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手持式工件误差自修正铣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93937发布日期:2019-06-22 01:02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手持式工件误差自修正铣削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加工机械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手持式工件误差自修正铣削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对工件的切削作业通常由手工或者精度不高的切削机械粗加工出毛坯,再用精加工机械进行精加工,其原因在于手工加工以及普通加工机械普遍存在精度不高的问题,特别是对于精度要求较高的大批量工件加工而言,数控机床、加工中心等精加工机械更是不可或缺,然而这些精加工机械往往体积庞大,价格昂贵,且操作复杂,对于小批量生产个别高精度工件的个人或者工厂而言,购买价格昂贵、体积庞大且操作复杂的精加工机械显然是不实际的,所以有必要设计一种小型化、智能化、高精度的手持铣削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上述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手持式工件误差自修正铣削装置,其结构合理,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智能化程度高、精度高、体积小、实用性强等优点,有效解决现有手持加工机械精度低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手持式工件误差自修正铣削装置,包括底座、控制箱、铣削机构、控制手柄、方向距离检测机构,所述的底座一端设有透明板,底座的另一端设有通槽以及螺孔,底座的中部设有相互垂直的滑槽、槽体以及设置在槽体上的支撑平台;

所述的滑槽是倒t字形结构,滑槽内分别设置有工字型滑块,工字型滑块上固定设置有电动缸,电动缸的主轴是与支撑平台的侧面相互固定连接;所述的支撑平台底部设置有与之滚动连接的若干滚珠;

所述的控制箱是设置于透明板上方,控制箱内从下往上依次设置有控制器、蓄电池、显示器;所述的控制器上集成摄像头、照明灯,摄像头、照明灯正对透明板;

所述的铣削机构是设置于底座的中部,铣削机构包括壳体、设置于通槽上方的电机、表面设有螺纹的转筒、支撑杆;所述的电机是固定设置于壳体内,电机的主轴上依次连接有电磁离合器、夹头、铣削刀具;所述的转筒是铰接于壳体上,转筒与电磁离合器通过传动带相互传动连接;所述的支撑杆是竖直设置在支撑平台上,所述壳体是与支撑杆相互滑动连接,支撑杆上设置有齿条与转筒上的螺纹相互传动连接;

所述的控制手柄对称固定设置在底座中部两端,控制手柄上分别设置有若干控制按钮;所述的方向距离检测机构包括第一ㄟ字形板材、角度传感器、张紧弹簧、第二ㄟ字形板材、转轮;

所述的第一ㄟ字形板材的一端与螺孔相互固定连接,角度传感器固定设置在第一ㄟ字形板材的另一端;所述的转轮设置于通槽内,转轮上设置有旋转编码器;所述第二ㄟ字形板材的一端与角度传感器的检测端相互套接,第二ㄟ字形板材的另一端与旋转编码器相互连接,张紧弹簧是套设在角度传感器的检测端;所述的张紧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二ㄟ字形板材、角度传感器相互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支撑平台上设有若干第一距离传感器,第一距离传感器的检测端正对槽体的侧壁。

