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拉罐缩径机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638582发布日期:2019-09-11 22:39阅读:966来源:国知局
一种易拉罐缩径机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易拉罐缩径机和一种易拉罐缩径机的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易拉罐一般用来盛放啤酒和各种碳酸饮料,其普遍采用铝质材料制作,为了使易拉罐的罐体更加稳定和美观,一般会对易拉罐的颈部向内进行缩径(即缩颈)处理,目前的铝罐趋向轻量化,其罐体的厚度值和重量值越来越小,如果将处理厚度较大的铁罐的缩径方式直接运用到易拉罐上,会在易拉罐的表面生产很多褶皱,非常影响美观;而目前通过进口缩径设备来处理易拉罐的方式有很多弊端,首先设备的购置成本实在太过昂贵,一般的中小企业难以承受,其次缩径设备依靠大型的凹凸模来缩径,且在凹凸模的内部又设置加热设备,导致设备整体的体积过大,占用较多的场地面积;现有的设备在对易拉罐进行缩径时,普遍要经过修边、润滑、缩径、旋压缩径和翻边的工序,工序较为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体积小、成本低廉且缩径效果好的易拉罐缩径机;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序简单的易拉罐缩径机的使用方法,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易拉罐缩径机,包括上料机构、下料机构、润滑易拉罐罐口的润滑机构、至少一组对易拉罐的罐口进行缩径的缩径机构、驱动缩径机构进行相应作业的驱动机构、将易拉罐的罐口边缘向外翻边的翻边机构、第一机械手和第二机械手;

所述第一机械手将易拉罐从上料机构依次运送至润滑机构和缩径机构的相应工位进行作业,所述第二机械手将易拉罐从缩径机构依次运送至翻边机构的加工工位进行加工后再运送至下料机构进行下料。

进一步地,所述润滑机构包括第一载具和分别位于第一载具两侧的第一限位组件和润滑组件,所述第一限位组件包括第一限位气缸和第一弧形挡板,所述第一限位气缸驱动第一弧形挡板在第一载具的上方往返移动;

所述润滑组件包括第一气缸、毛刷和第一旋转气缸、所述毛刷固定设置在第一旋转气缸的旋转轴上,所述第一气缸驱动第一旋转气缸朝向第一载具的方向往返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缩径机构有十三组,且排列设置在润滑机构与翻边机构之间;

所述缩径机构包括第二载具和分别位于第二载具两侧的推进组件和缩径组件,所述推进组件包括推块和推进滑轨,所述推进滑轨沿朝向第二载具的方向设置,推块滑动设置在推进滑轨上;

所述缩径组件包括分别呈圆柱形的内模和外模,所述外模的两端均为开口状,且外模的一端朝向第二载具,所述外模套设于内模,所述外模内壁从靠近第二载具的一端开始向内侧设置有内径逐渐缩小的且呈圆弧形的挤压面;

从所述润滑机构到翻边机构的方向上,相邻缩径机构的挤压面的弧度逐渐缩小,相邻缩径机构的外模的内径值逐渐缩小,且十三个外模的内径值依次为:64.72mm、63.07mm、62.68mm、61.66mm、60.63mm、59.61mm、58.67mm、57.65mm、56.65mm、55.65mm、54.66mm、53.66mm、52.66mm,每组内模的外径大小分别与其配合的外模的内径大小相适配。

进一步地,所述推进组件还包括导柱和第二弹簧,所述导柱的一端穿过推块,且固定设置在第二载具上,第二弹簧套设于导柱,且第二弹簧抵在推块和第二载具之间;

所述缩径组件还包括第一支撑座、第二支撑座、导杆、限位环和第一弹簧,所述外模固定设置在第一支撑座上,所述导杆的一端同时穿过第二支撑座和第一支撑座,且与内模固定连接,所述导杆分别与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滑动连接,所述导杆为内部中空的管状结构,且导杆的内部与内模的内部空间连通,所述限位环位于第一支撑座与第二支撑座之间,且限位环固定套设在导杆上,所述第一弹簧套设于导杆,且第一弹簧被压缩在限位环与第二支撑座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凸轮和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通过驱动凸轮转动进而推动推块在推进滑轨上往前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机械手包括回转气缸、回转块、回转板和第一吸嘴,所述回转块的左部与回转板铰接,且回转块的右部与回转气缸的回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吸嘴设置在回转板的下端。

