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焊接炸篮挂钩用的焊接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17933发布日期:2019-08-13 20:22阅读:281来源:国知局
一种焊接炸篮挂钩用的焊接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炸篮挂钩的焊接。



背景技术:

食物的烹饪方式包括煮、炒、煎和炸等,在炸制食品时需要将食品放置在油锅中,在炸制结束时需要将食品从油锅中捞出并进行沥油,然后将食品放置到餐盘上。在将食品放置到油锅中时往往通过筷子或者勺子,将食品从油锅中捞出往往通过漏勺。

这种传统的方式使用不便,往往不能一次将油锅内的所有食品都捞出,于是出现了一种油炸篮,包括炸篮和挂钩,炸篮为上端敞口的网状篮,炸篮上固定焊接有挂钩。而挂钩一般包括内挂钩和外挂钩,内挂钩用于与手柄连接,便于从油锅里取出炸篮,而外挂钩则用于将炸篮挂钩在油锅边缘上以防止炸篮内的食物再次与油锅底部的残留物接触,保证食物的口感。而现有的焊接技术中,往往都把内挂钩和外挂钩分别在不同的焊接机上进行焊接,其焊接效率不高,且焊接的质量往往并不一样,导致内挂钩或外挂钩容易脱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焊接炸篮外挂钩和内挂钩的焊接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焊接炸篮挂钩用的焊接机,包括工作台、机架、变压器及气缸,所述机架设于工作台上,所述气缸设于机架上,所述变压器设于工作台的下方,所述工作台上设有用于定位炸篮和内挂钩的下模具,所述下模具的上方设有适配与下模具焊接炸篮的上模具,所述下模具和上模具之间还设有活动的定位板,所述定位板用于定位外挂钩,所述上模具与气缸相连;所述下模具包括适配炸篮套入的下模具上底板和下模具下底板,所述下模具上底板和下模具下底板通过缓冲弹簧连接,所述下模具下底板上设有导向柱,所述缓冲弹簧外套于所述导向柱,所述下模具上底板与变压器相连,所述下模具下底板与工作台之间留有容置炸篮的间隔,所述下模具上底板上设有用于卡紧内挂钩的卡槽;所述上模具包括上模具上底板和上模具下底板,所述上模具上底板和上模具下底板之间设有焊针,所述焊针的一端固定在上模具上底板上,所述焊针的另一端向下穿过上模具下底板并伸出于上模具下底板,所述上模具下底板上设有适配焊针穿过的通孔;所述定位板上设有用于所述焊针通过的定位通孔和用于上下移动定位板的滑块,所述定位通孔中设有用于卡紧外挂钩的卡板,所述工作台上还设有适配滑块滑动的滑轨。

作为改进,所述焊针还同轴外套有第二缓冲弹簧。

作为改进,所述卡槽包括横向卡槽和纵向卡槽,所述横向卡槽用于卡紧内挂钩的顶部,所述纵向卡槽用于卡紧内挂钩的两侧。

作为改进,所述焊针的数量为十六根,且分为竖向的两列对称分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分别对内挂钩和外挂钩进行两次焊接,首先,把内挂钩放置并卡紧在下模具上底板中的卡槽,然后把炸篮横向外套在下模具中,使得内挂钩的杆体的顶端与炸篮的铁丝圈接触,内挂钩的杆体则与炸篮的炸篮网接触,启动气缸,气缸推动上模具向下模具的方向移动,使得焊针下压与炸篮、内挂钩的杆体接触,在变压器的通电下使得内挂钩与炸篮焊接,然后再把外挂钩放入到定位板上,外挂钩杆体与内挂钩的杆体重叠,再次启动气缸,焊针下压与外挂钩、炸篮、内挂钩接触,在变压器的通电下使得外挂钩与炸篮、内挂钩同时焊接在一起,实现了在一台焊接机时同时焊接内挂钩和外挂钩,提高了焊接的效率,同时也能保证内挂钩和外挂钩的焊接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分解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关于间隔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关于下模具下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关于焊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关于定位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关于炸篮5与内挂钩、外挂钩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沿A-A线的剖视图。

图中:

