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屏壳体组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50184发布日期:2019-11-27 20:07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柔性屏壳体组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柔性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柔性屏壳体组装装置。



背景技术:

柔性屏具有轻薄、可弯曲及低功耗的特点,在手机、智能穿戴等电子设备上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在实际当中为了发挥柔性屏的作用,安装柔性屏的壳体也需要能够任意弯折,为此,在现有技术中柔性屏的壳体分为两部分并通过铰链或者转轴进行连接,以达到可以弯折的目的。然而,壳体在组装的时候,壳体的两部分会出现不在同一个平面的问题,使得在后续的柔性屏贴附至壳体的工序中,柔性屏与壳体之间会出现间隙或者错位。

鉴于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柔性屏壳体组装装置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柔性屏壳体组装装置,用来组装用于安装柔性屏的壳体,旨在通过定位治具来对齐壳体的各个部件,以解决柔性屏贴在壳体上后与壳体之间产生间隙或者错位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柔性屏壳体组装装置,包括安装板及设置在安装板上的定位治具与一对驱动件;所述定位治具包括均与所述安装板滑动配合的第一治具、第二治具及位于所述第一治具与所述第二治具之间的第三治具,所述一对驱动气缸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治具与所述第二治具并推动所述第一治具与所述第二治具向靠近或者远离所述第三治具的方向移动;所述第一治具靠近所述第三治具的一端延伸形成与所述第三治具及所述第二治具滑动配合的定位柱,所述第三治具与所述第二治具则分别开设有与所述定位柱滑动配合的定位孔。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治具背离所述安装板的一侧凸起形成第一定位凸台,所述第二治具背离所述安装板的一侧凸起形成第二定位凸台,所述第三治具的顶端镶嵌有若干定位销。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定位凸台及所述第二定位凸台的顶端均与所述第三治具的顶端平齐。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板在所述定位治具的一侧设有一对压边气缸及位于一对压边气缸之间的压紧气缸,所述压边气缸的一端正对第一治具或者第二治具的侧面并设有可伸缩的第一压块,所述压紧气缸位于所述第三治具的一侧并上设有可转动的第二压块。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板上设有与所述定位治具滑动连接的一对滑轨,所述第一治具与所述第二治具分别在对应的驱动气缸下推动下沿着所述一对滑轨向靠近或者远离所述第三治具的方向移动。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还包括一个机箱,所述安装板安装在所述机箱的顶部,所述一对滑轨设置在所述安装板背离所述机箱的一侧并用于承载定位治具,所述一对驱动气缸则与所述安装板背离所述滑轨的一侧相连并收容于所述机箱中;所述安装板上还开设有位于一对滑轨之间的过孔,每个驱动气缸的一端设有穿过所述过孔并与所述第一治具或者所述第二治具相连的连接块。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内置在机箱中的顶升组件,所述顶升组件包括与所述机箱底部相连的顶升气缸、与所述顶升气缸相连的顶板及若干竖立在所述顶板上并与所述定位治具滑动连接的顶杆,所述定位治具上开设有若干与所述过孔连通并与所述顶杆一一滑动配合的顶升孔。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每个顶升孔均与所述定位柱或者所述定位孔错位设置。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设置在所述第一治具及所述第二治具上的顶升孔均为长圆孔。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顶升组件还包括若干套在所述顶杆上并连接于顶板与安装板之间的弹簧。

本发明提供的柔性屏壳体组装装置通过第一治具、第二治具及第三治具来精准的固定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及转轴的位置,使得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能分别与转轴准确对接,从而避免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及转轴之间因位置不齐导致后续工序中壳体贴合柔性屏的时候产生间隙或者错位的不良问题。

为使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柔性屏壳体组装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柔性屏壳体组装装置的剖视图。

图3为图1所示定位治具的立体图。

图4为图1所示定位治具的立体分解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柔性屏壳体组装装置所组装的壳体的立体图。

图6为图5所示壳体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7为图5所示壳体组装前固定在柔性屏壳体组装装置上的立体图。

图8为图5所示壳体在柔性屏壳体组装装置上完成组装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技术效果更加清晰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解释本发明,并不是为了限定本发明。

