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锈钢硬盘壳体精锻成形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134822发布日期:2019-07-10 10:31阅读:285来源:国知局
一种不锈钢硬盘壳体精锻成形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盒形件锻造成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不锈钢硬盘壳体精锻成形方法。



背景技术:

高性能不锈钢硬盘壳体(四周壁厚为2.5~5.5mm、壳底厚度为3~5mm)是大型台式工作主机、便携式移动硬盘的关键部件,主流的硬盘容量均在6tb以下,转速为5400~7200转/分,目前壳体制造工艺主要是机械切削加工、低压铸造成形、1火次等温热锻成形、1火次热预锻+1火次等温热锻、4~6火次热锻成形,其缺点是材料和能源浪费严重,生产效率低,设备吨位要求高,四周壁厚成形极限小,热锻后在高度方向上存在褶皱现象,薄壁区域尺寸回弹严重导致外形尺寸精度降低,并且在大存储、长时运转条件下存在壳体发热严重等问题,严重降低其服役性能和使用寿命。当硬盘存储容量达到10tb、转速达到3万转/分以上时,需要在壳体腔内充惰性保护气体,兼具高强、高导热散热、高气密性和高抗蚀的特殊性能要求,对其壳体的高性能制造随之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现有的技术无法满足该类壳体的高性能精确成形制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锈钢硬盘壳体精锻成形方法,可以有效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

本发明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采用立式离心铸造方式铸造不锈钢预制板坯铸件,浇注温度为1620~1660℃,金属模具铸型转速为180~220r/min,浇注速度为10~15kg/s,浇槽距离模盖高度为20~30cm,得到的离心铸造预制板坯铸件的尺寸为:长度l0=80~120mm、宽度w0=30~60mm、高度h0=10~15mm,四周壁厚b0=5.0~8.5mm,凹槽深h0=3~5mm,圆槽半径r0=12~30mm;

(2)双级均匀化:将离心铸造的预制板坯铸件进行均匀化处理,第一次均匀化加热温度为1150~1200℃,保温6~10h,第二次均匀化是直接加热至1250~1280℃,保温12~18h;

(3)热预锻:坯料初始温度为1150~1200℃,模具预热温度为380~400℃,压力机下压力为34~36mn,下压速度为3.5~4mm/s;

(4)热终锻:锻件初始温度为1000~1050℃,模具预热温度为360~380℃,压力机下压力为37~39mn,下压速度为1.5~2.5mm/s;

(5)冷精锻:压力机下压力为22~24mn,下压速度为1~2mm/s,得到冷精锻壳体锻件尺寸为:长度l=100~150mm、宽度w=50~80mm、高度h=20~30mm,壳底厚度h=3~5mm,四周壁厚b=2.5~5.5mm,圆槽半径r=18~40mm;

(6)双级再结晶退火:将冷精锻壳体锻件进行再结晶退火处理,第一次再结晶退火温度为820~850℃,保温1~2h,第二次再结晶退火温度为860~900℃,保温2~3h,最后空冷至室温。

本发明的优点及有益效果是:可以大幅节约材料,壳体四周壁厚的成形极限大,壳体外形尺寸精度高。在壳体腔内充惰性保护气体以满足硬盘存储容量达到10tb、转速达到3万转/分以上时,兼具高强、高导散热、高气密性和高抗蚀的特殊性能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立式离心铸造示意图;

图2为立式离心铸造不锈钢预制板坯铸件的俯视图;

图3为图2中a-a剖视图;

图4为冷精锻后不锈钢壳体的俯视图;

图5为图4中b-b剖视图;

图中:1—浇包2—浇道3—浇口4—锁紧销5—模具盖板6—上沙垫6′—下沙垫7—金属模具铸型8—预制板坯铸件9—冷却水管;

l0—板坯的长度,w0—板坯的宽度,h0—板坯的高度,b0—板坯的四周壁厚,h0—板坯的凹槽深度,r0—板坯的圆槽半径,l—壳体锻件的长度,w—壳体锻件的宽度,h—壳体锻件的高度,b—壳体锻件的四周壁厚,h—壳体锻件的底部厚度,r—壳体锻件的圆槽半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4和图5所示为冷精锻后不锈钢壳体的俯视图和b-b剖视图,即本发明的一种不锈钢硬盘壳体。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不锈钢硬盘壳体精锻成形方法,设定壳体尺寸为:长度l=100mm、宽度w=50mm、高度h=20mm,壳底厚度h=3mm,四周壁厚b=2.5mm,圆槽半径r=18mm;其精锻成形的工艺步骤是:

(1)如采用立式离心铸造方式铸造不锈钢预制板坯铸件,图1所示为立式离心铸造示意图,图中1是浇包,2是浇道,3是浇口,4是锁紧销,5是模具盖板,6是上沙垫,6′是下沙垫,7是金属模具铸型,8是预制板坯铸件,9是冷却水管,浇注温度为1620℃,金属模具铸型转速为180r/min,浇注速度为10kg/s,浇槽距离模盖高度为20cm,得到的离心铸造预制板坯铸件的尺寸为:长度l0=80mm、宽度w0=30mm、高度h0=10mm,四周壁厚b0=5.0mm,凹槽深h0=3mm,圆槽半径r0=12mm,如图2~3所示;