进一步地,所述翻边机构包括第三载具和分别设于第三载具两侧的第三限位组件和翻边组件,所述第三限位组件包括第三限位气缸和第三弧形挡板,所述第三限位气缸驱动第三弧形挡板在第三载具上方往返移动;

所述翻边组件包括第三气缸、第三旋转气缸、转盘和翻边轮,所述翻边轮枢接在转盘的内壁,且翻边轮的中心轴垂直于转盘的中心轴,所述翻边轮的圆周面为环状的弧形面,且弧形面上从靠近圆盘中心轴开始至远离圆盘中心轴的方向上的外径逐渐减小;

所述第三旋转气缸的旋转轴与转盘的轴心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气缸驱动第三旋转气缸朝向第三载具的方向往返移动。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在缩径机构和翻边机构之间的用于中转易拉罐的中转机构,所述中转机构包括第四载具、第四气缸、第四滑轨和第四滑板,所述第四气缸的外壳固定设置在第四载具上,所述翻边机构固定设置在第四滑板上,所述第四气缸驱动第四滑板在第四滑轨上往返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机械手包括第五电机、水平设置的第五滑轨、步进带、第六气缸、第六滑轨、第六滑板和第二吸嘴,所述第五电机通过步进带驱动第六气缸在第五滑轨上往返滑动,所述第六滑轨竖向固设在第六气缸的外壳上,所述第六气缸驱动第六滑板在第六滑轨上往返滑动,所述第二吸嘴设置在第六滑板的下端。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易拉罐缩径机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在需要缩径的易拉罐罐口处的内外两侧均刷上一层润滑油;

步骤二、设置至少一台缩径机构,并使相邻缩径机构的内模上的挤压面和内模的内径按照需要依次缩小,且使内模的外径大小相应的与外模的内径相适配;将易拉罐依次送至每台缩径机构的相应工位,在每台缩径机构上将易拉罐的罐口推入相应的外模与内模之间来进行冷压定型;

步骤三、设置翻边轮,使翻边轮的圆周面与易拉罐的罐口边缘相抵,且使翻边轮以易拉罐的罐口边缘为路径滚动,进而将易拉罐的罐口边缘向外翻边。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采用与易拉罐的体积相仿的内模和外模的配合挤压来对易拉罐的颈部进行缩径,与传统的依靠大型凹凸模相比,本发明的模具体积大幅缩小,配合模具工作的其它结构也相应的缩小,从而在整体上大幅的缩小了体积;本发明采用冷压缩的方式对易拉罐进行缩径,与传统技术相比,无需对内模和外模进行加热,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能耗,亦使本发明省去了加热设备的购置成本,本发明通过驱动机构同时驱动所有缩径机构工作,通过第一机械手控制多个易拉罐罐体的同时转移,其结构设计简单巧妙,最大程度降低了设备的成本,与现有设备相比,本发明的生产成本更加低廉;本发明通过缩径机构对易拉罐的罐口进行直接挤压缩径,可避免因传统的高温定型而导致材料产生的损坏和皱痕,从而使本发明具有较好的缩径效果;

2.本发明的加工工序采用润滑罐口、缩径和翻边,三道工序实现对易拉罐的缩径,却本发明的缩径工序采用逐步缩径代替传统的加热缩径,与传统的加工工序相比,本发明的加工工序减少了修边和旋压缩径的工序,且在缩径操作中无需加热,从而使工序更加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润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驱动机构与缩径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缩径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缩径机构的结构俯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缩径组件的部分结构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的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凸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第一机械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的第一机械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的中转机构、第二机械手和翻边机构的结构侧视图;

图12是本发明的中转机构、第二机械手和翻边机构的结构后视图;

图13是本发明的转盘与翻边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的翻边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的第二机械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的外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

机架1,上料机构2;

润滑机构3,第一载具31,第一凹槽311,第一挡板312,第一限位组件32,第一限位支架321,第一限位气缸322,第一限位滑轨323,第一限位滑块324,第一弧形挡板325,润滑组件33,第一气缸331,第一滑轨332,第一滑座333,第一旋转气缸334,固定盘335,毛刷336;

缩径机构4,第二载具41,第二凹槽411,推进组件42,推块421,滚轮422,第一底膜423,推进滑轨424,导柱425,第二弹簧426,缩径组件43,内模431,外模432,挤压面4321,排气孔4322,第一支撑座433,第二支撑座434,导杆435,限位环436,第一弹簧437;

驱动机构5,凸轮51,驱动电机52;

第一机械手6,第一支架61,回转气缸62,回转块63,限位板64,位移槽641,回转板65,穿孔651,第一吸嘴66,导向组件67,z轴导向滑轨671,z轴导向滑板672,x轴导向轨道673;

