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减震机构的钻孔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66281发布日期:2019-06-19 02:31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减震机构的钻孔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钻孔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减震机构的钻孔机。



背景技术:

钻孔机是指利用比目标物更坚硬、更锐利的工具通过旋转切削或旋转挤压的方式,在目标物上留下圆柱形孔或洞的机械和设备统称。也有称为钻机、打孔机、打眼机、通孔机等。通过对精密部件进行钻孔,来达到预期的效果,钻孔机有半自动钻孔机和全自动钻孔机,随着人力资源成本的增加;大多数企业均考虑全自动钻孔机作为发展方向。随着时代的发展,自动钻孔机的钻孔技术的提升,采用全自动钻孔机对各种五金模具 表带钻孔表带钻孔 首饰进行钻孔优势明显。

现有的钻孔机大部分都不具备减震的功能,当钻孔机在工作时会发生震动,长时间使用会使得钻孔机内部结构出现松动,还需要工作人员定期对钻孔机进行维修检测,非常的麻烦,从而给工作人员的工作带来不便的麻烦,因此,急需一种具有减震机构的钻孔机。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减震机构的钻孔机,解决了当钻孔机在工作时会发生震动,长时间使用会使得钻孔机内部结构出现松动,还需要工作人员定期对钻孔机进行维修检测,非常的麻烦,从而给工作人员的工作带来不便的麻烦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减震机构的钻孔机,包括钻孔机本体,所述钻孔机本体的下表面与减震座的上表面搭接,所述减震座的左右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且两个固定板的上表面均与钻孔机本体的下表面搭接。

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开设有安装孔,所述钻孔机本体的下表面与安装孔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卡接有螺纹帽,所述螺纹帽内螺纹连接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的底端穿过安装孔并与拧手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拧手的上表面与固定板的下表面搭接。

所述减震座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减震座分别位于钻孔机本体下表面的四角处,所述减震座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壁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与固定杆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位于滑板上表面开设的第一通孔内,所述滑板左右两侧面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滑槽内,且两个滑槽分别开设在壳体内壁的左右两侧面,所述滑板的上表面通过弹性装置与壳体内壁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滑板的下表面通过与支撑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的底端穿过壳体下表面开设的第二通孔并与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弹性装置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弹性装置分别位于固定杆的左右两侧。

优选的,所述弹性装置包括伸缩杆和套接在伸缩杆表面的第一弹簧,所述壳体内壁的上表面通过伸缩杆和第一弹簧与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四个第二弹簧,且四个第二弹簧的顶端均与壳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支撑杆分别位于固定杆的左右两侧。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形状为圆台形,且底座的下表面设置有防滑纹。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该具有减震机构的钻孔机,通过滑板、伸缩杆、固定杆、第一弹簧、支撑杆、滑槽、第二弹簧和壳体之间的相互配合,当钻孔机本体工作时发生震动,钻孔机本体向下挤压壳体,壳体向下移动,同时滑板受到支撑杆的挤压向上移动,同时,伸缩杆和第一弹簧受到滑板的挤压均缩短,且第二弹簧受到壳体的挤压缩短,当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挤压变形到最大限度时,第二弹簧会利用自身的弹力带动壳体向上移动,同时,第一弹簧利用自身的弹力拉动滑板向上移动,以此往复,从而达到减震的目的,避免了钻孔机本体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使其内部结构发生松动,从而方便了工作人员的工作。

2、该具有减震机构的钻孔机,通过螺纹帽、螺纹柱和固定板之间的相互配合,当需要安装和拆卸减震座时,工作人员正转或反转拧手,使得拧手带动螺纹柱转动,螺纹柱在与螺纹帽的螺纹连接作用下进入或移出螺纹帽,从而完成减震座的安装和拆卸。

