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材冲压模具用自动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59767发布日期:2019-10-13 02:46阅读:399来源:国知局
一种板材冲压模具用自动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板材冲压模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板材冲压模具用自动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板材为了适应需要,有的板材在加工时需要进行冲压,现有的板材冲压一般是通过将板材放置在模具的下模座顶部,通过上模座上的冲压工具与下模具配合对板材进行冲压,现有的板材冲压模具不带有自动上料装置,所以在每次使用时,都需要使用人员手动放置板材,使用较为麻烦,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板材冲压模具用自动上料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板材冲压模具用自动上料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板材冲压模具用自动上料装置,包括底座和传送带装置,所述底座底部四角处均设置有支脚,所述底座顶部左侧设置有支撑块,且传送带装置设置在支撑块顶部,所述传送带装置左侧设置有通过支杆固定在底座顶部的导向滑板,所述导向滑板左侧设置有上料壳体,且上料壳体底部为中空结构,所述上料壳体右侧开设有与导向滑板匹配的进料口,所述上料壳体底部设置有出料驱动件,所述上料壳体左侧外壁底部设置有与出料驱动件配合的出料口,所述出料驱动件左侧设置有校准板,所述校准板右侧设置有固定在底座顶部的冲压模具主体。

进一步地,所述出料驱动件包括与上料壳体底部连接的放置平台,所述放置平台右侧中央插接有传动螺杆,所述传动螺杆的右端连接有伺服电机,且伺服电机位于导向滑板下方左侧,所述传动螺杆左端通过轴承与放置平台左侧内壁活动连接,所述传动螺杆外壁螺纹旋合套接有传动块,且传动块顶部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顶部贯穿放置平台顶部并连接有位于上料壳体内腔下方的推料板,且放置平台顶部横向开设有与连接杆匹配的导向滑口,所述推料板底部前后端均设置有滑块,且放置平台顶部前后端开设有与滑块匹配的滑槽。

进一步地,所述推料板顶部设置有橡胶垫,所述上料壳体右侧内壁设置有与推料板匹配的凹槽,所述放置平台长度大于上料壳体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校准板包括与出料驱动件左侧连接的板体,所述板体顶部前后端均固定设置有侧板,两组所述侧板相对一侧外壁均匀插接设置有调节杆,前后侧所述调节杆沿支撑块向冲压模具主体方向逐渐增长,两组所述侧板相对一侧外壁均匀开设有与调节杆匹配的安装通孔,两组所述侧板顶部均匀插接有螺钉,且调节杆外壁均匀开设有与螺钉匹配的螺孔,前后侧所述调节杆相对一端均设置有滑轮。

进一步地,所述上料壳体的长度大于校准板与冲压模具主体的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出料驱动件、校准板、冲压模具主体的下模座顶部均位于同一水平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设置有传送带和导向滑板,使用人员可以将待冲压的板材整齐的装填至上料壳体中,通过设置的出料驱动件和出料口配合,能准确的进行推出板材,同时出料口限制板材,使一次只能出料一块板材,保证出料的有序性,同时在推料板进行推料时,推料板支撑未出料的板材,方便在推料板复位后,位于推料板顶部的板材能向下掉落至放置平台,方便进行下一块板材的上料工作,同时在校准板中设置有逐渐增长的调节杆和滑轮,将移动的板材逐步校正,方便准确的防止在冲压模具主体的下模座顶部,同时板材位于冲压模具主体的下模座顶部时,板材还有部位外壁位于校准板处,可以在冲压时,防止板材错位,大大提高冲压的稳定性,该新型操作简单,方便使用人员控制进行上料,上料快捷简便,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出料驱动件结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校准板结构俯视图。

图中:1、底座;2、支脚;3、支撑块;4、传送带装置;5、导向滑板;6、上料壳体;7、进料口;8、出料口;9、出料驱动件;91、放置平台;92、传动螺杆;93、连接杆;94、推料板;95、导向滑口;10、校准板;101、板体;102、侧板;103、调节杆;104、滑轮;11、冲压模具主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板材冲压模具用自动上料装置,包括底座1和传送带装置4,底座1底部四角处均设置有支脚2,底座1顶部左侧设置有支撑块3,且传送带装置4设置在支撑块3顶部,传送带装置4左侧设置有通过支杆固定在底座1顶部的导向滑板5,导向滑板5的左端向下倾斜,用于使传送带装置4传送来的板材滑进上料壳体6内,导向滑板5左侧设置有上料壳体6,上料壳体6前后侧外壁均设置有透明观察口,方便使用人员观察内部板材及板材上料情况,同时上料壳体6的长度大于板材物料的长度,且上料壳体6底部为中空结构,便于进入上料壳体6的板材与放置平台91顶部接触,上料壳体6右侧开设有与导向滑板5匹配的进料口7,用于板材进入上料壳体6内,上料壳体6底部设置有出料驱动件9,用于带动板材出料,上料壳体6左侧外壁底部设置有与出料驱动件9配合的出料口8,出料口8与板材物料相匹配,只能使一块板材出料,出料驱动件9左侧设置有校准板10,用于将出料的板材进行校准摆正,以便板材平整的放置在冲压模具主体11的下模座顶部,校准板10右侧设置有固定在底座1顶部的冲压模具主体11,冲压模具主体11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通过上模座向下冲压,通过上模座上的冲压杆和下模具上的冲压孔配合即可对板材进行冲压,属于现有技术。