中转机构7,第四载具71,第四气缸72,第四滑轨73,第四滑板74;

翻边机构8,第三载具81,第三限位组件82,第三限位支架821,第三限位气缸822,第三限位滑轨823,第三限位滑块824,第三弧形挡板825,翻边组件83,第三气缸831,第三滑轨832,第三滑座833,第三旋转气缸834,转盘835,翻边轮836,弧形面8361;

第二机械手9,第五电机91,第五滑轨92,步进带93,第六气缸94,第六滑轨95,第六滑板96,第二吸嘴97。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的一种易拉罐缩径机,包括机架1、上料机构2、润滑机构3、缩径机构4、驱动机构5、第一机械手6、中转机构7、翻边机构8、第二机械手9和下料机构;其中上料机构2、润滑机构3、缩径机构4、中转机构7、翻边机构8和下料机构按照先后顺序沿x轴方向排列设置在机架1上,驱动机构5设置在缩径机构4的一侧,第一机械手6设置在缩径机构4的上方,润滑机构3用于对易拉罐罐口通过润滑油进行润滑,润滑油采用食用级别的润滑油,缩径机构4用于对易拉罐的罐口进行缩径,驱动机构5用于驱动缩径机构4进行相应作业,中转机构7用于在缩径机构4与翻边机构8之间中转易拉罐,翻边机构8用于将易拉罐的罐口边缘向外翻边,以利于易拉罐的罐体与顶盖之间的连接;

第一机械手6将易拉罐从上料机构2依次运送至润滑机构3和缩径机构4的相应工位进行作业,第二机械手9将易拉罐从缩径机构4依次运送至翻边机构8的加工工位进行加工后再运送至下料机构进行下料;上料机构2和下料机构的结构均属于常见的电机驱动传送带转动,传送带载着易拉罐上料或下料,均属于常见的结构,故上料机构2和下料机构的具体机构不再赘述。

如图2所示的润滑机构3包括第一载具31和分别位于第一载具31两侧的第一限位组件32和润滑组件33,第一载具31固定设置在机架1上,第一载具31的上端面设置有放置易拉罐的半圆柱形的第一凹槽311,第一载具31靠近第一限位组件32的一端设置有可挡住易拉罐一端的第一挡板312,易拉罐呈卧倒式放置在第一凹槽311内之后,其尾端会抵在第一挡板312上。

第一限位组件32包括第一限位支架321、第一限位气缸322、第一限位滑轨323、第一限位滑块324和第一弧形挡板325,第一限位支架321固定设置在机架1上,第一限位滑轨323沿y轴固定铺设在第一限位支架321上,且第一载具31位于第一限位滑轨323的延长线方向上,第一限位滑块324滑动设置在第一限位滑轨323上,第一弧形挡板325的一端与第一限位滑块324固定连接,第一限位气缸322的外壳固定设置在第一限位支架321上,第一限位气缸322驱动第一限位滑块324进而驱动第一弧形挡板325在第一限位滑轨323上往返移动;当第一限位气缸322驱动第一弧形挡板325向前伸出,第一弧形挡板325可挡在第一载具31的正上方,且罩在易拉罐的上侧,防止易拉罐从第一载具31的上方被弹出。

润滑组件33包括第一气缸331、第一滑轨332、第一滑座333、第一旋转气缸334、固定盘335和毛刷336,毛刷336呈u型,用于卡住易拉罐的罐口边缘,u型的内侧设置有刷毛,毛刷336固定在固定盘335的一侧,固定盘335另一侧的轴心与第一旋转气缸334的旋转轴固定连接,第一旋转气缸334转动,带动固定盘335转动,固定盘335转动带动毛刷336沿易拉罐的罐口边缘转动;第一滑轨332沿y轴铺设在机架1上,且第一载具31位于第一滑轨332的延长线上,第一旋转气缸334的外壳固定设置在第一滑座333上,第一滑座333的底端滑动设置在第一滑轨332上,第一气缸331驱动第一滑座333在第一滑轨332上往返移动;当第一气缸331驱动第一滑座333伸出后,可使毛刷336的u型口正好卡在易拉罐的罐口边缘。

润滑油滴在毛刷336的操作采用通过软管自动往毛刷336上提供润滑油的方式,自动往毛刷336上提供润滑油的方式的具体结构为:将装有润滑油的瓶子悬于第一载具31上方,取一软管与瓶子内部连通,软管的另一端朝向毛刷336,通过一夹在软管上的阀门来控制滴油的速度和流量即可。

