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杆平面度快速检验整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10130发布日期:2019-11-12 23:14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连杆平面度快速检验整形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板状工件平面度检验装置。具体说,是用来对纺织机连杆两面的平面度进行快速检验和整形的检验、整形装置。



背景技术:

在纺织行业都知道,纺织机上的连杆是采用横截面为矩形的钢管拉拔而成的横截面为长方形的扁管。由于在安装状态下,连杆的两面要与多个工件相配合,对其两面的平面度要求较高。因此,在连杆出厂前,必须对其进行平面度检验和精整形。

目前,用来对纺织机连杆两面的平面度进行检验和整形的方法都是传统方法。这种传统方法是在台板上方设置一个升降机构,升降机构之下连有检验块,检验块的下表面与台板的上表面平行且它们的平面度相同。检验时,先将纺织机连杆放在台板上,并使连杆的一面朝下并贴合在台面上。然后,利用不同厚度的塞尺塞入台面与连杆间的各个间隙内,以此来检验纺织机连杆一面的平面度。当检验出台面与连杆间的某个间隙超过设定标即连杆此处的平面度不符合设定标准时,先沿纵向移动连杆,使连杆平面度不符合标准的部位移至检验块之下,再启动升降机构,使与其相连的检验块下移并压在连杆平面度不符合标准的部位上,从而实现对连杆的平面度检测和整形。虽然采用上述方法可以实现纺织机连杆两面的平面度检验和整形,但由于是采用不同规格的塞尺插入连杆与台板之间的间隙来获取连杆此部位的平面度是否符合设定标准,人为因素大,精度低,难以保证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连杆平面度快速检验整形装置。采用这种装置来对工件平面度进行检验和整形,可消除人为因素,提高检验精度,确保产品质量。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上述问题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连杆平面度快速检验整形装置,包括台板,台板上方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之下连有检验块,检验块的下表面与台板的上表面平行且它们的平面度相同。其特点是台板的上表面后部有白炽灯。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还包括立架。所述立架位于台板的后边,立架的上边有向前伸出在台板上方的横架,所述升降机构位于横架上。

其中的升降机构是油缸,油缸的活塞杆朝下并伸出在横架之下,所述检验块连接在活塞杆的下伸端上。

由上述方案可以看出,由于台板的上表面后部设置有白炽灯,检验时,先开启白炽灯,并在台板的前方观察连杆与台板之间有无白炽灯光线通过,根据通过光线多少来判定连杆与台板之间有无间隙或间隙大小,进而确定连杆纵向各个部位的平面度是否符合设定标准。当出现连杆某个部位通过光线较多即平面度部符合设定标准时,启动升降机构,使与其相连的检验块下移并压在连杆平面度不符合标准的部位上,从而实现对连杆的平面度检测和整形。与背景技术相比,不用塞尺,不用手工操作,就可实现连杆的平面度检测,从而消除了检验过程中的人为因素,提高了检验精度,确保了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连杆平面度快速检验整形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连杆平面度快速检验整形装置包括台板8和立架2。所述台板8为长方形,其上方设置有升降机构4。所述立架2为板式立架,其宽度与台板8的长度相同,其下边固定在台板8的后边,其上边加工有向前伸出在台板8上方的横架3。所述横架3为板状,其一边与立架2的上边连接在一起,所述升降机构4位于该横架3上。升降机构4之下连有检验块6。所述升降机构4是油缸,其缸体固定在横架3上。油缸的活塞杆5外端朝下并伸出在横架3之下,所述检验块6连接在活塞杆5的下伸端上。所述检验块6的下表面与台板8的上表面平行且它们的平面度相同。台板8的上表面后部设置有白炽灯1。所述白炽灯1含有白炽灯管,白炽灯管的纵向与台板8的长度方向和被测连杆7的纵向相平行。

检验时,先打开白炽灯1,并在台板8的前方观察被测连杆7与台板8之间有无白炽灯光通过,根据通过的灯光多少来判定被测连杆7与台板8之间有无间隙或间隙大小,进而确定被测连杆7纵向各个部位的平面度是否符合设定标准。当出现被测连杆7某个部位通过灯光较多即平面度不符合设定标准时,启动升降机构4,使与其相连的检验块6下移并压在被测连杆7平面度不符合标准的部位上,从而实现对被测连杆7的平面度检测和整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