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托盘连续生产线驱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49830发布日期:2019-05-24 20:53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电池托盘连续生产线驱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托盘,具体涉及电池托盘连续生产线驱动机构。



背景技术:

电池托盘的生产,包括铣外形机构、开槽机柜、打孔攻丝机构、铣侧槽机构、清洗机构等工序,目前电池托盘的生产,采用市面现有设备,各个机构单独运作。使得由一道工序转至另一道工序需要过渡设备或人工操作,导致每道工序的生产上需要的时间常(包括中转时间),导致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托盘连续生产线驱动机构,在所述支架纵长方向上间隔设置有结构相同的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第三驱动机构、第四驱动机构,第一驱动机构上安装铣外形组件,第二驱动机构上安装开槽组件,第三驱动机构上安装打孔攻丝组件,第四机构上安装铣侧槽组件,从而实现多道工序集成至同一支架上,在较小的场地空间实现连续生产,节约占地空间,减少投入,节约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电池托盘连续生产线的铣外形机构,包括支架,在所述支架纵长方向上间隔设置有结构相同的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第三驱动机构、第四驱动机构,第一驱动机构上安装铣外形组件,第二驱动机构上安装开槽组件,第三驱动机构上安装打孔攻丝组件,第四机构上安装铣侧槽组件;

支架包括对称设置的左支架、右支架,左支架包括支架本体,支架本体包括抬升组件、支撑组件,支撑组件固定在抬升组件上端面,支撑组件包括上板,上板上端面设有两个在横长方向间隔纵长方向延伸的导轨,上板上端面还设置有沿纵长方向延伸齿条组件,齿条组件位于上板上端面距离右支架远的一侧,齿条组件包括固定在上板上的固定板、安装在固定板上的齿条,齿条包括条状部、齿部,齿部位于条状部下端;

第一驱动机构包括横梁组件,横梁组件左端设有左齿轮,右端设有右齿轮;左齿轮和左支架上的齿条啮合,右齿轮和右支架上的齿条啮合;横梁组件包括驱动所述左齿轮、右齿轮转动的驱动源、横梁、横向驱动机构、纵向驱动机构,横向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横梁上的横向丝杆以及设置在该横向丝杆上的横向滑块;纵向驱动机构包括纵向安装座、设置在纵向安装座上的纵向丝杆以及设置在该纵向丝杆上的纵向滑块,纵向安装座固定连接横向滑块,纵向滑块固定连接铣刀组件;驱动源包括转动轴以及驱动该转动轴转动的电机,转动轴一端连接左齿轮,另一端连接右齿轮;

横梁组件还包括左横梁安装座、右横梁安装座,左横梁安装座卡在左支架的导轨上与所述的左支架的导轨在纵长方向上滑动配合,右横梁安装座卡在右支架的导轨上与所述的右支架的导轨在纵长方向上滑动配合;

在所述右横梁安装座上固定设置有驱动所述横向丝杆转动的横向驱动电机安装板,横向驱动电机安装板上安装横向驱动电机;

第二驱动机构的纵向滑块固定连接开槽组件,第三驱动机构的纵向滑块固定连接打孔攻丝组件,第四驱动机构的滑块固定连接铣侧槽组件,

左支架上位于所述第三驱动机构和第四驱动机构之间及第一驱动机构与前道工序之间的部分内侧均设有铣刀刀库;

抬升组件包括抬升基座,所述抬升基座为平板,在抬升基座纵长方向上设有若干个与所述抬升基座固定连接的抬升单元,相邻两个抬升单元间隔排布,抬升单元上端设置抬升上板,抬升上板包括若干个第一上板、第二上板,第一上板、第二上板在交错排列,且抬升上板的首端和末端均为第一上板,第二上板为平板,第一上板包括第一平板以及设置在第一平板相对两端的锁紧结构,锁紧结构包括L形板,L形板包括横板、竖板,竖板安装在所述横板下端面,横板上端面设有锁紧块,锁紧块上设有螺纹孔,抬升单元为多边形管体,相邻两个抬升单元之间通过设置连接隔板,连接隔板两个相对的侧边分别于相邻两个抬升单元固定连接,连接隔板下端面与抬升基座固定连接,连接隔板上端面与抬升上板间隔配合。

在上述实施方案的基础上,作为优选,抬升组件包括抬升基座,所述抬升基座为平板,在抬升基座纵长方向上设有若干个与所述抬升基座固定连接的抬升单元,相邻两个抬升单元间隔排布,抬升单元上端设置抬升上板,抬升上板包括若干个第一上板、第二上板,第一上板、第二上板在交错排列,且抬升上板的首端和末端均为第一上板,第二上板为平板,第一上板包括第一平板以及设置在第一平板相对两端的锁紧结构,锁紧结构包括L形板,L形板包括横板、竖板,竖板安装在所述横板下端面,横板上端面设有锁紧块,锁紧块上设有螺纹孔,抬升单元为多边形管体,相邻两个抬升单元之间通过设置连接隔板,连接隔板两个相对的侧边分别于相邻两个抬升单元固定连接,连接隔板下端面与抬升基座固定连接,连接隔板上端面与抬升上板间隔配合。

