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从动盘总成自动组装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35047发布日期:2020-07-29 02:45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一种从动盘总成自动组装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从动盘总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从动盘总成自动组装系统。



背景技术:

离合器从动盘是汽车发动机和变速箱之间的重要传动部件,由于从动盘的结构复杂,部件数量多,且部件形状各异,组装步骤繁琐,因此在装配过程中,很难实现从动盘组装的自动化,大大的制约了从动盘的加工与生产效率。

专利号为cn2012205360936的专利文献公开了的一种用于汽车配件领域的离合器片组装配设备,包括若干个装配工作站、一个质检工作站和主控制系统,若干个装配工作站和一个质检工作站通过输送带连接,输送带的顶面上设置装配托盘;装配工作站上设置第一plc控制器,质检工作站上设置第二plc控制器,第一plc控制器和所述第二plc控制器通过以太网与所述主控制系统连接;装配工作站包括装配平台和第一抓手,装配平台的至少一侧设有步进推料装置,质检工作站包括第二灰度传感器、第二抓手和废料仓。

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实用新型人发现其组装加工的离合器片与本申请从动盘的结构完全不同,另外在产品上安装阻尼弹簧片及阻尼片时,需要人工将组装好的成品翻转180°,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通过设置定位组件,完成对成品的组装,组装后点胶件a进行自动点胶工作,并在识别件的作用下将成品进行识别,检查组装准确性,使得成品固定一体,再利用翻转件将其翻转180°,然后将阻尼弹簧片及阻尼片依次上装,并在点胶件b的作用下进行自动点胶固定,从而解决了其组装加工的离合器片与本申请从动盘的结构完全不同,另外在产品上安装阻尼弹簧片及阻尼片时,需要人工将组装好的成品翻转180°,工作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针对以上技术问题,采用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从动盘总成自动组装系统,包括:

传输组件,所述传输组件包括机架和水平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传动件,托盘放置在所述传动件上且沿着所述传动件传输方向同步传输,所述传输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传输组件的两端且用来将托盘沿着竖直方向升降的提升组件;以及

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依次设置的组装工位、点胶工位、识别工位及翻转工位;

所述组装工位上设置有组装件,所述点胶工位上设置有点胶件a,所述识别工位上设置有识别件,所述翻转工位上设置有翻转件及点胶件b。

作为优选,所述传动件沿着竖直方向设置两组且其传动方向相反。

作为优选,所述组装件、点胶件a、识别件及翻转件均位于同一线性方向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组装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上且位于所述传动件一侧的存储盒a、存储盒b及存储盒c;

所述存储盒a、存储盒b及存储盒c内对应存放有若干的从动盘、摩擦片及加强板。

作为优选,所述点胶件a及点胶件b包括第一光源检测器、设置在所述机架上且位于所述传动件一侧的驱动件、由所述驱动件驱动传动的点胶机、设置在所述传动件一侧的废料盒、电子称重器及清洗盒。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件包括水平推动单元和竖直推动单元;

所述水平推动单元包括水平设置的气缸a和与所述气缸a伸缩端固定连接的连接板a;

所述竖直推动单元包括安装在所述连接板a上的连接板b和竖直安装在所述连接板a上的气缸b。

作为优选,所述识别件包括第二光源检测器、设置在所述机架上且位于所述传动件一侧的支架及安装在所述支架上的检测相机。

作为优选,所述翻转件包括:

安置件,所述安置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上且位于所述传动件一侧的存储盒d及存储盒e,所述存储盒d及存储盒e内对应存放有若干的阻尼弹簧片及阻尼片;以及

切换件,所述切换件用于将组装后的从动盘、摩擦片及加强板翻转180°。

作为优选,所述切换件包括:

升降单元,所述升降单元包括安装架及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且其伸缩端竖直向下设置的气缸c;

夹持单元,所述夹持单元包括滑动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的滑座、安装在所述滑座上的气缸d、固定设置在所述滑座内且上下设置两组的滑杆及两组对称设置在所述滑杆上的移动单元,所述移动单元包括通过滑套滑动设置在所述滑杆上的夹耳和一端与所述气缸d的伸缩端铰接且另一端与所述滑套铰接相连的传动杆;以及