工作台1、机架2、气缸4、炸篮5、内挂钩6、下模具7、上模具8、定位板9、外挂钩10、滑轨12、缓冲弹簧13、第二缓冲弹簧14、炸篮网50、铁丝圈51、内挂钩杆体60、内挂钩扣体61、下模具上底板70、下模具下底板71、上模具上底板80、上模具下底板81、焊针82、定位通孔90、滑块91、卡板92、外挂钩杆体100、外挂钩扣体101、卡槽701、横向卡槽703、纵向卡槽704、导向柱710、通孔810、间隔H、上定位通孔901、下定位通孔90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图7和图8所示,一种焊接炸篮挂钩用的焊接机,包括工作台1、机架2、变压器及气缸4,所述机架2设于工作台1上,所述气缸4设于机架2上,所述变压器设于工作台1的下方,所述工作台1上设有用于定位炸篮5和内挂钩6的下模具7,所述下模具7的上方设有适配与下模具7焊接炸篮5的上模具8,所述下模具7和上模具8之间还设有活动的定位板9,所述定位板9用于定位外挂钩10,所述上模具8与气缸4相连,使得上模具8可以上下移动,便于放置炸篮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炸篮5是由金属丝网制成的炸篮网50和铁丝圈51组成的一个一端带有开口的容器,而在一侧的炸篮网50上对称焊接有两对内挂钩6和外挂钩10,内挂钩6用于与手柄(图中未示出)连接,便于从油锅里取出炸篮5,而外挂钩10则用于将炸篮5挂钩在油锅边缘上以防止炸篮5内的食物再次与油锅底部的残留物接触,保证食物的口感。而只在一侧的炸篮网50设置内挂钩6和外挂钩10是因为可以在手柄提起内挂钩6时炸篮网50可以向油锅方向倾斜,便于炸篮网50的食物卸油。本实用新型就是把内挂钩6和外挂钩10的焊接放在同一台焊接机上进行,提高内挂钩6和外挂钩10的焊接效率,且能保证内挂钩6和外挂钩10的焊接质量相同。所述内挂钩6包括两根内挂钩杆体60和连接在两根内挂钩杆体60之间的内挂钩扣体61,所述内挂钩杆体60和内挂钩扣体61为一整体,所述内挂钩杆体60的顶端焊接在铁丝圈51上,而内挂钩杆体60其他部分则与炸篮网50形成多点焊接,使得内挂钩6能够牢固地焊接在炸篮网50上。而所述外挂钩10也包括两根外挂钩杆体100和连接在两根外挂钩杆体100之间的外挂钩扣体101,所述外挂钩杆体100则对准内挂钩杆体60的位置焊接在炸篮网50上,外挂钩杆体100的长度小于内挂钩杆体60的长度,且外挂钩杆体100的底部与内挂钩杆体60的底部在同一条直线上,使得炸篮5挂钩在油锅边缘时炸篮网50不会完全被油浸泡,防止炸篮网50内的食物掉落至油锅的底部。而接下来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

如图2至图4所示,所述下模具7包括适配炸篮5套入的下模具上底板70和下模具下底板71,所述下模具上底板70与变压器的负极电连接,所述下模具下底板71与工作台1之间留有容置炸篮5的间隔H。具体地,所述炸篮5的开口可以横向地从下模具7前方套入到下模具7中,而间隔H则使得炸篮5的铁丝圈51和部分炸篮网50伸入到下模具7的底部,令炸篮5完成对下模具7的套接。此外,所述下模具上底板70和下模具下底板71通过缓冲弹簧13连接,具体地,所述下模具下底板71上设有导向柱710,所述缓冲弹簧13外套于所述导向柱710,防止缓冲弹簧13偏移,所述缓冲弹簧13的一端与下模具下底板71接触,所述缓冲弹簧13的另一端则与下模具上底板70接触,使得上模具8下压时缓冲弹簧13可以缓冲其下压力,防止压坏内挂钩6和炸篮5。而所述下模具上底板70上设有用于卡紧内挂钩6的卡槽701,具体地,卡槽701包括横向卡槽703和纵向卡槽704,所述横向卡槽703用于卡紧和容置内挂钩扣体61,所述纵向卡槽704用于卡紧内挂钩杆体60并使内挂钩杆体60与炸篮5的炸篮网50接触,使得整个内挂钩6被卡紧定位在卡槽701上,实现内挂钩6的定位。

如图2、图3和图5所示,所述上模具8包括上模具上底板80和上模具下底板81,所述上模具上底板80和上模具下底板81之间设有焊针82,所述焊针82还同轴外套有第二缓冲弹簧14,防止焊针82被压坏。所述焊针82的一端固定在上模具上底板80上且与变压器的正极电连接,所述焊针82的另一端向下穿过上模具下底板81并伸出于上模具下底板81,对应地,所述上模具下底板81上设有适配焊针82穿过的通孔810,保证焊针82能与炸篮网50或外挂钩杆体100接触。当变压器输出电流时,焊针82由于其材料的电阻而产生高温,而焊针82在气缸4的推动下下压至炸篮网50,当焊针82与炸篮网50接触的一瞬间变压器的正负极接通,焊针82由于其本身的电阻将会产生大量的电阻热,而与焊针82相接触的炸篮网50、与下模具上底板70接触的内挂钩杆体60则吸收大量的电阻热从而融化,使得炸篮网50与内挂钩杆体60焊接在一起。由于上模具8下压的时间短,不会大面积地融化炸篮网50和内挂钩杆体60,保证不会损坏炸篮网50和内挂钩杆体60。

