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卡盘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04202发布日期:2019-08-10 00:12阅读:524来源:国知局
旋转卡盘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配领域,特别涉及旋转卡盘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使用的产品也多样化,随之对装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产品上相同结构在圆周上均匀分布的产品,社会上人们对同一产品上相同结构的每个结构都做有工装,这样会浪费了资源,鉴于此需要做一个供同一产品上的相同结构使用的工装,现有社会中人们会让工装转动服务每个结构,这样操作者也要跟着转动浪费了人力也浪费了时间,鉴于此需要一个使产品旋转、自动定位、自动停止的旋转卡盘机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产品旋转、自动定位、自动停止的旋转卡盘机构。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机身,所述机身上设置有支撑柱和第三轴承,所述支撑柱的外侧设置有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所述第一轴承位于支撑柱的一端,所述第二轴承位于远离第一轴承的一端,所述支撑柱的上端面上设置有第一底座,所述第一底座上设置有圆孔,所述第一底座上端面上设置有第一工装,所述第一工装上设置有驱动第一工装旋转的第一把手,所述第一工装的上端面上设置有用于打螺栓和打螺母的凹槽;

所述第三轴承的下部设置有第一检测器、第二检测器、用于锁紧第一轴承、第二轴承的第一气缸和用于锁紧第三轴承的第二气缸,所述第三轴承上设置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随着第三轴承一起旋转,所述支撑座上设置有第二底座,所述第二底座上设置有导轨,所述导轨上靠近第一工装的一端上设置有第三检测器,所述导轨上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上连接有第二工装,所述第二工装上设置有用于卡住六角头避震螺栓的u形槽和驱动第二工装移动的第二把手。

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一气缸包括第一顶出机构,所述第二气缸包括第二顶出机构,所述第一顶出机构和第二顶出机构用于使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和第三轴承停止旋转。

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一底座下端面上设置有3个圆孔,所述圆孔的个数要根据实际产品的确定。

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二底座上远离第一工装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用于限制滑块在导轨上的位置,防止滑块在导轨上的行程过大时导致脱落。

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一把手垂直设置在第一工装的周向上,所述第二把手垂直设置在第二工装上,以上两种垂直设置一方面使人们更好操作另一方面使力的传输效率最大。

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一工装上设置有三个凹槽,所述凹槽的个数要根据实际产品确定。

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的外侧设置有第一支撑盘和第二支撑盘,所述第一支撑盘包括第一支撑盘上部和第一支撑盘下部,所述第一支撑盘上部窄下部宽,所述第一支撑盘上部的上端面与第一底座下端面连接,所述第二支撑盘的上端面与第一底座的下端面连接,所述第二支撑盘的下端面与第一支撑盘下部的上端面连接,所述第一支撑盘和第二支撑盘用于支撑第一底座和第一工装,使第一底座和第一工装在旋转时更稳定。

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三轴承包括第三轴承内圈和第三轴承外圈,所述第三轴承内圈的下端面上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连接。

本发明中还公开了旋转卡盘机构的工作方法:人工把产品放入第一工装内,人工旋转设置在第一工装上的第一把手,所述第一工装带动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旋转,随之第一工装随着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旋转,当设置在第三轴承下部的第一检测器和第二检测器检测到第一气缸上的第一顶出机构接近第一底座下端面上设置的一个圆孔时,第一气缸顶出,此时第一气缸上的第一顶出机构顶出到圆孔内将第一底座卡死,从而锁紧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随之第一工装停止旋转,人工手持螺钉枪在第一工装上的凹槽内打第一个六角头避震螺栓,第一个六角头避震螺栓打好后人工转动第一把手,所述第一工装带动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旋转,随之第一工装随着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旋转,如此反复操作打第二个六角头避震螺栓和第三个六角头避震螺栓;手动把螺钉枪上的螺钉枪批头更换成打螺母批头,人工水平向前推动设置在第二工装上的第二把手,所述第二把手带动第二工装从而带动滑块沿着导轨向前移动,当所述第二工装上的u形槽移动到靠近位于第一工装上的六角头避震螺栓时人工调整u形槽的角度,当第三检测器检测到u形槽的角度调整到与位于第一工装上的六角头避震螺栓的角度一致并卡住六角头避震螺栓时,第二气缸上的第二顶出机构顶出,所述第二顶出机构与第三轴承外圈端面摩擦使第三轴承停止旋转,从而使第二工装停止旋转,人工继续水平推动设置在第二工装上的第二把手,随之带动设置在第二工装上的u形槽向前移动,当u形槽向前移动到完全卡住六角头避震螺栓时,人工在六角头避震螺栓上安装支架,然后人工用螺钉枪打第一螺母,人工打好第一螺母后,人工转动第一工装上的第一把手,所述第一把手带动第一工装随着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旋转,如此反复操作,打第二螺母和第三螺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中的位置检测器可以对位置进行检测,气缸顶出锁紧轴承可以起固定位置的作用,位置检测器、气缸和轴承可以对产品进行精准定位并进行固定,增加了工作的准确性,节约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旋转卡盘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旋转卡盘机构的剖视图;

