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进冲压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85311发布日期:2020-03-27 14:31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级进冲压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冲压模,特别是涉及一种级进冲压模。



背景技术:

对于厚度小的料带,例如厚度仅有0.05mm的料带,非常柔软,就像一层薄纸,很容易就会发生弯曲,因此,现有的级进冲压模在对这类厚度小的料带进行连续冲压时就发现,料带在渐进移动过程中,很容易就发生弯曲、卡料,导致模具无法正常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级进冲压模,其克服了背景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级进冲压模,包括可竖直往复移动的上模组件和设置在该上模组件下方的下模组件,该上模组件包括上模板、模芯及竖向弹性浮动设置在该上模板下方的卸料板,该模芯的下端缩入该卸料板,该下模组件包括下模座和设置在该下模座顶面的凹模板,该凹模板对应该模芯设有模腔,该下模组件还包括多个竖向浮动的抬料柱,这些抬料柱分为两排设置在该模腔的左右两侧,该下模组件内设有驱动该抬料柱向上伸出该凹模板顶面的抬料弹簧,该抬料柱伸出该凹模板的部分在侧壁的中部设有料带槽,料带挂在该料带槽上进行输送,该卸料板的底面对应该抬料柱在料带槽以上的部分设有让位槽,合模时,该卸料板下移并叠置于该凹模板之上,该卸料板压下该抬料柱并使料带下降至与该凹模板的顶面齐平,该抬料柱在料带槽以上的部分插入该让位槽,该模芯的下端向下伸出该卸料板并打入该模腔当中。

设置了两排抬料柱,料带的两边可以挂在抬料柱的料带槽当中进行输送,这样,料带不是贴在凹模板上进行输送,而是悬空进行输送,阻力小,不容易发生弯曲。另外,料带左右两侧的料带槽也能够对料带进行约束,进一步防止料带发生变形。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该下模组件还包括多个竖向浮动的抬料钉,该抬料钉位于二排抬料柱之间,该下模组件内设有驱动该抬料钉向上伸出该凹模板顶面的举升弹簧,该抬料钉的顶面位于该料带槽之下,合模时,该卸料板将该浮动抬料钉压入该凹模板。

在开模过程中,抬料钉在举升弹簧的作用下向个伸出凹模板顶面,从而将料带顶起,避免料带卡在凹模板上,同时在料带行进的过程中,抬料钉也可以在料带下方起来支撑保护的作用,更加有利于防止料带向下弯曲。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该上模组件还包括导正钉,该导正钉的下端向下伸出该卸料板并与料带上的导正孔直线对齐。

合模之前,导正钉先插入到料带的导正孔上,之后模芯再与模腔配合完成冲压工作,从而保证料带上冲压工位的精准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绘示了本实用新型级进冲压模的示意图。

图2绘示了图1当中圆圈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和图2,级进冲压模,包括可竖直往复移动的上模组件10和设置在该上模组件下方的下模组件20,料带每前进一个工位,上模组件10便下移与下模组件20合模完成一次冲压动作。

该上模组件10包括上模板11、模芯12及竖向弹性浮动设置在该上模板下方的卸料板13,该模芯12的下端缩入该卸料板13。当上模组件10下移之后,卸料板13与下模组件接触之后就不再下移,上模板11与模芯12可继续下移,使模芯12伸出卸料板13。上模板11、模芯12、卸料板13三者的连接关系实际上为现有技术,不做详细介绍。

该下模组件20包括下模座21和设置在该下模座顶面的凹模板22,该凹模板22对应该模芯12设有模腔221。该下模组件20还包括多个竖向浮动的抬料柱23,这些抬料柱23分为两排设置在该模腔221的左右两侧。该下模组件20内设有驱动该抬料柱23向上伸出该凹模板22顶面的抬料弹簧,也就是说,该抬料柱23在抬料弹簧的作用下产生可以竖向浮动的自由度。该抬料柱23伸出该凹模板的部分在侧壁的中部设有料带槽232,料带的两左右两边就可以挂在两排导料柱的料带槽232上进行输送。该卸料板13的底面对应该抬料柱23在料带槽以上的部分设有让位槽(图未示)。

该下模组件20还包括多个竖向浮动的抬料钉24,该抬料钉24位于二排抬料柱23之间,该下模组件20内设有驱动该抬料钉24向上伸出该凹模板22顶面的举升弹簧25,该抬料钉24的顶面位于该料带槽232之下。也就是说,该抬料钉24在举升弹簧25的作用下产生可以竖向浮动的自由度。

该上模组件10还包括导正钉14,该导正钉14的下端向下伸出该卸料板13并与料带上的导正孔直线对齐。

生产时:料带挂在抬料柱23的料带槽232上步进式输送,料带在加工的工位上停下来;合模时,上模组件10下移,首先该导正钉14插入料带的导正孔;然后该卸料板13叠置于该凹模板22之上,该抬料柱23在料带槽232以上的部分插入该卸料板13的让位槽,该卸料板13压下该抬料柱23并使料带下降至与该凹模板22的顶面齐平,料带贴在凹模板22上表面,同时,该卸料板13也将该抬料钉24压入该凹模板22。最后,该模芯12继续下移,并且下端向下伸出该卸料板13并打入该模腔221当中,完成冲压。

开模时,上模组件10上移,模芯12重新缩入卸料板,之后卸料板13再上移与下模分离,之后,抬料柱23和抬料钉24上移复位抬起料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依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涵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