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件校正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72179发布日期:2020-02-08 05:59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工件校正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机械加工辅助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工件校正系统。



背景技术:

板材在进入折弯机或者其他板材加工机床工作区域前,因质量较重,需要借助于起吊装置将板材先行放置于载物平台上,由于操作人员放置的不可控性,导致板材有可能会偏移出载物平台外,从而无法顺利进入工作区域。甚至存在板材碰撞机台,造成机台损伤。

而较厚的板材质量较重,仅凭人力难以推动。目前所采取的方法是依靠人力借用撬棍等工具将板材平移至载物平台有效切割范围内,浪费人力物力,且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工件校正系统。

一种工件校正系统,用于承载工件,并将所述工件校正至特定的位置,所述的工件校正系统包括:

机架;

驱动组件,包括固定部和运动部,所述固定部固定连接于所述机架,所述运动部可拆卸的连接所述工件,所述驱动组件能够拖动所述工件在一个平面内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运动;以及

校正组件,设于所述机架上,所述校正组件至少设置有两个,当所述驱动组件拖动所述工件沿其中一个方向移动时,所述工件的侧边能够撞击止挡其中一个校正组件,当所述驱动组件拖动所述工件沿另一个方向移动时,所述工件的侧边能够撞击止挡另一个校正组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工作台,固定设于所述机架上,用于承载所述工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镂空部,所述驱动组件的固定部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下方,所述驱动组件的运动部可以通过所述镂空部连接所述工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

第一导向件,沿第一直线方向延伸,作为所述固定部固定连接于所述机架上;

第一滑动件,沿第一直线方向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导向件;

第一驱动件,包括第一固定端和第一移动端,所述第一固定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导向件,所述第一移动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滑动件;

第二导向件,设于所述第一滑动件上且随所述第一滑动件同步运动,所述第二导向件沿第二直线方向延伸;

第二滑动件,沿第二方向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导向件;以及

第二驱动件,包括第二固定端和第二移动端,所述第二固定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滑动件,所述第二移动端连接所述运动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向件和所述第二导向件设置在同一个平面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滑动件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臂和第二臂,所述第一臂上设置有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导向件的滑件,所述第二导向件设置在所述第二臂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运动部为吸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滑动件上固定有连接座,所述第二移动端固定于所述连接座,所述运动部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滑动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校正组件包括设于所述机架上的校正杆,所述校正杆与工件抵触的面为弧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与所述驱动组件信号连接的限位开关,所述限位开关至少设置有两个,当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工件沿其中一个方向移动并撞击到其中一个校正组件时,会触发其中一个限位开关,所述驱动组件接收到所述限位开关的信号后,停止驱动所述工件沿着该方向移动。

有益效果:通过工件校正系统,能够承载并移动工件,快速实现对工件进行位置校正,使工件快速校正至目标位置,提高了校正精度,节约了人工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的运动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运动平台的正视图;

图3为图1中的运动平台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的工件校正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的工件校正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的校正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的一个驱动组件的仰视图。

