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压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01012发布日期:2020-07-07 14:33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保压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保压设备。



背景技术:

在电子产品的生产加工过程中,需要对相关产品进行保压,以使得产品达到预定的需求。

目前相关的保压机构一般采用单个驱动装置驱动压块直接压在产品上,对产品进行保压,但是无法配合流水线上的其它机构(例如传输机构等)进行协同作业,在生产中的灵活性不高。另外,一些保压机构在保压时对产品施加的压力不准确,容易导致产品被压坏或者压力不足引起保压失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保压设备,以解决保压过程中灵活性不高以及保压压力不准确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保压设备,包括:

底板;

顶升组件,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顶升组件包括升降板和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第一驱动件的驱动端与所述升降板连接,所述升降板用于承载工件,所述第一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升降板远离或者靠近所述底板;

顶板,与所述底板连接且平行间隔设置于所述底板的一侧;

下压组件,设置在所述顶板上,所述下压组件包括压块和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与所述顶板连接,所述第二驱动件的驱动端与所述压块连接,所述第二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压块与所述升降板配合以对所述工件保压;以及

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位于所述底板与所述升降板之间,所述支撑杆用于在所述压块与所述升降板配合以对所述工件保压时对所述升降板进行支撑。

其中,所述顶升组件还包括支撑块,所述支撑块设置在所述底板上,其中,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第三驱动件、驱动块、滑动板,所述滑动板与所述底板滑动连接,所述第三驱动件设置在所述支撑块上,所述第三驱动件的驱动端穿设所述支撑块与所述驱动块连接,所述驱动块与所述滑动板连接,所述支撑杆设置在所述滑动板上,所述第三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滑动板相对所述底板滑动以使得所述支撑杆支撑所述升降板。

其中,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对接杆,所述对接杆与所述升降板连接,且所述对接杆朝向所述升降板靠近所述支撑杆的一侧,所述对接杆用于与所述支撑杆对接。

其中,所述升降板上还设有多个定位销,所述定位销朝向所述升降板背离所述支撑杆的一侧延伸,所述定位销用于定位所述工件。

其中,所述顶升组件还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一导杆和第一导套,所述第一固定板设置在所述支撑块上,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述第一固定板连接,所述第一导套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板或者所述升降板上,所述第一导杆一端与所述升降板连接,另一端穿设所述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导套套设在所述第一导杆上且与所述第一导杆滑动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导杆穿设所述第一固定板的末端还设有第一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用于对所述第一导杆进行限位。

其中,所述保压设备还包括压力传感器,所述下压组件还包括连接板,所述第二驱动件的驱动端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所述连接板的一端与所述压力传感器连接,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与所述压块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保压的压力。

其中,所述下压组件还包括第二固定板、第二导杆和第二导套,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一端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另一端连接所述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压块连接,所述第二导套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板上,所述第二导杆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板连接,另一端穿设所述顶板,所述第二导套套设在所述第二导杆上且与所述第二导杆滑动连接。

其中,所述第二导杆的一端穿设所述顶板,所述第二导杆还设有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二限位板位于所述顶板远离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一侧,所述第二限位板用于对所述第二导杆进行限位。

其中,所述支撑杆和所述对接杆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驱动件的驱动行程,所述对接杆与所述支撑杆在沿所述支撑杆的轴向上具有间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顶升组件中的第一驱动件驱动升降板相对底板运动以实现对流水线上的工件进行顶升,并使得第二驱动件驱动压块朝升降板的方向运动以实现保压,上述方式能够调节升降板的高度以顶升承载流水线上的工件,进而能够提升保压设备的灵活性,能够方便与流水线进行配合,减少搬运流程,并且通过支撑杆对升降板形成硬支撑,从而能够提升保压过程中压力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保压设备一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保压设备又一实施例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件分实施例,而不是全件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保压设备100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保压设备100包括底板10、顶升组件20、顶板11、下压组件30以及支撑组件40。

顶升组件20设置在底板10上。顶升组件20包括升降板21和第一驱动件22。第一驱动件22与底板10连接,第一驱动件22与底板10可以是卡接或者使用紧固件连接等。第一驱动件22的驱动端与升降板21连接,第一驱动件22可以是气缸、电缸或者电机等。第一驱动件22的驱动端与升降板21为固定连接,只要满足第一驱动件22的驱动端带动升降板21运动时不发生脱离即可,具体连接方式不作限定。

升降板21可为平整的板,升降板21用于承载工件(图未示出),升降板21的外形可以是矩形、圆形等,具体可以根据所需要的工件相应设置,具体在此不作限定。第一驱动件22用于驱动升降板21远离或者靠近底板10,可以理解,第一驱动件22可以驱动升降板21相对底板10做直线运动。例如图1中,升降板21可相对底板10作上下运动。从而可以实现调节工件相对底板10的高度,进而可以方便与流水线上的其它机构(例如传输机构等)配合,使得流水线上的工件可被支撑在升降板21上。

