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热轧带钢尾部宽度的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9870503发布日期:2020-02-08 05:48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控制热轧带钢尾部宽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当检测到成品带钢为尾部超宽带钢时,获取所述尾部超宽带钢对应的尾部超宽米数、成品宽度、成品厚度、第一板坯宽度以及第一板坯厚度;

根据所述尾部超宽米数、成品宽度、成品厚度、第一板坯宽度以及第一板坯厚度,获得所述带钢超宽米数对应的板坯尾部长度;

根据所述带钢超宽米数对应的板坯尾部长度确定短行程控制的起始点以及短行程控制的距离;

获取用于轧制所述成品带钢的f1机架的轧制力、所述f1机架的工作辊半径以及用于轧制所述成品带钢的立辊的半径,获取下一块用于轧制与所述成品带钢同类型带钢的待轧制板坯的第二板坯宽度以及第二板坯厚度,根据所述第二板坯厚度确定所述f1机架的入口出口厚度差,其中,所述f1机架的入口出口厚度差为所述第二板坯厚度的一半;

获取所述立辊的侧压量;

根据所述f1机架的轧制力、所述f1机架的工作辊半径、所述立辊的半径、所述第二板坯宽度、第二板坯厚度、所述f1机架的入口出口厚度差以及所述立辊的侧压量确定所述立辊的侧压力,根据确定的所述立辊的侧压力,获得目标开度;

在轧制所述待轧制板坯的过程中,当所述立辊位于所述短行程控制的起始点时,设置所述立辊的开度为所述目标开度,并控制所述立辊在所述短行程控制的距离内保持所述目标开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尾部超宽米数、成品宽度、成品厚度、第一板坯宽度以及第一板坯厚度,获得所述带钢超宽米数对应的板坯尾部长度包括:

将所述尾部超宽米数、成品宽度、成品厚度、第一板坯宽度以及第一板坯厚度代入第一公式,获得所述带钢超宽米数对应的板坯尾部长度;其中,所述第一公式为:

其中,l为所述带钢超宽米数对应的板坯尾部长度,l为所述尾部超宽米数,b为所述成品厚度,h为所述成品宽度,b为所述第一板坯厚度,h为所述第一板坯宽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带钢超宽米数对应的板坯尾部长度确定短行程控制的起始点以及短行程控制的距离包括:

根据第二公式,确定短行程控制的距离,其中所述第二公式为:

d=nl

其中,d为短行程控制的距离,n为正数;

以板坯上与板坯最末端相距为所述d的位置作为短行程控制的起始点。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立辊的侧压量包括:

获取所述尾部超宽带钢的超宽量;

根据所述超宽量确定所述立辊的侧压量。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f1机架的轧制力、所述f1机架的工作辊半径、所述立辊的半径、所述第二板坯宽度、第二板坯厚度、所述f1机架的入口出口厚度差以及所述立辊的侧压量确定所述立辊的侧压力包括:

将所述f1机架的轧制力、所述f1机架的工作辊半径、所述立辊的半径、所述第二板坯宽度、第二板坯厚度、所述f1机架的入口出口厚度差以及所述立辊的侧压量代入第三公式,获得所述立辊的侧压力;其中,所述第三公式为:

其中,f立为所述立辊的侧压力,f为所述f1机架的轧制力,b1为所述第二板坯厚度,h1为所述第二板坯宽度,r1为所述立辊的半径,δh1为所述立辊的侧压量,r为所述f1机架的工作辊半径,δh为所述f1机架的入口出口厚度差。

6.一种控制热轧带钢尾部宽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当检测到成品带钢为尾部超宽带钢时,获取所述尾部超宽带钢对应的尾部超宽米数、成品宽度、成品厚度、第一板坯宽度以及第一板坯厚度;

第一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尾部超宽米数、成品宽度、成品厚度、第一板坯宽度以及第一板坯厚度,获得所述带钢超宽米数对应的板坯尾部长度;

第二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带钢超宽米数对应的板坯尾部长度确定短行程控制的起始点以及短行程控制的距离;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于轧制所述成品带钢的f1机架的轧制力、所述f1机架的工作辊半径以及用于轧制所述成品带钢的立辊的半径,获取下一块用于轧制与所述成品带钢同类型带钢的待轧制板坯的第二板坯宽度以及第二板坯厚度,根据所述第二板坯厚度确定所述f1机架的入口出口厚度差,其中,所述f1机架的入口出口厚度差为所述第二板坯厚度的一半;

第三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立辊的侧压量;

第三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f1机架的轧制力、所述f1机架的工作辊半径、所述立辊的半径、所述第二板坯宽度、第二板坯厚度、所述f1机架的入口出口厚度差以及所述立辊的侧压量确定所述立辊的侧压力,根据确定的所述立辊的侧压力,获得目标开度;

宽度控制模块,用于在轧制所述待轧制板坯的过程中,当所述立辊位于所述短行程控制的起始点时,设置所述立辊的开度为所述目标开度,并控制所述立辊在所述短行程控制的距离内保持所述目标开度。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计算模块,用于:

将所述尾部超宽米数、成品宽度、成品厚度、第一板坯宽度以及第一板坯厚度代入第一公式,获得所述带钢超宽米数对应的板坯尾部长度;其中,所述第一公式为:

其中,l为所述带钢超宽米数对应的板坯尾部长度,l为所述尾部超宽米数,b为所述成品厚度,h为所述成品宽度,b为所述第一板坯厚度,h为所述第一板坯宽度。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计算模块,用于:

根据第二公式,确定短行程控制的距离,其中所述第二公式为:

d=nl

其中,d为短行程控制的距离,n为正数;

以板坯上与板坯最末端相距为所述d的位置作为短行程控制的起始点。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获取模块,用于:

获取所述尾部超宽带钢的超宽量;

根据所述超宽量确定所述立辊的侧压量。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计算模块,用于:

将所述f1机架的轧制力、所述f1机架的工作辊半径、所述立辊的半径、所述第二板坯宽度、第二板坯厚度、所述f1机架的入口出口厚度差以及所述立辊的侧压量代入第三公式,获得所述立辊的侧压力;其中,所述第三公式为:

其中,f立为所述立辊的侧压力,f为所述f1机架的轧制力,b1为所述第二板坯厚度,h1为所述第二板坯宽度,r1为所述立辊的半径,δh1为所述立辊的侧压量,r为所述f1机架的工作辊半径,δh为所述f1机架的入口出口厚度差。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