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拉伸气瓶内胆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67266发布日期:2019-10-28 23:19阅读:404来源:国知局
一种拉伸气瓶内胆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拉伸模具,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拉伸气瓶内胆模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拉伸气瓶内胆模具一般包括上模、下模和顶料柱,通过在上模和下模之间放置板材原料,然后通过气缸驱动顶料杆挤压板材原料拉伸,最后形成筒形气瓶内胆产品,但在脱模时由于气瓶内胆与上模接触面积大,容易出现气瓶内胆粘合在上模不容易脱落的情况,需要人工进行脱离,大大的降低了生产的效率,非常的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脱料的拉伸气瓶内胆模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拉伸气瓶内胆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下模包括下底座、放料台和顶料柱,所述下底座和放料台之间设有下连接管,所述下底座和放料台上均设有与下连接管相连通的通槽,所述顶料柱位于下连接管内,且所述顶料柱的两端均嵌设于通槽内,所述上模包括与放料台相配合的压设台,所述压设台上依次设有上连接管和上底座,所述压设台上设有与顶料柱相配合的通孔,所述上连接管的外壁上设有四个均匀排列设置的条形通槽,所述放料台相对应条形通槽位置的外壁上均设有脱料件,所述脱料件包括设置在放料台外壁上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靠近上连接管的一端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有转动配合的转轴,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延伸出固定块的两侧,所述转轴上设有朝向上连接管延伸的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端部延伸至条形通槽靠近上底座一端的位置,所述转动杆的端部垂直设有朝向条形通槽内延伸的按压杆,所述固定块一侧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转轴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底座的侧壁上开设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的一端延伸至上底座的中心处,所述上底座靠近上连接管的一面的中心处设有与通气孔相连通的出气孔,所述上底座相对应通气孔的位置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有与通气孔连接的出风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按压杆的端部设有橡胶块。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放料台的圆周排列设置有至少四个限位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模具对产品进行脱模的时候可以通过脱料件对产品辅助脱料,防止产品会粘合在上模无法脱离,大大的提高了生产的速度,通过在上底座的侧壁上开设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的一端延伸至上底座的中心处,所述上底座靠近上连接管的一面的中心处设有与通气孔相连通的出气孔,所述上底座相对应通气孔的位置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有与通气孔连接的出风机,使得在模具脱模的时候能够利用出风机出风,经过通气孔然后从出气孔出风,此时风力便会作用到拉伸成型的产品上,能够进一步的起到脱料的作用,而将出气孔设置在上底座的中心处,使得在出风的时候可以正好吹在产品的中心点,防止偏移吹出会将产品吹斜导致脱料困难,通过在按压杆的端部设有橡胶块,使得按压杆在压设在产品上的时候能够形成缓冲保护,防止对产品形成破坏,通过在放料台的圆周排列设置有至少四个限位板,使得人们在放置板材原料的时候能够进行精确的定位,提高了生产的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图;

