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摇臂钻床主轴定位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52697发布日期:2020-05-08 13:08阅读:559来源:国知局
一种摇臂钻床主轴定位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摇臂钻床定位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摇臂钻床主轴定位套。



背景技术:

摇臂钻床,也可以称为横臂钻。摇臂钻床主要由底座、内立柱、外立柱、摇臂、主轴箱及工作台等部分组成。主轴箱是一个复合部件,由主传动电动机、主轴和主轴传动机构、进给和变速机构、机床的操作机构等部分组成。主轴箱安装在摇臂的水平导轨上,可以通过手轮操作,使其在水平导轨上沿摇臂移动。

当进行加工时,由特殊的加紧装置将主轴箱紧固在摇臂导轨上,而外立柱紧固在内立柱上,摇臂紧固在外立柱上,然后进行钻削加工。钻削加工时,设置在主轴上的钻头一边进行旋转切削,一边进行纵向进给,其运动形式为:

1、摇臂钻床的主运动为主轴的旋转运动;

2、进给运动为主轴的纵向进给;

3、辅助运动有:摇臂沿外立柱垂直移动,主轴箱沿摇臂长度方向的移动,摇臂与外立柱一起绕内立柱的回转运动。

在目前的技术中,由于摇臂钻床的主轴需要频繁地启动、停止、正反转,主轴磨损大,主轴在钻孔时容易发生圆形跳动,会导致所钻的孔精度不高,偏差较大,毛刺较多,所以需要定位套对主轴进行定位。目前的定位套与主轴固定连接(定位套与主轴不发生相对移动)。当待加工工件需要主轴伸入工件内部进行打孔时,若定位套设置在距离钻头较远处,定位套对钻头的定位效果欠佳;若定位套设置在距离钻头较近处,定位套会阻碍主轴伸入待加工工件中进行加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摇臂钻床主轴定位套,旨在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目前定位套对主轴进行定位时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摇臂钻床主轴定位套,包括滑动装置、以及滚动定位装置,所述滚动定位装置位于滑动装置下方,所述滑动装置包括环绕主轴设置的连接环,所述连接环内设有开口向下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设有多个并均布在连接环内,所述滑动装置还包括与第一滑槽滑动配合的滑杆;所述滚动定位装置包括环绕主轴设置的定位环,所述定位环的顶面与滑杆底面固定连接,所述定位环靠近主轴的侧面内设有转动凹槽,所述转动凹槽设有多个并均布在定位环内,所述转动凹槽内设有与转动凹槽配合的滚珠,所述滚珠与主轴接触以使滚动定位装置与主轴滚动连接并对主轴进行定位,在外力推动下,滚动定位装置沿着主轴上下滚动,滑动装置中的滑杆随着滚动定位装置沿着第一滑槽上下伸缩运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滚珠突出转动凹槽部分的高度小于滚珠的半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杆侧壁上设有滑块,所述连接环内设有与滑块相配合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的槽口高于第一滑槽槽口,所述第一滑槽槽口与第二滑槽槽口之间形成阻挡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滑槽槽底与滑杆顶面之间设有弹性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定位环上设有防止飞屑或灰尘进入转动凹槽内的挡片,所述挡片靠近转动凹槽槽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滑槽表面或/和滑杆表面上设有用于减小摩擦的涂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滑槽表面或/和滑块表面上设有用于减小摩擦的涂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从开始钻孔到钻孔结束,定位环底面与待加工工件表面一直相抵接,因此在不影响钻孔工作的前提下,定位套与钻头之间的距离一直保持最短,定位效果好;

2、因滚珠的设置,滚动定位装置与主轴之间的摩擦力极小,对主轴几乎没有磨损;

3、定位环、连接环、以及滑杆协同作用一起对主轴进行固定,防止其在钻孔过程中发生圆形跳动,定位准确,大幅减少主轴的磨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置在对待加工工件进行钻孔时的工作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装置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装置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主轴箱;2、滑动装置;21、第一滑槽;22、弹性件;23、连接环;231、阻挡环;24、第二滑槽;25、滑块;26、滑杆;3、滚动定位装置;31、定位环;32、转动凹槽;33、滚珠;4、待加工工件;41、加工凹槽;5、主轴;6、钻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部”和“顶部”、“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实施例1:

如图1、2、3所示,一种摇臂钻床主轴定位套,主轴定位套固定在主轴箱1上,包括滑动装置2、以及滚动定位装置3,滚动定位装置3位于滑动装置2下方,滑动装置2包括环绕主轴5设置的连接环23,连接环23内设有开口向下的第一滑槽21,第一滑槽21设有多个并均布在连接环23内,滑动装置2还包括与第一滑槽21滑动配合的滑杆26;滚动定位装置3包括环绕主轴5设置的定位环31,定位环31的顶面与滑杆26底面固定连接,定位环31靠近主轴5的侧面内设有转动凹槽32,转动凹槽32设有多个并均布在定位环31内,转动凹槽32内设有与转动凹槽32配合的滚珠33,滚珠33与主轴5接触以使滚动定位装置3与主轴5滚动连接并对主轴5进行定位,在外力推动下,滚动定位装置3沿着主轴5上下滚动,滑动装置2中的滑杆26随着滚动定位装置3沿着第一滑槽21上下伸缩运动。待加工工件4内设有加工凹槽41,钻头6需要对加工凹槽41槽底以下部分进行钻孔。未开始打孔时,钻头6和主轴5伸入加工凹槽41内,定位环31底面与待加工工件4表面相抵接。钻头6对待加工工件4进行打孔后,定位环31沿着主轴5向上滚动,滑杆26随着连接环23沿着第一滑槽21向上滑动,定位套不会对钻孔工作造成阻碍,且因滚珠33的设置,滚动定位装置3与主轴5之间的摩擦力极小,对主轴5几乎没有磨损。定位环31、连接环23、以及滑杆26协同作用一起对主轴5进行固定,防止其在钻孔过程中发生圆形跳动,定位准确,大幅减少主轴5的磨损。从开始钻孔到钻孔结束,定位环31底面与待加工工件4表面一直相抵接,因此在不影响钻孔工作的前提下,定位套与钻头6之间的距离一直保持最短,定位效果好。

