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车床的防护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95413发布日期:2020-04-07 20:50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车床的防护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床配件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车床的防护壳。



背景技术:

车床是主要用车刀对旋转的工件进行车削加工的机床,在车床上还可用钻头、扩孔钻、铰刀、丝锥、板牙和滚花工具等进行相应的加工。现有技术中,多数车床直接暴露在外界,在工件加工时,工件易崩出对使用者生命造成威胁,且一般车床防护壳的尺寸大于车床的尺寸,使防护壳的占用空间较大,导致其运输难度增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车床的防护壳,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车床的防护壳,包括顶板、前板、后板和侧板,所述顶板的上侧开设有第一矩形腔,且顶板的上表面前侧设置有第一放置槽,所述顶板的下表面后侧设置有第二放置槽,且顶板的内部一侧设置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矩形腔和第一空腔内部的前后侧对称设置有第一滑动槽,所述第一空腔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挡板,所述前板和后板的上方均设置有连接轴,且前板和后板的下侧均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前板和后板的上表面均固定安装有连接件,所述连接轴与顶板之间设置有固定件,且连接轴的两端均开设有连接孔,所述前板的一侧开设有第二矩形腔,且前板的内部一侧设置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矩形腔和第二空腔内部的上下侧对称设置有第二滑动槽,所述第二空腔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挡板,所述侧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销。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安装孔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安装孔分别对称设置在前板和后板的下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矩形腔与第一空腔的相邻侧连通,所述第一挡板的前后端分别处于第一滑动槽内部,所述第二矩形腔和第二空腔的相邻侧连通,所述第二挡板的上下端处于第二滑动槽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侧板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侧板对称设置在顶板的两侧,所述连接销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连接销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侧板与顶板相邻面的上侧,所述连接销与连接孔相适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轴与顶板通过固定件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与连接轴通过间隙配合连接,所述第一放置槽和第二放置槽与连接件均匹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该防护壳,防止车床加工的工件崩出而伤害到使用者,通过第二挡板、第二矩形腔、第二空腔和第二滑动槽之间配合,和第一挡板、第一矩形腔、第一空腔和第一滑动槽之间配合,在起到防护功能的前提下,既方便使用者通过第二矩形腔操作车床的控制箱,又方便使用者通过第一矩形腔将工件放置到车床的夹具上,且通过连接轴、连接件、固定件、第一放置槽和第二放置槽之间的配合,使前板旋转至顶板的上侧,使后板旋转至顶板的下侧,减小了该保护壳所占的空间,方便其运输。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用于车床的防护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用于车床的防护壳中侧视剖面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用于车床的防护壳中a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用于车床的防护壳中b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种用于车床的防护壳中c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顶板;2、前板;3、后板;4、侧板;5、连接销;6、连接轴;7、第一矩形腔;8、第一放置槽;9、第一挡板;10、第二矩形腔;11、第二挡板;12、安装孔;13、连接件;14、第二放置槽;15、第一空腔;16、第二空腔;17、第一滑动槽;18、第二滑动槽;19、固定件;20、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用于车床的防护壳,包括顶板1、前板2、后板3和侧板4,顶板1的上侧开设有第一矩形腔7,且顶板1的上表面前侧设置有第一放置槽8,顶板1的下表面后侧设置有第二放置槽14,且顶板1的内部一侧设置有第一空腔15,第一矩形腔7和第一空腔15内部的前后侧对称设置有第一滑动槽17,第一空腔15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挡板9,前板2和后板3的上方均设置有连接轴6,且前板2和后板3的下侧均开设有安装孔12,安装孔12设置有四个,四个安装孔12分别对称设置在前板2和后板3的下侧,前板2和后板3的上表面均固定安装有连接件13,连接轴6与顶板1之间设置有固定件19,且连接轴6的两端均开设有连接孔20,连接轴6与顶板1通过固定件19固定连接,连接件13与连接轴6通过间隙配合连接,第一放置槽8和第二放置槽14与连接件13均匹配,前板2的一侧开设有第二矩形腔10,且前板2的内部一侧设置有第二空腔16,第二矩形腔10和第二空腔16内部的上下侧对称设置有第二滑动槽18,第二空腔16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挡板11,第一矩形腔7与第一空腔15的相邻侧连通,第一挡板9的前后端分别处于第一滑动槽17内部,第二矩形腔10和第二空腔16的相邻侧连通,第二挡板11的上下端处于第二滑动槽18内部,侧板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销5,侧板4设置有两个,两个侧板4对称设置在顶板1的两侧,连接销5设置有四个,四个连接销5分别设置在两个侧板4与顶板1相邻面的上侧,连接销5与连接孔20相适配。