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侧墙倒扣侧切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81513发布日期:2020-05-26 17:09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一种侧墙倒扣侧切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铝件侧墙倒扣侧切机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侧墙倒扣侧切机构。



背景技术:

针对nba/c/d件侧墙,目前角度有与大平面垂直的、小于90度、大于90度这三种形式,最早设计的是大部分垂直,少部分小于90度,现在产品趋势是三种结合在一起(左右垂直或天侧倒扣(大于90度)或地侧外张(小于90度),采用侧切结构时,做在同一站模具内,节省产品制造成本又能满足产品外观要求,但是该结构增加了模具加工难度(刀口面要nc铣仿形),刀口为锐角尖刀口,同时刀口容易钝化和崩缺,每2万次要重新修刀口(补焊后cnc加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侧墙倒扣侧切机构,能够将多种角度的侧切设置在同一个侧墙倒扣侧切机构中,能够完成多种规格产品的侧切,有效提高工作效率,结构简单,便于使用,降低成本,用以解决现有技术导致的缺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侧墙倒扣侧切机构,其中,包括上模组与下模组,所述上模组设置于所述下模组的上侧,所述上模组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设置的上模座、上夹板、上模板,所述下模组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设置的下模板、下挡板、下垫板、下模座、下托板,所述上模板的底部设有上模滑块刀组以及匹配所述下模板的内脱板,所述下模板上设有连接于所述下挡板的基座以及与所述上模滑块刀组相匹配的下模滑块刀组,所述下垫板的顶部设有贯穿所述下挡板的插刀,所述插刀有部分探出所述下挡板,所述下挡板面向所述下模板的一侧设有下脱板,所述下托板面向所述下模座的一侧安装有下垫脚,所述下挡板的顶部安装设有下模导柱,所述上模板的底部设有匹配所述下模导柱的导柱孔。

上述的一种侧墙倒扣侧切机构,其中,所述上模滑块刀组与所述下模滑块刀组分别设置于所述侧墙倒扣侧切机构较远距离的两侧;

所述上模滑块刀组包括设置于所述上模板同一侧的燕尾刀与上模横刀,所述上模横刀的两侧均设有所述燕尾刀;

所述下模滑块刀组包括设置于所述下模板同一侧的下模转角刀与下模直边刀,所述下模直边刀的两侧均设有所述下模转角刀。

上述的一种侧墙倒扣侧切机构,其中,所述上模板的底部分别设有安装所述上模横刀的横滑斜槽与安装所述燕尾刀的燕尾滑斜槽;

所述下挡板上安装有分别连接于所述下模转角刀与所述下模直边刀的滑轨。

上述的一种侧墙倒扣侧切机构,其中,所述上模座、所述上夹板、所述上模板通过合销对正连接,所述上夹板上设有连接所述内脱板的内导柱,所述上夹板上设有贯穿所述上夹板后与所述内脱板连接的等高螺丝;

所述下垫板与所述下挡板通过合销对正连接,所述下垫板顶部设有连接所述下挡板的等高螺丝;

所述下垫板与所述下模座通过合销对正连接,所述下模座上设有分别连接所述下垫板、所述下垫脚的螺丝,所述下拖板上设有连接所述下垫脚的螺丝。

上述的一种侧墙倒扣侧切机构,其中,所述上夹板的底部安装有匹配所述内脱板的内脱弹簧,所述下垫板与所述下挡板之间设有固定弹簧。

上述的一种侧墙倒扣侧切机构,其中,所述下模板包括盖板与限位块组,所述限位块组包括设置于所述盖板四个角的第一限位块与设置于所述盖板四个边的第二限位块;

所述下脱板包括插刀座与弹簧压块组,所述插刀座设置于所述盖板的下侧,所述弹簧压块组包括与所述第一限位块匹配的第一弹簧压块、与所述第二限位块匹配的第二弹簧压块。

上述的一种侧墙倒扣侧切机构,其中,所述下模导柱设置有四个,分别设置在所述下挡板的四个角。

依据上述本实用新型一种侧墙倒扣侧切机构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将多种角度的侧切设置在同一个侧墙倒扣侧切机构中,能够完成多种规格产品的侧切,有效提高工作效率,结构简单,便于使用,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侧墙倒扣侧切机构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侧墙倒扣侧切机构的俯视透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侧墙倒扣侧切机构中上模板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侧墙倒扣侧切机构中下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侧墙倒扣侧切机构中下脱板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如下:

