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羽绒服面布用冲孔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00517发布日期:2019-10-18 21:52阅读:531来源:国知局
一种羽绒服面布用冲孔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羽绒服面料冲孔
技术领域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羽绒服面布用冲孔工艺。
背景技术
:羽绒服是内充羽绒填料的上衣,外形庞大圆润,是一种冬季里的保暖外套,主要由面布、底布及鸭绒内胆组成,羽绒服的保暖性能主要通过鸭绒内胆中的鸭绒填充量及鸭绒质量来决定的。目前的羽绒服表面颜色通常是单色的,色彩单调,现在也有利用激光冲孔来对羽绒服面料进行打孔,使得羽绒服颜色不至于过于单一,但是目前羽绒服面料打孔时的定位效果较差,导致打出来的孔洞位置不够精确,影响羽绒服的整体美观性,甚至容易出现漏绒等情况。针对上述问题,公告号为cn107175719b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打孔装置,其技术要点是:将大头钉穿刺在面料的打孔处,当打孔处移动到刀头正下方时,大头钉沉入凹坑实现定位,升降台下移弹性环首先与面料接触并将面料撑平,在压弹簧的收缩下,刀头进入环形槽内完成面料的打孔。该方案虽然能实现面料定位,但是针刺处易出现孔洞,容易出现漏绒情况,不利于羽绒服面料的使用。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供一种便于定位冲孔的羽绒服面布用冲孔工艺。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羽绒服面布用冲孔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根据冲孔花型进行花型设计;步骤s2、面布位置信息收集,利用高清相机进行拍照;步骤s3、冲孔位置定位;步骤s4、激光冲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高清相机进行拍照从而对冲孔位置进行确定,然后利用激光进行打孔,无需其它定位装置进行定位或人工定位等,简化工序,且更加自动化。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步骤s1的具体过程为:根据需要利用电脑进行制版并形成制版图案,选择不同颜色的底布和面布,在面布背面根据制版图案进行热熔胶涂覆,然后根据在胶涂图案上的冲孔花型进行花型设计,设计合适的冲孔图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选择不同颜色的底布和面布,在面布上确定热熔胶的涂覆图案分布情况并进行制版,在电脑上形成相应整体分布情况的模板,然后设计在热熔胶涂覆处的冲孔花型。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步骤s2的具体过程为:面布的有胶面朝上并利用传动机构将其移动到相应位置,并利用上方的高清相机对其进行拍照,高清相机所拍照片通过传输光缆导入到激光打孔机所连接的电脑软件中。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传动机构能带动面布移动,当面布移动到固定位置时,高清相机启动,对其下方的面布进行拍照,拍照所得照片可以明显显现出胶涂图案的分布情况,而且所拍照片通过传输光缆自动导入到电脑软件中进行显示和存放。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步骤s3的具体过程为:电脑软件对制版图案和照片上的胶涂图案进行匹配,确定照片上胶涂图案所在位置,即可确定激光打孔机中激光头的原点位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脑软件会根据原先的制版图案和拍照所得图案进行比对,使得两者的胶涂图案位置重合,同时根据高清相机与面布之间的拍摄距离,可以计算出面布所在位置,此时可以确定激光头的原点位置和移动路径。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步骤s4的具体过程为:按下启动按钮,激光头自动移动到原点位置,并根据相应程序将激光头自动移动到面布的胶涂图案位置并对面布进行激光冲孔,沿花型图案边缘旋转切割,在激光冲孔时,所述激光头射出的激光温度为280℃~330℃,速度为15mm/s,激光束直径为0.005mm~0.02mm,其后使用热熔胶复合机将底布和面布熔融粘合形成羽绒服面料,熔融粘合温度控制在120℃~15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程序,激光头能自动移动到各个胶涂图案位置并根据花型进行激光冲孔,在面布上冲孔形成多个花型图案,将温度控制在130℃左右对底布和面布进行热压,使得热压处的热熔胶熔融并对底布和面布进行粘接,使得胶涂图案更加明显,胶涂图案可以为圆形、树叶形、扇形等规则图形或是其它不规则图形,形状多变,而且在花型图案处可以展现出底布的颜色,使得羽绒服面料的颜色更加鲜艳,且更具立体感,增强羽绒服面料的美观性,有利于改变羽绒服颜色单调的问题,同时使用胶结工艺,即不需要缝纫线去缝合,减少羽绒服面料的孔洞,不易出现漏绒等情况,使用效果更好。