顶板11与底板10连接,顶板11平行间隔设置于底板10的一侧,可以理解,顶板11和底板10之间可以是通过连接板(柱)等固定连接。从而在顶板11和底板10之间可以容置其它部件,例如顶升组件20等。

下压组件30设置在顶板11上。下压组件30可包括压块31和第二驱动件32。第二驱动件32与顶板11连接,第二驱动件32的驱动端与压块31连接,具体连接方式可与第一驱动件22相同,此处不作限定。第二驱动件32可以是气缸、电缸或者电机等。第二驱动件32用于驱动压块31远离或者靠近顶板10。压块31与升降板21配合以对工件保压。

可以理解,保压设备100可以是横跨在流水线上的输送线上,也即流水线的输送线位于底板10和顶板11之间。当工件位于升降板21的上方时,第一驱动件22可以驱动升降板21顶升以支撑承载工件,第二驱动件32驱动压块31的朝远离顶板10的方向运动(即下压),从而实现保压。

支撑组件40位于升降板21和底板10之间,例如,支撑组件40可以是滑动设置在底板10上,或者支撑组件40可与顶升组件20连接(位于顶升组件20上)。支撑组件40包括支撑杆41。支撑杆41位于底板10与升降板21之间。支撑杆41用于在压块31与升降板21配合以对工件保压时对升降板21进行支撑。

在一些应用场景中,当压块31下压对工件进行保压时,第一驱动件22容易受压而使得第一驱动件22的驱动端缩回,升降板21下降导致下压组件30对工件施加的压力不准确。可以理解,在进行保压时,支撑杆41可与升降板21抵接,从而可以避免第一驱动件22的驱动端缩回导致升降板21下降,因此支撑杆41可以提供稳定的硬支撑,进而能够确保保压过程中压力的稳定性和精确性。

通过顶升组件20中的第一驱动件22驱动升降板21相对底板10运动以实现对流水线上的工件进行顶升,并使得第二驱动件32驱动压块31朝升降板21的方向运动以实现保压,上述方式能够调节升降板21的高度以顶升承载流水线上的工件,进而能够提升保压设备100的灵活性,以方便与流水线进行配合,进而能够减少搬运流程,并且通过支撑杆41对升降板21形成硬支撑,从而能够提升保压过程中压力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一并参阅图1和图2,顶升组件20还可包括支撑块23。支撑块23设置在底板10上,支撑块23可以是固定在底板10上。其中,支撑组件40还可包括第三驱动件42、驱动块43、滑动板44。滑动板44与底板10滑动连接。

可选地,底板10上可设置至少一条滑轨13,例如1条或者2条等。滑动板44的底部设有滑块14,通过滑块14与滑轨13配合以实现滑动连接。第三驱动件42设置在支撑块23上。第三驱动件42可以是气缸、电缸或者电机等。第三驱动件42的驱动端穿设支撑块23与驱动块43连接。驱动块43与滑动板44固定连接。上述方式可以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紧凑,从而可以减少设备的占地面积。

支撑杆41设置在滑动板44上,支撑杆41可与滑动板44固定连接且支撑杆41的朝向升降板21的一侧延伸,支撑杆41的长度可以小于于第一驱动件22的驱动行程,从而可以使得第一驱动件22的驱动端被下压组件30下压缩回,支撑杆41可以抵接升降板21。可以理解,第一驱动件可以是气缸,气缸泄压后,下压组件30可以下压工件使得第一驱动件22的驱动端被压回,升降板21可被支撑杆41支撑。第三驱动件42用于驱动滑动板44相对底板10滑动以使得支撑杆41支撑升降板21。可以理解,支撑杆41可相对底板10滑动,从而可以实现灵活调节支撑杆41的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继续参阅图1和图2,支撑组件40还可包括对接杆45。对接杆45与升降板21固定连接,且对接杆45朝向升降板21靠近支撑杆41的一侧。对接杆45用于与支撑杆41对接。可以理解,在本实施例中是支撑杆41和对接杆45共同实现支撑,支撑杆41和对接杆45的长度可以相同。支撑杆41可相对底板10滑动,而对接杆45是与升降板21固定连接,对接杆45并不会相对底板10滑动。因此,当支撑杆41滑动至与对接杆45对齐时,支撑杆41和对接杆45的共同作用下对升降板21形成硬支撑;支撑杆41滑动至未对齐时,第一驱动件22的驱动端可以驱动升降板21下降,从而可以使得保压完成后调节工件的高度以配合其他机构进行下一步的作业,因此,上述方式可以进一步提升保压设备100的灵活性。另外,通过设置两根短杆对接而不是使用一根长杆实现硬支撑,从而可以使得支撑更加稳定。

