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棱防断裂丝锥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37378发布日期:2020-07-04 01:10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棱防断裂丝锥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丝锥,特别是涉及一种多棱防断裂丝锥,属于丝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丝锥是一种加工内螺纹的刀具,沿轴向开有沟槽,也叫螺丝攻,丝锥根据其形状分为直槽丝锥,螺旋槽丝锥和螺尖丝锥(先端丝锥),直槽丝锥加工容易,精度略低,产量较大,一般用于普通车床,钻床及攻丝机的螺纹加工用,切削速度较慢,螺旋槽丝锥多用于数控加工中心钻盲孔用,加工速度较快,精度高,排屑较好、对中性好。螺尖丝锥前部有容屑槽,用于通孔的加工,工具厂提供的丝锥大都是涂层丝锥,较未涂层丝锥的使用寿命和切削性能都有很大的提高。不等径设计的丝锥切削负荷分配合理,加工质量高,但制造成本也高,梯形螺纹丝锥常采用不等径设计。

现有技术中在通过使用普通车床,钻床及攻丝机的螺纹加工时,往往会出现卡顿的现象,而普通车床,钻床及攻丝机还是一直处于运行状态强行带动丝锥转动,因而会出现丝锥受到的扭力过大出现断裂的现象,从而需要工作人员进行更换,因此导致丝锥的使用寿命降低而且降低工作效率,更换起来也不够便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多棱防断裂丝锥,通过将夹持部夹持在小型加工机床上的夹头处的夹爪内侧,通过启动驱动机构带动夹持部转动,通过夹持部带动筒体转动,通过筒体带动底部的环体转动,通过环体上的第一齿牙与盘体上的第二齿牙的互相配合,从而带动盘体转动,通过盘体的转动,从而带动第二连接体和第一连接体转动,通过第一连接体从而带动柱体转动,通过螺纹牙进行攻丝,在出现卡顿现象时,第一齿牙与第二齿牙之间由于是梯形结构,具有一定斜面,从而使其筒体沿第二连接体轴向略微滑动降低对第二齿牙的旋转力,从而减小旋转力避免力度过大导致的断裂现象,再通过调节弹簧与筒体的相互配合实现重复防止卡顿导致断裂现象,从而提高了丝锥的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达到:

一种多棱防断裂丝锥,包括柱体以及所述柱体圆周侧并沿所述柱体轴向设的螺纹牙和沟槽,所述柱体的一端部安装有第一连接体,所述第一连接体远离所述柱体的一端通过第二连接体安装有盘体,所述盘体面向所述柱体的一侧沿其侧边等间距设有第二齿牙,所述盘体外侧套设有筒体,所述筒体靠近所述柱体的一端径向内侧安装有环体,且所述环体面向所述盘体的一侧沿其侧边等间距设有与所述第二齿牙相互啮合的第一齿牙,所述筒体远离所述环体的一端安装有夹持部。

优选的,所述夹持部为四方体结构,所述螺纹牙和所述沟槽皆设有四组,并交替安装在所述柱体的圆周上,所述沟槽的一端开设至靠近所述第一连接体处密封,所述沟槽的另一端敞开。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体的圆周处沿所述第一连接体轴向依次排列安装有第三卡块、第二卡块和第一卡块,所述第三卡块、第二卡块和第一卡块皆设有两组,且两组第三卡块、第二卡块和第一卡块以所述第一连接体的径向对置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体上。

优选的,所述第二卡块与所述第三卡块和所述第一卡块之间皆设有一定间距,所述第三卡块为直角三角体结构,所述第三卡块的斜面沿所述第一连接体逐渐靠近所述柱体的轴向延伸且斜面逐渐靠近所述第一连接体圆周面。

优选的,所述第二卡块为立方体结构,所述第一卡块也为直角三角体结构,所述第一卡块的斜面沿所述第一连接体逐渐远离所述柱体的轴向延伸且斜面逐渐靠近所述第一连接体圆周面。

优选的,所述第三卡块与所述第二卡块之间卡设有缓冲弹簧,且所述缓冲弹簧沿所述柱体轴向环绕延展至所述柱体的尾部,所述第二卡块与所述第一卡块之间卡设有调节弹簧,且所述调节弹簧沿所述第一连接体和所述第二连接体轴向环绕延展至所述环体的底部并与所述环体的底部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棱防断裂丝锥,通过将夹持部夹持在小型加工机床上的夹头处的夹爪内侧,通过启动驱动机构带动夹持部转动,通过夹持部带动筒体转动,通过筒体带动底部的环体转动,通过环体上的第一齿牙与盘体上的第二齿牙的互相配合,从而带动盘体转动,通过盘体的转动,从而带动第二连接体和第一连接体转动,通过第一连接体从而带动柱体转动,通过螺纹牙进行攻丝,在出现卡顿现象时,第一齿牙与第二齿牙之间由于是梯形结构,具有一定斜面,从而使其筒体沿第二连接体轴向略微滑动降低对第二齿牙的旋转力,从而减小旋转力避免力度过大导致的断裂现象,再通过调节弹簧与筒体的相互配合实现重复防止卡顿导致断裂现象,从而提高了丝锥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棱防断裂丝锥的一优选实施例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棱防断裂丝锥的一优选实施例的丝锥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棱防断裂丝锥的一优选实施例的a处结构放大图;

