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尘结构及激光加工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27378发布日期:2019-10-19 04:11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除尘结构及激光加工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除尘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除尘结构及激光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激光由于其单色性好、亮度高、方向性好等原因而被广泛应用,例如激光打标、激光焊接、激光切割等。

在用激光加工材料时,会产生大量的粉尘。这些粉尘四处飞散会危害操作人员的健康、污染激光加工设备上的镜片甚至损坏镜片。因此,通常需要在激光加工设备上配置除尘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的粉尘四处飞散导致的危害操作人员健康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除尘结构及激光加工设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除尘装置,用于激光加工设备,包括安装板及除尘组件,所述安装板用于连接激光加工设备,所述除尘组件与所述安装板可拆卸连接,所述除尘组件内形成有第一空腔,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第一通孔及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及所述第二通孔均与所述第一空腔连通,所述第一通孔用于供激光用镜穿过,所述第二通孔用于连通吸引源与所述第一空腔,所述吸引源用于抽取所述第一空腔内的空气;

所述除尘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底板及顶板,所述顶板与所述安装板可拆卸连接,所述底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空腔连通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正对设置。

可选地,所述除尘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顶板上的肘夹,所述肘夹包括肘夹座、手柄及压紧件,所述手柄及所述压紧件均与所述肘夹座连接,所述手柄能够带动所述压紧件压紧在所述安装板上,以锁紧所述安装板与所述顶板,所述手柄还能够带动所述压紧件与所述安装板分离。

可选地,所述除尘结构还包括紧固件,所述除尘组件还包括侧板,所述侧板连接所述底板与所述顶板,所述侧板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紧固件依次穿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第二连接孔,以连接所述安装板与所述侧板。

可选地,所述除尘组件还包括弹簧卡及卡勾,所述弹簧卡设置在所述顶板上,所述卡勾设置在所述侧板上,所述弹簧卡与所述卡勾配合。

可选地,所述除尘组件还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对板及第二对板,所述第一对板及所述第二对板均连接在所述顶板与所述底板之间,所述第一对板上设置有朝向所述第二对板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对板上设置有朝向所述第一对板的第二凹槽,所述底板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及所述第二凹槽内。

可选地,所述除尘结构还包括风刀,所述风刀与所述安装板连接且位于所述第一空腔内,所述第一通孔位于所述风刀与所述第二通孔之间。

可选地,所述除尘组件还包括第一连接块及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设置在所述第一对板上,所述第二连接块设置在所述第二对板上,所述第一连接块具有第一抵接面,所述第二连接块具有第二抵接面,所述风刀具有配合面,所述第一抵接面及所述第二抵接面均与所述配合面抵接。

可选地,所述除尘结构还包括镜片保护组件,所述镜片保护组件与所述安装板连接且位于所述第一空腔内,所述镜片保护组件设置在所述激光用镜与所述底板之间且与所述第三通孔正对设置,所述镜片保护组件内形成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与所述第一空腔连通;

所述镜片保护组件用于连接压缩气源,以使所述第二空腔内产生由所述顶板到所述底板的方向的气流。

可选地,所述镜片保护组件包括上分体及下分体,所述上分体与所述安装板连接,所述上分体上形成有上分腔,所述下分体上形成有下分腔,所述上分腔与所述下分腔连通以形成所述第二空腔;

所述上分体的内壁与所述下分体的外壁之间形成有与所述第二空腔连通的环形槽,所述镜片保护组件内形成有气隙,所述环形槽用于连接所述压缩气源,所述气隙连通在所述上分体与所述下分体之间,所述气隙与所述环形槽连通;

由所述顶板到所述底板的方向上,所述下分体的内壁到所述第一通孔的轴线的距离逐渐减小。

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激光加工设备,包括上述的除尘结构。

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激光加工设备的除尘结构,除尘组件内形成第一空腔,安装板上形成有第一通孔及第二通孔,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均与第一空腔连通,第一通孔用于供激光用镜穿过,第二通孔用于连通吸引源与第一空腔,底板上形成有第三通孔,第三通孔与第一通孔正对设置。这样,经激光用镜发出的光线能够穿过第三通孔到达工件表面。吸引源能够通过第二通孔抽取第一空腔内的空气,以使第一空腔内形成负压,进而使得加工材料表面产生的粉尘由第三通孔进入第一空腔,以达到收集粉尘的作用,从而避免粉尘四处分散对操作人员的健康造成危害,同时也防止了粉尘对周边设备造成的污染及危害。由于除尘组件与安装板可拆卸,因此,操作人员能够对除尘组件进行及时的清洗和维护,进而防止灰尘的堆积而造成堵塞。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激光加工设备的除尘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激光加工设备的除尘结构的俯视图;

