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布线机的自动转向布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86816发布日期:2020-05-26 17:35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全自动布线机的自动转向布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布线机,特别涉及一种全自动布线机的自动转向布线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摆料这个步骤主要靠人工完成,加工的产量有赖于员工操作的熟练程度,只能依赖老员工操作,一年以下的新进员工摆料的速度只有老员工速度的1/3,再加上员工的离职率等原因,熟练的员工要长期陪养,也不一定能留得住,而且老员工的薪资相对较高,导致在加工产量和加工成本上很难取舍。再者,人工操作也容易出现因为人员操作疏失导致的产品报废现象,例如布线时未放准在模具内或超出模具等。上述现有技术的缺失正是业界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有业者实用新型了一类利用机械手和自动化控制系统来完成布线的设备,这类设备虽然解放了人力,也能够排除人为报废因素,但是这类设备制造、购置、运行和维护的成本过高,对于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的要求也高,对于一般加工厂而言是无法承受的,而且即使采用了此类设备进行布线,也会导致产品加工成本的上升,并没有在本质上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对于加工厂而言并没有实际意义。因此,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是我们当下刻不容缓要解决的事情。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的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全自动布线机的自动转向布线装置。它所要解决的时速问题是如何提高布线的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全自动布线机的自动转向布线装置,包括竖直设置的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上端边缘处固连有动力输出端竖直向下设置的闭环步进电机,所述背板上还设置有花键转向轴,花键转向轴包括旋转头、固定座和转动杆,固定座套装在转动杆上且转动杆能相对固定座旋转,固定座与背板固连,旋转头套装在转动杆上端且形成周向固定,所述旋转头与闭环步进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位于同一平面上且相互平行,旋转头与闭环步进电机动力端通过同步带连接,所述转动杆下端套装有导向座且导向座能相对转动杆滑动,导向座上固定有导向针管且导向针管下端朝向转动杆方向倾斜,所述转动杆下端面上还设置安装头,安装头上固定有压轮,压轮可绕其轴线旋转。

在上述的全自动布线机的自动转向布线装置,所述固定座下端面与导向座上端面之间的转动杆外周面上套装有压力弹簧,所述导向座通过压力弹簧的弹力抵靠在安装头上端面上。

在上述的全自动布线机的自动转向布线装置,所述背板上设有转轴固定座,转轴固定座与花键转向轴上的固定座固定连接。

在上述的全自动布线机的自动转向布线装置,所述转动杆上端面上设有过线孔,所述转动杆下端外周面上还设有出线孔,过线孔与出线孔连通。

在上述的全自动布线机的自动转向布线装置,所述背板上还设有感应器,所述感应器与闭环步进电机电连接。

发热丝穿过上述发热丝导向管,经由发热丝导向管穿出,前端保持在压丝滚轮下方。运动系统启动,各个运动轴寻找原点位置,复位系统。系统内部存有cad轨迹数据,按下运行按钮,系统控制各运动轴,移动压轮将发热丝前端压入发热底片上的轨迹起始点,由于发热底片表面覆盖有生橡胶层,发热丝被嵌入橡胶表层。

系统控制各运动轴沿预设轨迹运动,发热丝被橡胶层的粘力拖拽拉出,并由压丝滚轮持续压入轨迹路径。转动轴将压轮压在发热底片上,压力轴承收缩提供发热丝压入橡胶层的压力。

轨迹转弯时,转动杆旋转压轮和导向针管,使压轮滚动方向始终沿着轨迹前进方向,同时导向针管方向始终沿轨迹延伸方向,以保证顺利出丝、压丝作业。压轮使用滚珠花键,同时满足伸缩运动和旋转运动。

