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数控车床的移动安装底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06150发布日期:2019-11-25 23:12阅读:50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数控车床的移动安装底座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控车床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数控车床的移动安装底座。



背景技术:

数控车床是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数控机床之一。它主要用于轴类零件或盘类零件的内外圆柱面、任意锥角的内外圆锥面、复杂回转内外曲面和圆柱、圆锥螺纹等切削加工,并能进行切槽、钻孔、扩孔、铰孔及镗孔等。数控机床是按照事先编制好的加工程序,自动地对被加工零件进行加工。

目前数控车床多直接采用移动轮与其安装底座滑动连接,从而实现数控车床的轴向移动,此种方式移动距离的准确性较差,且由于移动轮承重较大,与滑动轨道的摩擦过程中易产生大量热量,为保证各移动零部件的正常使用需使用冷却液进行降温。

公告号cn208427972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数控车床用可方便移动的安装底座,利用丝杠传送的原理实现车床本体可以在安装底座上进行轴向移动,同时设置了自动润滑冷却机构对其移动过程中进行润滑冷却,但是车床本体重量大,导致丝杠承重大,长期使用中因丝杠强度不够,会导致丝杠发生弯曲变形,影响数控车床的操作。

针对以上问题,有待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数控车床的移动安装底座,具有传送效率高,便于更换维修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用于数控车床的移动安装底座,包括车床本体,所述车床本体的底面四端均固定连接有梯形支撑架,位于长度方向的两个所述梯形支撑架底部设有大于梯形支撑架宽度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设有齿条,所述齿条的下方设有底座,所述底座上端面设有移动槽,所述安装座滑动于移动槽内,位于两个齿条之间的所述底座上端面设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设有自锁机构,所述底座的下端面设有隐藏移动机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底座和梯形支撑架底部的齿条的滑动配合,然后启动驱动机构带动齿条滑动,可以实现车床本体可以在底座上轴向运动,为了避免停机后的晃动,特地设置了自锁机构对驱动机构进行限位,隐藏移动机构可以在需要时启动,然后可以对底座进行位置上的调整,不启动时,底座在地面上不易推动,保证了其稳定性。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双头电机、左转动轴和右转动轴,所述双头电机安装于底座,所述双头电机的两个输出轴分别转动连接于左转动轴和右转动轴,所述左转动轴转动连接有左齿轮,且左齿轮啮合于其中一条齿条,所述右转动轴转动连接有右齿轮,且右齿轮啮合于另一条齿条。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双头电机,双头电机的输出轴转动,可以带动左转动轴和右转动轴转动,依次来使左齿轮和右齿轮进行转动,通过左齿轮和右齿轮分别啮合于相应的齿条来实现齿条的作用运动,从而实现车床本体在底座上的轴向运动,具有传动效率高,负重量大、成本低的优点。

作为优选,所述抬升机构包括底板和四根带螺纹部一的导柱,所述底板固定安装于双头电机底部,所述导柱的一端竖直固定于底座,且导柱的另一端分别穿过于底板的四端,位于所述底板和底座之间的导柱部分均螺合有螺筒,每个所述螺筒外部设有螺纹部二,四个所述螺筒的中心设有电机一,所述电机一固定安装于底板,且电机一的输出轴转动连接有与螺纹部二匹配的螺纹盘。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齿轮齿条的传送会导致两者均出现磨损,对于齿轮的磨损,特地设置了便于更换左齿轮和右齿轮的抬升装置,通过电机一的转动带动螺旋盘转动,螺旋盘与四个螺旋部二的同时啮合,可以带动四个螺筒同时转动,实现螺筒的上移和下移,从而可以抬升底板,使左齿轮和右齿轮与齿条脱离,方便更换。

作为优选,所述安装座设有安装槽,所述齿条卡设于安装槽内,所述安装槽两端开设有安装孔一,所述齿条上设有安装孔二,所述安装孔一和安装孔二之间设有固定螺栓。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固定螺栓对齿条进行固定,同时也方便对齿条的更换。

作为优选,所述安装座的底部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转动连接有滚珠,且滚珠部分露出空腔,置于移动槽内。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小安装座底部与移动槽的摩擦,保持车床本体的运动顺畅。

作为优选,所述齿条侧边的安装座内设有润滑腔,所述润滑腔连通于空腔,所述润滑腔设有加油口。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滚珠在移动槽内滑动会产生摩擦,摩擦生热,润滑腔的加油口内加润滑油,可以通过润滑腔流入空腔,滚珠在润滑油的作用下可以降温以及保证滚珠转动顺畅。

作为优选,所述隐藏移动机构包括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内固定安装有倒置的气缸二,所述气缸二的伸缩杆固定连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连接有万向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缸二进气,伸缩杆伸出,把安装块和万向轮推出容置腔外部,这样底座可以在万向轮的作用下移动到其他地方,便于车床本体的搬运和位置调整,十分轻松。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3为图1的a处放大图。