如图2所示:出料驱动件9包括与上料壳体6底部连接的放置平台91,用于接触上料壳体6顶部的板材,放置平台91右侧中央插接有传动螺杆92,传动螺杆92的右端连接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通过导线与外接电源连接,且伺服电机位于导向滑板5下方左侧,传动螺杆92左端通过轴承与放置平台91左侧内壁活动连接,传动螺杆92外壁螺纹旋合套接有传动块,用于带动连接杆93从而带动推料板94移动,且传动块顶部设置有连接杆93,连接杆93顶部贯穿放置平台91顶部并连接有位于上料壳体6内腔下方的推料板94,推料板94的高度小于板材物料的厚度,方便推动位于放置平台91顶部的一块板材通过出料口8向外移动,同时在推动时支撑未被推动的板材,且放置平台91顶部横向开设有与连接杆93匹配的导向滑口95,导向滑口95位于上料壳体6内,控制推料板94移动的最长位置,使推料板94不会从上料壳体6内向外移动,可以保证后续推料板94复位时,位于其顶部的板材能向下掉落,同时推料板94底部前后端均设置有滑块,且放置平台91顶部前后端开设有与滑块匹配的滑槽,保证推料板94移动的稳定性;

如图2所示:推料板94顶部设置有橡胶垫,避免推料板94复位向右侧移动时与位于顶部的板材进行摩擦,降低摩擦产生的磨损,上料壳体6右侧内壁设置有与推料板94匹配的凹槽,初始状态下,推料板94位于凹槽内,方便板材准确的落在放置平台91上,放置平台91长度大于上料壳体6长度;

如图3所示:校准板10包括与出料驱动件9左侧连接的板体101,板体101与放置平台位于同一水平线,板体101顶部前后端均固定设置有侧板102,防止板材脱离板体101,两组侧板102相对一侧外壁均匀插接设置有调节杆103,前后侧调节杆103沿支撑块3向冲压模具主体11方向逐渐增长,通过将调节杆103逐渐增长设置,方便使移动的板材逐渐变正,方便准确的放置在冲压模具主体11的下模座顶部,两组侧板102相对一侧外壁均匀开设有与调节杆103匹配的安装通孔,两组侧板102顶部均匀插接有螺钉,且调节杆103外壁均匀开设有与螺钉匹配的螺孔,方便根据使用者的需要进行调节调节杆103,前后侧调节杆103相对一端均设置有滑轮104;

如图1所示:上料壳体6的长度大于校准板10与冲压模具主体11的长度,在推料板94推动板材向右侧移动时,使板材的一部分位于校准板10处,通过校准板10可以避免冲压时错位;

如图1所示:出料驱动件9、校准板10、冲压模具主体11的下模座顶部均位于同一水平线,方便板材平稳的移动。

实施例:使用时,使用人员进需要进行冲压的板材放置在传送带装置4顶部,传送带装置4带动板材向左侧移动,板材向左侧移动后通过导向导向滑板5向下滑落,通过进料口7进入上料壳体6内腔并向下移动接触放置平台91,通过观察窗口观察板材数量,到达合适的数量后,启动伺服电机带动传动螺杆92,传动螺杆92带动传动块和连接杆93从而使推料板94向左侧移动,推料板94移动继而推动位于放置平台91顶部的板材向出料口出移动,当连接杆93在导向滑口95处滑至最左端时,板材逐渐经过校准板10和冲压模具主体11的下模座顶部相接触,控制冲压模具主体11的上模座向下即可对板材进行冲压,冲压完成后,向左侧拉出从冲压好的板材即可,然后,控制伺服电机带动传动螺杆92翻转,使推料板94向右侧移动进行凹槽,此时,板材不受推料板94的阻挡,向下掉落至放置平台91顶部,接着进行后续的上料冲压工作即可。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