附图标记:100、驱动组件;101、固定部;102、运动部;110、第一导向件;120、第一滑动件;121、第一连接销;122、第一连接接头;123、第一臂;124、第二臂;125、滑件;130、第一驱动件;131、第一固定端;132、第一移动端;140、第二导向件;150、第二滑动件;151、第二连接销;152、第二连接接头;153、连接座;160、第二驱动件;161、第二固定端;162、第二移动端;200、滑动支撑组件;210、支撑板;220、滚球;230、平板;300、机架;310、外框;311、第一边;312、第二边;313、第三边;314、第四边;315、横梁;400、校正组件;410、校正杆;420、杆部;430、圆柱轮;500、工作台;510、镂空部;600、限位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本发明公开内容的理解更佳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为“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运动平台,该运动平台用于承载工件,其承载的工件可以为板材,也可以为其他类型的工件。工件放置在运动平台上,在后续加工时,可以通过搬运机构从该运动平台上取走工件,以进行后续的加工。例如,若工件放置在运动平台上,通过搬运机构从该运动平台上取走工件进行下一步的加工,工件放置在运动平台上具有一个理论位置,搬运机构移动到该理论位置取走工件;实际上,工件放置在运动平台上具有一个实际位置,如果实际位置与理论位置差别较大,将导致搬运机构不能正常的抓取工件。本申请中的运动平台能够对工件在一个平面内进行两个方向的位置调整,进而调整工件的实际位置与理论位置的差距,以提高运动平台上的工件的位置精度。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的运动平台的结构示意图,为了便于表述,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xyz。图2为图1所示的运动平台的正视图,具体地是在xz平面的投影视图。图3为图1中的运动平台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其中主要示出了机架300和驱动组件100。运动平台包括机架300、工作台500、支撑组件200和驱动组件100。其中,机架300作为承载件,其可以直接固定在地面上。工作台500用于承载工件,工作台500可以相对于机架300运动,以带动工作台500上的工件进行运动,以调整工作台500上的工件的实际位置。支撑组件200可以设置在机架300与工作台500之间,以将工作台500支撑在机架300之上,其中,支撑组件200起到支撑工作台500的作用,支撑组件200可以不限制工作台500在水平方向的运动。如图2所示,驱动组件100包括固定部101和运动部102,固定部101固定在机架300上,运动部102固定在工作台500上,通过驱动组件100可以驱动工作台500相对于机架300运动。

如图1所示,机架300可以由若干型材焊接而成,机架300呈长方体,呈长方体的机架300的长度方向沿x轴方向,长方体的机架300的宽度方向沿y轴方向,长方体的机架300的高度方向沿z轴方向。在其他实施例中,机架300还可以为其他形状。

如图3所示,机架300的顶面由四根长型材合围成外框310,外框310中部设置有一沿y轴方向延伸的横梁315,驱动组件100固定在该横梁315上。具体地,驱动组件100的固定部101固定在该横向型材上。

如图3所示,驱动组件100包括第一导向件110,第一导向件110可以作为上述的固定部101,第一导向件110沿第一直线方向延伸,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导向件110沿着x轴方向延伸,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导向件110还可以沿着其他方向延伸。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导向件110可以为导向轨。第一导向件110上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动件120,第一滑动件120与第一导向件110相互配合,使得第一滑动件120沿着第一导向件110进行高精度滑动。第一驱动件130用于驱动第一滑动件120相对于第一导向件110滑动。第一驱动件130包括第一固定端131和第一移动端132,第一固定端131固定在第一导向件110上,第一移动端132连接在第一滑动件120上。驱动组件100还包括第二导向件140,第二导向件140沿第二直线方向延伸,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二导向件140沿着y轴方向延伸,也就是说第二导向件140的延伸方向和第一导向件110的延伸方向在xy平面的投影是垂直的,在其他实施例中,xy平面的投影中,第二导向件140的延伸方向和第一导向件110的延伸方向的夹角还可以为锐角或钝角。第二导向件140也可以为导向轨。第二导向件140上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动件150,第二滑动件150与第二导向件140相互配合,使得第二滑动件150沿着第二导向件140进行高精度滑动。第二驱动件160用于驱动第二滑动件150相对于第二导向件140滑动。第二驱动件160包括第二固定端161和第二移动端162,第二固定端161固定在第一滑动件120上,从而使得第二驱动件160整体上能够随着第一滑动件120同步运动,第二移动端162连接于工作台500,第二移动端162可以作为上述的运动部102。

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驱动件130和第二驱动件160均为气缸,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驱动件130和第二驱动件160还可以为滚珠丝杠和旋转电机的组合,也可以为直线电机,也可以为液压缸。

