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头折线机转线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59797发布日期:2019-10-13 02:47阅读:386来源:国知局
双头折线机转线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材成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头折线机转线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对线材进行加工成型时,由于成型角度多样,成型过程复杂,通常需要人工并辅助夹具进行操作。通常需要将成卷的线材进行矫直,而后送入夹具进行成型,当需要多角度折弯时,则需要人工辅助将线材或者夹持线材的夹具进行转向,而后继续进行成型操作。这一过程操作繁琐,耗费人工,同时加工精度并不能得到有效保证,同型号线材的成型同步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通过机械手段,可自动有效夹持线材至加工工位,并根据需求夹持线材完成线材转动,便于折线机对线材进行3D折线成型操作的双头折线机转线机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头折线机转线机构,安装在双头折线机上,所述的双头折线机具有底座,所述的底座上方设有连接长轴,所述连接长轴上固定有夹持线材的夹头;所述连接长轴两端分别固定有夹持连接长轴的转臂,所述转臂外侧则分别啮合有传动主轴,所述传动主轴外侧分别设有驱动连接长轴两端传动主轴同步带动转臂转动的主动力装置;连接长轴其中一端的转臂上另设有可驱动连接长轴在两端转臂内自转的副动力装置。

上述方案中,通过主动力装置可同步带动两侧的转臂同步发生转动,即带动连接长轴沿传动主轴做圆周运动,同时副动力装置可驱动连接长轴在转臂内进行自转。两者结合,即可实现带动夹头夹持线材并在折弯机对线材进行折弯操作时,夹持线材使线材在折弯机折弯操作平面上进行转线,实现对线材的3D立体折线。

为了有效实现转臂转动,所述的主动力装置包括伺服电机、行星减速机、传动小齿轮和传动大齿轮,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与行星减速机输入端传动连接,所述行星减速机输出端则啮合有传动小齿轮,所述传动小齿轮与传动大齿轮啮合传动,传动主轴的外端则与传动大齿轮中心啮合连接。

相应的,为了实现对连接长轴自身转动的驱动,副动力装置为固定在连接长轴一端转臂上的电机装置,所述电机装置的输出端通过齿轮驱动连接长轴转动。

进一步的,夹头包括固定在连接长轴中心位置处的夹线手臂,所述夹线手臂顶部与连接长轴固定、底部则具有用于夹持线材的夹持部;所述夹线手臂上固定有气缸固定架和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输出端固定有夹耳,所述夹耳上铰接有夹线杠,所述夹线杠一端与夹耳铰接、另一端与夹持部铰接,所述夹持部与夹线杠之间形成供线材通过并被夹持的夹持间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头折线机转线机构,结构设计合理,采用双头设计,实现夹持住线材并带动线材转动,便于折线机对夹头两端线材进行3D立体折弯操作,无需人工辅助即可完成转向,有效简化操作过程并且有效提高了加工折弯精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最优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最优实施例中夹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 2、连接长轴 3、夹头 3-1、夹线手臂 3-2、夹持部 3-3、气缸固定架 3-4、气缸 3-5、夹耳 3-6、夹线杠 4、转臂 5、传动主轴 6、伺服电机 7、行星减速机 8、传动小齿轮 9、传动大齿轮 10、电机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双头折线机转线机构,是本实用新型最优实施例,安装在双头折线机上。所述的双头折线机具有底座1,所述的底座1上方设有连接长轴2,所述连接长轴2上固定有夹持线材的夹头3。夹头3包括固定在连接长轴2中心位置处的夹线手臂3-1,所述夹线手臂3-1顶部与连接长轴2固定、底部则具有用于夹持线材的夹持部3-2;所述夹线手臂3-1上固定有气缸固定架3-3和气缸3-4,所述气缸3-4的活塞杆输出端固定有夹耳3-5,所述夹耳3-5上铰接有夹线杠3-6,所述夹线杠3-6一端与夹耳3-5铰接、另一端与夹持部3-2铰接,所述夹持部3-2与夹线杠3-6之间形成供线材通过并被夹持的夹持间隙。

所述连接长轴2两端分别固定有夹持连接长轴2的转臂4,所述转臂4外侧则分别啮合有传动主轴5,所述传动主轴5外侧分别设有驱动连接长轴2两端传动主轴5同步带动转臂4转动的主动力装置。为了有效实现转臂4转动,所述的主动力装置包括伺服电机6、行星减速机7、传动小齿轮8和传动大齿轮9,所述伺服电机6的输出端与行星减速机7输入端传动连接,所述行星减速机7输出端则啮合有传动小齿轮8,所述传动小齿轮8与传动大齿轮9啮合传动,传动主轴5的外端则与传动大齿轮9中心啮合连接。

连接长轴2其中一端的转臂4上另设有可驱动连接长轴2在两端转臂4内自转的副动力装置。副动力装置为固定在连接长轴2一端转臂4上的电机装置10,所述电机装置10的输出端通过齿轮驱动连接长轴2转动。

通过主动力装置可同步带动两侧的转臂4同步发生转动,即带动连接长轴2沿传动主轴5做圆周运动,同时副动力装置可驱动连接长轴2在转臂4内进行自转。

在使用中,线材被放置于储线机构上,此时首先控制主动力装置将连接长轴2转动至储线机构上方,副动力装置控制连接长轴2自转并将夹头3逐渐靠近线材,此时,夹头3的气缸3-4同步工作并推动夹线杠3-6,夹线杠3-6下端则发生动作收紧与夹持部3-2之间的夹持间隙,有效夹持住线材。而后主动力装置和副动力装置二者配合夹持住线材并回复至加工工位,线材被夹持住并且在加工工位上进行折弯操作。

线材所处的加工工位与传动主轴5的的轴线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当需要在不同平面上折弯线材,使线材被折弯呈3D立体结构时,则可继续通过两侧主动力装置同步带动转臂4同时转动,连接长轴2此时被同步带动并以传动主轴5轴线为中心线进行圆周运动。此时,副动力装置保持状态、连接长轴2并不发生自转,当主动力装置带动转臂4转动时,线材被夹头3夹持住并发生自转。如此,即可根据需要,将线材转动,并实现在不同平面上将线材进行3D立体折弯操作,无需人工辅助即可完成转向,有效简化操作过程并且有效提高了加工折弯精度。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