图3是图2中A-A截面的剖视图;

图4是图3中B处的放大图;

图5是1所示的激光加工设备的除尘结构其除尘组件的立体图;

图6是图1所示的激光加工设备的除尘结构其镜片保护组件的立体图;

图7是图6所示的镜片保护组件的仰视图;

图8是图7中C-C截面的剖视图。

说明书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1、安装板;11、第一通孔;12、第二通孔;13、第二连接孔;

2、除尘组件;21、第一空腔;22、顶板;221、第四通孔;23、底板;231、第三通孔;24、侧板;241、第一连接孔;25、第一对板;251、第一凹槽;26、第二对板;261、第二凹槽;27、第一连接块;28、第二连接块;281、第二抵接面;29、弹簧卡;210、卡勾;

3、振镜;

4、肘夹;41、肘夹座;42、手柄;43、压紧件;

5、紧固件;

6、风刀;61、配合面;62、出风口;

7、镜片保护组件;71、第二空腔;72、安装顶板;73、上分体;731、上分腔;74、下分体;741、下分腔;742、接头;75、环形槽;76、气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实施方式的除尘结构,能应用到激光加工设备,例如,激光打标机,激光焊接机等。其中除尘结构包括安装板1及除尘组件2,安装板1与激光加工设备连接,除尘组件2与安装板1可拆卸连接。这样,操作人员能够对除尘组件进行及时的清洗和维护,进而防止灰尘的堆积而造成堵塞。当除尘组件2连接在安装板1上时,除尘组件2可将激光加工设备产生的粉尘进行收集,避免粉尘对操作人员的危害以及对周边设备造成的污染甚至损坏。

本实施例中,激光用镜是振镜3。在其他实施例中,激光用镜还可以是透镜等其他镜片。

如图1及图5所示,除尘组件2内形成第一空腔21,安装板1上形成有第一通孔11及第二通孔12,第一通孔11及第二通孔12均与第一空腔21连通,第一通孔11用于供振镜3穿过,振镜3的部分结构位于第一空腔21内,第二通孔12用于连通吸引源与第一空腔21。

除尘组件2包括相对设置的顶板22与底板23,顶板22与安装板1可拆卸连接,底板23上形成有与第一空腔21连通的第三通孔231,第三通孔231与第一通孔11正对设置,这样,由振镜3发出的光线能够穿过第三通孔231到达工件表面。

顶板22上形成第四通孔221,以连通第二通孔12与第一空腔21,这样,吸引源能够通过第二通孔12及第四通孔221抽取第一空腔21内的空气,而使第一空腔21内形成负压,进而使得加工材料表面产生的粉尘由第三通孔231进入第一空腔21,以达到收集粉尘的作用。

如图5所示,该除尘结构还包括设置在顶板22上的肘夹4,肘夹4包括肘夹座41、手柄42及压紧件43,手柄42及压紧件43均与肘夹座41连接,手柄42与压紧件43联动以使手柄42能够带动压紧件43压紧在安装板1上,以锁紧顶板22与安装板1。手柄42还能够带动压紧件43与安装板1分离,从而使安装板1与顶板22分离,以便于清洗顶板22。

如图3及图4所示,除尘结构还包括紧固件5,除尘组件2包括连接在顶板22与底板23之间的侧板24,侧板24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241,安装板1朝向侧板24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连接孔13,紧固件5依次穿设于第一连接孔241及第二连接孔13,以连接安装板1与侧板24。

本实施例中,紧固件5为螺钉。在其他实施例中,紧固件5还可以是螺柱等其他部件。

紧固件5及肘夹4的设置使得该除尘组件2能够稳定地与安装板1连接。在其他实施例中,紧固件5还可以省略。

需要清洗除尘组件2时,通过手柄42使压紧件43与安装板1分离,并将紧固件5拆除,然后再将除尘组件2拉出。

进一步地,除尘组件2还包括弹簧卡29及卡勾210,弹簧卡29设置在顶板22上,卡勾210设置在侧板24上,卡勾210与弹簧卡29配合以连接侧板24与顶板22。在需要清洗除尘组件2内部时,可拉动弹簧卡29,使弹簧卡29与卡勾210分离,将侧板24与顶板22分离开来分别清洗。

