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控切割铣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45905发布日期:2019-05-24 20:38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一种数控切割铣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控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控切割铣床。



背景技术:

数控机床是一种装有程序控制系统的自动化机床,而数控切割铣床是一种通过锯片进行切割的铣床,广泛应用于各种物件的切割操作。

然而传统的数控切割铣床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人工进行锯片按压和移动物件,不仅浪费人力资源,而且具有不小的安全隐患。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数控切割铣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需人工进行锯片按压和移动物件进行切割的数控切割铣床。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数控切割铣床包括:床体、动力机构和切割机构,所述床体的底部安装电箱,且所述床体的中部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底部和所述电箱固定连接,所述床体的内侧上部安装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的底部固定连接切割机构,且所述动力机构包括外接伺服电机、内接伺服电机、传输带、皮带、定位杆和拨块,所述外接伺服电机固定安装于所述床体一侧,且所述外接伺服电机的一端连接所述传输带,所述传输带的底部固定安装切割机构,且所述传输带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定位杆,所述内接伺服电机固定安装于所述床体一侧,且所述内接伺服电机的一端连接所述皮带,所述皮带的中部设有若干个所述拨块;所述切割机构包括滑道、钢球、弹簧、连接杆、切割电机和锯片,所述滑道的顶部两侧均设有挡板,且所述滑道的内部放置若干个所述钢球,所述钢球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两侧安装所述弹簧,且所述连接杆的底部安装所述切割电机,所述切割电机的一端安装所述锯片。

优选的,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滑道的内侧侧壁和连接杆的一侧侧壁。

优选的,所述钢球的直径大于两个所述挡板的长度之和,且所述钢球位于两个挡板中间位置。

优选的,所述滑道的内侧上部为弧形结构,且所述滑道的内侧下部为线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和滑道与切割电机顶部之间的夹角均为45度。

优选的,所述皮带的外侧套设所述传输带,且所述皮带和传输带之间为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内接伺服电机、外接伺服电机和切割电机均电性连接电箱。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数控切割铣床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数控切割铣床,所述床体、动力机构和切割机构,所述床体的底部安装电箱,且所述床体的中部设有限位槽,限位槽的设计使得物料在切割过程中保持稳定,避免出现物料剧烈运动飞出的情况,所述限位槽的底部和所述电箱固定连接,所述床体的内侧上部安装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的底部固定连接切割机构,且所述动力机构包括外接伺服电机、内接伺服电机、传输带、皮带、定位杆和拨块,所述外接伺服电机固定安装于所述床体一侧,且所述外接伺服电机的一端连接所述传输带,所述传输带的底部固定安装切割机构,且所述传输带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定位杆,外接伺服电机能有效控制传输带的运动,从而控制整个切割机构的移动,有效避免了和内接伺服电机冲突,确保两者单独且有序运转,所述内接伺服电机固定安装于所述床体一侧,且所述内接伺服电机的一端连接所述皮带,所述皮带的中部设有若干个所述拨块,内接伺服电机和外接伺服电机两者均通过定位杆固定,合理的实现了单独运行的可能;所述切割机构包括滑道、钢球、弹簧、连接杆、切割电机和锯片,所述滑道的顶部两侧均设有挡板,挡板的设计能很好的保护钢球,避免钢球在回位时弹出,且所述滑道的内部放置若干个所述钢球,钢球的设计使得动力的传输更加随意,所述钢球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两侧安装所述弹簧,弹簧能很好的保证连接杆回位,实现了装置自动化效果,且所述连接杆的底部安装所述切割电机,所述切割电机的一端安装所述锯片,该装置的整体设计实现了无需人工进行锯片按压和移动物件进行切割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数控切割铣床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动力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切割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床体,11、限位槽,12、电箱,2、动力机构,21、外接伺服电机,22、内接伺服电机,23、传输带,24、拨块,25、皮带,26、定位杆,3、切割机构,31、钢球,32、弹簧,33、滑道,331、挡板,34、连接杆,35、切割电机,36、锯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和图3,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数控切割铣床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动力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切割机构的结构示意图。数控切割铣床包括:床体1、动力机构2和切割机构3,所述床体1的底部安装电箱12,且所述床体1的中部设有限位槽11,所述限位槽11的底部和所述电箱12固定连接,所述床体1的内侧上部安装动力机构2;所述动力机构2的底部固定连接切割机构3,且所述动力机构2包括外接伺服电机21、内接伺服电机22、传输带23、皮带25、定位杆26和拨块24,所述外接伺服电机21固定安装于所述床体1一侧,且所述外接伺服电机21的一端连接所述传输带23,所述传输带23的底部固定安装切割机构3,且所述传输带23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定位杆26,所述内接伺服电机22固定安装于所述床体1一侧,且所述内接伺服电机11的一端连接所述皮带25,所述皮带25的中部设有若干个所述拨块24;所述切割机构3包括滑道33、钢球31、弹簧32、连接杆34、切割电机35和锯片36,所述滑道33的顶部两侧均设有挡板331,且所述滑道33的内部放置若干个所述钢球31,所述钢球31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34,所述连接杆34的两侧安装所述弹簧32,且所述连接杆34的底部安装所述切割电机35,所述切割电机35的一端安装所述锯片36。

