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稳定调节间隙的刀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13804发布日期:2020-02-14 15:22阅读:451来源:国知局
便于稳定调节间隙的刀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轴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电轴刀具。



背景技术:

电主轴刀具常见多种问题,如刀具制造的夹紧不稳定等情况,对于夹紧不稳定的现象其普遍存在,这是主要由于调节环需要与夹头之间留有小缝隙,以达到相互压合,但也由于此缝隙原因而令夹紧过程出现左右偏差,导致产品制造困难、精度不高。现有的解决方式是通过调整卡簧上的螺母,减小弹簧压合量加以排除,但是对于调整而言,其需要整个刀具拆除方能实现,拆装导致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更为稳定地进行刀具调节的刀柄结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便于稳定调节间隙的刀柄,包括夹头、刀柄本体、夹头座、后盖和夹头定介子,所述的夹头置于夹头座内部,其还包括调节环,调节环通过与夹头座后部结合,稳定所述的夹头,所述的调节环前端设有向内凹陷的台阶,中部设有向外凸起的止挡条,所述的刀柄本体内部设有放置调节环的容置空间,刀柄本体与调节环的止挡条之间留有调节间隙,调节环的后部延伸至刀柄本体的后部内侧,且与所述的后盖相抵。

作为对上述便于稳定调节间隙的刀柄的进一步描述,刀柄本体的后部与后盖结合。

作为对上述便于稳定调节间隙的刀柄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的夹头座内外侧分别设有内卡簧和外卡簧,夹头定介子设于夹头座内侧,所述的夹头定介子与外卡簧之间设有一钢珠。

作为对上述便于稳定调节间隙的刀柄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的刀柄本体内还设有调节螺丝和调节螺母,所述的调节环后部设有调节孔,调节螺丝嵌入所述的调节孔中相互固定,所述的调节螺母与刀柄本体内部相接固定,所述的调节螺母和调节螺丝相互配合固定,所述的调节孔等间距设置于调节环的后部。

作为对上述便于稳定调节间隙的刀柄的更进一步描述,所述的刀柄本体外侧端面的一侧设有对应调节孔位置的固定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置了加强型调节环,可以利用该调节环更有利于精度的稳定制造,利用调节环来稳定夹头,以防止夹头在生产中出现左右偏差;在调节环中设有台阶,台阶的前端与本体内腔紧密配合,其与刀柄本体的内腔之间留有间隙,用于调节轴芯;调节环的后端与后盖之间也留有带斜度的间隙,方便调节环在调节过程中的位置空间进行避让,因而可提升在大批量制造过程中的精度与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新型的截面结构图;

图2为另一视觉的截面结构图;

图3为调节环的结构图;

图4为整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

如图1-4所示,便于稳定调节间隙的刀柄,包括夹头1、刀柄本体2、夹头座3、后盖4和夹头定介子5,所述的夹头1置于夹头座3内部,其还包括调节环6,调节环通过与夹头座3后部结合,稳定所述的夹头1,所述的调节环6前端设有向内凹陷的台阶61,中部设有向外凸起的止挡条62,所述的刀柄本体2内部设有放置调节环6的容置空间,刀柄本体与调节环的止挡条之间留有调节间隙63,调节环的后部延伸至刀柄本体的后部内侧,且与所述的后盖相抵。在调节环中设有台阶,可以在转动调整时保证了具有一定的空间通气,从而避免一侧气压过高而受到阻力的问题;在止挡条与刀柄本体之间进行装配后留有空隙,可以更加方便地对调节环调节间隙。调节环的后部延伸至刀柄本体的后部内侧,同时前端也向前延伸,可以使调节过程中更加稳定。

作为对上述便于稳定调节间隙的刀柄的进一步描述,刀柄本体2的后部与后盖4结合,且后盖的前端通过调节环6而与刀柄本体内的容置空间一侧相抵。

作为对上述便于稳定调节间隙的刀柄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的夹头座3内外侧分别设有内卡簧71和外卡簧72,夹头定介子5设于夹头座3内侧,所述的夹头定介子5与外卡簧72之间设有一钢珠10。该钢珠可避免内外卡簧与其他部件之间的摩擦所导致的移位问题。内外卡簧的设置,目的是为了夹头座3与夹头能更好地夹持。

作为对上述便于稳定调节间隙的刀柄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的刀柄本体内还设有调节螺丝81和调节螺母82,所述的调节环后部设有调节孔9,调节螺丝嵌入所述的调节孔9中相互固定,所述的调节螺母82与刀柄本体2内部相接固定,所述的调节螺母和调节螺丝相互配合固定,所述的调节孔9等间距设置于调节环的后部。在该调节螺母中,上下分别设有内外螺纹,其分别与调节螺丝及刀柄本体内侧相结合固定,调节孔的结构也可有效配合调节螺丝进行定位锁定。

作为对上述便于稳定调节间隙的刀柄的更进一步描述,所述的刀柄本体外侧端面的一侧设有对应调节孔9位置的固定孔11。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