请参阅图1、图5及图6,本发明提供一种柔性屏壳体组装装置100,用来组装用于安装柔性屏的壳体10,主要解决柔性屏贴在壳体10上后与壳体10之间产生间隙或者错位的问题。

在本实施方式中,壳体10包括第一壳体101、第二壳体102及连接于第一壳体101与第二壳体102之间的转轴103,且第一壳体101与第二壳体102分别开设有第一安装槽104与第二安装槽105以用于安装柔性屏,柔性屏的弯折处则与转轴103贴合。柔性屏壳体组装装置100的目的是将第一壳体101及第二壳体102与转轴103对齐,使得第一安装槽104与第二安装槽105能够沿转轴103用于连接柔性屏的贴合面完全对齐,从而杜绝柔性屏在贴合后出现间隙或者错位的问题。

请同时参阅图2至图4,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柔性屏壳体组装装置100包括安装板20、设置在安装板20上并用于放置壳体10的定位治具30及一对设置在安装板20上并连接定位治具30的驱动气缸40。

具体的,定位治具30包括均与安装板20滑动连接的第一治具31、第二治具32及位于第一治具31与第二治具32之间的第三治具33,第一治具31、第二治具32及第三治具33分别用来固定第一壳体101、第二壳体102及转轴103并使得第一壳体101、第二壳体102及转轴103按照预设的方位对齐,一对驱动气缸40则分别连接第一治具31与第二治具32并推动第一治具31与第二治具32向靠近第三治具33的方向移动,使得第一壳体101与第二壳体102分别按照预设的方位对接在转轴103的两侧,以进行壳体10的组装。

优选的,第一治具31靠近第三治具33的一端延伸形成与第三治具33及第二治具32滑动连接的定位柱301,对应的,第三治具33与第二治具32分别开设有与定位柱301滑动配合的定位孔302,通过定位柱301与定位孔302的配合,使得第一治具31、第二治具32及第三治具33形成一个整体,从而第一壳体101、第二壳体102及转轴103在组装过程中始终保持在对齐状态,进而保证了壳体10的组装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中,安装板20上设有与定位治具30滑动连接的一对滑轨201,即第一治具31与第二治具32分别在对应的驱动气缸40下推动下沿着一对滑轨201向靠近或者远离第三治具33的方向移动,从而可以精准的控制第一治具31与第二治具32的运动轨迹,进而使得第一治具31与第二治具32上第一壳体101与第二壳体102能与转轴103精准对接。

可选的,柔性屏壳体组装装置100还包括一个机箱50,安装板20安装在机箱50的顶部,一对滑轨201设置在安装板20背离机箱50的一侧并用于承载定位治具30,一对驱动气缸40则与安装板20背离滑轨201的一侧相连并收容于机箱50中,从而可以缩小安装板20的安装面积,利于提高柔性屏壳体组装装置100的紧凑型,对应的,安装板20上还开设有位于一对滑轨201之间的过孔202,每个驱动气缸40的一端设有穿过过孔202并与第一治具31或者第二治具32相连的连接块401以用于推动第一治具31或者第二治具32。

进一步的,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治具31背离安装板20的一侧凸起形成与第一安装槽104配合的第一定位凸台311以用于固定第一壳体101,第二治具32背离安装板20的一侧凸起形成与第二安装槽105配合的第二定位凸台321以用于固定第二壳体102,第三治具33的顶端还镶嵌有若干定位销331以用于固定转轴103,且第一定位凸台311及第二定位凸台321的顶端均与第三治具33的顶端平齐,使得第一壳体101、第二壳体102及转轴103分别固定在第一治具31、第二治具32及第三治具33上后,第一安装槽104的底部与第二安装槽105的底部均与沿第三治具33的顶端位于同一个平面上,使得柔性屏可以在壳体10上完全贴平。