如图3至图6所示的缩径机构4有十三组,且按照x轴方向排列设置在润滑机构3与翻边机构8之间;

缩径机构4包括第二载具41和分别位于第二载具41两侧的推进组件42和缩径组件43,第二载具41上端设置有承载易拉罐的圆弧形的第二凹槽411,推进组件42用于将第二载具41上的易拉罐推向缩径组件43。

推进组件42包括推块421、滚轮422、第一底膜423、推进滑轨424、导柱425和第二弹簧426,推进滑轨424沿y轴方向设置在机架1上,且第二载具41位于推进滑轨424的延长线上,第一底膜423用于将易拉罐推向缩径组件43,所以第一底膜423面向缩径组件43的一侧面的槽形与易拉罐底部的形状相吻合,第一底膜423固定设置在推块421上靠近第一载具31的一侧面,滚轮422枢接在推块421上远离第一载具31的一侧面,推块421滑动设置在推进滑轨424上;导柱425的一端穿过推块421,且固定设置在第二载具41上,第二弹簧426套设于导柱425,且第二弹簧426抵在推块421和第二载具41之间;导杆435与第二弹簧426的作用在于:当第一底膜423将易拉罐推向缩径组件43之后,第一底膜423需要退回远离第二载具41时,被压缩的第二弹簧426通过推动推块421在推进滑轨424上移动,进而使第一底膜423远离第二载具41。

缩径组件43包括内模431、外模432、第一支撑座433、第二支撑座434、导杆435、限位环436和第一弹簧437,内模431和外模432均呈圆柱形,外模432的两端均为开口状,且外模432的一端朝向第二载具41,另一端固定设置在第一支撑座433上,外模432套设于内模431,外模432内壁从靠近第二载具41的一端开始向内侧设置有内径逐渐缩小的且呈圆弧形的挤压面4321;内模431和外模432靠近第二载具41的一侧均设置为倒圆角结构,利于易拉罐的罐口滑入内膜与外模432之间;

导杆435的一端同时穿过第二支撑座434和第一支撑座433,且与内模431固定连接,导杆435分别与第一支撑座433和第二支撑座434滑动连接,导杆435为内部中空的管状结构,且导杆435的内部与内模431的内部空间连通,限位环436位于第一支撑座433与第二支撑座434之间,且限位环436固定套设在导杆435上,限位环436的作用在于精确控制导杆435的进给距离;第一弹簧437套设于导杆435,且第一弹簧437被压缩在限位环436与第二支撑座434之间;导杆435的另一端连接有充气设备,当推进组件42推动易拉罐,易拉罐的罐口卡入内模431与外模432之间后,充气设备开始通过导杆435和内模431对易拉罐的内部进行充气,易拉罐内部的气压使罐体在缩径时处于鼓胀的状态,使之被推送和挤压时不易变形,亦使缩径的效果更佳。

在外模432的圆周面上还贯穿设置有若干个排气孔4322,排气孔4322靠近第一支撑座433的方向,排气孔4322的作用在于:当易拉罐内的气压过大时,罐内的气压会使内模431后缩,同时第一弹簧437被压缩,此时排气孔4322会与易拉罐内部的空间连通,罐体内部的气压通过排气孔4322排出部分气体而减小。

从润滑机构3到翻边机构8的方向上,相邻缩径机构4的挤压面4321的弧度逐渐向靠近外模432中心线的方向缩小,相邻缩径机构4的外模432的内径值(外模432的内径值即为:外模432内部从挤压面4321到外模432靠近第一支撑座433的一端的内径的值,如图16中所标注的“ф”即表示外模432的内径)逐渐缩小,且十三个外模432的内径值依次为:64.72mm、63.07mm、62.68mm、61.66mm、60.63mm、59.61mm、58.67mm、57.65mm、56.65mm、55.65mm、54.66mm、53.66mm、52.66mm,每组内模431的外径大小分别与其配合的外模432的内径大小相适配。

每组缩径机构4平均将罐口部分向内挤压一定的幅度,多组缩径机构4的连续挤压,使罐口的缩径幅度达到要求。

如图7和图8所示的驱动机构5包括凸轮51和驱动电机52,驱动电机52通过驱动凸轮51转动进而推动推块421在推进滑轨424上往前滑动;凸轮51为桃心形,且凸轮51与滚轮422相互联动,随着凸轮51的旋转,其凸起端会将滚轮422向前顶出,随后滚轮422在第二弹簧426的张力下后缩;凸轮51有十三个,同时固定在驱动电机52的输出轴上,且每个凸轮51与每组推进组件42相匹配。