(2)双级均匀化:将离心铸造预制板坯铸件进行均匀化处理,第一次均匀化加热温度为1150℃,保温6h,第二次均匀化是直接加热至1250℃,保温12h;

(3)热预锻:坯料初始温度为1150℃,模具预热温度为380℃,压力机下压力为34mn,下压速度为3.5mm/s;

(4)热终锻:锻件初始温度为1000℃,模具预热温度为360℃,压力机下压力为37mn,下压速度为1.5mm/s;

(5)冷精锻:压力机下压力为22mn,下压速度为1mm/s,得到冷精锻壳体锻件尺寸为:长度l=100mm、宽度w=50mm、高度h=20mm,壳底厚度h=3mm,四周壁厚b=2.5mm,圆槽半径r=18mm,如图4~5所示;

(6)双级再结晶退火:将冷精锻壳体锻件进行再结晶退火处理,第一次再结晶退火温度为820℃,保温1h,第二次再结晶退火温度为860℃,保温2h,最后空冷至室温。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不锈钢硬盘壳体精锻成形方法,设定壳体尺寸为:长度l=150mm、宽度w=80mm、高度h=30mm,壳底厚度h=5mm,四周壁厚b=5.5mm,圆槽半径r=40mm;其精锻成形的工艺步骤是:

(1)如采用立式离心铸造方式铸造不锈钢预制板坯铸件,图1所示为立式离心铸造示意图,图中1是浇包,2是浇道,3是浇口,4是锁紧销,5是模具盖板,6是上沙垫,6′是下沙垫,7是金属模具铸型,8是预制板坯铸件,9是冷却水管,浇注温度为1660℃,金属模具铸型转速为220r/min,浇注速度为15kg/s,浇槽距离模盖高度为30cm,得到的离心铸造预制板坯铸件的尺寸为:长度l0=120mm、宽度w0=60mm、高度h0=15mm,四周壁厚b0=8.5mm,凹槽深h0=5mm,圆槽半径r0=30mm,如图2~3所示;

(2)双级均匀化:将离心铸造预制板坯铸件进行均匀化处理,第一次均匀化加热温度为1200℃,保温10h,第二次均匀化是直接加热至1280℃,保温18h;

(3)热预锻:坯料初始温度为1200℃,模具预热温度为400℃,压力机下压力为36mn,下压速度为4mm/s;

(4)热终锻:锻件初始温度为1050℃,模具预热温度为380℃,压力机下压力为39mn,下压速度为2.5mm/s;

(5)冷精锻:压力机下压力为24mn,下压速度为2mm/s,得到冷精锻壳体锻件尺寸为:长度l=150mm、宽度w=80mm、高度h=30mm,壳底厚度h=5mm,四周壁厚b=5.5mm,圆槽半径r=40mm,如图4~5所示;

(6)双级再结晶退火:将冷精锻壳体锻件进行再结晶退火处理,第一次再结晶退火温度为850℃,保温2h,第二次再结晶退火温度为900℃,保温3h,最后空冷至室温。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不锈钢硬盘壳体精锻成形方法,设定壳体尺寸为:长度l=120mm、宽度w=60mm、高度h=25mm,壳底厚度h=4mm,四周壁厚b=4.0mm,圆槽半径r=25mm;其精锻成形的工艺步骤是:

(1)如采用立式离心铸造方式铸造不锈钢预制板坯铸件,图1所示为立式离心铸造示意图,图中1是浇包,2是浇道,3是浇口,4是锁紧销,5是模具盖板,6是上沙垫,6′是下沙垫,7是金属模具铸型,8是预制板坯铸件,9是冷却水管,浇注温度为1640℃,金属模具铸型转速为200r/min,浇注速度为12kg/s,浇槽距离模盖高度为25cm,得到的离心铸造预制板坯铸件的尺寸为:长度l0=100mm、宽度w0=50mm、高度h0=12mm,四周壁厚b0=6.5mm,凹槽深h0=4mm,圆槽半径r0=20mm,如图2~3所示;

(2)双级均匀化:将离心铸造预制板坯铸件进行均匀化处理,第一次均匀化加热温度为1180℃,保温8h,第二次均匀化是直接加热至1270℃,保温15h;

(3)热预锻:坯料初始温度为1170℃,模具预热温度为390℃,压力机下压力为35mn,下压速度为3.8mm/s;

(4)热终锻:锻件初始温度为1020℃,模具预热温度为370℃,压力机下压力为38mn,下压速度为2.0mm/s;

(5)冷精锻:压力机下压力为22mn,下压速度为1mm/s,得到冷精锻壳体锻件尺寸为:长度l=120mm、宽度w=60mm、高度h=25mm,壳底厚度h=4mm,四周壁厚b=4.0mm,圆槽半径r=25mm,如图4~5所示;

(6)双级再结晶退火:将冷精锻壳体锻件进行再结晶退火处理,第一次再结晶退火温度为830℃,保温1.5h,第二次再结晶退火温度为870℃,保温2.5h,最后空冷至室温。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