转动单元,所述转动单元为回转气缸且其安装在所述滑座两侧且与所述夹耳a和夹耳b一一对应设置。

作为又优选,所述提升组件包括:

安装座;

气缸e,所述气缸e安装在所述安装座上且其伸缩端竖直向上设置;

辊式输送线,所述辊式输送线与所述气缸e连接设置且沿着竖直方向上下滑动;以及

滑动件,所述滑动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的滑道和固定设置在所述辊式输送线上且滑动设置在所述滑道上的滑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定位组件,完成对成品的组装,组装后点胶件a进行自动点胶工作,并在识别件的作用下将成品进行识别,检查组装准确性,使得成品固定一体,再利用翻转件将其翻转180°,然后将阻尼弹簧片及阻尼片依次上装,并在点胶件b的作用下进行自动点胶固定,组装的精准度高同时自动化程度高;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夹持单元配合转动单元,使得组装后的工件被夹紧后实现180°旋转,进而利于阻尼弹簧片及阻尼片的后期安装,其自动化程度高,便于控制;

(3)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清洗盒,点胶机完成点胶后,点胶机的胶头残留的胶水移动至清洗盒进行清洗,利于后一个从动盘工件进行更好的点胶工作。

综上所述,该设备具有结构简单、自动固定的优点,尤其适用于从动盘总成技术领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为从动盘总成自动组装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翻转工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点胶工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翻转件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5为翻转件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6为组装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提升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8为提升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9为从动盘工件的结构示意图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从动盘总成自动组装系统,包括:

传输组件1,所述传输组件1包括机架11和水平设置在所述机架11上的传动件12,托盘13放置在所述传动件12上且沿着所述传动件12传输方向同步传输,所述传输组件1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传输组件1的两端且用来将托盘13沿着竖直方向升降的提升组件14;以及

定位组件2,所述定位组件2包括依次设置的组装工位21a、点胶工位22a、识别工位23a及翻转工位24a;

所述组装工位21a上设置有组装件21b,所述点胶工位22a上设置有点胶件a22b,所述识别工位23a上设置有识别件23b,所述翻转工位24a上设置有翻转件24b及点胶件b25。

需要说明的是,传统是人工将从动盘201、摩擦片202及加强板203进行人工组装后,再人工将其翻转180°后将阻尼弹簧片2413及阻尼片2414进行安装,一方面在搬运至压铆成型一体,搬运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错位,进而导致压铆精准性差的问题;另一方面,需要人工进行翻转,增加劳动输出,降低产量输出。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定位组件2,完成对成品的组装,组装后点胶工位22进行自动点胶工作,并在识别件23的作用下将成品进行识别,检查组装准确性,使得成品固定一体,再利用翻转件24b将其翻转180°,然后将阻尼弹簧片2413及阻尼片2414依次上装,并在点胶件b25的作用下进行自动点胶固定,组装的精准度高同时自动化程度高。

进一步,如图2所示,所述传动件12沿着竖直方向设置两组且其传动方向相反。

在本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传动件12沿着竖直方向设置两组,其目的是,成品通过上层传动件12进行传输完成定位固定且在下层传输又复位至初始位置,因此只需要设置一个工人即可。

进一步,如图1所示,所述组装件21b、点胶工位22b、识别件23b及翻转件24b均位于同一线性方向设置。

进一步,如图6、图9所示,所述组装件21b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11上且位于所述传动件12一侧的存储盒a211、存储盒b212及存储盒c213;

所述存储盒a211、存储盒b212及存储盒c213内对应存放有若干的从动盘2111、摩擦片2112及加强板2113。

进一步,如图3所示,所述点胶件a22b及点胶件b25包括第一光源检测器、设置在所述机架11上且位于所述传动件12一侧的驱动件221、由所述驱动件221驱动传动的点胶机222、设置在所述传动件12一侧的废料盒223、电子称重器224及清洗盒225。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清洗盒225,点胶机222完成点胶后,点胶机222的胶头残留的胶水移动至清洗盒225进行清洗,利于后一个从动盘工件进行更好的点胶工作。

