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口径坛口状燃烧室成形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465909发布日期:2019-08-17 02:27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口径坛口状燃烧室成形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口径坛口状燃烧室成形的方法,属旋压成形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大口径(外径范围为:200~450mm)燃烧室为长轴类管状钢制零件,该类零件一般为两端口部内径小于中部内径的形状即坛口状。某燃烧室的结构如图1所示,力学性能要求:rm≥1500mpa,a≥8%。传统工艺通常采用旋压成形,旋压毛坯采用管料热处理后直接机加成形,成形后一端定心部(外径较大的部分)机加完成,另一端采用焊接成形。这种工艺方法尽管旋压工序完成了零件圆柱部成品尺寸的成形,但仍存在以下问题:1、旋前毛坯机加余量大,大部分材料浪费在旋前机加工序,致使总的材料利用率低,为23.8%;2、采用焊接成形,存在焊缝,使零件成为分体式,经过调质处理,进一步增大了零件失效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大口径坛口状燃烧室成形的方法,有效提高零件的材料利用率、减小失效的风险。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的一种大口径坛口状燃烧室成形的方法,加工流程为:下料→局部热收口→球化退火→旋前毛坯机加→旋压成形→端面加工成形→旋口成形→毛坯内形机加→调质处理→精加工。

其具体的方法为:

1、下料

2、热收口

对下料后的管材进行局部热收口,在加热温度(料温)(1000~1180)℃下,加热30min,然后在水压机上进行一端热收口;

3、球化退火

对一端热收口的管材进行球化退火处理,即将电阻炉升温至780℃工件装炉,保温2.5小时,降温至635℃,保温2小时,再升温至780℃,保温2.5小时,最后再降温至635℃,保温2小时,随炉降温至600℃,打开炉盖,降温至500℃出炉;

4、旋前毛坯机加

由于旋压为等体积变形,综合考虑d6ae材料的最大减薄率选取为79%,确定旋前毛坯的壁厚和内径,左端(即热收口端)机加成满足产品图要求的形状;

5、旋压成形

采用强力旋压技术对第4步经过加工的毛坯中部进行旋压,使毛坯的中部内外形满足产品要求;

6、端面加工成形

旋口选用反旋的方式,将端面加工成锯齿形,以便轴向定位;将待旋口段内形加工一个50mm长、比内腔直径大3mm的辅助定位面;

7、旋口

采用强力旋口成形技术对毛坯的末旋压端进行旋压;

8、毛坯内形机加

旋口部位的零件内形与产品图不一致,需用机加的方法将内腔的15°锥面及与圆柱部衔接处机加成形;

9、调质处理

对第8步的工件进行调质处理,使性能满足产品要求;

1)淬火

淬火使用真空淬火炉,预热600℃,(1.0~1.5)h,升温至(880~900)℃,保温(1.5~2)h,气淬压力(4.0~6.0)bar,氮气冷却至70℃以下出炉;

2)整形

3)低温回火

采用保护气氛回火炉,升温至200℃,保温(2~2.5)h,出炉空冷;

4)整形

5)高温回火

采用保护气氛回火炉,升温至(500±20)℃,保温(3.5±0.5)h,出炉空冷;

10、成品机加

加工两端外径,止扣尺寸及螺纹等精加工,最后得到目标产品。

有益效果:

将旋前毛坯局部热收口、旋压、旋压后旋口三种成形方法优化整合集成、扬长避短、优势互补、构成复合成形新技术来改造沿用的传统技术。其特点如下:

1提高材料利用率,使利用率从23%提高到36%。

2降低生产成本,减薄了管材的壁厚,使管材规格分别由的改进为单件节约材料重量(19.7-64.8)公斤。

3应用此方法已生产约6000件零件,共节约原材料费用:830余万元。

4采用该技术使坛口状的燃烧室由分体结构成为一体式,完成了整体成形。

附图说明

图1为燃烧室成品工艺图

图2为局部热收口工艺图

图3为旋前毛坯工艺图

图4为旋压工艺图

图5为旋口工艺图

图6为内形机加工艺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内容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本发明的一种大口径坛口状燃烧室成形的方法,加工流程为:下料→局部热收口→球化退火→旋前毛坯机加→旋压成形→端面加工成形→旋口成形→毛坯内形机加→调质处理→精加工

其具体的方法为:

1、下料

材料:d6ae,下料规格:φ402×26×768(mm)。

2、热收口

对下料后的管材进行局部热收口,在加热温度(料温)(1000~1180)℃下,加热30min,然后在水压机上进行一端热收口;

3、球化退火

对一端热收口的管材进行球化退火处理,即将电阻炉升温至780℃工件装炉,保温2.5小时,降温至635℃,保温2小时,再升温至780℃,保温2.5小时,最后再降温至635℃,保温2小时,随炉降温至600℃,打开炉盖,降温至500℃出炉。

4、旋前毛坯机加

由于旋压为等体积变形,综合考虑d6ae材料的最大减薄率选取为79%,确定旋前毛坯的壁厚和内径,左端(即热收口端)机加成满足产品图要求的形状,旋前毛坯机加工艺图见图3。

5、旋压成形

采用强力旋压技术对第4步经过加工的毛坯中部进行旋压,使毛坯的中部内外形满足产品要求,旋压成形工艺图见图4。

6、端面加工成形

旋口选用反旋的方式,将端面加工成锯齿形,以便轴向定位;将待旋口段内形加工一个50mm长、比内腔直径大3mm的辅助定位面。

7、旋口

采用强力旋口成形技术对毛坯的末旋压端进行旋压,旋口工艺图见图5。

8、毛坯内形机加

旋口部位的零件内形与产品图不一致,需用机加的方法将内腔的15°锥面及与圆柱部衔接处机加成形。内形机加工艺图见图6。

9、调质处理

对第8步的工件进行调质处理,使性能满足产品要求。

1)淬火

淬火使用真空淬火炉,预热600℃,1.5h,升温至890℃,保温2h,气淬压力5.0bar,氮气冷却至70℃以下出炉。

2)整形

3)低温回火

采用保护气氛回火炉,升温至200℃,保温2.5h,出炉空冷。

4)整形

5)高温回火

采用保护气氛回火炉,升温至500℃,保温3.5h,出炉空冷。

10、成品机加

加工两端外径,止扣尺寸及螺纹等精加工,最后得到目标产品。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