本实施例中,参见图3所示,所述弹簧32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滑道33的内侧侧壁和连接杆34的一侧侧壁,该种设计使得连接杆34具有自动回位的效果,且增加了连接杆34运动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参见图3所示,所述钢球31的直径大于两个所述挡板331的长度之和,且所述钢球31位于两个挡板331中间位置,该种设计使得钢球31能被很好的挡住定位,且不影响拨块24正常拨动钢球31。

本实施例中,参见图3所示,所述滑道33的内侧上部为弧形结构,且所述滑道33的内侧下部为线形结构,该种设计使得钢球31在滑道33上部分运动时较为连贯,且使得钢球31的动力在滑道33下部分能很好的被直线性传递。

本实施例中,参见图3所示,所述连接杆34和滑道33与切割电机35顶部之间的夹角均为45度,该种设计使得锯片36在切割物件时保持和物件的相对位置不会改变,进行精准切割。

本实施例中,参见图2所示,所述皮带25的外侧套设所述传输带23,且所述皮带25和传输带23之间为活动连接,该种设计使得切割机构3的下压过程和移动过程不冲突,从而实现了连续自动化切割。

本实施例中,参见图1所示,所述内接伺服电机22、外接伺服电机21和切割电机35均电性连接电箱12,该种设计使得装置的所有电力设备都能进行统一功能,实现了一体化和自动化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数控切割铣床的工作原理如下:

首先将待切割的物料放置在限位槽11内部,使物料的右侧贴紧限位槽11端侧侧壁,然后开启电箱12,使电箱12为三个电机供能,此时切割电机35带动锯片36转动,并且外接伺服电机21转动带动传输带23运动,而内接伺服电机22则带动皮带25转动,使拨块24的椭圆形结构区域向下运动,从而逐渐压缩钢球31,使钢球31运动带动连接杆34向右下运动,对物料进行切割,切割机构3的该种运动方式能保证在切割时锯片36竖直向下切割,不受切割机构3移动的影响;切割完成后,切割机构3被继续带动向左上方移动,至下一拨块24的椭圆形结构区域向下运动,进行二次切割,如此,即完成了连续切割过程;该装置在需要回位时操作两个伺服电机反转即可。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数控切割铣床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数控切割铣床,所述床体1、动力机构2和切割机构3,所述床体1的底部安装电箱12,且所述床体1的中部设有限位槽11,限位槽11的设计使得物料在切割过程中保持稳定,避免出现物料剧烈运动飞出的情况,所述限位槽11的底部和所述电箱12固定连接,所述床体1的内侧上部安装动力机构2;所述动力机构2的底部固定连接切割机构3,且所述动力机构2包括外接伺服电机21、内接伺服电机22、传输带23、皮带25、定位杆26和拨块24,所述外接伺服电机21固定安装于所述床体1一侧,且所述外接伺服电机21的一端连接所述传输带23,所述传输带23的底部固定安装切割机构3,且所述传输带23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定位杆26,外接伺服电机21能有效控制传输带23的运动,从而控制整个切割机构3的移动,有效避免了和内接伺服电机22冲突,确保两者单独且有序运转,所述内接伺服电机22固定安装于所述床体1一侧,且所述内接伺服电机11的一端连接所述皮带25,所述皮带25的中部设有若干个所述拨块24,内接伺服电机22和外接伺服电机21两者均通过定位杆26固定,合理的实现了单独运行的可能;所述切割机构3包括滑道33、钢球31、弹簧32、连接杆34、切割电机35和锯片36,所述滑道33的顶部两侧均设有挡板331,挡板331的设计能很好的保护钢球31,避免钢球31在回位时弹出,且所述滑道33的内部放置若干个所述钢球31,钢球31的设计使得动力的传输更加随意,所述钢球31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34,所述连接杆34的两侧安装所述弹簧32,弹簧31能很好的保证连接杆回位,实现了装置自动化效果,且所述连接杆34的底部安装所述切割电机35,所述切割电机35的一端安装所述锯片36,该装置很好的实现了无需人工进行锯片36按压和移动物件进行切割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