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冲孔靠近产品弯折边的冲裁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83011发布日期:2020-07-14 17:08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一种冲孔靠近产品弯折边的冲裁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模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冲孔靠近产品弯折边的冲裁模具。



背景技术:

对产品尤其是板材产品进行冲孔时,常见的方式是将产品放置于冲压模具的下模座上,通过冲床驱动上模座下压带动上模座上的冲头,对产品进行冲孔。但此种冲孔方式通常只能用于冲裁直伸孔,需要冲裁用于安装螺钉的无直伸孔(能够与螺钉尾端锥面相配合的具有锥度的孔),还需要借助机床进行铣削加工,而采用此加工方式步骤多,操作不便且生产成本较高;冲孔时,下模座上对应冲头的下方需开设入块孔用于落料,如图1所示如果该冲裁的待冲孔位置32距产品3的边缘弯折边31很近时,由于传统模具的下模座上的入块孔处强度有限,且该入块孔又必须开设在靠近弯折边31的位置,入块孔边缘距弯折边31的距离短,材料薄,进而可能会在冲孔时产生损坏,导致产品的冲孔影响到其边缘的弯折边,影响产品的加工。

由上可知,现有的产品冲孔存在缺陷,因此,如何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便成为本发明所要研究解决的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冲孔靠近产品弯折边的冲裁模具。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冲孔靠近产品弯折边的冲裁模具,所述产品的至少一侧具有向下折弯的弯折边,所述模具包括上模座及用于放置产品的下模座,所述上模座经驱动作朝向所述下模座的直线往复运动;

所述上模座的底部设有脱板组件及用于冲裁的冲头,所述脱板组件与所述上模座在竖直方向上滑动配合,所述脱板组件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冲头位于所述通孔内,在工作状态下,所述冲头能够伸出或缩回所述脱板组件的通孔中;

所述冲头包括由上至下设置的锥度段及冲裁段,其中,所述锥度段的长度与所述产品的厚度一致,所述冲裁段的长度大于所述产品的厚度;

所述下模座上对应于所述冲头嵌入有用于承载所述产品的加强块,该加强块向上突出于所述下模座,所述加强块形状与所述产品的底面形状一致,所述加强块上对应于所述冲头的下方开设有入块孔。

上述方案中,所述下模座上对应于所述产品的侧部设有多个抵持块,多个所述抵持块均匀布置在所述弯折边处,并抵靠于所述弯折边的外侧。

上述方案中,所述入块孔的直径由上至下逐渐增大。

上述方案中,所述上模座与所述脱板组件之间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底端作用于所述脱板组件。

上述方案中,所述脱板组件包括背脱板及下脱板,所述下脱板固定于所述背脱板的底部。

上述方案中,所述加强块为钨钢块。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效果:本实用新型模具的冲头包括由上至下设置的锥度段及冲裁段,使用过程中通过冲裁段冲出直伸孔后,利用冲头的锥度段对该直伸孔冲压可直接形成无直伸孔,与传统的加工无直伸孔需要借助车床铣削相比,通过模具方式加工操作简便,成型快速,效率更高;同时对传统下模座上的入块孔处做了加强,通过嵌入一突出于下模座的加强块,利用加强块承载具有弯折边的产品,可有效避免由于传统入块孔处强度不足导致该入块孔受损而影响到产品的冲孔,尤其是待冲裁孔距产品边缘的弯折边距离较近时,能够保障其不对弯折边产生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待冲孔产品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右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下模座右视剖视图。

以上附图中:1-上模座、11-脱板组件、111-通孔、112-背脱板、113-下脱板、12-冲头、22-抵持块、3-产品、31-弯折边、32-待冲孔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参见图1-4所示:一种冲孔靠近产品弯折边的冲裁模具,参见图1,产品3的一侧具有向下折弯的弯折边31,产品上靠近弯折边的区域设有待冲孔位置32,该待冲孔位置32距弯折边31的距离通常在产品3厚度的3倍范围内;

模具包括上模座1及用于放置产品3的下模座2,上模座1经驱动作朝向下模座2的直线往复运动,使用时上模座1可放置于冲床下方由冲床驱动;

上模座1的底部设有脱板组件11及用于冲裁产品3的冲头12,脱板组件11与上模座1在竖直方向上滑动配合,具体的,脱板组件11可通过在上模座1底部固定两对称导杆,导杆上套设滑块,将脱板组件11固定于滑块上,构成滑动配合,(图中未示出),脱板组件11上开设有通孔111,冲头12位于通孔111内,脱板组件11与上模座1之间具有间隙,在工作状态下,冲头12能够伸出或缩回脱板组件11的通孔111中,脱板组件11为现有模具中的组件,上模座1下压时,脱板组件11随上模座1向下运动直至压紧在产品3上,冲头12伸出通孔111对产品3进行冲裁,上模座1回位时,冲头12缩回通孔111内;

冲头12包括由上至下设置的锥度段及冲裁段,其中,锥度段的长度与产品3的厚度一致,冲裁段的长度大于产品3的厚度;冲裁段与常规冲头12的冲裁部一致,冲孔时,冲头12的冲裁段由冲床驱动向下运动,冲裁段在产品3上冲出直伸孔,之后锥度段继续下压进入直伸孔中,挤压直伸孔周围的材料,使其形成形状与锥度段相对应的无直伸孔,该无直伸孔主要用于安装螺钉,由于螺钉的尾端通常具有锥度,在无直伸孔内放入螺钉时,螺钉的尾端能够埋入无直伸孔内,使其不突出于产品3;

下模座2上对应于冲头12嵌入有用于承载产品3的加强块,具体的加强块可采用钨钢块或其它强度与其接近的材料,该加强块向上突出于下模座2,加强块形状与产品3的底面形状一致,加强块上对应于冲头12的下方开设有入块孔,入块孔为现有模具结构的孔,用于落出冲裁后的废料,在冲裁时,产品放置于加强块上,冲头12的冲裁段向下运动对产品3进行冲裁后进入入块孔中;

冲孔时产品3向下扣合在加强块上,其弯折边31靠在加强块突出于下模座2部分的侧壁处,入块孔开设在加强块上,该入块孔周围的材料强度与传统模具材料相比其强度相对更高,可有效避免由于传统入块孔处强度不足导致该入块孔受损而影响到产品3的冲孔,尤其是待冲孔位置32距产品3边缘的弯折边31距离较近时,能够保障其不对弯折边31产生影响;

下模座2上对应于产品3的侧部设有多个抵持块22,多个抵持块22均匀布置在弯折边31处,并抵靠于弯折边31的外侧,抵持块22能够对弯折边31起到夹持限位作用,避免其在冲孔过程中产生变形。

入块孔的直径由上至下逐渐增大,便于废料顺利落出;

上模座1与脱板组件11之间设有弹性件,(图中未示出)弹性件的底端作用于脱板组件11,弹性件可设置多个,其可以为压缩弹簧,在上模座1回位时,脱板组件11可在压缩弹簧的作用下自动复位。

脱板组件11包括背脱板112及下脱板113,下脱板113固定于背脱板112的底部,背脱板112用于将下脱板113固定在上模座1上,下脱板113在冲孔时能够压紧在产品3上。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