3、该具有减震机构的钻孔机,通过将底座的形状设置为圆台形,且底座的下表面设有防滑纹,从而增大了底座与地面之间的摩擦,避免了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出现打滑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A部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减震座正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钻孔机本体、2凹槽、3螺纹帽、4螺纹柱、5安装孔、6拧手、7固定板、8减震座、801壳体、802固定杆、803第一通孔、804滑板、805滑槽、806弹性装置、8061伸缩杆、8062第一弹簧、807支撑杆、808底座、809第二通孔、810第二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减震机构的钻孔机,包括钻孔机本体1,钻孔机本体1的下表面与减震座8的上表面搭接,减震座8的左右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7,且两个固定板7的上表面均与钻孔机本体1的下表面搭接。

固定板7的上表面开设有安装孔5,通过设置安装孔5,从而便于对减震座8的更换,钻孔机本体1的下表面与安装孔5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凹槽2,凹槽2内卡接有螺纹帽3,螺纹帽3内螺纹连接有螺纹柱4,通过螺纹帽3、螺纹柱4和固定板7之间的相互配合,当需要安装和拆卸减震座8时,工作人员正转或反转拧手6,使得拧手6带动螺纹柱4转动,螺纹柱4在与螺纹帽3的螺纹连接作用下进入或移出螺纹帽3,从而便于减震座8的安装和拆卸,螺纹柱4的底端穿过安装孔5并与拧手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拧手6,且拧手6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工作人员手掌与拧手6之间的摩擦,从而便于工作人员对减震座8的更换,拧手6的上表面与固定板7的下表面搭接。

减震座8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减震座8分别位于钻孔机本体1下表面的四角处,通过设置四个减震座8,使得本实用新型减震时更加均匀,减震座8包括壳体801,壳体801内壁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与固定杆802的两端固定连接,固定杆802位于滑板804上表面开设的第一通孔803内,通过设置第一通孔803,使得滑板804上下移动时更加平稳,通过滑板804和滑槽805之间的相互配合,从而对滑板804起到限位的作用,避免了滑板804从滑槽805内滑出,滑板804左右两侧面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滑槽805内,且两个滑槽805分别开设在壳体801内壁的左右两侧面,滑板804的上表面通过弹性装置806与壳体801内壁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弹性装置806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弹性装置806分别位于固定杆802的左右两侧,通过设置第一弹簧8062,第一弹簧8062利用自身的弹力拉动滑板804向上移动,弹性装置806包括伸缩杆8061和套接在伸缩杆8061表面的第一弹簧8062,壳体801内壁的上表面通过伸缩杆8061和第一弹簧8062与滑板80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滑板804的下表面通过与支撑杆807的顶端固定连接,支撑杆807的底端穿过壳体801下表面开设的第二通孔809并与底座808的上表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支撑杆807,从而对于对实用新型的支撑,支撑杆807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支撑杆807分别位于固定杆802的左右两侧,底座808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四个第二弹簧810,通过设置第二弹簧810,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减震效果,且四个第二弹簧810的顶端均与壳体80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底座808的形状为圆台形,且底座808的下表面设置有防滑纹,通过将底座808的形状设置为圆台形,且底座808的下表面设有防滑纹,从而增大了底座808与地面之间的摩擦,避免了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出现打滑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操作步骤为:

S1、当需要安装和拆卸减震座8时,工作人员正转或反转拧手6,使得拧手6带动螺纹柱4转动,螺纹柱4在与螺纹帽3的螺纹连接作用下进入或移出螺纹帽3,从而完成减震座8的安装和拆卸;

S2、当钻孔机本体1工作时发生震动,钻孔机本体1向下挤压壳体801,壳体801向下移动,同时滑板804受到支撑杆807的挤压向上移动,同时,伸缩杆8061和第一弹簧8062受到滑板804的挤压均缩短,且第二弹簧810受到壳体801的挤压缩短;

S3、当第一弹簧8062和第二弹簧810挤压变形到最大限度时,第二弹簧810会利用自身的弹力带动壳体801向上移动,同时,第一弹簧8062利用自身的弹力拉动滑板804向上移动,以此往复,从而达到减震的目的。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