转动杆旋转中心与压丝滚轮重合,导向针管负责发热丝随时保持运行轨迹方向。当导向针管沿轨迹绕压轮360°不同方向旋转时,如果发热丝直接从外部穿入导向针管,发热丝必然会缠绕在旋转机构上,为了解决此问题,在花键转向轴内部穿入发热丝导向管,经过轴承座后由转动杆下端侧壁孔中穿出,发热丝沿着发热丝导向管穿入导向针管,避免了缠绕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发热丝沿着导向管从过线孔伸入连接杆内再从出线孔出,发热丝再穿入导向针管,避免了缠绕问题,大大提升了布线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背板;11、转轴固定座;2、闭环步进电机;3、花键转向轴;31、旋转头;32、固定座;33、转动杆;331、过线孔;332、出线孔;34、安装头;35、压轮;4、同步带;5、导向座;6、导向针管;7、压力弹簧;8、感应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全自动布线机的自动转向布线装置,包括竖直设置的背板1。背板1上端边缘处固连有动力输出端竖直向下设置的闭环步进电机2。背板1上还设置有花键转向轴3,花键转向轴3包括旋转头31、固定座32和转动杆33。固定座32套装在转动杆33上且转动杆33能相对固定座32旋转,固定座32与背板1固连。旋转头31套装在转动杆33上端且形成周向固定,旋转头31与闭环步进电机2的动力输出端位于同一平面上且相互平行。旋转头31与闭环步进电机2动力端通过同步带4连接。转动杆33下端套装有导向座5且导向座5能相对转动杆33滑动,导向座5上固定有导向针管6且导向针管6下端朝向转动杆33方向倾斜,转动杆33下端面上还设置安装头34,安装头34上固定有压轮35,压轮35可绕其轴线旋转。固定座32下端面与导向座5上端面之间的转动杆33外周面上套装有压力弹簧7,导向座5通过压力弹簧7的弹力抵靠在安装头34上端面上。背板1上设有转轴固定座11,转轴固定座11与花键转向轴3上的固定座32固定连接。

转动杆33上端面上设有过线孔331,转动杆33下端外周面上还设有出线孔332,过线孔331与出线孔332连通。转动杆33旋转与压轮35重合,导向针管6负责发热丝随时保持运行轨迹方向。当导向针管6沿轨迹绕压轮35,360°不同方向旋转时,如果发热丝直接从外部穿入导向针管6,发热丝必然会缠绕在旋转机构上,为了解决此问题,在花键转向轴3内部穿入发热丝导向管,经过固定座32后由转动杆33下端侧壁孔中穿出,发热丝沿着发热丝导向管穿入导向针管6,避免了缠绕问题。背板1上还设有感应器8,感应器8与闭环步进电机2电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同时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



技术特征:

1.全自动布线机的自动转向布线装置,包括竖直设置的背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1)上端边缘处固连有动力输出端竖直向下设置的闭环步进电机(2),所述背板(1)上还设置有花键转向轴(3),花键转向轴(3)包括旋转头(31)、固定座(32)和转动杆(33),固定座(32)套装在转动杆(33)上且转动杆(33)能相对固定座(32)旋转,固定座(32)与背板(1)固连,旋转头(31)套装在转动杆(33)上端且形成周向固定,所述旋转头(31)与闭环步进电机(2)的动力输出端位于同一平面上且相互平行,旋转头(31)与闭环步进电机(2)动力端通过同步带(4)连接,所述转动杆(33)下端套装有导向座(5)且导向座(5)能相对转动杆(33)滑动,导向座(5)上固定有导向针管(6)且导向针管(6)下端朝向转动杆(33)方向倾斜,所述转动杆(33)下端面上还设置安装头(34),安装头(34)上固定有压轮(35),压轮(35)可绕其轴线旋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布线机的自动转向布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32)下端面与导向座(5)上端面之间的转动杆(33)外周面上套装有压力弹簧(7),所述导向座(5)通过压力弹簧(7)的弹力抵靠在安装头(34)上端面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布线机的自动转向布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1)上设有转轴固定座(11),转轴固定座(11)与花键转向轴(3)上的固定座(32)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布线机的自动转向布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33)上端面上设有过线孔(331),所述转动杆(33)下端外周面上还设有出线孔(332),过线孔(331)与出线孔(332)连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布线机的自动转向布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1)上还设有感应器(8),所述感应器(8)与闭环步进电机(2)电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布线机,特别涉及一种全自动布线机的自动转向布线装置。它所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提高布线的效率。它包括竖直设置的背板,背板上固连有闭环步进电机,背板上还设置有花键转向轴,花键转向轴包括旋转头、固定座和转动杆,固定座套装在转动杆上,固定座与背板固连,旋转头套装在转动杆上端且形成周向固定,旋转头与闭环步进电机动力端通过同步带连接,转动杆下端套装有导向座且导向座能相对转动杆滑动,导向座上固定有导向针管且导向针管下端朝向转动杆方向倾斜,转动杆下端面上还设置安装头,安装头上固定有压轮,压轮可绕其轴线旋转。本实用新型大大提升了布线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陈小平;刘静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陈小平
技术研发日:2019.09.27
技术公布日:2020.05.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