在上述实施方案的基础上,作为优选,固定板为T字型固定板,固定板包括横板、竖板,齿条位于竖板的一侧,竖板的另一侧设有若干个在纵长方向间隔设置的竖板加强板。

在上述实施方案的基础上,作为优选,两侧板为凹字形侧板,两侧板的凹口相背设置,在所述两侧板之间的区域设有若干个隔板组件,隔板组件包括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固定连接,且第一隔板、第二隔板之间的夹角为 60度,隔板与所述横长方向的夹角为30度。

在上述实施方案的基础上,作为优选,凹字形侧板的凹口内设有若干个侧板加强板。

在上述实施方案的基础上,作为优选,横梁包括内胆、外壳,内胆为圆管状结构,外壳为方管状结构,外壳包括底板、前侧板、后侧板、上板、左端盖、右端盖,在所述内胆与外壳之间通过若干个加强板将所述内胆和外壳固定连接,所述的若干个加强板在内胆轴线方向上均匀间隔分布。

在上述实施方案的基础上,作为优选,电机安装在壳体内且位于所述内胆下方,电机为双输出轴电机,电机包括左输出轴、右输出轴,左输出轴穿过左端盖连接左齿轮,右输出轴穿过右端盖连接右齿轮,左输出轴和左端盖及右输出轴和右端盖之间均通过轴承配合。

在上述实施方案的基础上,作为优选,前侧板外端面设有在纵向上间隔分布横向延伸的两个横向导轨以及位于所述两个横向导轨之间的横向丝杆,横向丝杆两端连接固定在前侧板外端面的横向轴承,横向丝杆的一端连接横向驱动电机,纵向安装座前端面设有在横向上间隔分布纵向延伸的两个纵向导轨以及位于所述两个纵向导轨之间的纵向丝杆,纵向丝杆的两端通过纵向轴承固定在纵向安装座上,纵向丝杆的上端连接纵向驱动电机,纵向丝杆上的纵向滑块固定连接铣刀组件,铣刀组件的刀头位于铣刀组件的下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采用齿条和齿轮配合的设计,可使其与后续的生产工艺如开槽机柜、打孔攻丝机构、铣侧槽机构等形成连续生产线,从而有效节约场地空间,节约制造成本。

因支撑组件需保持一定的高度,故设计抬升底座组件提高支撑组件的高度,因抬升底座组件的存在,故将在底板上设置通孔,可有效节省底板钢材的用量,节约材料,降低支架组件的重量,便于运输,降低成本。

两侧板之间的区域设有若干个隔板组件,通过若干个隔板的两端与两侧板连接,在保证支撑组件强度的同时降低重量,从而降低成本。

采用相背设置的两个凹字形侧板构成两侧板,一方面便于两侧板与底板之间的装配,另一方面通过侧板加强板的设计在能有效保证两侧板的强度并能节省材料。

两侧板、侧板加强板的结合,能有效保证支撑组件的强度,且大大降低了重量,便于运输,降低了成本。

相邻两个抬升单元之间通过隔板设置,使得整个抬升组件的抬升单元形成一个视觉上的整体,相对于将抬升单元采用整管替代,可节约材料用量,降低运输成本,在抬升基座纵长方向上设有若干个与所述抬升基座固定连接的抬升单元,抬升单元为镀锌钢管,可有效节约钢材的使用量,降低抬升组件的重量,节约材料,降低运输成本。

横梁包括内胆、外壳,内胆为圆管状结构,外壳为方管状结构,内胆与外壳之间通过若干个加强板将所述内胆和外壳固定连接,因铣外形设备总体承重大,因此,横梁需要采用钢材,若采用实心钢材,生产成本高,若采用较小实心钢材,因横向驱动机构、纵向驱动机构及铣外形组件较大,一方面安装不变,另一方面也严重影响设备整体美观度;因此,本实用新型采用圆管、外壳夹加强板设计,在保证横梁具有较大体积以满足安装需求时,有效减轻了横梁的重量。加强板的设计有效保证横梁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去掉上板、波浪形盖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去掉波浪形盖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去掉横向驱动机构、纵向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去掉前侧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去掉横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左支架去掉上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齿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抬升组件与底板的装配示意图;

图10是抬升组件的立体图;

图11是图10去掉一个第一上板、第二上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第一上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支架和驱动机构的总装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

电池托盘连续生产线包括上料机构、铣外形机构、开槽机柜、打孔攻丝机构、铣侧槽机构、下料机构,其中,铣外形机构、开槽机构、打孔攻丝机构、铣侧槽机构、清洗机构共用左支架、右支架形成连续生产线。

