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印染轧车大轴承拆卸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18176发布日期:2019-08-13 20:24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一种印染轧车大轴承拆卸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轧车轴承拆卸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印染轧车大轴承拆卸装置。



背景技术:

在布料印染过程中,会用到印染轧车,而作为轧车的主要部件轧辊,常常会因为长时间使用而出现故障,尤其是轴承的长期磨损,更换频率更高,而印染轴轧车的轧辊体积大,重量重,人工搬运费时费力,而在轴承拆卸时,因为无法用小两爪拉出,只能用二锤敲击,轴承容易打烂伤人且维修费时,一个轧辊轴承有时候半个小时也拆卸不下来,影响维修效率。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出现了一些采用拆卸平台进行轴承的拆卸,专利CN207901055U中,发明人设计一种卧式轧辊轴承拆卸装置,减少了人力也提高了效率,但是这种卧式结构占地面积大,而且完全依靠液压缸的驱动来顶出轴承,能耗比较高,在吊装轧辊到操作平台时,需要前后,上下反复移动,定位比较麻烦,为此,有必要设计一种占地少,降低能耗且安装定位简单的轴承拆卸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轧辊大轴承拆卸装置安装定位不准,占地面积大且不节能。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印染轧车大轴承拆卸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印染轧车大轴承拆卸装置,包括底部平台,垂直设置在所述底部平台上的多个立柱,多个立柱成左右两排排列,两排立柱之间连接水平的操作台,所述操作台与所述底部平台的高度大于所述轧辊的长度,所述操作台的中心处设置的通孔,所述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轧辊的转轴的直径而小于轴承的直径,所述操作台的一侧设置贯穿的开口,且所述开口与所述通孔连通,所述开口的宽度大于所述转轴的直径,每排立柱的顶部设置连接该排立柱的连接板,支撑平台与所述连接板滑动连接,所述支撑平台上设置驱动结构,所述驱动结构包括输出轴,所述输出轴穿过所述支撑平台向下延伸并且能伸至所述通孔内。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原理为:为了适应轧车大轴承的拆卸,将拆卸装置设置成立式结构,一方面在用行车吊装到拆卸平台时不需要保证水平,而只需要连接一端,然后向拆卸平台移动,使得轴承下方的转轴通过开口进入通孔;另一方面,在吊装安装好后,轧辊依靠自身重力即可定位,无需专门的定位,此时,轧辊的轴承位于操作台的上方,而轧辊的辊筒位于操作台的下方,而转轴与所述通孔间隙配合,即轴承和转轴之间存在一个相互脱离开的力,这个作用力等于转轴和辊筒的重力。

而在将待拆卸的轧辊吊装至拆卸装置上时,需要将上方的支撑平台移开,本申请的支撑平台与下面的立柱是滑动连接的,在需要移开时,滑开支撑平台一定的距离,让行车将轧辊顺利吊装至通孔处,当需要拆卸轴承时,回移支撑平台,使得输出轴正对轧辊的转轴,开启驱动结构,驱动输出轴向下移动,从而对转轴施加向下的作用力,这样轴承在驱动力和辊筒及转轴的重力作用下拆卸,在整个过程中,转轴和轧辊的重力始终对轴承的拆卸力做贡献,节省了输出驱动力的能耗。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结构为液压缸,所述液压缸底部四周与所述支撑平台通过螺栓螺母连接。

本实用新型优选一种印染轧车大轴承拆卸装置,所述支撑平台的左侧设置有齿条,所述底部平台上位于左排立柱的左侧的位置设置有立柱二,所述立柱二的顶部设置齿轮,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

