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心电梯导轨矫直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26860发布日期:2019-06-26 02:00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心电梯导轨矫直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心电梯导轨矫直机构。



背景技术:

电梯导轨精矫机(ZL201210155351.0)中的矫直方式为将导轨工件需矫直部位移动至矫直装置下,工件待矫直部位两端一定距离处被矫直装置固定,然后压头在待矫直部位处进行顶压或侧压,将工件弯曲部位矫直。此种矫直方式可代替人工方式进行矫直,但需要将工件精确移动至矫直装置下,实际矫直过程中需来回移动工件,通常工件较长,使得操作较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空心电梯导轨矫直机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空心电梯导轨矫直机构,包括机台、设置在机台两端的用于夹持电梯导轨端部的夹紧装置、设置在机台上沿电梯导轨长度方向滑动的横向滑座以及驱动横向滑座的横向动力装置,横向滑座上设有竖直向上设置的与数据处理装置电联接的竖直电动推杆,竖直电动推杆端部设有安装板,安装板上设有垂直于电梯导轨的水平导轨,安装板上设有工件抱紧装置,机台上设有推动工件抱紧装置在水平导轨上滑动的与数据处理装置电联接的水平电动推杆,水平电动推杆与工件抱紧装置之间活动连接,机台上设有沿电梯导轨长度方向设置的侧导轨,水平电动推杆固定在设置在侧导轨上的侧滑座上;

工件抱紧装置包括设置在水平导轨上的底板,底板上设有沿电梯导轨横截面方向滑动的左仿形块和驱动左仿形块滑动的左气缸,底板上设有沿电梯导轨横截面方向滑动的右仿形块和驱动右仿形块滑动的右气缸,左仿形块上设有与电梯导轨下侧面相配合的下侧滚轮以及与导轨斜面相配合的斜滚轮,左仿形块上还设有与电梯导轨上侧面相配合的上侧滚轮,右仿形块下部设有与电梯导轨下侧面相配合的下侧滚轮以及与导轨斜面相配合的斜滚轮,右仿形块上还设有与电梯导轨上侧面相配合的上侧滚轮,右仿形块中活动设有与电梯导轨上表面相配合的上滚轮以及驱动上滚轮上下运动的上气缸。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工件抱紧装置的底板上设有托承电梯导轨的滚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矫直机构中的工件抱紧装置采用滚轮结构,不仅夹持牢固可靠且可减少在矫直过程中对导轨工件表面的损伤;矫直机构在从导轨一端运动至另一端过程中即完成矫直动作,实现边运动边矫直的目的,矫直效率高。

由于所述工件抱紧装置的底板上设有托承电梯导轨的滚轮,使得本机构相对电梯导轨的运动更为顺畅,且进一步避免了电梯导轨表面的损伤,保证了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工件抱紧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至图3中:1.横向滑座,2.横向动力装置,3.竖直电动推杆,4.安装板,5.水平导轨,6.工件抱紧装置,61.底板,62.滚轮,63.左仿形块,64.左气缸,65.右仿形块,66.右气缸,67.下侧滚轮,68.斜滚轮,69.上侧滚轮,610.L形支架,611.上滚轮,612.上气缸;7.水平电动推杆,8.侧导轨,9.侧滑座,10.机台,11.夹紧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

如图1-3所示,一种空心电梯导轨矫直机构,包括机台10、设置在机台10两端的用于夹持电梯导轨端部的夹紧装置11、设置在机台10上沿电梯导轨长度方向滑动的横向滑座1以及驱动横向滑座1的横向动力装置2,横向滑座1上设有竖直向上设置的与数据处理装置电联接的竖直电动推杆3,竖直电动推杆3端部设有安装板4,安装板4上设有垂直于电梯导轨的水平导轨5,安装板4上设有工件抱紧装置6,机台10上设有推动工件抱紧装置6在水平导轨5上滑动的与数据处理装置电联接的水平电动推杆7,水平电动推杆7与工件抱紧装置6之间活动连接,机台10上设有沿电梯导轨长度方向设置的侧导轨8,水平电动推杆7上下活动连接在设置在侧导轨8上的侧滑座9上;

工件抱紧装置6包括设置在水平导轨5上的底板61,底板61上设有托承电梯导轨的滚轮62。底板61上设有沿电梯导轨横截面方向滑动的左仿形块63和驱动左仿形块63滑动的左气缸64,底板61上设有沿电梯导轨横截面方向滑动的右仿形块65和驱动右仿形块65滑动的右气缸66,左仿形块63上设有与电梯导轨下侧面相配合的下侧滚轮67以及与导轨斜面相配合的斜滚轮68,左仿形块63上还设有与电梯导轨上侧面相配合的上侧滚轮69,右仿形块65下部设有与电梯导轨下侧面相配合的下侧滚轮67以及与导轨斜面相配合的斜滚轮68,右仿形块65上还设有与电梯导轨上侧面相配合的上侧滚轮69,右仿形块65中活动设有与电梯导轨上表面相配合的上滚轮611以及驱动上滚轮611上下运动的上气缸612。

工件矫直过程为:工件抱紧装置6在工件一端将其抱紧,横向动力装置2带动矫直装置移动。矫直装置从工件一端以一定速度运动至工件另一端。根据前道导轨直线度检测机构测得的直线度数据,将导轨工件沿横向、纵向的弯曲量记录在检测系统中,通过系统来控制矫直机构沿工件弯曲的反方向运动一定距离,来实现矫直目的。当工件沿+X方向弯曲时,水平电动推杆7带动工件抱紧装置6沿-X方向运动一定距离,将工件沿X方向的弯曲矫直;当工件沿+Y方向弯曲时,竖直电动推杆3带动工件抱紧装置6沿-Y方向运动一定距离,将工件沿Y方向的弯曲矫直;同理可将工件沿-X,-Y方向的弯曲矫直。

以上运动过程为矫直装置从工件一端以一定速度运动至工件另一端,为边行走边矫直的运动状态。矫直后需由导轨直线度检测机构重新检测矫直后的工件的直线度,若直线度复合要求,则矫直完成,若直线度不符合要求,则重新进行矫直动作,直至矫直后的导轨工件的直线度符合要求。

上述的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创造的原理及其功效,以及部分运用的实施例,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