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注塑件组装的弹性针变形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46977发布日期:2020-05-22 20:31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适用于注塑件组装的弹性针变形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弹性针的生产应用领域,具体涉及适用于注塑件组装的弹性针变形机构。



背景技术:

传统技术中,有一种弹性针包含有圆环部和处于圆环部下部的引脚,这一弹性针在生产过程初始状态下,两个引脚呈八字型,并延伸出圆环部的外侧,因此需要将两个引脚压到与圆环的直径保持一致。

传统工艺中一般采用人工的方式进行变形,此举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同时弹性针的变形质量也得不到保证。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适用于注塑件组装的弹性针变形机构,以达到保证了弹性针的变形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的目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适用于注塑件组装的弹性针变形机构,包含有底座和设置在在底座上的变形组件;

所述变形组件包含有设置在所述底座内的呈竖直状的t型移动槽和与所述t型移动槽配合的移动板,所述t型移动槽包含有相互垂直的横槽和纵槽,所述移动板设置在所述纵槽内,且所述移动板朝向横槽的边缘设有一纵条,所述纵条的顶端低于所述移动板的顶端,所述纵条的厚度、纵槽的槽宽和弹性针的厚度保持一致。

本实用新型通过移动板将弹性针在t型移动槽内移动,利用t型移动槽的槽壁对弹性针进行变形工艺,达到保证了弹性针的变形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的目的。

作为优选的,所述底座上设有供弹性针放置的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t型移动槽向连通且相互垂直,所述通孔与外部传送弹性针的轨道相连通,且外部轨道与所述横槽处于所述纵槽的两侧。

作为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底部通过两根立柱设置在工作台上,所述立柱上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有提升气缸;

所述安装板的底部设有凹形的安装口;

所述提升气缸的活动端顶端设有安装柱,所述安装柱与所述安装口相配合。利用提升气缸实现移动板移动的自动化,保证了弹性针变形的一致性。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移动板将弹性针在t型移动槽内移动,利用t型移动槽的槽壁对弹性针进行变形工艺,达到保证了弹性针的变形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的目的。

2.本实用新型通过利用提升气缸实现移动板移动的自动化,保证了弹性针变形的一致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适用于注塑件组装的弹性针变形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适用于注塑件组装的弹性针变形机构中移动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适用于注塑件组装的弹性针变形机构的工作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名称:

1.底座11.通孔12.立柱21.移动板211.安装口22.横槽23.纵槽24.纵条25.提升气缸251.安装柱3.弹性针4.轨道5.安装板6.移动块61.安装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适用于注塑件组装的弹性针变形机构,其工作原理是通过移动板将弹性针在t型移动槽内移动,利用t型移动槽的槽壁对弹性针进行变形工艺,达到保证了弹性针的变形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的目的。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图3所示,一种适用于注塑件组装的弹性针变形机构,包含有底座1和设置在在底座上的变形组件;

所述变形组件包含有设置在所述底座内的呈竖直状的t型移动槽(在实际应用中,也采用十字型移动槽)和与所述t型移动槽配合的移动板21,所述t型移动槽包含有相互垂直的横槽22和纵槽23,所述移动板设置在所述纵槽内,且所述移动板朝向横槽的边缘设有一纵条24(为了提高移动板的牢固性,在移动板的一侧设置一块较厚的板材,且这一板材与纵条设置在移动板两侧,并在底座上设置供较厚板材通过的槽体),所述纵条的顶端低于所述移动板的顶端,所述纵条的厚度、纵槽的槽宽和弹性针的厚度保持一致。

所述底座上设有供弹性针放置的通孔11,所述通孔与所述t型移动槽向连通且相互垂直,所述通孔与外部传送弹性针3的轨道4相连通,且外部轨道与所述横槽处于所述纵槽的两侧。

所述底座的底部通过两根立柱12设置在工作台(未画出)上,所述立柱上设有安装板5,所述安装板上设有提升气缸25;

所述安装板的底部设有凹形的安装口211;

所述提升气缸的活动端顶端设有安装柱251,所述安装柱与所述安装口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使用步骤如下:再如图1-图3所示,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弹性针3经轨道4传输到通孔11与t型移动槽的相交处(轨道的端部处于通孔与所述t型移动槽的交界处),此时弹性针体处于横槽22内,并且弹性针的圆环部挂在纵条24上,提升气缸25控制移动板21上升,此时纵条24沿着纵槽向上移动,并带动弹性针沿着横槽22移动,利用横槽的两侧壁对弹性针的引脚进行变形,使得两引脚端部的距离与圆环部的直径保持一致。

提升气缸将弹性针上升至移动块6的安装槽61内后下降【其中提升气缸的上升距离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移动块设置在底座上(移动块可与底座发生相对移动),且当移动块处于底座上是,安装槽与横槽连接,由于弹性针本身的弹性,可卡在安装槽内】,便于将弹性针移动至下一个工位处,同时提升气缸可对下一个弹性针进行变形操作。

通过以上的方式,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适用于注塑件组装的弹性针变形机构,通过移动板将弹性针在t型移动槽内移动,利用t型移动槽的槽壁对弹性针进行变形工艺,达到保证了弹性针的变形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的目的。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适用于注塑件组装的弹性针变形机构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适用于注塑件组装的弹性针变形机构,其特征在于,包含有底座和设置在底座上的变形组件;

所述变形组件包含有设置在所述底座内的呈竖直状的t型移动槽和与所述t型移动槽配合的移动板,所述t型移动槽包含有相互垂直的横槽和纵槽,所述移动板设置在所述纵槽内,且所述移动板朝向横槽的边缘设有一纵条,所述纵条的顶端低于所述移动板的顶端,所述纵条的厚度、纵槽的槽宽和弹性针的厚度保持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注塑件组装的弹性针变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有供弹性针放置的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t型移动槽向连通且相互垂直,所述通孔与外部传送弹性针的轨道相连通,且外部轨道与所述横槽处于所述纵槽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注塑件组装的弹性针变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底部通过两根立柱设置在工作台上,所述立柱上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有提升气缸;

所述安装板的底部设有凹形的安装口;

所述提升气缸的活动端顶端设有安装柱,所述安装柱与所述安装口相配合。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注塑件组装的弹性针变形机构,包含有底座和设置在在底座上的变形组件;所述变形组件包含有设置在所述底座内的呈竖直状的T型移动槽和与所述T型移动槽配合的移动板,所述T型移动槽包含有相互垂直的横槽和纵槽,所述移动板设置在所述纵槽内,且所述移动板朝向横槽的边缘设有一纵条,所述纵条的顶端低于所述移动板的顶端,所述纵条的厚度、纵槽的槽宽和弹性针的厚度保持一致。通过移动板将弹性针在T型移动槽内移动,利用T型移动槽的槽壁对弹性针进行变形工艺,达到保证了弹性针的变形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陈国华;吴强;唐甜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威銤(苏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02
技术公布日:2020.05.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