如图2和图6所示,所述定位板9上设有用于焊针82通过的定位通孔90及用于上下移动定位板9的滑块91,所述定位通孔90中设有用于卡紧外挂钩10的卡板92,具体地,所述定位通孔90包括上定位通孔901和下定位通孔902,所述上定位通孔901和下定位通孔902之间设有卡板92,所述卡板92的作用是用于顶紧外挂钩10的外挂钩扣体101,而下定位通孔902的两侧边则起到定位外挂钩杆体100的作用,使得外挂钩10能够嵌入到下定位通孔902中。而所述上定位通孔901则用于对应位置的焊针82通过,使得焊针82能与炸篮网50相接触,保证内挂钩6焊接到位。所述工作台1上还设有适配滑块91滑动的滑轨12。当要焊接内挂钩6时,定位通孔90可让焊针82从上往下地通过并且与炸篮网50接触,使的定位板9不影响内挂钩6和炸篮5的焊接,而卡板92则可以定位并卡紧外挂钩10的外挂钩杆体100,使得外挂钩杆体100的底部与内挂钩敢提60的底部平齐。当焊接完内挂钩6后,把定位板9沿着滑轨12向下拉动直至定位板9与炸篮网50贴合接触,此时把外挂钩10放置并卡紧在定位通孔90上,此时外挂钩10的外挂钩杆体100正对内挂钩杆体60且外挂钩杆体100的底部与内挂钩杆体60的底部在同一条直线上。当变压器输出电流时,焊针82再一次地在气缸4的推动下向下移动,当焊针82与外挂钩扣体101接触时,变压器的正负极再次接通,而电流正负极的接触处会产生电阻热,即外挂钩扣体101与炸篮网50之间的接触位置,使得外挂钩扣体101和炸篮网50吸收大量的电阻热从而融化,最终炸篮网50与内挂钩杆体60焊接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首先将内挂钩6焊接在炸篮5上,把内挂钩6放置并卡紧在下模具上底板70的卡槽701中,使得内挂钩6固定,然后把炸篮5从下模具7的前面横向地套入到下模具7上,使得炸篮5的铁丝圈51与内挂钩6的内挂钩杆体60的顶端在接触,而炸篮5的炸篮网50则在内挂钩6的内挂钩杆体60的上方并且与内挂钩6的内挂钩杆体60接触。启动变压器,使得焊针82和下模具上底板70通电,启动气缸4,气缸4带动上模具8向下移动,上模具8的向下移动带动焊针82也同步向下移动,当焊针82穿过定位通孔90后与炸篮5的炸篮网50和铁丝圈51接触时,使得炸篮5也带正极电流,而带负极电流的内挂钩杆体60则与炸篮网50、铁丝圈51的接触处产生大量的电阻热,使得内挂钩杆体60分别与炸篮网50、铁丝圈51焊接在一起,实现内挂钩6的焊接。当完成内挂钩6的焊接后,气缸4回退到初始位置,变压器的正负极断开连接并关闭。其次,把定位板9向下拉动直至定位板9与炸篮网50相接触后,把外挂钩10放置并卡紧在定位通孔90中,使得外挂钩杆体100与炸篮网50接触,再次启动气缸4,气缸4再次带动上模具8向下移动,上模具8的向下移动也带动焊针82也同步向下移动,当焊针82与外挂钩杆体100接触时,使得外挂钩10也带正极电流,而一直带负极电流的炸篮网50、内挂钩杆体60与带正极电流的外挂钩10连通后,由于炸篮网50为网状,使得外挂钩杆体100与炸篮网50、外挂钩杆体100与内挂钩杆体60的接触处分别产生大量的电阻热,使得外挂钩杆体100同时与炸篮网50、内挂钩杆体60焊接在一起,实现了外挂钩10的焊接,不仅把外挂钩10焊接在炸篮网50上,同时也把外挂钩10和内挂钩6焊接在一起,进一步牢固外挂钩10和内挂钩6。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在一台焊接机时同时把内挂钩6和外挂钩10焊接在炸篮5上,提高了焊接的效率,同时也能保证内挂钩6和外挂钩10的焊接质量。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