所述送丝轮125的方向移动,并在所述第二直径位于所述直杆1272的轴向所在的直线时,所述压轮松开所述压紧组件127,使压紧轮126与所述送丝轮125分离。

在需要安装棒状焊丝时,转动所述压轮使所述第二直径位于所述直杆1272的轴向所在的直线以松开所述压紧组件127,便于将所述棒状焊丝自所述送丝段1221穿入,并自所述出丝段1222穿出;然后转动所述压轮使所述第一直径位于所述直杆1272的轴向所在的直线以锁紧所述压紧组件127,使所述压紧轮126与所述送丝轮125紧贴于所述棒状焊丝的相对的两侧,便于所述棒状焊丝的输送。

在所述压轮锁紧所述压紧组件127后,用户可手动启动送丝组件12,以测试该送丝组件12能否正常送丝,若出现压紧轮126压力过紧或者送丝过程中有打滑现象时,则转动压轮松开所述压紧组件127,然后通过所述调节件1274调节所述弹簧1273的压力,在所述弹簧1273的压力调节至合适压力时,转动压轮重新锁紧压紧组件127,以便于后续稳定地送丝。

进一步的,所述压紧组件127还包括与所述第二限位块1276相连接的把手1277,便于用户施力以转动所述第二限位块1276。

所述调节件1274螺纹连接于两个所述压紧板1271中的一个上,且所述弹簧1273的一端抵持于所述调节件1274上,另一端抵持于另一个压紧板1271上,在转动所述调节件1274使调节件1274向远离另一个压紧板1271所在的方向移动时,减小所述弹簧1273的压力,从而能够减小所述压紧轮126对棒状焊丝的压紧度;在转动所述调节件1274使调节件1274向靠近另一个压紧板1271所在的方向移动时,压缩弹簧1273以增大所述弹簧1273的压力,从而能够增大所述压紧轮126对棒状焊丝的压紧度。

进一步的,所述送丝组件12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固定板11上且与所述安装板121间隔设置的预热导丝座13、设于所述预热导丝座13内且与所述控制单元通讯连接的加热组件14、套设于所述加热组件14外周的绝缘垫15,所述加热组件14上贯穿设有供所述棒状焊丝穿过的穿孔1291。

所述预热导丝座13位于所述出丝段1222所在的一侧,所述棒状焊丝自所述出丝段1222穿出后穿过所述穿孔1291,从而,通过所述加热组件14给所述棒状焊丝待熔融段预加热,以减小后续焊接机头熔融棒状焊丝需要的电流,更易于所述棒状焊丝的熔融焊接。

所述送丝组件12还包括连接所述加热组件14与所述出丝段1222的第一绝缘套16,以使焊接过程中所述棒状焊丝与所述送丝组件12中的金属部件之间处于绝缘的状态,比较安全。

所述送丝组件12还包括送丝嘴17以及连接所述送丝嘴17与所述加热组件14的第二绝缘套18,通过设置所述送丝嘴17,增加自动送丝机构1中除送丝嘴17外其他部件与所述工件的距离,以防止焊接过程中自动送丝机构1中除送丝嘴17外其他部件受到热辐射影响所述自动送丝机构1的使用寿命。

同时,所述送丝嘴17的材质为金属材质,耐磨耐用,增强所述送丝组件12的耐用性。

进一步的,所述送丝组件还包括用以检测所述棒状焊丝的剩余长度的检测装置19以及提醒装置,所述检测装置19固定于所述安装板上与所述进丝段1221相对应的一端。

所述检测装置19、提醒装置均与所述送丝控制单元通讯连接,在所述检测装置19检测到一根棒状焊丝快焊接结束时,反馈给所述送丝控制单元,所述送丝控制单元控制所述提醒装置启动提醒用户及时添加新的棒状焊丝,在预设时间段内,若所述检测装置19未检测到新的棒状焊丝,则所述送丝控制单元控制所述送丝组件12停机以停止送丝,增强了所述自动送丝机构1的自动化性能。

具体的,所述检测装置19为光电开关,当然,所述检测装置也可以是摄像装置等其他现有的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中的检测所述棒状焊丝的剩余长度的功能的其他装置。

所述提醒装置为蜂鸣器。

上述的预设时间段为10s。

进一步的,所述棒状焊丝的自动送丝机构1还包括与所述固定板相连接的调节组件3,所述调节组件3包括与所述固定板11相连接以沿待焊接的工件的径向调节所述棒状焊丝的第一驱动件31、与所述第一驱动件31相连接以调节棒状焊丝距工件的距离的第二驱动件32、与所述第二驱动件32相连接以调节所述棒状焊丝的角度的第三驱动件33,所述第一驱动件31、第二驱动件32、第三驱动件33均与所述送丝控制单元通讯连接,从而,可根据待焊接工件中的焊接熔池的位置控制所述调节组件3调节所述棒状焊丝的位置使所述棒状焊丝对准所述焊接熔池,从而增强形成的焊缝的质量,且,增强所述自动送丝机构1的通用性。

本实用新型中的自动焊接机100的焊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待焊接的工件放置于变位机上,根据该工件上的焊接熔池的位置调节所述焊接机头上的焊枪,使所述焊枪对准焊接熔池;

转动所述第二限位块1276以松开所述压紧组件127,然后将棒状焊丝自所述送丝段1221穿入,并自所述送丝嘴17穿出至外露4-5mm;

转动所述第二限位块1276以锁紧所述压紧组件127;

手动控制送丝组件12启动,测试送丝组件12是否输送正常,若是,则控制所述调节组件3调节所述棒状焊丝的位置使所述棒状焊丝对准所述焊接熔池;若否,则转动第二限位块1276松开所述压紧组件127,然后重新调节所述弹簧1273的压力,在所述弹簧1273的压力调节至合适压力时,转动第二限位块1276重新锁紧压紧组件127,再控制所述调节组件3调节所述棒状焊丝的位置使所述棒状焊丝对准所述焊接熔池;

设定相关的工作参数以进行送丝焊接,所述工作参数包括送丝速度、焊接回转速度、焊枪摆动速度、距离、焊接圈数、加热组件14预热温度等;

控制所述焊接机头2以及所述自动送丝机构1启动;

检测装置19检测一根棒状焊丝是否快焊接结束并反馈给所述送丝控制单元,若是,则控制所述蜂鸣器启动提醒用户,同时,若所述检测装置19在预设时间段内仍未检测到新的棒状焊丝,则控制所述送丝组件12以及所述焊接机头2停机,直至有新的棒状焊丝加入所述送丝组件12内再重新启动所述送丝组件12以及所述焊接机头2以重新进行送丝焊接;

在焊接完成后,控制所述焊接机头2、自动送丝机构1以及变位机同步停机以停止送丝焊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中的自动送丝机构1通过设置硬度介于58-60HRC的送丝轮125,且送丝轮125上与所述棒状焊丝相接触的表面设有直纹滚花,增强了所述送丝轮125的硬度以及摩擦力,从而所述自动送丝机构1能够实现棒状焊丝的自动送丝,能够将棒状焊丝安全、可靠地输送,以降低所述棒状焊丝焊接的劳动强度,降低人力成本,且提高棒状焊丝的输送的稳定性。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