如图3所示,第一滑动件120设置在第一导向件110上方,第二导向件140设置在第一滑动件120上方,第二滑动件150设置在第二导向件140上方。也就是说,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导向件110和第二导向件140在z轴方向层叠排布。也就是说第二导向件140能够承受第二滑动件150的向下的压力,第一滑动件120能够承受第二导向件140向下的压力,第一导向件110能够承受第一滑动件120向下的压力。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滑动件120与第二导向件140可以固定连接,第二滑动件150和工作台500可以固定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滑动件120与第二导向件140可以一体成型,第二滑动件150和工作台500可以一体成型。其中,固定连接例如可以采用螺栓进行连接,或采用焊接方式进行连接;一体成型指的是由一个整体的原料通过机械加工成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一驱动件130包括第一固定端131和第一移动端132,第一移动端132能够相对于第一固定端131沿第一方向往复移动。第一固定端131固定在第一导向件110上,第一移动端132连接第一滑动件120,第一滑动件120沿第一方向滑动连接于第一导向件110。也就是说,第一驱动件130的驱动方向是沿着第一方向的,第一滑动件120相对于第一导向件110的移动也是沿着第一方向的,而实际在装配时往往会存在装配误差,导致第一驱动件130的驱动方向不是沿着第一方向,或者第一滑动件120相对于第一导向件110的滑动方向不是沿着第一方向,为了减少装配误差导致的工件磨损问题,第一移动端132与第一滑动件120采用柔性连接,具体地,第一滑动件120上固定有第一连接销121,第一移动端132固定有第一连接接头122,第一连接接头122上设置有通孔,第一连接销121插入通孔内从而使第一连接接头122在通孔内能够转动,以补偿上述的安装误差。具体地,如图3所示,第一连接销121的轴向沿着z轴方向,通孔的轴向也是沿着z轴方向,这样使得第一连接接头122与第一连接销121可以在xy平面内自由转动,这样即使存在安装误差,也能减小第一驱动件130的磨损,或者减小第一导向件110与第一滑动件120之间的磨损,由于减小的摩擦力,也能够进一步提高其运动的灵活性。同样的,第二滑动件150上设置有第二连接销151,第二驱动件160的第二移动端162也设置有第二连接接头152,第二连接接头152转动连接于第二连接销151。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运动平台还包括滑动支撑组件200,滑动支撑组件200连接于机架300和工作台500,以为工作台500提供支撑。本实施例中,通过滑动支撑组件200将工作台500支撑于机架300上,当工作台500上放置工件时,工件重量较重,通过滑动支撑组件200承受工作台500的大部分重量,而驱动组件100承受工作台500的较小的重量,即驱动组件100主要承担驱动工作台500移动,而滑动支撑组件200主要承担支撑工作台500的重量,因此可以大大减小驱动组件100的功率,减少输入的能量。

