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出丝点焊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98977发布日期:2019-05-17 22:01阅读:427来源:国知局
自出丝点焊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焊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出丝点焊机。



背景技术:

电子元器件中的变压器,由骨架、磁芯组成。骨架上需要焊接引脚。现有的方式是工人一手拿电烙铁,另一手拿焊丝槽;所述焊丝槽内装有一根焊丝。工作时工人的拇指推动焊丝,另一手用电烙铁将焊丝焊端,并焊接在骨架上做为引脚。现有的焊接工具需要工人双手操作,操作工序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的自出丝点焊机,便于工人单手操作。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自出丝点焊机,包括电极臂和焊管;所述焊管的一端设有出丝口,另一相对端安装有可旋转的滚筒;所述滚筒用以缠绕焊丝;所述电极臂的一端铰接在焊管上,另一相对端安装有电极帽;所述电极帽用以将出丝口的焊丝焊断,并将焊丝焊到焊接物上;所述焊管上安装有出丝单元;所述出丝单元用以在电极臂逆时针旋转时,驱动焊丝沿焊管滑动伸出出丝口。

可选地,所述出丝单元包括从下至上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在支架上的输送辊、传力齿轮以及驱动齿轮;所述焊管上开有缺口;所述缺口的边缘设置有与焊管的外周面相切的支架;所述电极臂上远离电极帽的一端设置有圆环;所述圆环与支架旋转连接;所述圆环沿径向向内延伸形成拨齿;所述驱动齿轮靠近支架的一侧伸入圆环内形成棘轮;所述棘轮的每一个齿槽内均与安装有推力齿;所述推力齿的一端与驱动齿轮旋转连接,另一端抵接在圆环的内侧壁上;所述输送辊靠近支架的一侧的外周面上加工有轮齿;所述轮齿、传力齿轮和驱动齿轮依次啮合;所述输送辊的底部与焊管的内侧壁之间形成焊丝输送通道。

可选地,所述推力齿通过第一扭力弹簧与驱动齿轮旋转连接;所述第一扭力弹簧用以使推力齿沿逆时针旋转紧贴在棘轮的齿槽的一个内侧壁上。

可选地,所述圆环通过第二扭力弹簧与支架旋转连接;所述第二扭力弹簧用以使电极臂保持沿逆时针旋转的趋势。

可选地,所述输送辊的外周面上设置有若干个滚齿。

可选地,所述支架的外侧面上安装有可旋转的调节针;所述电极臂靠近圆环的一侧安装有l形的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的一端固定在电极臂的外周面上,另一相对端延伸至支架的外侧面与调节针抵接。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自出丝点焊机,包括电极臂和焊管;所述焊管的一端设有出丝口,另一相对端安装有可旋转的滚筒;所述滚筒用以缠绕焊丝;所述电极臂的一端铰接在焊管上,另一相对端安装有电极帽;所述电极帽用以将出丝口的焊丝焊断,并将焊丝焊到焊接物上;所述焊管上安装有出丝单元;所述出丝单元用以在电极臂逆时针旋转时,驱动焊丝沿焊管滑动伸出出丝口。本发明提供的自出丝点焊机,便于工人单手操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为图1中a处放大图;

图3为图1中b-b处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电极臂、2-焊管、3-出丝单元、11-电极帽、12-圆环、13-定位杆、21-出丝口、22-滚筒、23-缺口、24-支架、31-输送辊、32-传力齿轮、33-驱动齿轮、121-拨齿、241-调节针、331-棘轮、332-推力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出丝点焊机,包括电极臂1和焊管2;所述焊管2的一端设有出丝口21,另一相对端安装有可旋转的滚筒22;所述滚筒用以缠绕焊丝;所述电极臂1的一端铰接在焊管2上,另一相对端安装有电极帽11;所述电极帽11用以将出丝口21的焊丝焊断,并将焊丝焊到焊接物上;所述焊管2上安装有出丝单元3;所述出丝单元3用以在电极臂逆时针旋转时,驱动焊丝沿焊管滑动伸出出丝口。