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两根转动辊、用于连接两个转动辊的钢丝网以及用于驱动其中一根转动辊旋转的动力源,所述钢丝网的中间安装有用于将羽绒服面料吸附在钢丝网上表面的负压结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钢丝网对羽绒服面料进行传动,能节省材料,而且配合负压结构,能将羽绒服面料吸附在钢丝网上表面,避免羽绒服出现偏移等情况而造成花型冲孔位置出错,提高羽绒服面料的冲孔质量。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负压结构上开设有负压腔以及若干导通负压腔且位于钢丝网下方的负压孔,若干所述负压孔呈阵列分布,所述负压腔的出口处安装有负压风机。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负压风机,能使得负压腔内形成负压状态,形成内外压强差,为了保持平衡状态,外界空气会通过负压孔加快流入到负压腔内,在空气加快流动时同样会形成一定的负压状态,即面布的上下两面形成压强差,且上方压强大于下方压强,使得面布能紧贴钢丝网,避免出现面布偏移而造成冲孔位置出错的情况,提高实用性。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负压风机的风量为15000m3/h~32000m3/h。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负压风机的风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避免出现压强差较小而导致面布吸附效果差的问题或是压强差过大而造成面布部分向下从钢丝网的网孔中凸出的情况,提高使用效果,保证面布的平整性,便于提高激光冲孔效果。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负压孔的上部呈圆台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负压孔的上部呈圆台状,使得吸风范围更广,提高负压效果,而且不易产生噪音,提高使用效果。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传动机构的上方设有用于移动激光头的导轨机构,所述导轨机构包括x轴导轨和用于带动激光头在x轴导轨上滑动的y轴导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导轨机构,便于带动激光头来回前后移动,方便冲孔。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利用高清相机进行拍照从而对冲孔位置进行确定,然后利用激光进行打孔,无需其它定位装置进行定位或人工定位等,简化工序,自动化程度高,且定位效果好,提高冲孔质量。2.通过设置负压结构,使得面布能紧贴钢丝网,避免出现面布偏移而造成冲孔位置出错的情况,进一步提高冲孔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一种羽绒服面布用冲孔工艺的工艺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一种羽绒服面布用冲孔工艺中传动机构、负压结构和导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转动辊;2、钢丝网;3、负压结构;4、负压腔;5、负压孔;6、负压风机;7、x轴导轨;8、y轴导轨;9、高清相机;10、激光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实施例1:一种羽绒服面布用冲孔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根据冲孔花型进行花型设计,根据需要利用电脑进行制版并形成制版图案,选择不同颜色的底布和面布,在面布背面根据制版图案进行热熔胶涂覆,其后使用热熔胶复合机将底布和面布熔融粘合形成羽绒服面料,熔融粘合温度控制在120℃~150℃,熔融粘合处形成胶涂图案,然后根据在胶涂图案上的冲孔花型进行花型设计,设计合适的冲孔图案;步骤s2、面料位置信息收集,利用高清相机9进行拍照,利用传动机构将面布朝上的羽绒服面料移动到相应位置,并利用上方的高清相机9对羽绒服面料进行拍照,高清相机9所拍照片通过传输光缆导入到激光打孔机所连接的电脑软件中;步骤s3、冲孔位置定位,电脑软件对制版图案和照片上的胶涂图案进行匹配,确定照片上胶涂图案所在位置,即可确定激光打孔机中激光头10的原点位置;步骤s4、激光冲孔,按下启动按钮,激光头10自动移动到原点位置,并根据相应程序将激光头10自动移动到羽绒服面料的胶涂图案位置并对面布进行激光冲孔,沿花型图案边缘旋转切割,在激光冲孔时,激光头10射出的激光温度为280℃~330℃,速度为15mm/s,激光束直径为0.005mm~0.02mm。