如图1所示,滑动支撑组件200包括支撑板210和转动连接在支撑板210上的滚球2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支撑板210固定在工作台500上,滚球220抵触在机架300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支撑板210固定在机架300上,滚球220抵触在工作台500上。滚球220可以万向滚球220,例如滚球220可以相对于支撑板210沿各个方向滚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机架300上设置有平板230,滚球220滚动抵触在平板230上,平板230与滚球220抵触的面为一个平面。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工作台500上设置有平板230,滚球220滚动抵触在平板230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滑动支撑组件200设置有若干组。工作台500为长方体,在工作平台的四个角处各设置有一组滑动支撑组件200。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工件校正系统,包括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中的运动平台。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的工件校正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工件校正系统还包括校正组件400,校正组件400设置在机架300上。机架300大致长为长方体,机架300的长度方向沿着x轴方向延伸,宽度方向沿着y轴方向延伸,高度方向沿着z轴方向延伸。如图3所示,机架300的顶部包括第一边311、第二边312、第三边313和第四边314,如图4所示,校正组件400至少设置有两组,例如,可以在第一边311和第二边312上分别设置校正组件400。校正组件400沿着z轴方向延伸,在z轴方向校正组件400高于工作台500的上表面。其中,多个校正组件400分别设置在工作台500外围。当工件放置在工作台500上时,驱动组件100驱动工作台500沿x轴方向移动时,工作台500上的工件的侧边能够撞击到第二边312上的校正组件400,驱动组件100驱动工作台500沿y轴方向移动时,工作台500上的工件的侧边能够撞击到第一边311上的校正组件400,撞击后,工作台500还可以继续移动,但是工作台500上的工件被校正组件400止挡,进而相对于工作台500发生滑动,因此,通过第一边311和第二边312上的校正组件400能够调节工件在工作台500上的实际位置,以使实际位置靠近理论位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工件校正系统还包括限位开关600,限位开关600用于使工作台500停止一个方向的移动,例如工作台500沿着第一方向移动,工作台500上的工件撞击到校正组件400后,工作台500继续沿着第一方向移动,直至触发限位开关600,工作台500停止沿着第一方向继续移动。若限位开关600被触发后,工作台500上的工件仍然没有撞击到该校正组件400,那么可以由人工推动工件,使工件撞击到校正组件40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限位开关600设置在机架300上,限位开关600与驱动组件100信号连接。如图4所示,例如,在第一边311上设置有限位开关600a,第二边312上设置有限位开关600b,当工作台500沿着y轴方向移动时,工作台500能够撞击第一边311上的限位开关600a,此时驱动组件100接收到限位开关600a的信号后,停止驱动工作台500沿着y轴方向继续移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若工作台500撞击到第一边311上的限位开关600a之后,驱动组件100接收到限位开关600a的信号后,停止驱动工作台500沿着y轴方向继续移动,并启动x轴方向的移动,即驱动组件100开始驱动工作台500沿着x轴方向移动,当工作台500撞击到第二边312上的限位开关600b之后,驱动组件100接收到限位开关600b的信号后,停止驱动工作台500运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两个限位开关600也可以分别设置在第一滑动件120和第一导向件110上。例如,第一导向件110上设有限位开关600a,第一滑动件120沿x轴方向运动能够撞击到限位开关600a,第一滑动件120上设有限位开关600b,第二滑动件150沿y轴滑动时能够撞击到限位开关600b。第一驱动件130驱动第一滑动件120沿着x轴方向移动,当第一滑动件120撞击到位于第一导向件110上的限位开关600a时,第一驱动件130停止运动,且第二驱动件160开始驱动第二滑动件150沿着y轴方向运动,当第二滑动件150撞击到位于第一滑动件120上的限位开关600b时,第二驱动件160停止驱动第二滑动件150运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校正组件400包括沿z轴方向延伸的校正杆410。校正杆410的顶部凸出于工作台500的上表面,工作台500上的工件能够撞击到校正杆410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校正杆410为圆柱形,进而使得工件与校正杆410大致呈线性接触,提高校正精度。在一些实施例中,校正杆410与工件抵触的面为弧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校正杆410包括杆部420和转动连接在杆部420上的圆柱轮430,圆柱轮430可以为轴承,轴承的轴线方向沿着z轴方向。工件直接抵触在圆柱轮430上,由于圆柱轮430能够相对于杆部420转动,可以减小摩擦阻力,提高校正灵敏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在第一边311上设置有间隔设置的若干个沿直线排布的校正组件400。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工件校正系统,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的工件校正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工件校正系统包括机架300、驱动组件100和校正组件400。

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的校正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6所示的实施例相比于图5所示的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没有设置工作台500。

如图6所示,其中,驱动组件100包括固定部101和运动部102,固定部101固定连接于机架300,运动部102可拆卸的连接工件。例如,运动部102可以为吸盘,吸盘可以吸住工件,当工件重量较重时,吸盘可以朝上设置以吸附并承载工件。又如,运动部102可以为夹爪,通过夹爪夹持工件,以实现运动部102与工件的可拆卸连接。驱动组件100能够拖动工件在一个平面内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运动。例如,第一方向可以为图6中的x轴方向,第二方向可以为图6中的y轴方向。