附图标记:1、车床本体;2、梯形支撑架;3、安装座;31、安装槽;32、空腔;33、润滑腔;331、加油口;4、齿条;5、底座;51、移动槽;6、驱动机构;61、双头电机;62、左转动轴;63、右转动轴;64、左齿轮;65、右齿轮;7、抬升机构;71、底板;72、导柱;73、螺筒;731、螺纹部二;74、电机一;75、螺纹盘;8、隐藏移动机构;81、容置腔;82、气缸二;83、安装块;84、万向轮;9、固定螺栓;10、滚珠。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该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同时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数控车床的移动安装底座,包括车床本体1,车床本体1的底面四端均固定连接有梯形支撑架2,位于长度方向的两个梯形支撑架2底部设有大于梯形支撑架2宽度的安装座3,安装座3上设有齿条4,齿条4的下方设有底座5,底座5上端面设有移动槽51,安装座3滑动于移动槽51内,位于两个齿条4之间的底座5上端面设有驱动机构6。

如图3所示,驱动机构6包括双头电机61、左转动轴62和右转动轴63,双头电机61安装于底座5,双头电机61的两个输出轴分别转动连接于左转动轴62和右转动轴63,左转动轴62转动连接有左齿轮64,且左齿轮64啮合于其中一条齿条4,右转动轴63转动连接有右齿轮65,且右齿轮65啮合于另一条齿条4。

另外,如图2所示,安装座3的底部设有空腔32,空腔32内转动连接有滚珠10,且滚珠10部分露出空腔32,置于移动槽51内,减小安装座3底部与移动槽51的摩擦;齿条4侧边的安装座3内设有润滑腔33,润滑腔33连通于空腔32,润滑腔33设有加油口331,由于滚珠10在移动槽51内滑动会产生摩擦,摩擦生热,润滑腔33的加油口331内加润滑油,可以通过润滑腔33流入空腔32,滚珠10在润滑油的作用下可以降温以及保证滚珠10转动顺畅。

如图3所示,驱动机构6设有供磨损更换的抬升机构7,抬升机构7包括底板71和四根带螺纹部一的导柱72,底板71固定安装于双头电机61底部,导柱72的一端竖直固定于底座5,且导柱72的另一端分别穿过于底板71的四端,位于底板71和底座5之间的导柱72部分均螺合有螺筒73,每个螺筒73外部设有螺纹部二731,四个螺纹伞齿轮的中心设有电机一74,电机一74固定安装于底板71,且电机一74的输出轴转动连接有与螺纹部二731匹配的螺纹盘75。

如图2所示,底座5的下端面设有隐藏移动机构8,隐藏移动机构8包括容置腔81,容置腔81内固定安装有倒置的气缸二82,气缸二82的伸缩杆固定连接有安装块83,安装块83连接有万向轮84,气缸二82进气,伸缩杆伸出,把安装块83和万向轮84推出容置腔81外部,这样底座5可以在万向轮84的作用下移动到其他地方,便于车床本体1的搬运和位置调整。

具体工作原理:启动双头电机61,双头电机61的输出轴转动,可以带动左转动轴62和右转动轴63转动,分别来使左齿轮64和右齿轮65进行转动,通过左齿轮64和右齿轮65分别啮合于相应的齿条4来实现齿条4的作用运动,齿条4下方安装座3内的滚珠10可以减少齿条4与移动槽51的接触面,减少摩擦力。

移动相应距离后,停止双头电机61,便可以实现车床本体1移动相应距离的目的。

由于长期使用齿轮齿条4,定会对齿轮和齿条4有磨损的问题,这时,为了确保传送的精准度,需要对左齿轮64和右齿轮65以及齿条4进行更换。

对左齿轮64和右齿轮65的更换方式是,通过电机一74的驱动,可以带动螺纹盘75的转动,螺纹盘75的圆周外壁上设有螺旋的螺纹部三,可以和螺筒73外壁的螺旋向上的螺纹部二731匹配,所以螺纹盘75转动,螺筒73便可以转动,螺筒73的内部和导杆的螺纹部一螺合,这样子,便可以实现螺筒73向上的移动,螺筒73旋转着向上运动,其螺筒73外壁的螺纹也是螺旋的螺纹部二731,所述螺筒73向上移动的过程中不影响螺纹部二731和螺纹盘75的圆周外壁的螺纹部三的配合,此过程的结果是使底板71被螺筒73顶起,双头电机61被抬升,与双头电机61连接的左转动轴62、右转动轴63、左齿轮64、右齿轮65也会被抬升,方便更换左齿轮64和右齿轮65,同时通过旋松固定螺栓9,也可以对齿条4进行更换,方便快捷,且不费力。

在搬运车床时较费力,这时,气缸二82进气,伸缩杆伸出,把安装块83和万向轮84推出容置腔81外部,这样底座5可以在万向轮84的作用下移动到其他地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