进一步,如图3所示,所述驱动件221包括水平推动单元和竖直推动单元;

所述水平推动单元包括水平设置的气缸a和与所述气缸a伸缩端固定连接的连接板a;

所述竖直推动单元包括安装在所述连接板a上的连接板b和竖直安装在所述连接板a上的气缸b。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驱动件221,实现点胶机222的水平及升降工作,进而完成点胶工作、称重工作及废弃收集工作。

进一步,如图3所示,所述识别件23b包括第二光源检测器、设置在所述机架11上且位于所述传动件12一侧的支架231及安装在所述支架231上的检测相机232。

进一步,如图2所示,所述翻转件24b包括:

安置件241,所述安置件241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11上且位于所述传动件12一侧的存储盒d2411及存储盒e2412,所述存储盒d2411及存储盒e2412内对应存放有若干的阻尼弹簧片2413及阻尼片2414;以及

切换件242,所述切换件242用于将组装后的从动盘2111、摩擦片2112及加强板2113翻转180°。

进一步,如图4、图5所示,所述切换件242包括:

升降单元243,所述升降单元243包括安装架2431及设置在所述安装架2431上且其伸缩端竖直向下设置的气缸c2432;

夹持单元244,所述夹持单元244包括滑动设置在所述安装架2431上的滑座2441、安装在所述滑座2441上的气缸d2442、固定设置在所述滑座2441内且上下设置两组的滑杆2443及两组对称设置在所述滑杆2443上的移动单元2444,所述移动单元2444包括通过滑套2445滑动设置在所述滑杆2443上的夹耳2446和一端与所述气缸d2442的伸缩端铰接且另一端与所述滑套2445铰接相连的传动杆2447;以及

转动单元245,所述转动单元245为回转气缸且其安装在所述滑座2441两侧且与两个所述夹耳2446一一对应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夹持单元244配合转动单元245,使得组装后的工件被夹紧后实现180度旋转,进而利于阻尼弹簧片2413及阻尼片2414的后期安装。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传动杆2447一端与滑套2445铰接相连且其另一端与所述气缸d2442铰接相连,利用气缸d2442的伸长和缩短,两组转动单元245通过滑套2445在滑杆2443相向和背向移动,实现夹持和释放工作,其自动化程度高,便于控制。

进一步,如图7、图8所示,所述提升组件14包括:

安装座141;

气缸e142,所述气缸e142安装在所述安装座141上且其伸缩端竖直向上设置;

辊式输送线143,所述辊式输送线143与所述气缸e142连接设置且沿着竖直方向上下滑动;以及

滑动件144,所述滑动件144包括设置在所述安装座141上的滑道145和固定设置在所述辊式输送线143上且滑动设置在所述滑道145上的滑块146。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通过设置提升组件14,使得托盘13自动升降,进而实现与上层传动件12及下层传动件12的衔接。

工作过程:

首先工人站在组装工位21a对从动盘2111、摩擦片2112及加强板2113进行组装,然后放置在托盘13上,接着成品随着托盘13传输至点胶工位22a,第一光源检测器检测到托盘13,发出信号,传动件12停止制动,点胶机222的胶头点在电子称重器224上进行称重,然后对成品上进行点胶工作,使其固定成一体,完成点胶后,点胶机222内剩余的胶水放入废料盒223内,之后第二光源检测器检测到托盘13,发出信号,传动件12停止制动,检测相机232检测成品组装是否出错,检查无误后,成品随着托盘13传输至翻转工位24a,升降单元243伸长,夹持单元244将从动盘2111、摩擦片2112及加强板2113组装后的工件进行翻转180°,再将阻尼弹簧片2413及阻尼片2414依次上装至工件上,接着点胶件b25对其进行点胶固定,将其固定一体后,成品随着托盘13传输至提升组件14,提升组件14下降,托盘13从下方的传动件12回转至传动件12的输入端。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部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然在本技术方案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个”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提示下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