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在安装装过程中,使用者首先将两个侧板4的连接销5分别插入连接轴6两端的连接孔20内,然后通过安装孔12将该保护壳与车床的底座连接,使该保护壳将车床包裹在内,防止车床加工的工件崩出而伤害到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对第二挡板11施加一个水平方向上的力,起到打开和关闭第二矩形腔10的功能,在起到防护功能的前提下,方便使用者通过第二矩形腔10操作车床的控制箱,通过对第一挡板9施加一个水平方向上的力,起到打开和关闭第一矩形腔7的功能,在起到防护功能的前提下,方便使用者通过第一矩形腔7将工件放置到车床的夹具上,当需要将该防护壳拆除时,对侧板4施加一个水平的力,使连接销5解除与连接孔20的连接,然后使前板2以连接轴6为圆心旋转,使前板2上侧的连接件13旋转至第一放置槽8内,使得前板2旋转至顶板1的上侧,再使后板3以连接轴6为圆心旋转,使后板3上侧的连接件13旋转至第二放置槽14内,使得后板3旋转至顶板1的下侧,即对该保护壳进行了拆除,减小了该保护壳所占的空间,方便其运输。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车床的防护壳,包括顶板(1)、前板(2)、后板(3)和侧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的上侧开设有第一矩形腔(7),且顶板(1)的上表面前侧设置有第一放置槽(8),所述顶板(1)的下表面后侧设置有第二放置槽(14),且顶板(1)的内部一侧设置有第一空腔(15),所述第一矩形腔(7)和第一空腔(15)内部的前后侧对称设置有第一滑动槽(17),所述第一空腔(15)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挡板(9),所述前板(2)和后板(3)的上方均设置有连接轴(6),且前板(2)和后板(3)的下侧均开设有安装孔(12),所述前板(2)和后板(3)的上表面均固定安装有连接件(13),所述连接轴(6)与顶板(1)之间设置有固定件(19),且连接轴(6)的两端均开设有连接孔(20),所述前板(2)的一侧开设有第二矩形腔(10),且前板(2)的内部一侧设置有第二空腔(16),所述第二矩形腔(10)和第二空腔(16)内部的上下侧对称设置有第二滑动槽(18),所述第二空腔(16)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挡板(11),所述侧板(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销(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车床的防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12)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安装孔(12)分别对称设置在前板(2)和后板(3)的下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车床的防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矩形腔(7)与第一空腔(15)的相邻侧连通,所述第一挡板(9)的前后端分别处于第一滑动槽(17)内部,所述第二矩形腔(10)和第二空腔(16)的相邻侧连通,所述第二挡板(11)的上下端处于第二滑动槽(18)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车床的防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4)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侧板(4)对称设置在顶板(1)的两侧,所述连接销(5)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连接销(5)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侧板(4)与顶板(1)相邻面的上侧,所述连接销(5)与连接孔(20)相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车床的防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6)与顶板(1)通过固定件(19)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13)与连接轴(6)通过间隙配合连接,所述第一放置槽(8)和第二放置槽(14)与连接件(13)均匹配。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车床的防护壳,涉及车床配件生产技术领域,包括顶板、前板、后板和侧板,所述顶板的上侧开设有第一矩形腔,且顶板的内部一侧设置有第一空腔,所述前板和后板的上方均设置有连接轴,所述前板和后板的上表面均固定安装有连接件。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该防护壳,防止车床加工的工件崩出而伤害到使用者,该防护壳在起到防护功能的前提下,既方便使用者通过第二矩形腔操作车床的控制箱,又方便使用者通过第一矩形腔将工件放置到车床的夹具上,且通过连接轴、连接件、固定件、第一放置槽和第二放置槽之间的配合,使前板旋转至顶板的上侧,使后板旋转至顶板的下侧,减小了该保护壳所占的空间,方便其运输。

技术研发人员:王鹏;吴国斌;彭晓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天大高芯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12
技术公布日:2020.04.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