图4为上底座的结构剖视图。

1、上模;10、压设台;100、通孔;11、上连接管;110、条形通槽;12、上底座;120、通气孔;121、出气孔;2、下模;20、下底座;21、放料台;22、顶料柱;23、下连接管;3、通槽;4、脱料件;40、固定块;41、安装槽;42、转轴;43、转动杆;44、按压杆;440、橡胶块;45、支撑板;46、伺服电机;5、安装板;6、出风机;7、限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4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拉伸气瓶内胆模具,包括上模1和下模2,所述下模2包括下底座20、放料台21和顶料柱22,所述下底座20和放料台21之间设有下连接管23,所述下底座20和放料台21上均设有与下连接管23相连通的通槽3,所述顶料柱22位于下连接管23内,且所述顶料柱22的两端均嵌设于通槽3内,所述上模1包括与放料台21相配合的压设台10,所述压设台10上依次设有上连接管11和上底座12,所述压设台10上设有与顶料柱22相配合的通孔100,所述上连接管11的外壁上设有四个均匀排列设置的条形通槽110,所述放料台21相对应条形通槽110位置的外壁上均设有脱料件4,所述脱料件4包括设置在放料台21外壁上的固定块40,所述固定块40靠近上连接管11的一端设有安装槽41,所述安装槽41内设有转动配合的转轴42,所述转轴42的两端分别延伸出固定块40的两侧,所述转轴42上设有朝向上连接管11延伸的转动杆43,所述转动杆43端部延伸至条形通槽110靠近上底座12一端的位置,所述转动杆43的端部垂直设有朝向条形通槽110内延伸的按压杆44,所述固定块40一侧设有支撑板45,所述支撑板45上设有伺服电机46,所述伺服电机46的输出轴与转轴42固定连接。所述上底座12的侧壁上开设有通气孔120,所述通气孔120的一端延伸至上底座12的中心处,所述上底座12靠近上连接管11的一面的中心处设有与通气孔120相连通的出气孔121,所述上底座12相对应通气孔120的位置设有安装板5,所述安装板5上设有与通气孔120连接的出风机6。所述按压杆44的端部设有橡胶块440。所述放料台21的圆周排列设置有至少四个限位板7。

在实际操作中,在模具生产气瓶内胆时,首先将板材原料放置在放料台21上,然后驱动上模1朝向下模2滑移,此时上模1的压设台10便会压设在放料台21上,然后驱动对顶料柱22朝向上底座12滑移,此时顶料柱22便会顶着板材原料朝向上模1挤压。当顶料杆进入到压设台10的通孔100内时,板材原料便会受到压设台10的与顶料柱22的配合进行拉伸,通过不断的拉伸使得板材原料会形成气瓶内胆。人们可以通过上连接管11上设置的条形通槽110对拉伸的过程进行观测,进行实时的监测,非常的实用。当拉伸完成时,首先驱动顶料柱22回到原来的位置,然后通过启动伺服电机46,使得伺服电机46的输出轴会带动转轴42进行转动,在转轴42转动的过程中便会带动转动杆43朝向上模1进行转动贴紧,在转动杆43转动的过程中转动杆43端部设置的按压杆44便会滑动至上连接管11的条形通槽110内,此时通过伺服电机46的驱动力使得按压杆44会按压在位于上连接管11内成型的气瓶内胆外壁上。通过排列设置的转动杆43,使得气瓶内胆能够被牢牢的抓紧固定,然后开始驱动上模1进行脱模,此时在上模1不断的升起中,按压杆44会牢牢的将气瓶内胆抓紧,使得气瓶内胆不会粘合在上底座12的通孔100内,始终能够保持在原来的位置。而在上模1开模的过程中按压杆44会在上连接管11的条形通槽110内进行滑移,当按压杆44滑移至条形通槽110下端时,伺服电机46驱动转动杆43松开对气瓶内胆的固定,此时气瓶内胆便会通过自身重力的作用脱离上模1,完成快速脱模,人们便可以下料重新进行上料,非常的便捷,提高了生产的效率。通过在上底座12的侧壁上开设有通气孔120,所述通气孔120的一端延伸至上底座12的中心处,所述上底座12靠近上连接管11的一面的中心处设有与通气孔120相连通的出气孔121,所述上底座12相对应通气孔120的位置设有安装板5,所述安装板5上设有与通气孔120连接的出风机6,使得在模具脱模的时候能够利用出风机6出风,经过通气孔120然后从出气孔121出风,此时风力便会作用到拉伸成型的产品上,能够进一步的起到脱料的作用,而将出气孔121设置在上底座12的中心处,使得在出风的时候可以正好吹在产品的中心点,防止偏移吹出会将产品吹斜导致脱料困难。通过在按压杆44的端部设有橡胶块440,使得按压杆44在压设在产品上的时候能够形成缓冲保护,防止对产品形成破坏。通过在放料台21的圆周排列设置有至少四个限位板7,使得人们在放置板材原料的时候能够进行精确的定位,提高了生产的速度。本实用的模具可以通过脱料件4对产品进行快速脱料,提高了生产的速度。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