本申请驱动支撑平台移动的驱动机构为齿轮驱动,当驱动齿轮转动,齿轮会驱动齿条滑动,从而带动支撑平台移开。

本实用新型优选一种印染轧车大轴承拆卸装置,所述齿轮的下端面固定连接套管,所述立柱二穿过所述套管与所述齿轮的中心孔活动连接,所述套管的下方固定连接转动盘。

所述立柱二与所述齿轮之间采用轴承连接,且所述立柱二固定不动,而所述齿轮沿立柱二转动。

向一个方向转动所述转动盘,转动盘会通过套管带动齿轮转动,齿轮驱动齿条移动,从而移开支撑平台,而当待拆卸轧辊安装好后,回转转动盘,齿轮向相反的方向转动,从而驱动齿条往回滑动,支撑平台回到操作台的正上方,输出轴与所述轧辊的转轴同轴。

本实用新型优选一种印染轧车大轴承拆卸装置,所述连接板的上表面开设滑槽,所述支撑平台相应位置设置滑轮,所述滑轮位于所述滑槽中,这样在齿条被驱动进行滑动时,滑轮与滑槽的摩擦力小,更容易移动。

本实用新型优选一种印染轧车大轴承拆卸装置,两排立柱之间通过横向连接杆连接,这样使得整个结构更稳固。

本实用新型优选一种印染轧车大轴承拆卸装置,所述通孔的正下方设置一个面向其中一排立柱的倾斜凹槽,当轧辊的轴承拆卸掉轧辊落下时,会掉落在倾斜凹槽中,并向立柱一侧倾倒。

本实用新型优选一种印染轧车大轴承拆卸装置,每排立柱的相邻立柱之间的间隔小于所述轧辊辊筒的直径,这样在轧辊掉落到立柱密排的一侧时不会通过间隙倒在地上。

本实用新型优选一种印染轧车大轴承拆卸装置,所述立柱的外侧壁包裹橡胶层。

本实用新型优选一种印染轧车大轴承拆卸装置,所述倾斜凹槽上铺设橡胶层。

以上橡胶层为软性材料且具有一定的弹性,会对轧辊进行缓冲,保护轧辊不受损伤。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将轧车大轴承的拆卸装置设置成立式结构,这样既节省占地面积也便于吊装,而且可以减少拆卸轴承时的驱动能耗。

2.本实用新型的支撑平台可以前后移动,在吊装待拆卸的轧辊时向后移动,吊装完成后回移,使得输出轴与转轴同轴,便于顶出转轴,卸下轴承。

3.本实用新型在下方和侧壁设置橡胶层,保护轧辊在下落的过程中不被碰伤。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操作台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底部平台,2-立柱,3-操作台,4-支撑平台,40-滑轮,5-通孔,6-开口,7-输出轴,8-转轴,9-轴承,10-连接板,100-滑槽,11-齿条,12-立柱二,13-齿轮,14-套管,15-转动盘,16-横向连接杆,17-辊筒,18-橡胶层,19-倾斜凹槽,20-液压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图3所示,一种印染轧车大轴承拆卸装置,包括底部平台1,所述底部平台1呈一长方体形,垂直设置在所述底部平台1上的多个立柱2,立柱2呈方形,多个立柱2成左右两排排列,两排立柱2的中上部之间焊接有水平的操作台3,操作台3呈长方体体形,其左右两侧与所述立柱2焊接,所述操作台3与所述底部平台1的高度大于所述轧辊的长度,所述操作台3的中心处设置通孔5,所述通孔5的直径大于所述轧辊的转轴8的直径而小于轴承9的直径,所述操作台3的前端设置贯穿的开口6,且所述开口6与所述通孔5连通,所述开口6的宽度大于所述转轴8的直径,每排立柱2的顶部设置连接该排立柱2的连接板10,所述连接板10的宽度与立柱2的宽度相等,所述连接板10与所述立柱2的顶部焊接,支撑平台4与所述连接板10滑动连接,所述支撑平台4上设置液压缸20,所述液压缸20底部四周具有向外伸展的底板,所述底板与所述支撑平台4通过螺栓螺母连接所述液压缸20包括输出轴7,所述输出轴7穿过所述支撑平台4向下延伸并且能伸至所述通孔5内。