如图9和图10所示的第一机械手6包括第一支架61、回转气缸62、回转块63、限位板64、回转板65、第一吸嘴66和导向组件67,第一支架61固定设置在机架1上,回转气缸62的外壳与限位板64均固定在第一支架61上,限位板64上设置有控制回转板65运动轨迹的位移槽641,回转块63上设置有与位移槽641相配合的穿孔651,回转板65通过一轴销铰接在穿孔651内,且轴销的一端位于位移槽641内,回转气缸62的回转轴与回转块63固定连接,当回转气缸62旋转时,通过回转块63驱动轴销在位移槽641内移动,进而使回转板65沿着位移槽641的轨迹移动;

第一吸嘴66设置在回转板65的下端,配合回转板65的运动来吸取或放下易拉罐;

导向组件67用于提升回转板65的运行精度,导向组件67包括沿z轴设置的z轴导向滑轨671、z轴导向滑板672和沿x轴设置的x轴导向轨道673,z轴导向滑轨671固定设置在第一支架61上,z轴导向滑板672滑动设置在z轴导向滑轨671上,x轴导向滑轨固定设置在z轴导向滑板672上,回转板65滑动设置在x轴导向滑轨上;当回转气缸62驱动回转板65回转转动的同时,回转板65亦配合导向组件67沿x轴和z轴方向移动,从而使回转板65的移动精度得到提高。

如图11所示的中转机构7设置在缩径机构4和翻边机构8之间,中转机构7包括第四载具71、第四气缸72、第四滑轨73和第四滑板74,第四气缸72的外壳固定设置在第四载具71上,翻边机构8固定设置在第四滑板74上,第四气缸72驱动第四滑板74在第四滑轨73上往返移动,第四气缸72通过驱动第四滑板74来移动翻边机构8的位置,从而配合第二机械手9将易拉罐从第四载具71上将易拉罐吸取并运送至翻边机构8进行作业。

如图11至图14所示的翻边机构8包括第三载具81和分别设于第三载具81两侧的第三限位组件82和翻边组件83,第三载具81固定设置在机架1上,第三载具81的上端面设置有承载易拉罐的呈半圆柱形的第三凹槽,第三载具81靠近第三限位组件82的一端设置有可挡住易拉罐尾端的第三挡板,易拉罐呈卧倒式放置在第三凹槽内之后,其尾端会抵在第三挡板上。

第三限位组件82包括第三限位支架821、第三限位气缸822、第三限位滑轨823、第三限位滑块824和第三弧形挡板825,第三限位支架821固定设置在机架1上,第三限位滑轨823沿y轴固定铺设在第三限位支架821上,且第三载具81位于第三限位滑轨823的延长线方向上,第三限位滑块824滑动设置在第三限位滑轨823上,第三弧形挡板825的一端与第三限位滑块824固定连接,第三限位气缸822的外壳固定设置在第三限位支架821上,第三限位气缸822驱动第三限位滑块824进而驱动第三弧形挡板825在第三限位滑轨823上往返移动;当第三限位气缸822驱动第三弧形挡板825向前伸出,第三弧形挡板825可挡在第三载具81的正上方,且罩在易拉罐的上侧,防止易拉罐从第三载具81的上方被弹出。

翻边组件83包括第三气缸831、第三滑轨832、第三滑座833、第三旋转气缸834、转盘835和翻边轮836,翻边轮836枢接在转盘835的内壁,且翻边轮836的中心轴垂直于转盘835的中心轴,翻边轮836的圆周面为环状的弧形面8361,且弧形面8361上从靠近圆盘中心轴开始至远离圆盘中心轴的方向上的外径逐渐减小;第三旋转气缸834的旋转轴与转盘835的轴心固定连接,第三旋转气缸834转动,带动转盘835转动,转盘835转动带动翻边轮836在易拉罐的罐口边缘转动,从而将易拉罐的罐口边缘向外翻边;第三滑轨832沿y轴铺设在机架1上,且第三载具81位于第三滑轨832的延长线上,第三旋转气缸834的外壳固定设置在第三滑座833上,第三滑座833的底端滑动设置在第三滑轨832上,第三气缸831驱动第三滑座833在第三滑轨832上往返移动;当第三气缸831驱动第三滑座833伸出后,可使翻边轮836的弧形面8361抵在易拉罐的罐口边缘。