可选地,支撑杆41与对接杆45两者长度之和可以小于第一驱动件22的驱动行程,从而可以实现第一驱动件22驱动升降板21顶升以承载工件。对接杆45与支撑杆41在沿支撑杆41的轴向上具有间隙。可以理解,在未进行保压之前,对接杆45与支撑杆41对齐时并未直接抵接,而是存在间隙,从而可以降低支撑杆41移动过程中与对接杆45发生摩擦的概率,第一驱动件22可以是气缸,气缸泄压后,下压组件30可以下压工件使得第一驱动件22的驱动端被压回,升降板21下方的对接杆45则落在支撑杆41上,从而可以形成硬支撑。

可选地,参阅图1和图2,升降板21上还可设有多个定位销211,例如2个、3个、4个或者5个等。定位销211朝向升降板21背离支撑杆41的一侧延伸。定位销211可以是均匀间隔分布在升降板21的表面。定位销211用于定位工件。通过设置定位销211可以对位于升降板21上的工件进行定位,降低保压过程中工件发生移动的概率,进而可以提升保压过程中工件的稳定性,可以提升保压的准确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1和图2,顶升组件20还可包括第一固定板24,第一导杆25和第一导套26。第一导杆25的数量可以是多根,例如2根、3根或者4根等。第一导套26的数量与第一导杆25的数量可以相同。第一固定板24设置在支撑块23上。第一驱动件22与第一固定板24连接,第一导套26设置在第一固定板24上。第一导杆25一端与升降板21连接,另一端穿设第一固定板24。第一导套26套设在第一导杆25上且与第一导杆25滑动连接。

可以理解,第一导套26起到限位第一导杆25的作用,一个第一导套26和一根第一导杆25为一组,升降板21和第一固定板24之间可间隔设置多组。第一导套26和第一导杆25可以起到一定支撑作用,可以和第三驱动件42的驱动端共同承载升降板21和工件的重力,使得顶升组件20的结构更加牢固,并且还可以起到导向的作用,使得升降板21可以沿着第一导向杆25的轴向相对底板10移动,降低升降板21移动发生偏移的概率。

可选地,参阅图1,第一导杆25穿设第一固定板24的末端还可设有第一限位板27,第一限位板27可位于底板10和驱动块43之间。第一限位板27用于对第一导杆25进行限位。可以理解,第一导杆25相对第一导套26滑动时,第一限位板27可以限制第一导杆25的滑动行程。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1和图2,保压设备100还可包括压力传感器50。下压组件30还可包括连接板33,第二驱动件32的驱动端连接压力传感器50。连接板33的一端与压力传感器50连接,连接板33的另一端与压块31连接,压力传感器50用于检测保压的压力。可以理解,通过上述方式可以实时监测压块31下压过程中施加的压力,从而可以确保下压组件30对工件施加精确的压力,避免压力过大压坏工件或者压力不足保压失败。

可选地,压力传感器50还可电连接控制单元(图未示出),控制单元一端连接第二驱动件32,从而可以通过控制单元控制调节第二驱动件32的驱动端的输出压力。例如可以通过控制单元控住第二驱动件32的输出压力始终在一个预设的范围内,从而可以减少人工干预的概率,进而可以提升生产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1和图2,下压组件30还可包括第二固定板34、第二导杆35和第二导套36。第二导杆35的数量可以是多根,例如2根、3根或者4根等,第二导套36的数量与第二导杆35的数量可以相同。第二固定板34的一端连接压力传感器50,另一端连接连接板33。连接板33与压块31连接,第二导套36设置在第二固定板34上。第二导杆35一端与第二固定板34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设顶板11。第二导套36套设在第二导杆35上且与第二导杆35滑动连接。第二导杆35和第二导套36的连接方式和工作原理可以第一导杆25和第一导套35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通过在第二固定板24连接第二导杆35和第二导套36,并将压块31通过连接板33与第二固定板34连接,从而可以使得压块31沿第二导向杆35的轴向相对顶板11运动,降低压块31移动过程发生偏移的概率,进一步提升了保压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1和图2,第二导杆35的一端可穿设顶板11,从而可以使得压块31具有较长行程的导向。第二导杆35还可设有第二限位板37。第二限位板37位于顶板11远离第二固定板34的一侧,第二限位板37用于对第二导杆35进行限位。可以理解,第二导杆35在第二导套36朝底板10的方向滑动时,第二限位板37可以限制第二导杆35的滑动行程。

可选地,参阅图1和2,保压设备100还可包括多根连接柱12,连接柱12可以是间隔设置。连接柱12固定连接底板10和顶板11。多根连接柱12用于支撑顶板11,并且多根连接柱12间隔设置可以使的流水线上的其它机构(例如传输机构等)直接通过连接柱12进入底板10和顶板11之间,可以使得保压设备100适应匹配流水线上的其它部件协同作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