为了适应轧车大轴承9的拆卸,将拆卸装置设置成立式结构,一方面在用行车吊装到拆卸平台时不需要保证水平,而只需要连接一端,然后向拆卸平台移动,使得轴承9下方的转轴8通过开口6进入通孔5;另一方面,在吊装安装好后,轧辊依靠自身重力即可定位,无需专门的定位,此时,轧辊的轴承9位于操作台3的上方,而轧辊的辊筒17位于操作台3的下方,而转轴8与所述通孔5间隙配合,即轴承9和转轴8之间存在一个相互脱离开的力,这个作用力等于转轴8和辊筒17的重力。

而在将待拆卸的轧辊吊装至拆卸装置上时,需要将上方的支撑平台4移开,本申请的支撑平台4与下面的立柱2是滑动连接的,在需要移开时,滑开支撑平台4一定的距离,让行车将轧辊顺利吊装至通孔5处,当需要拆卸轴承9时,回移支撑平台4,使得输出轴7正对轧辊的转轴8,开启液压缸20,驱动输出轴7向下移动,从而对转轴8施加向下的作用力,这样轴承9在驱动力和辊筒17及转轴8的重力作用下拆卸,在整个过程中,转轴8和轧辊的重力始终对轴承9的拆卸力做贡献,节省了输出驱动力的能耗。

所述支撑平台4的左侧设置有齿条11,所述齿条11的齿水平向外凸出,所述底部平台1上位于左排立柱2的左侧的位置设置有立柱二12,所述立柱二12的顶部设置齿轮13,所述齿轮13与所述齿条11啮合。

本申请驱动支撑平台4移动的驱动机构为齿轮13驱动,当驱动齿轮13转动,齿轮13会驱动齿条11滑动,从而带动支撑平台4移开。

所述齿轮13的下端面固定连接套管14,所述立柱二12穿过所述套管14与所述齿轮13的中心孔活动连接,所述套管14的下方固定连接转动盘15。

所述立柱二12与所述齿轮13之间采用轴承9连接,且所述立柱二12固定不动,而所述齿轮13沿立柱二12转动。

向一个方向转动所述转动盘15,转动盘15会通过套管14带动齿轮13转动,齿轮13驱动齿条11移动,从而移开支撑平台4,而当待拆卸轧辊安装好后,回转转动盘15,齿轮13向相反的方向转动,从而驱动齿条11往回滑动,支撑平台4回到操作台3的正上方,输出轴7与所述轧辊的转轴8同轴。

所述连接板10的上表面开设滑槽100,所述支撑平台4相应位置设置滑轮40,所述滑轮40位于所述滑槽100中,这样在齿条11被驱动进行滑动时,滑轮40与滑槽100的摩擦力小,更容易移动。

所述滑槽100的前后方各设置一个限位块,即当支撑平台4移动至抵住前限位块时,吊装时保证轧辊的转轴8刚好抵住通孔5的最里侧,此时所述输出轴7刚好对准下方的转轴8,而当需要吊装待拆卸轧辊时,将支撑平台4向后移动至抵住后限位块,此时吊车能将轧辊吊至通孔5处,这样在驱动定位和吊装轧辊时操作均非常方便。

两排立柱2之间还焊接有横向连接杆16,这样使得整个结构更稳固。

每排立柱2的相邻立柱2之间的间隔小于所述轧辊辊筒17的直径,这样在轧辊掉落到立柱2密排的一侧时不会通过间隙倒在地上,所述立柱2的外侧壁包裹有5-10cm的橡胶层18,操作台3下方的底部平台1上也铺设有10cm的橡胶层18。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通孔5的正下方设置一个面向其中一排立柱2的倾斜凹槽19,当轧辊的轴承9拆卸掉轧辊落下时,会掉落在倾斜凹槽19中,并向立柱2一侧倾倒,所述倾斜凹槽19上铺设橡胶层18,以上橡胶层18为软性材料且具有一定的弹性,会对轧辊进行缓冲,保护轧辊不受损伤。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左”“右”“上”、“下”、“竖直”“外侧”“顶”和“底”均以附图所示的方位为准。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