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削边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45974发布日期:2019-05-24 20:38阅读:348来源:国知局
一种削边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产品削边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半自动的削边机构。



背景技术:

刚从注塑机注塑出来的产品存在或多或少的毛边,人们往往会通过刀片把毛边削掉,如果一个产品上的毛边很多,且这些毛边处于同一个平面,如果还是人工用刀来削,工作效率就比较低,且需要更多人工成本。于是出现了削边的机器,但是刀片都是冰冷的,不容易把毛边削掉,且毛边硬质的会与刀片存在撞击力,容易把产品从毛边处撞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容易削掉毛边且不会撞裂产品的削边机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削边机构,包括有工作台,设置在工作台上的夹紧机构,设置在工作台上的驱动机构,以及右端与驱动机构连接的锉刀;所述工作台上连接有对产品进行定位的定位块;所述锉刀左端为切削的刀刃,所述锉刀内成型有带有口部的储油槽,所述储油槽内有导热油,且其内安装有电热丝,所述储油槽口部连接有盖板。

上述设置的有益效果:电热丝通电,加热导热油,十二整个锉刀被加热,锉刀的刀刃温度升高,不再是冰冷的,这样刀刃可以使得与其接触的毛边软化,这样锉刀相对来说更容易削掉毛边;因为毛边被软化,这样毛边与锉刀存在的撞击力就会大大减小,从而不容易使产品被撞裂。这样就解决了背景技术当中刀片冰冷,不容易削掉毛边,容易把产品撞裂的问题。

进一步优化地:所述锉刀左端为斜面。

上述设置的有益效果:毛边被削掉后,沿着斜面向上移动,使得毛边与产品分离彻底,当刀口通过所有毛边后,被削下来的毛边屑沿着斜面向下滑落,掉到工作台上,便于集中处理。

进一步优化地:所述锉刀底壁粗糙度Ra为0.1-0.8。

上述设置的有益效果:粗糙度比较低,这样可以把毛边与产品的连接处磨光滑,使得产品刚光滑、平整更美观,尺寸更符合要求。

进一步优化地:所述夹紧机构包括有设置在定位块左边的第一气缸和设置在定位块右边的第二气缸;所述第一气缸与工作台连接,第一气缸包括有朝向定位块的第一输出轴,第一输出轴靠近定位块的一端连接有第一夹头;所述第二气缸与工作台连接,第二气缸包括有朝向定位块的第二输出轴,第二输出轴靠近定位块的一端连接有第二夹头。

上述设置的有益效果:通过气缸来把产品夹紧在定位块上,不需要手动的夹具,这样解放劳动力,使得人们不易疲劳,提高工作效率。

进一步优化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有第三气缸,第三气缸包括有朝向固定块的第三输出轴,第三输出轴远离第三气缸的一端与锉刀连接。

上述设置的有益效果:通过气缸来驱动锉刀,使锉刀削掉产品的毛边,这样一方面容易控制,削边机构速度快;另一方面,不需要人力去驱动锉刀,减小劳动强度,使人容易长时间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提高工作效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主要有益效果为以下方面:加热锉刀,高温的锉刀刀刃使得产品毛边软化,这样使得毛边更容易被削掉,锉刀与毛边之间的撞击力大大减小,这样使得产品不容易被撞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锉刀第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锉刀第二视角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锉刀取下盖板的立体图;

图5是一种注塑产品的简化示意图。

附图标记:1、工作台;11、定位块;2、第一气缸;21、第一输出杆;22、第一夹头;3、第二气缸;31、第二输出杆;32、第二夹头;4、第三气缸;41、第三输出杆;5、锉刀;51、斜面;52、储油槽;53、盖板;54、底壁;6、产品;61、毛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至图5,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以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削边机构,包括工作台1,设置在工作台1上的夹紧机构,设置在工作台1上的驱动机构,以及右端与驱动机构连接的锉刀5。所述工作台1上连接对产品6进行定位的定位块11。所述锉刀5左端为切削的刀刃,所述锉刀5内成型有带有口部的储油槽52,所述储油槽52内有导热油,且其内安装有电热丝,所述储油槽52口部通过螺钉连接盖板53。电热丝通过导线与外电源连接,通电话就可以产生热量。

电热丝通电,加热导热油,十二整个锉刀5被加热,锉刀5的刀刃温度升高,不再是冰冷的,这样刀刃可以使得与其接触的毛边61软化,这样锉刀5相对来说更容易削掉毛边61。因为毛边61被软化,这样毛边61与锉刀5存在的撞击力就会大大减小,从而不容易使产品6被撞裂。这样就解决了背景技术当中刀片冰冷,不容易削掉毛边61,容易把产品6撞裂的问题。

所述锉刀5左端为斜面51。毛边61被削掉后,沿着斜面51向上移动,使得毛边61与产品6分离彻底,当刀口通过所有毛边61后,被削下来的毛边61屑沿着斜面51向下滑落,掉到工作台1上,便于集中处理。

所述锉刀5底壁54粗糙度Ra为0.1-0.8,这样粗糙度比较低,这样可以把毛边61与产品6的连接处磨光滑,使得产品6刚光滑、平整更美观,尺寸更符合要求。

所述夹紧机构包括有设置在定位块11左边的第一气缸2和设置在定位块11右边的第二气缸3。所述第一气缸2与工作台1固定连接,第一气缸2包括有朝向定位块11的第一输出轴,第一输出轴靠近定位块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夹头22。所述第二气缸3与工作台1固定连接,第二气缸3包括有朝向定位块11的第二输出轴,第二输出轴靠近定位块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夹头32。如此通过气缸来把产品6夹紧在定位块11上,不需要手动的夹具,这样解放劳动力,使得人们不易疲劳,提高工作效率。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三气缸4,第三气缸4与第二气缸3固定连接。第三气缸4包括朝向固定块的第三输出轴,第三输出轴远离第三气缸4的一端与锉刀5连接。如此通过气缸来驱动锉刀5,使锉刀5削掉产品6的毛边61,这样一方面容易控制,削边机构速度快。另一方面,不需要人力去驱动锉刀5,减小劳动强度,使人容易长时间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提高工作效率。

如图1和图5所示,注塑产品6上端有毛边61,注塑产品6套在定位块11上,夹紧机构从左右两端分别把产品6夹紧在定位块11上,锉刀5从右向左移动可以把毛边61给削掉。

当然,以上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典型实例,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它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