如图15所示的第二机械手9包括第五电机91、沿x轴方向设置的第五滑轨92、步进带93、第六气缸94、第六滑轨95、第六滑板96和第二吸嘴97,第六气缸94的外壳滑动设置在第五滑轨92上,第五电机91通过步进带93驱动第六气缸94在第五滑轨92上往返滑动,第六滑轨95沿z轴方向固设在第六气缸94的外壳上,第六气缸94的伸缩杆与第六滑板96固定连接,第六气缸94驱动第六滑板96在第六滑轨95上往返滑动,第二吸嘴97设置在第六滑板96的下端;第二机械手9通过x轴和z轴两个方向的联动,进而将易拉罐从第四载具71吸取并送至第三载具81进行翻边作业。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易拉罐缩径机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在需要缩径的易拉罐罐口处的内外两侧均刷上一层润滑油;

步骤二、设置至少一台缩径机构4,并使相邻缩径机构4的内模431上的挤压面4321和内模431的内径按照需要依次缩小,且使内模431的外径大小相应的与外模432的内径相适配;将易拉罐依次送至每台缩径机构4的相应工位,在每台缩径机构4上将易拉罐的罐口推入相应的外模432与内模431之间来进行冷压定型;

步骤三、设置翻边轮836,使翻边轮836的圆周面上的外径逐渐减小,并使其外径较大的一端靠近易拉罐的中心轴,使翻边轮836的圆周面与易拉罐的罐口边缘相抵,且使翻边轮836以易拉罐的罐口边缘为路径滚动,进而将易拉罐的罐口边缘向外翻边。

工作原理:1、第一机械手6将需要缩径的易拉罐从上料机构2上吸取并运送至第一载具31,第一限位气缸322驱动第一弧形挡板325挡在易拉罐的上方,第一气缸331驱动第一旋转气缸334向前伸出,使毛刷336卡在易拉罐的罐口,第一旋转气缸334驱动毛刷336旋转并在易拉罐的罐口刷一圈润滑油;

2、第一限位气缸322驱动第一弧形挡板325离开易拉罐的上方,同时第一气缸331驱动第一旋转气缸334进而驱动毛刷336离开易拉罐的罐口,第一机械手6将易拉罐从第一载具31上吸取并运送至与第一载具31相邻的第二载具41;

3、驱动电机52驱动凸轮51转动,凸轮51推动推块421向前移动,推块421将易拉罐推向缩径组件43,使易拉罐的罐口卡入内模431和外模432之间,通过挤压面4321使易拉罐的颈部向内收缩,同时通过导杆435和内模431往易拉罐内部充气,防止易拉罐的圆柱面变形;

4、凸轮51转动的同时,第二弹簧426推动推块421逐渐远离第二载具41,易拉罐在内模431内部的气压推动下逐渐与内模431分离,第一机械手6将易拉罐吸取并送至下一个第二载具41上;

5、重复步骤三和步骤四,直到易拉罐在最后一个第二载具41上完成缩径的作业;

6、第一机械手6将易拉罐从第二载具41吸取并运送至第四载具71,第四气缸72驱动翻边机构8在第四滑轨73上移动,并调整好翻边机构8的位置,第二机械手9将易拉罐从第四载具71吸取并运送至第三载具81;

7、第三限位气缸822驱动第三弧形挡板825挡在易拉罐上方,第三气缸831驱动第三旋转气缸834向前伸出,使翻边轮836的圆周面与易拉罐的罐口相抵,第三旋转气缸834驱动翻边轮836旋转,通过弧形面8361使易拉罐的罐口向外翻边;

8、第三限位气缸822驱动第三弧形挡板825离开易拉罐的上方,同时第三气缸831驱动第三旋转气缸834进而驱动翻边轮836离开易拉罐的罐口,第二机械手9将易拉罐从第三载具81吸取并运送至下料机构。

以下给出支持权利要求1的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三:

实施例二

一种易拉罐缩径机,包括机架、上料机构、润滑机构、缩径机构、驱动机构、第一机械手、翻边机构、第二机械手和下料机构;其中上料机构、润滑机构、缩径机构、翻边机构和下料机构按照先后顺序沿x轴方向排列设置在机架上,驱动机构设置在缩径机构的一侧,第一机械手设置在缩径机构的上方,润滑机构用于对易拉罐罐口通过润滑油进行润滑,润滑油采用食用级别的润滑油,缩径机构用于对易拉罐的罐口进行缩径,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缩径机构进行相应作业,翻边机构用于将易拉罐的罐口边缘向外翻边,以利于易拉罐的罐体与顶盖之间的连接;