进一步地,所述的透明板是嵌入底座,且透明板的上下两面与底座的上下两面平齐。

进一步地,所述的夹头包括与电机主轴相互连接的弹簧夹头、套设在弹簧夹头内腔的磁性套筒、与弹簧夹头螺纹连接的锁定螺母。

进一步地,所述的磁性套筒包括柔性板、相间固定设置在柔性板上的若干磁性弧形板,铣削刀具是套设在磁性套筒的内腔。

进一步地,所述的壳体上设置有第二距离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的控制器分别与电动缸、蓄电池、显示器、摄像头、照明灯、电机、电磁离合器、控制按钮、角度传感器、旋转编码器、第一距离传感器、第二距离传感器相互电性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一种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手持式工件误差自修正铣削装置,包括底座、控制箱、铣削机构、控制手柄、方向距离检测机构,底座紧贴工件加工表面,控制器自动规划行进路线或者操作人员通过在工件表面进行标识手动规划路线,控制手柄用于推动底座沿着规划好的路线行进并向控制器发送控制指令,控制箱内的摄像头扫描工件表面标识和/或方向距离检测机构通过传感器测量检测行进时产生的误差,将控制器中规划的路线图和工件表面进行重叠显示以指引行进路线,并由控制器控制铣削机构自动修正行进误差后对工件进行铣削作业。其结构合理,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智能化程度高、精度高、体积小、实用性强等优点,有效解决现有手持加工机械精度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一种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手持式工件误差自修正铣削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一种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手持式工件误差自修正铣削装置的底座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所述一种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手持式工件误差自修正铣削装置的底座横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所述一种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手持式工件误差自修正铣削装置的底座、控制箱、控制手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所述一种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手持式工件误差自修正铣削装置的控制箱、底座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所述一种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手持式工件误差自修正铣削装置的铣削机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所述一种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手持式工件误差自修正铣削装置的夹头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所述一种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手持式工件误差自修正铣削装置的磁性套筒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所述一种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手持式工件误差自修正铣削装置的方向距离检测机构与底座连接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分述如下:1、底座,11、透明板,12、支撑平台,121、第一距离传感器,122、滚珠,13、通槽,14、螺孔,15、滑槽,16、电动缸,17、工字型滑块,18、槽体,2、控制箱,21、控制器,212、摄像头,213、照明灯,22、蓄电池,23、显示器,3、铣削机构,31、壳体,311、第二距离传感器,32、电机,321、电磁离合器,322、夹头,3221、弹簧夹头,3222、磁性套筒,3223、锁定螺母,3224、柔性板,3225、磁性弧形板,323、铣削刀具,33、转筒,34、支撑杆,341、齿条,4、控制手柄,41、控制按钮,5、方向距离检测机构,51、第一ㄟ字形板材,52、角度传感器,53、张紧弹簧,54、第二ㄟ字形板材,55、转轮,56、旋转编码器。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的一种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手持式工件误差自修正铣削装置,包括底座1、控制箱2、铣削机构3、控制手柄4、方向距离检测机构5。

如图2所示,所述的底座1一端设有透明板11,底座1的另一端设有通槽13以及螺孔14,底座1的中部设有相互垂直的滑槽15、槽体18以及设置在槽体18上的支撑平台12。

如图3所示,所述的滑槽15是倒t字形结构,滑槽15内分别设置有工字型滑块17,工字型滑块17上固定设置有电动缸16,电动缸16的主轴是与支撑平台12的侧面相互固定连接;所述的支撑平台12底部设置有与之滚动连接的若干滚珠122。

如图4、图8所示,所述的控制箱2是设置于透明板11上方,控制箱2内从下往上依次设置有控制器21、蓄电池22、显示器23;所述的控制器21上集成摄像头212、照明灯213,摄像头212、照明灯213正对透明板11;在一种实施例中,照明灯213为摄像头212提供照明,工件上手工设置标识,摄像头212通过扫描工件上的标识识别行进路线,所述的标识可以是完整的直线或者间隔不超过摄像头212扫描直径的若干线段组成,当然直线或者线段上也可以设置箭头等符号用于丰富标识内容。

如图1、图6所示,所述的铣削机构3是设置于底座1的中部,铣削机构3包括壳体31、设置于通槽13上方的电机32、表面设有螺纹的转筒33、支撑杆34;所述的电机32是固定设置于壳体31内,电机32的主轴上依次连接有电磁离合器321、夹头322、铣削刀具323;

所述的转筒33是铰接于壳体31上,转筒33与电磁离合器321通过传动带相互传动连接;所述壳体31是与支撑杆34相互滑动连接,支撑杆34上设置有齿条341与转筒33上的螺纹相互传动连接。

如图3所示,所述的支撑杆34是竖直设置在支撑平台12上。

如图1、图4所示,所述的控制手柄4对称固定设置在底座1中部两端,控制手柄4上分别设置有若干控制按钮41;控制按钮41用于向控制器21发送控制指令,单独或全部控制各部件的运行。

如图9所示,所述的方向距离检测机构5包括第一ㄟ字形板材51、角度传感器52、张紧弹簧53、第二ㄟ字形板材54、转轮55;