图中标记为:1、支撑柱;2、第三轴承;3、第一轴承;4、第二轴承;5、第一底座;6、第一把手;7、凹槽;8、第一气缸;9、第二气缸;10、支撑座;11、第二底座;12、导轨;13、滑块;14、u形槽;15、第二把手;16、限位块;17、第一工装;18、第一支撑盘;19、第二支撑盘;20、第二工装;81、第一顶出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的旋转卡盘机构,包括机身,所述机身上设置有支撑柱1和第三轴承2,所述支撑柱1的外侧设置有第一轴承3和第二轴承4,所述第一轴承3位于支撑柱1的一端,所述第二轴承4位于远离第一轴承3的一端,所述支撑柱1的上端面上设置有第一底座5,所述第一底座5上设置有圆孔,所述第一底座5上端面上设置有第一工装17,所述第一工装17上设置有驱动第一工装17旋转的第一把手6,所述第一工装17的上端面上设置有用于打螺栓和打螺母的凹槽7;

所述第三轴承2的下部设置有第一检测器、第二检测器、用于锁紧第一轴承、第二轴承的第一气缸8和用于锁紧第三轴承2的第二气缸9,所述第三轴承2上设置有支撑座10,所述支撑座10随着第三轴承2一起旋转,所述支撑座10上设置有第二底座11,所述第二底座11上设置有导轨12,所述导轨12上靠近第一工装17的一端上设置有第三检测器,所述导轨12上设置有滑块13,所述滑块13上连接有第二工装20,所述第二工装20上设置有用于卡住六角头避震螺栓的u形槽14和驱动第二工装20移动的第二把手15,所述第一检测器、第二检测器和第三检测器均属于位置检测器,所述位置检测器可以是接近传感器或位置传感器,本实施案例中选用接近传感器。

在上述基础上,所述第一气缸8包括第一顶出机构81,所述第二气缸9包括第二顶出机构,所述第一顶出机构和第二顶出机构用于使第一轴承3、第二轴承4和第三轴承2停止旋转。

在上述基础上,所述第一底座5下端面上设置有3个圆孔,所述圆孔的个数要根据实际产品的确定,本实施例中产品需要打3个六角头避震螺栓,需要定位3个角度,故需要3个圆孔。

在上述基础上,所述第二底座11上远离第一工装17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块16,所述限位块16用于限制滑块13在导轨12上的位置,防止滑块13在导轨12上的行程过大时导致脱落。

在上述基础上,所述第一把手6垂直设置在第一工装17的周向上,所述第二把手15垂直设置在第二工装20上,以上两种垂直设置一方面使人们更好操作另一方面使力的传输效率最大。

在上述基础上,所述第一工装17上设置有三个凹槽7,所述凹槽的个数要根据实际产品确定,本实施例中需要3个凹槽7。

在上述基础上,所述第一轴承3和第二轴承4的外侧设置有第一支撑盘18和第二支撑盘19,所述第一支撑盘18包括第一支撑盘上部和第一支撑盘下部,所述第一支撑盘上部窄下部宽,所述第一支撑盘上部的上端面与第一底座5下端面连接,所述第二支撑盘19的上端面与第一底座5的下端面连接,所述第二支撑盘19的下端面与第一支撑盘18下部的上端面连接,所述第一支撑盘18和第二支撑盘19用于支撑第一底座5和第一工装17,使第一底座5和第一工装17在旋转时更稳定。

在上述基础上,所述第三轴承2包括第三轴承内圈和第三轴承外圈,所述第三轴承内圈的下端面上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第一气缸8和第二气缸9连接。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旋转卡盘机构的工作方法:人工把产品放入第一工装17内,人工旋转设置在第一工装17上的第一把手6,所述第一工装17带动第一轴承3和第二轴承4旋转,随之第一工装17随着第一轴承3和第二轴承4旋转,当设置在第三轴承2下部的第一检测器和第二检测器检测到第一气缸8上的第一顶出机构81接近第一底座5下端面上设置的一个圆孔时,第一气缸8顶出,此时第一气缸8上的第一顶出机构81顶出到圆孔内将第一底座5卡死,从而锁紧第一轴承3和第二轴承4,随之第一工装17停止旋转,人工手持螺钉枪在第一工装17上的凹槽内打第一个六角头避震螺栓,第一个六角头避震螺栓打好后人工转动第一把手6,所述第一工装17带动第一轴承3和第二轴承4旋转,随之第一工装17随着第一轴承3和第二轴承4旋转,如此反复操作打第二个六角头避震螺栓和第三个六角头避震螺栓;手动把螺钉枪上的螺钉枪批头更换成打螺母批头,人工水平向前推动设置在第二工装20上的第二把手15,所述第二把手15带动第二工装20从而带动滑块13沿着导轨12向前移动,当所述第二工装20上的u形槽14移动到靠近位于第一工装17上的六角头避震螺栓时人工调整u形槽14的角度,当第三检测器检测到u形槽14的角度调整到与位于第一工装17上的六角头避震螺栓的角度一致并卡住六角头避震螺栓时,第二气缸9上的第二顶出机构顶出,所述第二顶出机构与第三轴承2外圈端面摩擦使第三轴承2停止旋转,从而使第二工装20停止旋转,人工继续水平推动设置在第二工装20上的第二把手15,随之带动设置在第二工装20上的u形槽14向前移动,当u形槽14向前移动到完全卡住六角头避震螺栓时,人工在六角头避震螺栓上安装支架,然后人工用螺钉枪打第一螺母,人工打好第一螺母后,人工转动第一工装17上的第一把手6,所述第一把手6带动第一工装17随着第一轴承3和第二轴承4旋转,如此反复操作,打第二螺母和第三螺母。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