上模组101、下模组102、上模座103、上夹板104、上模板105、下模板106、下挡板107、下垫板108、下模座109、下托板110、内脱板111、插刀112、下脱板113、下垫脚114、下模导柱115、横滑斜槽201、燕尾滑斜槽202、导柱孔203、盖板301、第一限位块302、第二限位块303、插刀座401、第一弹簧压块402、第二弹簧压块40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造特征、达成目的和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是提供一种侧墙倒扣侧切机构,目的是将多种角度的侧切设置在同一个侧墙倒扣侧切机构中,能够完成多种规格产品的侧切,有效提高工作效率,结构简单,便于使用,降低成本。

如图1-2所示,一种侧墙倒扣侧切机构,其中,包括上模组101与下模组102,上模组101设置于下模组102的上侧,上模组101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设置的上模座103、上夹板104、上模板105,下模组102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设置的下模板106、下挡板107、下垫板108、下模座109、下托板110,上模板105的底部设有上模滑块刀组以及匹配下模板106的内脱板111,下模板106上设有连接于下挡板107的基座以及与上模滑块刀组相匹配的下模滑块刀组,下垫板108的顶部设有贯穿下挡板107的插刀112,插刀112有部分探出下挡板107,下挡板107面向下模板106的一侧设有下脱板113,下托板110面向下模座109的一侧安装有下垫脚114,下挡板107的顶部安装设有下模导柱115,上模板105的底部设有匹配下模导柱115的导柱孔203。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侧墙倒扣侧切机构,采用的上模滑块刀组与下模滑块刀组分别设置于侧墙倒扣侧切机构较远距离的两侧;

上模滑块刀组包括设置于上模板105同一侧的燕尾刀与上模横刀,上模横刀的两侧均设有燕尾刀;

下模滑块刀组包括设置于下模板106同一侧的下模转角刀与下模直边刀,下模直边刀的两侧均设有下模转角刀。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侧墙倒扣侧切机构,采用的上模板105的底部分别设有安装上模横刀的横滑斜槽201与安装燕尾刀的燕尾滑斜槽202;

下挡板107上安装有分别连接于下模转角刀与下模直边刀的滑轨。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侧墙倒扣侧切机构,采用的上模座103、上夹板104、上模板105通过合销对正连接,上夹板104上设有连接内脱板111的内导柱,上夹板104上设有贯穿上夹板104后与内脱板111连接的等高螺丝;

下垫板108与下挡板107通过合销对正连接,下垫板108顶部设有连接下挡板107的等高螺丝;

下垫板108与下模座109通过合销对正连接,下模座109上设有分别连接下垫板108、下垫脚114的螺丝,下拖板上设有连接下垫脚114的螺丝。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侧墙倒扣侧切机构,采用的上夹板104的底部安装有匹配内脱板111的内脱弹簧,下垫板108与下挡板107之间设有固定弹簧。

如图4-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侧墙倒扣侧切机构,采用的下模板106包括盖板301与限位块组,限位块组包括设置于盖板301四个角的第一限位块302与设置于盖板301四个边的第二限位块303;

下脱板113包括插刀座401与弹簧压块组,插刀座401设置于盖板301的下侧,弹簧压块组包括与第一限位块302匹配的第一弹簧压块402、与第二限位块303匹配的第二弹簧压块403。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侧墙倒扣侧切机构,采用的下模导柱115设置有四个,分别设置在下挡板107的四个角。

在具体使用时,将产品放在下模板106上(扣在盖板301上),带动整个上模组101向下移动,上模板105上的导柱孔203与下模导柱115接触,对正位置,脱料板下压,过程中先与产品接触,机台继续下压,上模板105开始接触下模板106中的四个第一弹簧压块402与第二弹簧压块403,此时燕尾刀与上模横刀在第一弹簧压块402与第二弹簧压块403的支撑下,已贴紧产品的侧墙,到达位置,机台下压,随着上模板105推动下模板106下行,带动燕尾刀在燕尾滑斜槽202移动、带动上模横刀在横滑斜槽201移动、带动下模转角刀与下模直边刀在滑轨移动达到对产品侧边的剪切,完成整个冲切的过程,上模组101随机台上行直至产品脱离内脱板111,随后将产品从下模板106取出,完成整个挤压-剪切-撕裂的过程。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侧墙倒扣侧切机构,能够将多种角度的侧切设置在同一个侧墙倒扣侧切机构中,能够完成多种规格产品的侧切,有效提高工作效率,结构简单,便于使用,降低成本。

以上对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其中未尽详细描述的设备和结构应该理解为用本领域中的普通方式予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做出若干简单推演、变形或替换,这并不影响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