所述的第一ㄟ字形板材51的一端与螺孔14相互固定连接,角度传感器52固定设置在第一ㄟ字形板材51的另一端;所述的转轮55设置于通槽13内,转轮55上设置有旋转编码器56;所述第二ㄟ字形板材54的一端与角度传感器52的检测端相互套接,第二ㄟ字形板材54的另一端与旋转编码器56相互连接,张紧弹簧53是套设在角度传感器52的检测端;所述的张紧弹簧53的两端分别与第二ㄟ字形板材54、角度传感器52相互抵接。

角度传感器52用于测量底座相对加工开始方向的旋转角度,旋转编码器56用于检测相对于加工开始位置所行进的路程。

所述的支撑平台12上设有若干第一距离传感器121,第一距离传感器121的检测端正对槽体18的侧壁,且检测端朝向不同方向的第一距离传感器121的数量应不少于两个,其作用在于测量支撑平台12与槽体18侧壁之间的距离,并以此间接得出支撑杆34的水平位置。在一种实施例中,支撑平台12上设置有两个第一距离传感器121,且两个第一距离传感器121的检测端所朝方向成90°直角。

在如图5所示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的透明板11是嵌入底座1,且透明板11的上下两面与底座1的上下两面平齐,以避免铣削下来的碎屑堆积在透明板11下方阻碍摄像头212的正常工作。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透明板11是嵌入底座1,且透明板11仅与底座1的底面平齐。

如图7所示,所述的夹头322包括与电机32主轴相互连接的弹簧夹头3221、套设在弹簧夹头3221内腔的磁性套筒3222、与弹簧夹头3221螺纹连接的锁定螺母3223。

在如图8所示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的磁性套筒3222包括柔性板3224、相间固定设置在柔性板3224上的若干磁性弧形板3225,铣削刀具323是套设在磁性套筒3222的内腔,在弹簧夹头3221逐渐被锁定螺母3223锁定的过程中,磁性套筒3222上固定在柔性板3224上的磁性弧形板3225逐渐向中心收缩并夹紧铣削刀具323,当铣削刀具323承受的负载大于磁性弧形板3225与弹簧夹头3221内壁之间的磁力时磁性套筒3222转动,避免铣削刀具323折断伤人。

所述的壳体31上设置有第二距离传感器311,第二距离传感器311用于检测得到铣削刀具323的与工件表面的垂直距离,结合第一距离传感器121的数据和铣削刀具323的长度数据,便可以计算出铣削刀具323刀口的位置数据。

所述的控制器21分别与电动缸16、蓄电池22、显示器23、摄像头212、照明灯213、电机32、电磁离合器321、控制按钮41、角度传感器52、旋转编码器56、第一距离传感器121、第二距离传感器311相互电性连接。

所述的摄像头212、控制按钮41、角度传感器52、旋转编码器56、第一距离传感器121、第二距离传感器311收集到的数据由控制器21统一处理,控制器21借由处理后的数据控制显示器23、照明灯213、电磁离合器321、电动缸16、电机32的动作;控制器21规划路线时,如控制器21中输入了含有工件加工路径的图纸,则控制器21沿着图纸上的加工路径规划路径运动,如果人工标识路径,则由摄像头212通过扫描标识,并沿着标识行进,当然,以上两种方法也可结合使用,如在工件上标识加工初始位置,并以加工位置标识为起点,依照图纸路径行进。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手持式工件误差自修正铣削装置,包括底座、控制箱、铣削机构、控制手柄、方向距离检测机构,底座紧贴工件加工表面,控制器自动规划行进路线或者操作人员通过在工件表面进行标识手动规划路线,控制手柄用于推动底座沿着规划好的路线行进并向控制器发送控制指令,控制箱内的摄像头扫描工件表面标识和/或方向距离检测机构通过传感器测量检测行进时产生的误差,将控制器中规划的路线图和工件表面进行重叠显示以指引行进路线,并由控制器控制铣削机构自动修正行进误差后对工件进行铣削作业。其结构合理,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智能化程度高、精度高、体积小、实用性强等优点,有效解决现有手持加工机械精度低的问题。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