如图5所示,校正组件400设置在机架300上,校正组件400至少设置有两个。校正组件400可以为上述任意实施例中的校正组件400。当驱动组件100拖动工件沿第一方向移动时,工件的侧边能够撞击止挡其中一个校正组件400,以实现对工件的一个方向的位置校正;当驱动组件100拖动工件沿第二方向移动时,工件的侧边能够撞击止挡另一个校正组件400,以实现对工件的另一个方向的位置校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校正系统还可以包括工作台500,工作台500固定设置在机架300上,工作台500可以承载工件。驱动组件100驱动工件运动时,工件在工作台500上滑动。工作台500上设置有镂空部510,驱动组件100的固定部101设置在工作台500下方,驱动组件100的运动部102可以通过镂空部510连接工件。

如图6所示,机架300上设置有多个驱动组件100,驱动组件100可以承载和拖动工件。图7为图6中的一个驱动组件100的仰视图。如图6和图7所示,驱动组件100包括第一导向件110、第一滑动件120、第一驱动件130、第二导向件140、第二滑动件150、第二驱动件160和运动部102。其中,第一导向件110和第二导向件140均为直线导轨,第一导向件110可以沿着第一方向延伸,第二导向件140可以沿着第二方向延伸,第一导向件110固定在机架300上。第一滑动件120滑动连接于第一导向件110,第二滑动件150滑动连接于第二导向件140,第二导向件140固定在第一滑动件120上。第一驱动件130和第二驱动件160均可以为气缸,第一驱动件130的第一固定端131固定在第一导向件110上,第一驱动件130的第一移动端132固定在第一滑动件120上;第二驱动件160的第二固定端161固定在第一滑动件120或第二导向件140上,第二驱动件160的第二移动端162固定在第二滑动件150或运动部102上。运动部102固定在第二滑动件150上。其中,运动部102为吸盘,吸盘连接有真空发生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第一导向件110沿着x轴方向延伸,第二导向件140沿着y轴方向延伸,第一导向件110和第二导向件140可以安装在同一个平面内,也就是说,第一导向件110和第二导向件140不需要沿着z轴方向分布在不同的平面内,使得驱动组件100的z向高度缩小,提高运动的稳定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第一滑动件120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臂123和第二臂124,第一滑动件120的第一臂123上设置有滑动连接于第一导向件110的滑件125,第一滑动件120的第二臂124上设置有第二导向件14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运动部102为吸盘时,为了保证吸盘在运动时不随意发生转动,提高吸附的牢固性,需要保证吸盘的安装牢固性。第二驱动件160包括第二移动端162和第二固定端161,第二移动端162能够沿着第二方向相对于第二固定端161滑动。第二滑动件150上固定有连接座153,第二移动端162固定在连接座153上,运动部102固定在第二滑动件150上。本实施例中的固定连接可以采用螺栓进行连接。同样的,第二臂124上也可以设置连接座153,第一移动端132固定在第二臂124的连接座153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工件校正系统还包括限位开关600,限位开关600可以设置在校正组件400上,限位开关600信号连接驱动组件100。在其他实施例中,限位开关600也可以设置在机架上。限位开关600用于使工件停止一个方向的移动。例如吸盘吸附工件沿第一方向移动,工件撞击到校正组件400后,触发该校正组件400上的限位开关600,驱动组件100接收到限位开关600的信号,停止驱动工件沿着该方向移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工件沿第一方向移动并撞击触发其中一个限位开关600时,驱动组件100接收到限位开关600的触发信号,停止驱动工件沿第一方向移动,并启动使工件沿第二方向移动,当工件再次撞击到另一个校正组件400并触发其上的限位开关600时,驱动组件100接收到触发信号,停止驱动工件移动。在其他实施例中,限位开关600至少设置有两个,限位开关600可以设置在机架300上。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