所述第一机械手将易拉罐从上料机构依次运送至润滑机构和缩径机构的相应工位进行作业,所述第二机械手将易拉罐从缩径机构依次运送至翻边机构的加工工位进行加工后再运送至下料机构进行下料。

润滑机构采用人工滴润滑油的方式将润滑油滴在毛刷上,然后采用人工转动毛刷的方式,在易拉罐的罐口一圈刷上润滑油。

所述缩径机构有十三组,且按照x轴方向排列设置在润滑机构与翻边机构之间;

缩径机构包括第二载具、第六推进气缸、第七推出气缸、内模和外模,第六推进气缸和第七推出气缸分别位于第二载具的两侧,内模和外模位于第二载具和第七推出气缸之间,第二载具上端设置有承载易拉罐的圆弧形的第二凹槽,内模和外模均呈圆柱形,所述外模的两端均为开口状,且外模的一端朝向第二载具,所述外模套设于内模,第七推出气缸的伸缩杆同时穿过内模和外模,所述外模内壁从靠近第二载具的一端开始向内侧设置有内径逐渐缩小的且呈圆弧形的挤压面;内模和外模靠近第二载具的一侧均设置为倒圆角结构,利于易拉罐的罐口滑入内膜与外模之间;第六推进气缸将第二载具上的易拉罐推向内模和外模之间,实现对罐口的缩径,接着通过第七推出气缸从易拉罐的内部将易拉罐推至第二载具上。

从所述润滑机构到翻边机构的方向上,相邻缩径机构的挤压面的弧度逐渐缩小,使每组缩径机构平均将罐口部分向内挤压一定的幅度,多组缩径机构的连续挤压,使罐口的缩径幅度达到要求。

所述第一机械手包括回转气缸、回转块、回转板和第一吸嘴,所述回转块的左部与回转板铰接,且回转块的右部与回转气缸的回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吸嘴设置在回转板的下端,回转气缸带动回转块转,回转块带动回转板左右移动,第一吸嘴配合回转板的移动对易拉罐进行吸取和放下。

所述第二机械手包括第五电机、沿x轴方向设置的第五滑轨、步进带、第六气缸、第六滑轨、第六滑板和第二吸嘴,第六气缸的外壳滑动设置在第五滑轨上,所述第五电机通过步进带驱动第六气缸在第五滑轨上往返滑动,所述第六滑轨沿z轴方向固设在第六气缸的外壳上,第六气缸的伸缩杆与第六滑板固定连接,所述第六气缸驱动第六滑板在第六滑轨上往返滑动,所述第二吸嘴设置在第六滑板的下端;第二机械手通过x轴和z轴两个方向的联动,进而将易拉罐从第四载具吸取并送至第三载具进行翻边作业。

翻边机构包括第三载具、第八推进气缸和翻边组件,第八推进气缸和翻边组件分别位于第三载具的两侧,第八推进气缸将位于第三载具上的易拉罐推向翻边组件进行翻边作业;

所述翻边组件包括第三气缸、第三滑轨、第三滑座、第三旋转气缸、转盘和翻边轮,所述翻边轮枢接在转盘的内壁,且翻边轮的中心轴垂直于转盘的中心轴,所述翻边轮的圆周面为环状的弧形面,且弧形面上从靠近圆盘中心轴开始至远离圆盘中心轴的方向上的外径逐渐减小;所述第三旋转气缸的旋转轴与转盘的轴心固定连接,第三旋转气缸转动,带动转盘转动,转盘转动带动翻边轮在易拉罐的罐口边缘转动,从而将易拉罐的罐口边缘向外翻边;第三滑轨沿y轴铺设在机架上,且第三载具位于第三滑轨的延长线上,第三旋转气缸的外壳固定设置在第三滑座上,第三滑座的底端滑动设置在第三滑轨上,第三气缸驱动第三滑座在第三滑轨上往返移动;当第三气缸驱动第三滑座伸出后,可使翻边轮的弧形面抵在易拉罐的罐口边缘,从而进行翻边作业,翻边完成后,第八推进气缸的伸缩杆缩回,第三气缸驱动第三滑座后退,通过第二机械手将易拉罐吸取并送至下料机构进行下料操作。

