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工螺纹孔的铣牙刀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09492发布日期:2019-08-24 00:03阅读:1064来源:国知局
一种加工螺纹孔的铣牙刀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加工切削刀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加工螺纹孔的铣牙刀具。



背景技术:

传统的机械制造中,加工手机螺纹孔一般采用挤牙丝锥或切削丝锥。传统丝锥加工螺纹不仅加工质量差,光洁度不高,中径尺寸难以控制,而且丝锥在螺纹加工过程中还容易磨损和折断,导致工件报废或工件制造成本过高。

中国发明专利“一种复合螺纹铣刀”(专利号:CN106964827A)公开了一种公开了一种复合螺纹铣刀,包括螺纹成型部和柄部,所述螺纹成型部包括依次设置的螺纹底孔铣削刃、圆周螺纹牙型铣削刃和抛光刃,所述螺纹底孔铣削刃位于所述螺纹成型部的端部,所述圆周螺纹牙型铣削刃和抛光刃设于螺纹底孔铣削刃与柄部之间,所述螺纹底孔铣削刃与抛光刃之间设有排屑槽,所述螺纹底孔铣削刃的直径为d1,所述抛光刃的直径为d3,则d1<d3。该发明中抛光刃的直径大于螺纹底孔铣削刃,抛光刃也参与切削,使用中易出现断刃现象,刀具寿命降低。

我司根据实际加工经验,发明了一种区别于丝锥结构的铣螺纹牙的刀具,即铣牙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加工螺纹孔的铣牙刀具,延长铣牙刀具的使用寿命。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该加工螺纹孔的铣牙刀具,包括刀头和刀柄,所述刀头包括依次同轴设置的底孔铣削刃、圆周牙型铣削刃和中心钻杆,底孔铣削刃位于刀头的端部,且底孔铣削刃的外径大于中心钻杆的外径;所述圆周牙型铣削刃采用双倒角设置,且双倒角沿径向凸出左右两侧的底孔铣削刃和中心钻杆,双倒角间通过沿轴向布设的周向面铣削刃连接,且周向面铣削刃沿轴向的长度为0.07~0.09mm。

所述刀头还包括倒角刃和台阶刃,且倒角刃贴合刀柄设置,台阶刃位于倒角刃与中心钻杆之间,且台阶刃的外径略大于圆周牙型铣削刃的外径。

所述底孔铣削刃包括端部设置的倒角刃部和周向刃部,且周向刃部的外径略大于中心钻杆的外径。

所述周向面铣削刃沿轴向的长度为0.08mm。

所述圆周牙型铣削刃的双倒角间的夹角为60°。

所述倒角刃与轴向的夹角设为6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加工螺纹孔的铣牙刀具,使得在一次切削中即完成底孔、螺纹牙以及小平台和倒角的加工,且底孔铣削刃的外径大于中心钻杆的外径,使得中心钻杆并不参与切削,降低切削时断刀的情况,提升铣牙刀具的使用寿命;

2)螺纹牙间加工有沿轴向长度为0.07~0.09mm的沉头孔,使用时提升螺纹连接的紧固性,并降低螺纹滑丝现象;

3)该铣牙刀具,占用的加工空间小,使用时无需多次进刀,提高了螺纹加工效率,能够对螺纹切削一次成型,简化了加工流程,加工效率和加工性能都得到提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2是刀头的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加工螺纹孔的铣牙刀具,如图1和图2所示。

该加工螺纹孔的铣牙刀具,包括刀头和刀柄1,所述刀头包括依次同轴设置的底孔铣削刃2、圆周牙型铣削刃3和中心钻杆4,底孔铣削刃2位于刀头的端部,且底孔铣削刃2的外径大于中心钻杆4的外径,使得中心钻杆4并不参与切削;所述圆周牙型铣削刃3采用双倒角设置,且双倒角沿径向凸出左右两侧的底孔铣削刃2和中心钻杆4,用于对螺纹孔进行加工;另外,双倒角间通过沿轴向布设的周向面铣削刃31连接,且周向面铣削刃31沿轴向的长度为0.07~0.09mm;优选的,周向面铣削刃31沿轴向的长度为0.08mm。该周向面铣削刃31的设置,加工后使螺纹孔的端面多了个沉头孔,当与配设的螺丝帽连接时,沉头孔正好盖住螺丝帽的小平面,提升螺纹连接的紧固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刀头还包括倒角刃6和台阶刃5,且倒角刃6贴合刀柄1设置,台阶刃5位于倒角刃6与中心钻杆4之间,且台阶刃5的外径略大于圆周牙型铣削刃3的外径,用于平台以及倒角的加工;所述底孔铣削刃2包括端部设置的倒角刃部21和周向刃部22,且周向刃部22的外径略大于中心钻杆4的外径,本实施例中,所述圆周牙型铣削刃3的双倒角间的夹角为60°;所述倒角刃6与轴向的夹角设为60°,使得在一次切削中即完成底孔、螺纹牙以及小平台和倒角的加工,且螺纹牙间加工有沿轴向长度为0.07~0.09mm的沉头孔,使用时提升螺纹连接的紧固性,并降低螺纹滑丝现象。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等同物界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前”、“后”、“左”、“右”、“中心”、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为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内容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