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台形零件的线切割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44333发布日期:2020-08-05 02:42阅读:584来源:国知局
一种圆台形零件的线切割夹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切割夹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圆台形零件的线切割夹具。



背景技术:

电火花线切割机(wireelectricaldischargemachining简称wedm),属电加工范畴,是由前苏联拉扎联科夫妇研究开关触点受火花放电腐蚀损坏的现象和原因时,发现电火花的瞬时高温可以使局部的金属熔化、氧化而被腐蚀掉,从而开创和发明了电火花加工方法。线切割机也于1960年发明于前苏联,我国是第一个用于工业生产的国家。线切割直接利用电能进行脉冲放电加工,工具电极和工件不直接接触,无机械加工中的宏观切削力,适宜于加工低刚度零件及细小零件。

对具有圆台形侧壁的零件进行加工时,对零件进行装夹固定需要配合线切割中的零件,采用切削加工、铣削加工时,对零件的装夹固定需要较高的要求。对具有圆台形侧壁的零件进行加工时采用线切割进行加工时,能够保护具有圆台形侧壁的零件的外形结构的稳定。但是对具有圆台形侧壁的零件的装夹夹具要求较高,需要对应的专用的夹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圆台形零件进行装夹、提高线切割效率的线切割夹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圆台形零件的线切割夹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面上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一定位块、第二定位块,所述第一定位块上设有第一定位平面,所述第二定位块设有第二定位平面,所述第一定位平面、第二定位平面与x-y平面之间具有夹角α,所述第一定位平面、第二定位平面与x-z平面之间具有夹角β,所述第一定位平面、第二定位平面之间形成用于夹持圆台形零件的夹持空间;

所述底座具有两与x-z平面平行设置的第一端面、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上通过螺栓连接有对所述圆台形零件的端面抵接的第一挡板,所述第二端面上通过螺栓连接有对所述圆台形零件的端面抵接的第二挡板,所述底座顶面设有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三挡板,所述第三挡板正对所述夹持空间具有第三定位平面,所述第三定位平面具有与圆台形零件的外侧壁的锥角相同的倾角。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底座上设有用于固定所述第一定位块、第二定位块的螺孔组,所述螺孔组具有中心螺孔和多个调节螺孔,多个所述调节螺孔等间距地设于所述中心螺孔周围。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底座顶面靠近所述第一端面、第二端面分别设有第一定位螺孔组、第二定位螺孔组,所述第三挡板能够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定位螺孔组、第二定位螺孔组上以分别与靠近圆台形零件的两端处抵接。

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多个垫板,各个所述垫板的两侧面均呈平板结构,各个所述垫板的厚度各不相同。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夹角α在30度至50度之间。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夹角β在40度至80度之间。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圆台形零件的线切割夹具,通过第一定位块的第一定位平面、第二定位块的第二定位平面对圆台形零件的侧壁进行限位,通过第三挡板的第三定位平面从上方对圆台形零件的侧壁进行限位,通过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对圆台形零件的两端进行定位,以对圆台形零件进行精确的定位,使得圆台形零件的轴线处于水平位置,便于对圆台形零件的外侧壁进行定位,有利于提高加工精度,降低了对圆台形零件的外侧壁进行加工的难度,便于对圆台形零件进行快速加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圆台形零件的线切割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圆台形零件的线切割夹具的底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圆台形零件的线切割夹具与圆台形零件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圆台形零件的线切割夹具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0、底座;11、第一端面;12、第二端面;13、第一挡板;14、第二挡板;20、夹持空间;31、第一定位块;32、第二定位块;33、第一定位平面;34、第二定位平面;40、第三挡板;41、第三定位平面;50、螺孔组;51、中心螺孔;52、调节螺孔;61、第一定位螺孔组;62、第二定位螺孔组;70、垫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一种圆台形零件的线切割夹具,具有对圆台形零件的曲线形外侧壁进行定位的第一定位平面、第二定位平面、第三定位平面,也具有对圆台形零件的端部进行卡止定位的第一挡板、第二挡板,本实用新型便于快速精确地对圆台形零件进行定位,能够保证圆台形零件的轴线处于水平位置,定位精度高,能够提高线切割加工的效率。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圆台形零件的线切割夹具,包括底座10,底座10为本夹具的基座,通过底座10能够本夹具进行安装定位。底座10上安装有螺栓,通过螺栓能够将底座10安装在机床工作台上,其中底座10能够安装在t型槽平板上。底座10可以通过铸铁制成。