进一步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安装板20在定位治具30的一侧设有一对压边气缸203及位于一对压边气缸203之间的压紧气缸204,一对压边气缸203的一端分别正对第一治具31及第二治具32的侧面并设有可伸缩的第一压块2031,以用于压合第一壳体101及第二壳体102的一侧,从而一对压边气缸203使得第一壳体101与第二壳体102的一侧相互对齐,压紧气缸204位于第三治具33的一侧并上设有可转动的第二压块2041,第二压块2041用于压合固定在第三治具33上转轴103以使得转轴103与第三治具33完全贴合。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压块2031与第二压块2041形状大小完全一致并均设有两个相互垂直的压合面,即,第一压块2031可以同时压合第一壳体101的侧面及背离第一安装槽104的顶面,第二压块204可以同时压合第二壳体102的侧面及背离第二安装槽105的顶面,如此第一压块2031与第二压块2041对齐后,第一壳体101与第一定位凸台311可以完全贴合,第二壳体102与第二定位凸台321可以完全贴合,从而可以确保第一安装槽104与第二安装槽105完全对齐。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为了方便取出已经组装好的壳体10,柔性屏壳体组装装置100还包括顶升组件60,顶升组件60内置在机箱50中并穿过安装板20与定位治具30滑动连接以用于将壳体10自定位治具30上顶出。

具体的,顶升组件60包括与机箱50底部相连的顶升气缸601、与顶升气缸601相连的顶板602及若干竖立在顶板602上并与定位治具30滑动连接的顶杆603,定位治具30上开设有若干与过孔202连通并与顶杆603一一滑动配合的顶升孔303,顶升气缸601推动顶板602向靠近安装板20的方向移动使得每个顶杆603从对应的顶升孔303中穿过定位治具30,使得壳体10在顶杆603的作用下自定位治具30上分离,从而方便操作人员取出该壳体10。

优选的,每个顶升孔303均与定位柱301或者定位孔302错位设置,以防止顶杆603与定位柱301之间产生干涉,设置在第一治具31及第二治具32上的顶升孔303均为长圆孔,以防止对应的顶杆603干涉第一治具31及第二治具32的移动。在本实施方式中,顶板602上设有六个顶杆603,对应的,定位治具30上开设有六个顶升孔303,且第一治具31、第二治具32及第三治具33上分别设有一对顶升孔303,亦即,第一治具31、第二治具32及第三治具33均与两个顶杆603滑动连接,同时为了防止顶杆603与定位柱301干涉,每一对顶升孔303均设置在对应定位柱301或者对应定位孔302的两侧。

优选的,为了便于顶杆603在顶出壳体10后能够迅速的复位,顶升组件60还包括若干套在顶杆603上并连接于顶板602与安装板20之间的弹簧604,从而可以通过弹簧604的弹性作用来加速顶杆603的复位过程。在本实施方式中,若干弹簧604一一套在与第一治具31及第二治具32滑动连接的顶杆603上。

请参阅图7及图8,本发明提供的柔性屏壳体组装装置100在进行壳体10的组装时,先将第一壳体101、第二壳体102及转轴103分别固定在第一治具31的第一定位凸台311、第二治具32的第二定位凸台321及第三治具33上,接着压边气缸203伸出并将第一压块2031压在第一壳体101与第二壳体102的一侧,使得第一壳体101与第二壳体102的一侧处于同一个平面上,同时压紧气缸204也转动第二压块2041并将第二压块2041压在转轴103上,使得转轴103与第三治具33完全贴合,即使得第一壳体101、第二壳体102与转轴103对齐,再接着驱动气缸40推动第一治具31与第二治具32向靠近第三治具33的方向移动,使得第一壳体101与第二壳体102分别与转轴103的两侧形成对接,此时将第一壳体101与第二壳体102分别与转轴103锁紧便可完成壳体10的组装,然后压边气缸203带动第一压块2031复位至初始状态,压紧气缸204带动第二压块2041复位至初始状态,顶升气缸601推动顶杆603将完成组装的壳体10顶出以让操作人员取走,且取走壳体10后驱动气缸40带动第一治具31和第二治具32回复到原位,接着顶升气缸601带动顶杆603回复到原位,,以进行下一个壳体10的组装。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柔性屏壳体组装装置100通过第一治具31、第二治具32及第三治具33来精准的固定第一壳体101、第二壳体102及转轴103的位置,使得第一壳体101及第二壳体102能分别与转轴103准确对接,从而避免第一壳体101、第二壳体102及转轴103之间因位置不齐导致壳体10贴合柔性屏的时候产生间隙或者错位的不良问题。

本发明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描述,因此对于熟悉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优点和修改,故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代表性的设备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示示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