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控机床的刀座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50062发布日期:2019-08-16 23:00阅读:551来源:国知局
一种数控机床的刀座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数控机床刀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数控机床的刀座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车削中心一般使用液压刀塔来完成多刀自动换刀加工,但这种结构的刀塔在车削薄壁筒类零件端面时存在着不足,在车削薄壁筒类零件端面时,需要对零件端面进行内、外倒角和平端面的加工,液压刀塔依照预定的程序,对工件进行进刀、退刀、换刀,自动完成内倒角、外倒角和平端面的加工,在加工的过程中需要进行三次进刀、三次退刀和三次换刀,才能完成加工任务,工作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出,其目的是提供一种数控机床的刀座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数控机床的刀座结构,包括安装在机床主轴上的刀座安装柱,所述刀座安装柱的端部设置有刀座盘,所述刀座盘的圆周处形成安装外圆倒角刀具的外圆刀位槽、安装内孔倒角刀具的内孔刀位槽和安装平端面刀具的平端面刀位槽,所述外圆刀位槽、内孔刀位槽、平端面刀位槽中均设置有锁紧刀具的紧固组件。

所述外圆刀位槽、内孔刀位槽、平端面刀位槽均包括一个支撑槽壁和一个装配槽壁。

所述装配槽壁中形成Ⅰ号螺纹孔、Ⅱ号螺纹孔,所述Ⅰ号螺纹孔、Ⅱ号螺纹孔中设置有可顶紧刀具的顶紧螺栓。

所述刀座盘外圆处形成操作阶梯,所述操作阶梯便于拧入顶紧螺栓。

所述刀座盘端面形成端面沉孔。

所述外圆刀位槽、内孔刀位槽、平端面刀位槽与刀座盘的圆心夹角均为120°。

所述Ⅰ号螺纹孔、Ⅱ号螺纹孔均外圆刀位槽的槽底距离相等。

所述外圆刀位槽、内孔刀位槽、平端面刀位槽槽底与刀座盘圆心的距离大于刀座安装柱的半径。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制造成本低廉,运行平稳可靠,简化了工步,提高了生产效率。车薄壁筒形工件的内、外倒角可同时进行,避免了单独车内倒角或外倒角时造成零件端部形状变形的现象,提高了零件合格率。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 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其中:

1 刀座安装柱 2 刀座盘

3 外圆刀位槽 4 内孔刀位槽

5 平端面刀位槽 6 Ⅰ号螺纹孔

7 Ⅱ号螺纹孔 8 端面沉孔

9 操作阶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数控机床的刀座结构,包括安装在机床主轴上的刀座安装柱1,所述刀座安装柱1的端部设置有刀座盘2,所述刀座盘2的圆周处形成安装外圆倒角刀具的外圆刀位槽3、安装内孔倒角刀具的内孔刀位槽4和安装平端面刀具的平端面刀位槽5,所述外圆刀位槽3、内孔刀位槽4、平端面刀位槽5中均设置有锁紧刀具的紧固组件。

所述外圆刀位槽3、内孔刀位槽4、平端面刀位槽5均包括一个支撑槽壁和一个装配槽壁。

所述装配槽壁中形成Ⅰ号螺纹孔6、Ⅱ号螺纹孔7,所述Ⅰ号螺纹孔6、Ⅱ号螺纹孔7中设置有可顶紧刀具的顶紧螺栓。

所述刀座盘2外圆处形成操作阶梯9,所述操作阶梯9便于拧入顶紧螺栓。

所述刀座盘2端面形成端面沉孔8。

所述外圆刀位槽3、内孔刀位槽4、平端面刀位槽5与刀座盘2的圆心夹角均为120°。

所述Ⅰ号螺纹孔6、Ⅱ号螺纹孔7均外圆刀位槽3的槽底距离相等。

所述外圆刀位槽3、内孔刀位槽4、平端面刀位槽5槽底与刀座盘2圆心的距离大于刀座安装柱1的半径。

所述刀座安装柱1与刀座盘2为一体注塑成型,或刀座安装柱1与刀座盘2为通过焊接、铆接螺栓连接进行固定的分体结构。

所述刀座安装柱1与刀座盘2同轴线。

所述外圆刀位槽3、内孔刀位槽4、平端面刀位槽5的开槽方向与刀座盘2的轴线平行。

所述操作阶梯9能够保证对顶紧螺栓的尾部进行安装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将刀座安装柱1安装于机床主轴内,外圆倒角刀具、内孔倒角刀具、平端面刀具通过螺栓分别固定于外圆刀位槽3、内孔刀位槽4、平端面刀位槽5内,机床主轴旋转带动刀座安装柱1、刀座盘2转动调节,从而实现对薄壁筒类零件端部同时进行车内、外倒角和平端面的车削加工。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制造成本低廉,运行平稳可靠,简化了工步,提高了生产效率。车薄壁筒形工件的内、外倒角可同时进行,避免了单独车内倒角或外倒角时造成零件端部形状变形的现象,提高了零件合格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