具体地,底座10顶面上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一定位块31、第二定位块32,第一定位块31、第二定位块32共同对圆台形零件进行安装定位。其中,第一定位块31上设有第一定位平面33,第二定位块32设有第二定位平面34,第一定位平面33、第二定位平面34与x-y平面之间具有夹角α,第一定位平面33、第二定位平面34与x-z平面之间具有夹角β。

对于圆锥角不同的圆台形零件,通过倾斜角度的第一定位平面33、第二定位平面34能够对圆台形零件的外侧壁配合进行定位。第一定位平面33、第二定位平面34之间形成用于夹持圆台形零件的夹持空间20,在装夹圆台形零件时,将圆台形零件放置进入夹持空间20中,能够将圆台形零件卡入夹持空间20中,以使得圆台形零件的轴线处于水平面上。其中,第一定位平面33、第二定位平面34关于第一定位平面33、第二定位平面34的中性面对称设置。

具体地,底座10具有两与x-z平面平行设置的第一端面11、第二端面12,第一端面11、第二端面12是底座10的侧面。第一端面11上通过螺栓连接有对圆台形零件的端面抵接的第一挡板13,第二端面12上通过螺栓连接有对圆台形零件的端面抵接的第二挡板14。在装夹圆台形零件时,将圆台形零件放置进入夹持空间20中后,将第一挡板13、第二挡板14安装在第一端面11、第二端面12上,能够通过第一挡板13、第二挡板14对圆台形零件的两端抵紧定位。这里,第一挡板13、第二挡板14之间的距离是固定的。

具体地,底座10顶面设有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三挡板40,第三挡板40正对夹持空间20具有第三定位平面41,通过第三定位平面41能够对圆台形零件的外侧壁进行定位,第三定位平面41具有与圆台形零件的外侧壁的锥角相同的倾角,以使得第三定位平面41与圆台形零件的外侧壁呈线接触,以对圆台形零件的外侧壁精确装夹定位。

优选地,底座10上设有用于固定第一定位块31、第二定位块32的螺孔组50,螺孔组50具有中心螺孔51和多个调节螺孔52,多个调节螺孔52等间距地设于中心螺孔51周围。在需要对不同尺寸的圆台形零件进行定位时,可以通过松开调节螺孔52,分别将第一定位块31、第二定位块32围绕中心螺孔51转动,以调节夹持空间20的尺寸,以提高本线切割夹具对不同尺寸的圆台形零件装夹的尺寸范围。

优选地,底座10顶面靠近第一端面11、第二端面12分别设有第一定位螺孔组61、第二定位螺孔组62,第三挡板40能够分别连接在第一定位螺孔组61、第二定位螺孔组62上以分别与靠近圆台形零件的两端处抵接。通过第一定位螺孔组61、第二定位螺孔组62能够将第三挡板40安装在底座10上的靠近第一端面11或者第二端面12的两端,以适应对圆台形零件外侧壁的加工位置。

优选地,还包括多个垫板70,各个垫板70的两侧面均呈平板结构,各个垫板70的厚度各不相同。通过垫板70能够调节第一挡板13、第二挡板14之间的夹持空间20的距离,以适应不同长度的圆台形零件的装夹。

优选地,如图1所示,夹角α在30度至50度之间,夹角α可以为30度、40度、45度或50度。

优选地,如图1所示,夹角β在40度至80度之间,夹角β可以为40度、45度、50度、55度、60度、65度、70度、75度或80度。

综上,本实用新型结构稳定,通过多个定位平面对圆台形零件的外侧壁进行装夹定位,提高对圆台形零件的装夹速度、精度,且能够适应不同尺寸的圆台形零件,能够提高线切割加工的效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