初始状态下,将焊丝缠绕在滚筒22上,并使焊丝的一端穿过焊管2沿出丝口21穿出抵接在焊接物上,如将焊丝抵接到手机变压器的骨架上。如图1所示,启动电极臂1,顺时针旋转电极臂1,即向靠近出丝口21的一侧旋转电极臂1,当电极帽11旋转至与出丝口21的焊丝抵接时,将焊丝焊断,并将焊丝焊接到焊接物上。逆时针旋转电极臂1,此时所述出丝单元3驱动焊丝沿焊管滑动,并再次伸出出丝口以准备下次焊接。重复上述动作,每次当电极臂1逆时针旋转时,所述出丝单元3驱动焊丝伸出出丝口21,当电极臂1顺时针旋转时,所述电极帽11将焊丝焊接到焊接物上。本发明提供的自出丝点焊机,便于工人单手操作。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出丝单元3包括从下至上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在支架上的输送辊31、传力齿轮32以及驱动齿轮33;所述焊管2上开有缺口23;所述缺口23的边缘设置有与焊管的外周面相切的支架24;所述电极臂1上远离电极帽的一端设置有圆环12;所述圆环12与支架24旋转连接;所述圆环12沿径向向内延伸形成拨齿121;所述驱动齿轮33靠近支架24的一侧伸入圆环内形成棘轮331;所述棘轮331的每一个齿槽内均与安装有推力齿332;所述推力齿332的一端与驱动齿轮旋转连接,另一端抵接在圆环的内侧壁上;所述输送辊31靠近支架24的一侧的外周面上加工有轮齿;所述轮齿、传力齿轮和驱动齿轮依次啮合;所述输送辊31的底部与焊管2的内侧壁之间形成焊丝输送通道。

初始状态下,焊丝穿过焊丝输送通道,所述输送辊31抵压在焊丝的表面。如图2所示,当电极臂1逆时针旋转时,所述拨齿121通过推力齿332推动棘轮331逆时针旋转,从而使驱动齿轮33逆时针旋转;所述驱动齿轮33通过传力齿轮32和输送辊31上轮齿的传递,带动输送辊31逆时针旋转,从而使焊丝在焊丝输送通道内滑动,并沿出丝口伸出。当电极臂1顺时针旋转时,所述拨齿121与推力齿332分离。当拨齿121在顺时针旋转的过程中与位于下一个齿槽内的推力齿332抵接时,所述拨齿121推动推力齿332顺时针旋转,使推力齿332收纳到棘轮331的齿槽内,从而使拨齿121与推力齿332分离,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力作用在所述驱动齿轮33上,所以驱动齿轮33不转动。也就是说当电极臂1顺时针旋转时,所述输送辊31不转动。便于控制输送辊31只在电极臂1逆时针旋转的时候转动,便于控制焊丝只在电极臂1逆时针旋转的时候向出丝口滑动。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推力齿通过第一扭力弹簧与驱动齿轮旋转连接;所述第一扭力弹簧用以使推力齿沿逆时针旋转紧贴在棘轮的齿槽的一个内侧壁上。初始状态下,所述推力齿紧贴在棘轮的齿槽的一个内侧壁上。当拨齿121与推力齿332分离后,所述推力齿332在第一扭力弹簧的作用下,沿逆时针旋转紧贴在棘轮的齿槽的一个内侧壁上。便于推力齿332恢复初始状态。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圆环通过第二扭力弹簧与支架旋转连接;所述第二扭力弹簧用以使电极臂保持沿逆时针旋转的趋势。初始状态下,所述电极臂与焊管之间形成夹角,所述电极帽11远离出丝口。当需要焊接时,用手指按压电极臂,所述电极臂顺时针旋转完成焊接。当焊接完成后,松开电极臂,所述电极臂在第二扭力弹簧的作用下,沿逆时针旋转恢复初始状态。便于工人单手操作。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输送辊的外周面上设置有若干个滚齿。便于输送焊丝。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架24的外侧面上安装有可旋转的调节针241;所述电极臂1靠近圆环的一侧安装有l形的定位杆13;所述定位杆13的一端固定在电极臂的外周面上,另一相对端延伸至支架的外侧面与调节针抵接。由于焊丝伸出出丝口的长度等于输送辊31逆时针旋转时,扫过的弧长。也就是说,焊丝伸出出丝口的长度取决于棘轮331逆时针旋转的角度。同理,焊丝伸出出丝口的长度取决于电极臂逆时针旋转的角度。如图4所示,所述电极臂1逆时针旋转至,所述定位杆13与调节针241抵接时停止旋转。也就是说旋转调节针241,可以调节所述电极臂与焊管之间的夹角,便于调节焊丝伸出出丝口的长度。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