实施例2:

如图1、2、3所示,一种摇臂钻床主轴定位套,主轴定位套固定在主轴箱1上,包括滑动装置2、以及滚动定位装置3,滚动定位装置3位于滑动装置2下方,滑动装置2包括环绕主轴5设置的连接环23,连接环23内设有开口向下的第一滑槽21,第一滑槽21设有多个并均布在连接环23内,滑动装置2还包括与第一滑槽21滑动配合的滑杆26;滚动定位装置3包括环绕主轴5设置的定位环31,定位环31的顶面与滑杆26底面固定连接,定位环31靠近主轴5的侧面内设有转动凹槽32,转动凹槽32设有多个并均布在定位环31内,转动凹槽32内设有与转动凹槽32配合的滚珠33,滚珠33与主轴5接触以使滚动定位装置3与主轴5滚动连接并对主轴5进行定位,在外力推动下,滚动定位装置3沿着主轴5上下滚动,滑动装置2中的滑杆26随着滚动定位装置3沿着第一滑槽21上下伸缩运动。待加工工件4内设有加工凹槽41,钻头6需要对加工凹槽41槽底以下部分进行钻孔。未开始打孔时,钻头6和主轴5伸入加工凹槽41内,定位环31底面与待加工工件4表面相抵接。钻头6对待加工工件4进行打孔后,定位环31沿着主轴5向上滚动,滑杆26随着连接环23沿着第一滑槽21向上滑动,定位套不会对钻孔工作造成阻碍,且因滚珠33的设置,滚动定位装置3与主轴5之间的摩擦力极小,对主轴5几乎没有磨损。定位环31、连接环23、以及滑杆26协同作用一起对主轴5进行固定,防止其在钻孔过程中发生圆形跳动,定位准确,大幅减少主轴5的磨损。从开始钻孔到钻孔结束,定位环31底面与待加工工件4表面一直相抵接,因此在不影响钻孔工作的前提下,定位套与钻头6之间的距离一直保持最短,定位效果好。

滚珠33突出转动凹槽32部分的高度小于滚珠33的半径。上述结构类似于牛眼万向球的结构,滚珠33可在转动凹槽32内自由转动且不会掉落出转动凹槽32,提高了滚动定位装置3的稳定性。

滑杆26侧壁上设有滑块25,连接环23内设有与滑块25相配合的第二滑槽24,第二滑槽24的槽口高于第一滑槽21槽口,第一滑槽21槽口与第二滑槽24槽口之间形成阻挡环231。阻挡环231的设置可防止滑杆26滑出连接环23,提高滑动装置2的稳定性。另外可具体根据主轴5的长度设置第一滑槽21和滑杆26的长度,使得在不钻孔的情况下定位环31的底面与主轴5的底面相平齐,确保在不影响钻孔工作的前提下,定位套与钻头6之间的距离一直保持最短。

第一滑槽21槽底与滑杆26顶面之间设有弹性件22。弹性件22的设置可提高滑杆26上下滑动的稳定性。

定位环31上设有防止飞屑或灰尘进入转动凹槽32内的挡片(未图示),挡片靠近转动凹槽32槽口。在钻头6钻孔过程中,产生的飞屑(或工作环境中的灰尘)可能会飞溅入(掉入)转动凹槽32内,造成滚珠33的磨损,上述挡片可减少上述情况的发生。

第一滑槽21表面或/和滑杆26表面上设有用于减小摩擦的涂层(未图示)。上述涂层可为tin涂层或ht-ticn涂层或mt-ticn涂层等。

第二滑槽24表面或/和滑块25表面上设有用于减小摩擦的涂层(未图示)。上述涂层可为tin涂层或ht-ticn涂层或mt-ticn涂层等。

工作原理:未开始打孔时,钻头6和主轴5伸入加工凹槽41内,定位环31底面与待加工工件4表面相抵接。钻头6对待加工工件4进行打孔后,定位环31沿着主轴5向上滚动,滑杆26随着连接环23沿着第一滑槽21向上滑动,定位套不会对钻孔工作造成阻碍,且因滚珠33的设置,滚动定位装置3与主轴5之间的摩擦力极小,对主轴5几乎没有磨损。定位环31、连接环23、以及滑杆26协同作用一起对主轴5进行固定,防止其在钻孔过程中发生圆形跳动,定位准确,大幅减少主轴5的磨损。从开始钻孔到钻孔结束,定位环31底面与待加工工件4表面一直相抵接,因此在不影响钻孔工作的前提下,定位套与钻头6之间的距离一直保持最短,定位效果好。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