图4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棱防断裂丝锥的一优选实施例的筒体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夹持部,2-筒体,3-调节弹簧,4-第一连接体,5-缓冲弹簧,6-沟槽,7-螺纹牙,8-第二连接体,9-盘体,10-第一齿牙,11-环体,12-第二齿牙,13-第一卡块,14-第二卡块,15-第三卡块,16-柱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加清楚和明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棱防断裂丝锥,包括柱体16以及柱体16圆周侧并沿柱体16轴向设的螺纹牙7和沟槽6,柱体16的一端部安装有第一连接体4,第一连接体4远离柱体16的一端通过第二连接体8安装有盘体9,盘体9面向柱体16的一侧沿其侧边等间距设有第二齿牙12,盘体9外侧套设有筒体2,筒体2靠近柱体16的一端径向内侧安装有环体11,且环体11面向盘体9的一侧沿其侧边等间距设有与第二齿牙12相互啮合的第一齿牙10,筒体2远离环体11的一端安装有夹持部1。

通过将夹持部1夹持在小型加工机床上的夹头处的夹爪内侧,通过启动驱动机构带动夹持部1转动,通过夹持部1带动筒体2转动,通过筒体2带动底部的环体11转动,通过环体11上的第一齿牙10与盘体9上的第二齿牙12的互相配合,从而带动盘体9转动,通过盘体9的转动,从而带动第二连接体8和第一连接体4转动,通过第一连接体4从而带动柱体16转动,通过螺纹牙7进行攻丝,在出现卡顿现象时,第一齿牙10与第二齿牙12之间由于是梯形结构,具有一定斜面,从而使其筒体2沿第二连接体8轴向略微滑动降低对第二齿牙12的旋转力,从而减小旋转力避免力度过大导致的断裂现象。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夹持部1为四方体结构,螺纹牙7和沟槽6皆设有四组,并交替安装在柱体16的圆周上,沟槽6的一端开设至靠近第一连接体4处密封,沟槽6的另一端敞开,通过将夹持部1设有四组从而可以更好的与夹爪接触,通过四组沟槽6实现导屑快捷,通过四组螺纹牙7实现攻丝效果更好的功能。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第一连接体4的圆周处沿第一连接体4轴向依次排列安装有第三卡块15、第二卡块14和第一卡块13,第三卡块15、第二卡块14和第一卡块13皆设有两组,且两组第三卡块15、第二卡块14和第一卡块13以第一连接体4的径向对置安装在第一连接体4上,第二卡块14与第三卡块15和第一卡块13之间皆设有一定间距,第三卡块15为直角三角体结构,第三卡块15的斜面沿第一连接体4逐渐靠近柱体16的轴向延伸且斜面逐渐靠近第一连接体4圆周面,第二卡块14为立方体结构,第一卡块13也为直角三角体结构,第一卡块13的斜面沿第一连接体4逐渐远离柱体16的轴向延伸且斜面逐渐靠近第一连接体4圆周面,第三卡块15与第二卡块14之间卡设有缓冲弹簧5,且缓冲弹簧5沿柱体16轴向环绕延展至柱体16的尾部,第二卡块14与第一卡块13之间卡设有调节弹簧3,且调节弹簧3沿第一连接体4和第二连接体8轴向环绕延展至环体11的底部并与环体11的底部固定。

通过卡设在第三卡块15与第二卡块14之间的缓冲弹簧5实现在攻丝的时候进入被攻丝孔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退出被攻丝孔更加快速的功能,通过第二卡块14与第一卡块13之间卡设有调节弹簧3,使其卡顿结束后,由于被压缩的调节弹簧3产生的反作用力使其第一齿牙10和第二齿牙12再次紧密啮合,提高旋转效率,在再次出现卡顿时可以实现循坏防丝锥断裂的问题。

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棱防断裂丝锥的工作过程如下:通过将夹持部1夹持在小型加工机床上的夹头处的夹爪内侧,通过启动驱动机构带动夹持部1转动,通过夹持部1带动筒体2转动,通过筒体2带动底部的环体11转动,通过环体11上的第一齿牙10与盘体9上的第二齿牙12的互相配合,从而带动盘体9转动,通过盘体9的转动,从而带动第二连接体8和第一连接体4转动,通过第一连接体4从而带动柱体16转动,通过螺纹牙7进行攻丝,在出现卡顿现象时,第一齿牙10与第二齿牙12之间由于是梯形结构,具有一定斜面,从而使其筒体2沿第二连接体8轴向略微滑动降低对第二齿牙12的旋转力,从而减小旋转力避免力度过大导致的断裂现象,通过卡设在第三卡块15与第二卡块14之间的缓冲弹簧5实现在攻丝的时候进入被攻丝孔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退出被攻丝孔更加快速的功能,通过第二卡块14与第一卡块13之间卡设有调节弹簧3,使其卡顿结束后,由于被压缩的调节弹簧3产生的反作用力使其第一齿牙10和第二齿牙12再次紧密啮合,提高旋转效率,在再次出现卡顿时可以实现循坏防丝锥断裂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