实施例三

一种易拉罐缩径机,包括机架、上料机构、润滑机构、缩径机构、驱动机构、第一机械手、翻边机构、第二机械手和下料机构;其中上料机构、润滑机构、缩径机构、翻边机构和下料机构按照先后顺序沿x轴方向排列设置在机架上,驱动机构设置在缩径机构的一侧,第一机械手设置在缩径机构的上方,润滑机构用于对易拉罐罐口通过润滑油进行润滑,润滑油采用食用级别的润滑油,缩径机构用于对易拉罐的罐口进行缩径,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缩径机构进行相应作业,翻边机构用于将易拉罐的罐口边缘向外翻边,以利于易拉罐的罐体与顶盖之间的连接;

所述第一机械手将易拉罐从上料机构依次运送至润滑机构和缩径机构的相应工位进行作业,所述第二机械手将易拉罐从缩径机构依次运送至翻边机构的加工工位进行加工后再运送至下料机构进行下料。

润滑机构包括第一载具、喷嘴、润滑油瓶和充气装置,喷嘴通过气管与润滑油瓶内部连通,充气装置与润滑油瓶内部连通,充气装置对润滑油瓶内部充气,是润滑油瓶内的气压增大,润滑油通过喷嘴喷至易拉罐的罐口边缘。

所述缩径机构有十三组,且按照x轴方向排列设置在润滑机构与翻边机构之间;

缩径机构包括第二载具、第六推进电机、第七推进电机、内模和外模,第六推进电机和第七推进电机分别位于第二载具的两侧,内模和外模位于第二载具和第七推进电机之间,第二载具上端设置有承载易拉罐的圆弧形的第二凹槽,内模和外模均呈圆柱形,所述外模的两端均为开口状,且外模的一端朝向第二载具,所述外模套设于内模,第七推进电机的伸缩杆同时穿过内模和外模,所述外模内壁从靠近第二载具的一端开始向内侧设置有内径逐渐缩小的且呈圆弧形的挤压面;内模和外模靠近第二载具的一侧均设置为倒圆角结构,利于易拉罐的罐口滑入内膜与外模之间;第六推进电机通过丝杆组件将第二载具上的易拉罐推向内模和外模之间,实现对罐口的缩径,接着通过第七推进电机通过丝杆组件从易拉罐的内部将易拉罐推至第二载具上,丝杆组件为常见的现有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从所述润滑机构到翻边机构的方向上,相邻缩径机构的挤压面的弧度逐渐缩小,使每组缩径机构平均将罐口部分向内挤压一定的幅度,多组缩径机构的连续挤压,使罐口的缩径幅度达到要求。

所述第一机械手包括回转气缸、回转块、回转板和第一吸嘴,所述回转块的左部与回转板铰接,且回转块的右部与回转气缸的回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吸嘴设置在回转板的下端,回转气缸带动回转块转,回转块带动回转板左右移动,第一吸嘴配合回转板的移动对易拉罐进行吸取和放下。

翻边机构包括第三载具、第八推进气缸、第九推进气缸、第九旋转气缸和翻边盘,第八推进气缸与第九推进气缸分别位于第三载具的两侧,第九旋转气缸的旋转轴固定连接在翻边盘的轴心,第九推进气缸驱动第九旋转气缸朝向第三载具往返移动,翻边盘朝向第三载具的一面上固定连接有圆锥形的凸起,凸起与翻边盘之间设置为圆角结构,其凸起的轴心与翻边盘的轴心共线,第八推进气缸将易拉罐推向翻边盘的同时,第九推进气缸驱动第九旋转气缸进而推动翻边盘与易拉罐的罐口相抵,第九旋转气缸驱动翻边盘旋转,进而带动凸起沿着易拉罐的罐口边缘转动,从而对易拉罐的罐口进行翻边。

所述第二机械手包括第五电机、沿x轴方向设置的第五滑轨、步进带、第六气缸、第六滑轨、第六滑板和第二吸嘴,第六气缸的外壳滑动设置在第五滑轨上,所述第五电机通过步进带驱动第六气缸在第五滑轨上往返滑动,所述第六滑轨沿z轴方向固设在第六气缸的外壳上,第六气缸的伸缩杆与第六滑板固定连接,所述第六气缸驱动第六滑板在第六滑轨上往返滑动,所述第二吸嘴设置在第六滑板的下端;第二机械手通过x轴和z轴两个方向的联动,进而将易拉罐从第四载具吸取并送至第三载具进行翻边作业,翻边作业完成后,第二机械手将易拉罐从第三载具吸取并送至下料机构进行下料作业。

以上所述并非对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凡依据本发明技术实质对以上的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