如图5所示,除尘组件2还包括第一对板25及第二对板26,第一对板25与第二对板26相对设置且均与顶板22及底板23连接,第一对板25上设置有朝向第二对板26的第一凹槽251,第二对板26上设置有朝向第一对板25的第二凹槽261,底板23滑动连接在第一凹槽251及第二凹槽261内,且可由第一凹槽251及第二凹槽261内滑出。这样整个除尘组件2拉出后,可将底板23沿第一凹槽251及第二凹槽261拉出,对底板23进行清洗。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孔241还可以设置在第一对板25或者第二对板26上。

如图3所示,除尘结构还包括风刀6,风刀6与安装板1连接且位于第一空腔21内,第一通孔11位于风刀6与第二通孔12之间。风刀6能够朝向第二通孔12吹风。这样,一方面,风刀6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第三通孔231处的负压,另一方面,能够加速由第三通孔231进入第一空腔21内的粉尘向第二通孔12处的运动速度,使粉尘不易在第三通孔231处发生堵塞,进而能够使该除尘组件2能够更容易地带走粉尘。

除尘组件2还包括设置在第一对板25上的第一连接块27及设置在第二对板26上的第二连接块28,第一连接块27具有第一抵接面,第二连接块28具有第二抵接面281,风刀6具有配合面61,将底板23沿第一凹槽251及第二凹槽261滑动至预设位置时,第一抵接面及第二抵接面281均与配合面61抵接,以使风刀6对底板23进行限位,完成除尘组件2与安装板1的配合。

本实施例中,除尘结构还包括镜片保护组件7,镜片保护组件7包括安装顶板72、上分体73及下分体74,上分体73通过安装顶板72与安装板1连接,下分体74与上分体73连接。上分体73具有两端开口的上分腔731,下分体74具有两端开口的下分腔741,上分腔731与下分腔741连通以形成第二空腔71,下分腔741与第一空腔21连通,振镜3的部分结构位于上分腔731内。

如图6至图8所示,上分体73的内壁与下分体74的内壁之间形成有环形槽75,在顶板22到底板23的方向上,镜片保护组件内还形成有气隙76,气隙76连通在上分腔731与下分腔741之间,气隙76与环形槽75连通。

下分体74还设置有用于连接压缩气源的接头742,以使环形槽75内有气体流入。

进一步地,由顶板22到底板23的方向上,下分体74的内壁到第一通孔11的轴线的距离逐渐减小。这样,进入环形槽75的压缩气源能够由气隙76进入下分腔741,并借助于科恩达效应沿着下分体74的内壁进入第一空腔21,从而使得第二空腔71内形成有由顶板72到底板23的方向的气流,防止第一空腔21内的粉尘进入第二空腔71污染及损坏振镜3,进而保护了振镜3。

气隙76的形成避免了在上分体73或下分体74开设与环形槽75连通的孔或缺口,简化了加工工艺。

在其他实施例中,安装顶板72还可以省略,上分体73直接与安装板1连接。还可以是,上分体73与下分体74一体成型。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激光加工设备的除尘结构的工作原理如下:

工作时,在第二通孔12处的吸引源的作用下,工件表面上的粉尘由第三通孔231进入第一空腔21,以收集粉尘。由于第二空腔71内形成有由顶板72到底板23的方向的气流,第一空腔21内的粉尘不会进入第二空腔71,进而保护了位于第二空腔71内的振镜3。另外,风刀6的设置加速了第一空腔21内粉尘的流通速度,防止粉尘在除尘组件2内的堵塞。当需要清洗除尘组件2时,转动手柄42使压紧件43与安装板1分离。拧松螺钉,将除尘组件2拉出。除尘组件2拉出后,将底板23由第一凹槽251及第二凹槽261中拉出,将弹簧卡29与卡勾210分离,从而使得该除尘组件2顶板22与侧板24分离,底板23与第一对板25及第二对板26分离,进而彻底清洗除尘组件2的各部件。

完成清洗后,使弹簧卡29与卡勾210配合,完成侧板24与顶板22连接,将底板23滑入第一凹槽251及第二凹槽261,使底板23与侧板24抵接,从而完成除尘组件2的组装。将除尘组件2沿安装板1推动以使第一抵接面及第二抵接面281均与配合面61抵接,转动手柄42使压紧件43压紧在安装板1上,将螺钉拧入第一连接孔241及第二连接孔13,实现除尘组件2与安装板1的连接,准备下次除尘工作。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