如图1-13所示,电池托盘连续生产线驱动机构,包括支架,包括支架,在所述支架纵长方向上间隔设置有结构相同的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第三驱动机构、第四驱动机构,第一驱动机构上安装铣外形组件5,第二驱动机构上安装开槽组件15,第三驱动机构上安装打孔攻丝组件16,第四机构上安装铣侧槽组件17;支架包括对称设置的左支架1、右支架 2,左支架包括支架本体,支架本体包括抬升组件101、支撑组件102,支撑组件固定在抬升组件上端面,支撑组件为壳体结构,支撑组件包括上板1021、两侧板1022、底板1023,上板上端面设有两个在横长方向间隔纵长方向延伸的导轨10211,上板上端面还设置有沿纵长方向延伸齿条组件,齿条组件位于导轨的外侧,齿条组件包括固定在上板上的固定板1024、安装在固定板上的齿条1025,齿条包括条状部、齿部,齿部位于条状部下端。

第一驱动机构包括横梁组件,横梁组件左端设有左齿轮3,右端设有右齿轮;左齿轮和左支架上的齿条啮合,右齿轮和右支架上的齿条啮合。

横梁组件包括驱动所述左齿轮、右齿轮转动的驱动源、横梁、横向驱动机构、纵向驱动机构,横向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横梁上的横向丝杆6以及设置在该横向丝杆上的横向滑块;纵向驱动机构包括纵向安装座7、设置在纵向安装座上的纵向丝杆8以及设置在该纵向丝杆上的纵向滑块,纵向安装座固定连接横向滑块,纵向滑块固定连接铣刀组件;

驱动源包括转动轴9、电机10,转动轴一端连接左齿轮,另一端连接右齿轮。

横梁组件还包括左横梁安装座12、右横梁安装座14,左横梁安装座卡在左支架的导轨上与所述的左支架的导轨在纵长方向上滑动配合,右横梁安装座卡在右支架的导轨上与所述的右支架的导轨在纵长方向上滑动配合;

在所述右横梁安装座上固定设置有驱动所述横向丝杆转动的横向驱动电机安装板19,横向驱动电机安装板上安装横向驱动电机20;

第二驱动机构的纵向滑块固定连接开槽组件,第三驱动机构的纵向滑块固定连接打孔攻丝组件,第四驱动机构的滑块固定连接铣侧槽组件,

左支架上位于所述第三驱动机构和第四驱动机构之间及第一驱动机构与前道工序之间的部分内侧均设有铣刀刀库18。

抬升组件包括抬升基座201,所述抬升基座为平板,在抬升基座纵长方向上设有若干个与所述抬升基座固定连接的抬升单元202,相邻两个抬升单元间隔排布,抬升单元上端设置抬升上板203,抬升上板包括若干个第一上板2031、第二上板 2032,第一上板、第二上板在交错排列,且抬升上板的首端和末端均为第一上板,第二上板为平板,第一上板包括第一平板以及设置在第一平板相对两端的锁紧结构204,锁紧结构包括L形板,L形板包括横板2041、竖板2042,竖板安装在所述横板下端面,横板上端面设有锁紧块2043,锁紧块上设有螺纹孔2044,抬升单元为多边形管体,相邻两个抬升单元之间通过设置连接隔板205,连接隔板两个相对的侧边分别于相邻两个抬升单元固定连接,连接隔板下端面与抬升基座固定连接,连接隔板上端面与抬升上板间隔配合。

固定板为T字型固定板,固定板包括横板10242、竖板10241,齿条位于竖板的一侧,竖板的另一侧设有若干个在纵长方向间隔设置的竖板加强板10243。

两侧板为凹字形侧板,两侧板的凹口相背设置,在所述两侧板之间的区域设有若干个隔板1023组件,隔板组件包括第一隔板10231、第二隔板10232,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固定连接,且第一隔板、第二隔板之间的夹角为60度,隔板与所述横长方向的夹角为30度。

凹字形侧板的凹口内设有若干个侧板加强板10221。

横梁包括内胆41、外壳42,内胆为圆管状结构,外壳为方管状结构,外壳包括底板416、前侧板412、后侧板413、上盖板411、左端盖414、右端盖415,在所述内胆与外壳之间通过若干个加强板417将所述内胆和外壳固定连接,所述的若干个加强板在内胆轴线方向上均匀间隔分布。

电机10安装在壳体内且位于所述内胆下方,电机为双输出轴电机,电机的输出轴包括左输出轴91、右输出轴92,左输出轴穿过左端盖连接左齿轮,右输出轴穿过右端盖连接右齿轮,左输出轴和左端盖及右输出轴和右端盖之间均通过轴承93配合。

前侧板外端面设有在纵向上间隔分布横向延伸的两个横向导轨4121以及位于所述两个横向导轨之间的横向丝杆,横向丝杆两端连接固定在前侧板外端面的横向轴承417,横向丝杆的一端连接横向驱动电机418。

纵向安装座前端面设有在横向上间隔分布纵向延伸的两个纵向导轨71以及位于所述两个纵向导轨之间的纵向丝杆6,纵向丝杆的两端通过纵向轴承固定在纵向安装座上,纵向丝杆的上端连接纵向驱动电机11,纵向丝杆上的纵向滑块固定连接铣刀组件,铣刀组件的刀头51位于铣刀组件的下端。

此外,还包括设置在左、右支架及前侧板上用于保护导轨、横向导轨、横向丝杆的弹性波浪形盖板13。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