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尺寸误差补偿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88572发布日期:2020-02-21 20:59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一种尺寸误差补偿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尺寸误差补偿机构。



背景技术:

在对零部件进行装配和检测的过程中,经常涉及到将两个零件压至固定的深度,即将其中一个零件压入另一个零件内,且压装的深度值需要控制在很精准的范围内。而受到加工条件的限制,各个零件的自身往往会存在一定的尺寸误差,导致在压装的过程中对压入的深度值产生影响,使深度值发生偏差。

例如,待压入的零件的实际加工尺寸偏小时,在装配到另一个零件上后,两者之间就已经存在间隙;那么在后续的压装中,压装深度的一部分就需要用于补偿该间隙,使实际的压入深度小于理论的压入深度。因此,设计一种可以自动补偿零件尺寸误差的机构就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尺寸误差补偿机构,其可以对相互压装的零件之间的尺寸误差进行补偿,使压装的深度不会受到尺寸误差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尺寸误差补偿机构,包括:压装机构、预压弹簧、浮动轴以及锁紧气缸;所述压装机构位于工件的上方,用于作直线运动以对所述工件进行压合;所述预压弹簧固定设置在所述工件的下方,并随工件的位置下降而压缩;所述浮动轴的一端设置在所述预压弹簧的下方,并与所述工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固定,另一端与所述锁紧气缸连接,所述锁紧气缸在通气或断气的状态间切换,以使所述浮动轴的位置在固定不变或上下浮动的状态间切换。

进一步地,所述尺寸误差补偿机构还包括定位工装;所述工件设置在所述定位工装内,所述预压弹簧固定连接在所述定位工装的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尺寸误差补偿机构还包括导向轴;所述导向轴固定连接在所述定位工装的底部,所述预压弹簧围罩于所述导向轴的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尺寸误差补偿机构还包括导向轴套;所述导向轴套与所述预压弹簧抵接,并固定套设于所述导向轴的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尺寸误差补偿机构还包括浮动接头;所述浮动接头的一端与所述导向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浮动轴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尺寸误差补偿机构还包括机座;所述锁紧气缸固定设置在所述机座内。

进一步地,所述尺寸误差补偿机构还包括机座;所述锁紧气缸固定设置在所述机座内,所述机座上固定设置有径向固定板,所述径向固定板固定套接所述导向轴套的外侧上。

进一步地,所述压装机构为直线气缸或伺服电机。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压装机构第一次下压时,锁紧气缸通气使浮动轴可以上下浮动,工件和浮动轴往下运动,预压弹簧压缩;通过预压弹簧的反弹力使零件之间受力贴合,对间隙进行补偿;锁紧气缸断气后抱紧浮动轴,压装机构第二次下压,使第二次的下压深度等于零件压入的实际深度。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对零件自身尺寸造成的误差进行补偿,使压装的深度值控制在更精准的范围内,提高了装配的精度,因此对零件的适用范围也更广。

附图说明

图1为尺寸误差补偿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尺寸误差补偿机构的正视图;

图3为尺寸误差补偿机构的剖视图。

图中:10、第一零件;20、第二零件;30、机座;40、压装机构;50、定位工装;60、预压弹簧;70、导向轴;80、导向轴套;90、径向固定板;100、浮动接头;110、浮动轴;120、锁紧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尺寸误差补偿机构。

在本实施例中,需要将工件进行压装,具体地,工件包括第一零件10和第二零件20,需将上方的第一零件10压合至下方的第二零件20内。当零件的自身尺寸存在误差时,在压装的过程中,压合的深度会受到尺寸误差造成的影响,造成偏差。

参阅图1-图3,这种尺寸误差补偿机构包括有:机座30;压装机构40,压装机构40设置在机座30的上部,并位于待压装的工件的上方,压装机构40做垂直方向上的直线运动时,可对工件进行压合,使第一零件10被压至第二零件20内;定位工装50,定位工装50为容置和固定工件的工装结构,用于对工件实现定位,工件设置在定位工装50内;预压弹簧60,预压弹簧60设置在定位工装50的底部,并随工件的下降而压缩;导向轴70,导向轴70固定连接在定位工装50的底部,用于将压合的力传递至下方的浮动轴110处,预压弹簧60围罩于导向轴70的外侧;导向轴套80,导向轴套80与导向轴70相适配,并套接在导向轴70的外侧,导向轴套80的上端与预压弹簧60抵接;浮动接头100,浮动接头100作为连接件,用于对导向轴70和浮动轴110实现连接,浮动接头100的一端与导向轴70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浮动轴110固定连接;浮动轴110,浮动轴110设置在浮动接头100的下方,定位工装50、导向轴70、浮动轴110连接并可对力进行传递;锁紧气缸120,锁紧气缸120为标准件,浮动轴110的一端连接在锁紧气缸120内;当锁紧气缸120通气时,浮动轴110被抱紧,位置固定不变;当锁紧气缸120断气时,浮动轴110被松开,其位置可以上下浮动;锁紧气缸120和浮动轴110设置在机座30内。

其中,压装机构40、工件、定位工装50、预压弹簧60、导向轴套80、浮动接头100、浮动轴110、锁紧气缸120自上而下依次设置。

其中,导向轴70、浮动轴110仅为通过其功能特点来进行命名。但凡能适于实现导向作用的轴结构、以及能适于安装在锁紧气缸120内并作位置上下浮动的轴结构,均可应用在本实施例内。

其中,机座30上还设置有径向固定板90;径向固定板90固定在机座30内,其位置固定不动,径向固定板90固定套接在导向轴套80的外侧上,导向轴套80的上端卡紧在径向固定板90上,因此定位工装50下降时,预压弹簧60的下端会顶在导向轴套80上从而进行压缩。由于在本实施例中,压合的方向为导向轴套80的轴向方向,因此径向固定板90的设置可以使导向轴70在径向方向上得到固定,使压装的过程更稳定。

其中,压装机构40优选为伺服电机或直线气缸。

下面对尺寸误差补偿机构的工作过程及工作原理进行详细说明:将零件上位到定位工装50;锁紧气缸120通气,使浮动轴110可以作位置的上下浮动;压装机构40对工件进行第一次下压,此时定位工装50、导向轴70、浮动轴110一同进行下压,预压弹簧60被压缩,向定位工装50施加一个反向的弹力,此时定位工装50、导向轴70、浮动轴110相互压紧,使第一零件10和第二零件20相互贴合,对误差造成的间隙实现了补偿;锁紧气缸120断气,自动抱紧浮动轴110,使浮动轴110的位置固定不动,定位工装50、导向轴70的位置也固定不动;压装机构40对工件进行第二次下压,由于定位工装50的位置被固定,第二次下压的深度即为第一零件10压入的实际深度;压装完成后,各机构复位,等待下一次压装。

通过对上述实施例的详细阐述,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对零件自身尺寸造成的误差进行补偿,使压装的深度值控制在更精准的范围内,提高了装配的精度,因此对零件的适用范围也更广。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