先选择不同颜色的底布和面布,在面布上确定热熔胶的涂覆图案分布情况并进行制版,在电脑上形成相应整体分布情况的模板,然后设计在热熔胶涂覆处的冲孔花型,传动机构能带动面布移动,当面布移动到固定位置时,高清相机9启动,对其下方的面布进行拍照,拍照所得照片可以明显显现出胶涂图案的分布情况,而且所拍照片通过传输光缆自动导入到电脑软件中进行显示和存放,电脑软件会根据原先的制版图案和拍照所得图案进行比对,使得两者的胶涂图案位置重合,同时根据高清相机9与面布之间的拍摄距离,可以计算出面布所在位置,此时可以确定激光头10的原点位置和移动路径,启动程序,激光头10能自动移动到各个胶涂图案位置并根据花型进行激光冲孔,在面布上冲孔形成多个花型图案,将温度控制在130℃左右对底布和面布进行热压,使得热压处的热熔胶熔融并对底布和面布进行粘接,使得胶涂图案更加明显,胶涂图案可以为圆形、树叶形、扇形等规则图形或是其它不规则图形,形状多变,而且在花型图案处可以展现出底布的颜色,使得羽绒服面料的颜色更加鲜艳,且更具立体感,增强羽绒服面料的美观性,有利于改变羽绒服颜色单调的问题,同时使用胶结工艺,即不需要缝纫线去缝合,减少羽绒服面料的孔洞,不易出现漏绒等情况,使用效果更好。传动机构包括两根转动辊1、用于连接两个转动辊1的钢丝网2以及用于驱动其中一根转动辊1旋转的动力源,动力源为驱动电机,钢丝网2的中间安装有用于将羽绒服面料吸附在钢丝网2上表面的负压结构3,负压结构3上开设有负压腔4以及若干导通负压腔4且位于钢丝网2下方的负压孔5,若干负压孔5呈阵列分布,负压腔4的出口处安装有负压风机6,负压风机6的风量为15000m3/h,负压孔5的上部呈圆台状,传动机构的上方设有用于移动激光头10的导轨机构,导轨机构包括x轴导轨7和用于带动激光头10在x轴导轨7上滑动的y轴导轨8。利用钢丝网2对羽绒服面料进行传动,能节省材料,而且配合负压结构3,负压结构3中的负压风机6能使得负压腔4内形成负压状态,形成内外压强差,为了保持平衡状态,外界空气会通过负压孔5加快流入到负压腔4内,在空气加快流动时同样会形成一定的负压状态,即面布的上下两面形成压强差,且上方压强大于下方压强,使得面布能紧贴钢丝网2,避免出现面布偏移而造成冲孔位置出错的情况,提高羽绒服面料的冲孔质量,提高实用性。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负压风机6的风量不同,实施例2中负压风机6的风量为10000m3/h。实施例3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负压风机6的风量不同,实施例3中负压风机6的风量为13000m3/h。实施例4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负压风机6的风量不同,实施例4中负压风机6的风量为22000m3/h。实施例5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负压风机6的风量不同,实施例5中负压风机6的风量为32000m3/h。实施例6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负压风机6的风量不同,实施例6中负压风机6的风量为350000m3/h。实施例7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负压风机6的风量不同,实施例7中负压风机6的风量为40000m3/h。分别按实施例1-7方案对同种面料进行激光冲孔,对面布在传动过程中进行观察、检测,所得数据如下表所示:编号面布与钢丝网贴合情况冲孔效果实施例1平整贴合,传动无偏移优秀实施例2平整贴合,传动有较小偏移较差实施例3平整贴合,传动有较大偏移较差实施例4平整贴合,传动无偏移优秀实施例5平整贴合,传动无偏移优秀实施例6面布部分下凸,传动无偏移较差实施例7面布部分下凸,传动无偏移较差对比实施例1-7的数据可知,负压风机6的风量在15000m3/h~32000m3/h之间的冲孔效果较好,随着负压风机6的风量减弱,面布和钢丝网2的紧贴效果变差,易发生偏移,随着负压风机6的风量增强,面布和钢丝网2的紧贴效果过强,负压孔5上方的面布处易发现向下凸起的情况,造成面布传动过程中不能保持平整状态,影响冲孔质量。综上所述,本发明利用高清相机9进行面布胶涂图案定位以及利用负压结构3对面布进行平整性保持,能便于在既定位置进行激光冲孔,使得面布和底布胶合时能在表面显现出底布的颜色,使得该羽绒服面料能体现出不同色彩,立体感强。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技术领域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