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衬套螺旋槽车削数控机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20304发布日期:2020-06-16 23:12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一种衬套螺旋槽车削数控机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数控机床,具体是一种衬套螺旋槽车削数控机床。



背景技术:

常规的衬套零件为筒体,衬套内开设有交叉布置的螺旋槽的作用是内油槽循环润滑,常规螺旋槽加工需要用到多轴加工中心对其进行加工,大大的增加了成本,如何能够通过数控机床实现对衬套螺旋槽车削加工成为了本学院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能够通过数控机床实现对衬套螺旋槽车削加工;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衬套螺旋槽车削数控机床,包括衬套、用于夹紧衬套一端外壁的弹性夹头、驱动弹性夹头转动的伺服电机;位于衬套另一端设置有用于车削衬套内壁的球头刀具,球头刀具通过转轴与电动机连接,电动机驱动转轴转动,并带动球头刀具转动;电动机底部设置有沿衬套轴线方向移动以及沿垂直于衬套轴线方向移动的基座。

弹性夹头的作用是将衬套夹紧,并与伺服电机连接,驱动衬套的转动;位于衬套的另一侧设置有基座,基座可沿衬套轴线方向移动以及沿垂直于衬套轴线方向移动,也就是说基座能够实现两轴的平移;基座上设置有电动机,电动机的作用是通过转轴驱动转轴另一端的球头刀具的转动;转轴倾斜与衬套轴线方向设置,并将转轴端部的球头刀具与衬套内壁相抵,倾斜设置的转轴是为了防止和衬套内壁发生干涉,避免转轴本体端与衬套发生碰撞。

如何实现数控机床对衬套的加工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衬套螺旋槽车削数控机床的加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s1:基座带动球头刀具移动靠近衬套内壁一端;s2:电动机驱动球头刀具转动;s3:基座带动转动的球头转动沿垂直与衬套轴线方向移动,并与衬套内壁相抵进行车削;s4:伺服电机带动衬套转动的同时,基座带动转动的电动机沿衬套轴线方向移动,对衬套内壁进行第一道螺旋线进行车削;s5:当伺服电机带动衬套转动180°时,此时衬套内壁进行第一道螺旋线车削完毕,伺服电机继续,基座带动转动的球头沿衬套轴线方向反向运动,进行第二道螺旋线的车削;s6:当伺服电机带动衬套转动360°时,此时衬套内壁进行第二道螺旋线车削完毕,伺服电机停止转动;此时第二道螺旋线车削的终点与第一道螺旋线车削的起点为同一点;s7:退刀。

其中:s1中,基座带动球头刀具衬套内壁一端,也就是说,球头刀具通过基座先伸入到衬套内,进行预定位;由于螺线槽不能是通槽,因此先将球头刀具置于衬套内。

s3中,基座带动球头刀具与衬套内壁相抵进行车削,此时车削的为第一道螺旋线的起点。

s4中,基座和伺服电机同时运动,在球头刀具进给的同时,衬套发生转动,此时车削的为第一道螺旋线。

s5中,伺服电机带动衬套转动180°时,球头刀具反向运动,此时第一道螺旋线车削完毕,开始进行第二道螺旋线的车削。

s6中,伺服电机带动衬套转动360°时,第二道螺旋线车削完毕,第二道螺旋线车削的终点与第一道螺旋线车削的起点共点,车削完毕。

s7中,退刀包括基座的回位以及球头刀具的停止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衬套螺旋槽车削数控机床,通过对数控机床的改造,当衬套转动一圈时,便实现了对衬套内壁两条螺旋线的车削。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衬套的剖面图。

图中:1-衬套、2-弹性夹头、3-伺服电机、4-球头刀具、5-转轴、6-电动机、7-基座、8-第一道螺旋线、9-第二道螺旋线。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衬套螺旋槽车削数控机床,包括衬套1、用于夹紧衬套1一端外壁的弹性夹头2、驱动弹性夹头2转动的伺服电机3;位于衬套1另一端设置有用于车削衬套1内壁的球头刀具4,球头刀具4通过转轴5与电动机6连接,电动机6驱动转轴5转动,并带动球头刀具4转动;电动机6底部设置有沿衬套1轴线方向移动以及沿垂直于衬套1轴线方向移动的基座7。

弹性夹头的作用是将衬套夹紧,并与伺服电机连接,驱动衬套的转动;位于衬套的另一侧设置有基座,基座可沿衬套轴线方向移动以及沿垂直于衬套轴线方向移动,也就是说基座能够实现两轴的平移;基座上设置有电动机,电动机的作用是通过转轴驱动转轴另一端的球头刀具的转动;转轴倾斜与衬套轴线方向设置,并将转轴端部的球头刀具与衬套内壁相抵,倾斜设置的转轴是为了防止和衬套内壁发生干涉,避免转轴本体端与衬套发生碰撞。

如图1-2所示,如何实现数控机床对衬套的加工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衬套螺旋槽车削数控机床的加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s1:基座7带动球头刀具4移动靠近衬套1内壁一端;s2:电动机6驱动球头刀具4转动;s3:基座7带动转动的球头刀具4转动沿垂直与衬套1轴线方向移动,并与衬套1内壁相抵进行车削;s4:伺服电机4带动衬套1转动的同时,基座7带动转动的电动机6沿衬套1轴线方向移动,对衬套1内壁进行第一道螺旋线8进行车削;s5:当伺服电机3带动衬套1转动180°时,此时衬套1内壁进行第一道螺旋线8车削完毕,伺服电机3继续,基座7带动转动的球头刀具4沿衬套1轴线方向反向运动,进行第二道螺旋线9的车削;s6:当伺服电机3带动衬套1转动360°时,此时衬套1内壁进行第二道螺旋线9车削完毕,伺服电机3停止转动;此时第二道螺旋线9车削的终点与第一道螺旋线2车削的起点为同一点;s7:退刀。

其中:s1中,基座带动球头刀具衬套内壁一端,也就是说,球头刀具通过基座先伸入到衬套内,进行预定位;由于螺线槽不能是通槽,因此先将球头刀具置于衬套内。

s3中,基座带动球头刀具与衬套内壁相抵进行车削,此时车削的为第一道螺旋线的起点。

s4中,基座和伺服电机同时运动,在球头刀具进给的同时,衬套发生转动,此时车削的为第一道螺旋线。

s5中,伺服电机带动衬套转动180°时,球头刀具反向运动,此时第一道螺旋线车削完毕,开始进行第二道螺旋线的车削。

s6中,伺服电机带动衬套转动360°时,第二道螺旋线车削完毕,第二道螺旋线车削的终点与第一道螺旋线车削的起点共点,车削完毕。

s7中,退刀包括基座的回位以及球头刀具的停止转动。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衬套螺旋槽车削数控机床,通过对数控机床的改造,当衬套转动一圈时,便实现了对衬套内壁两条螺旋线的车削。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衬套螺旋槽车削数控机床,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套、用于夹紧所述衬套一端外壁的弹性夹头、驱动所述弹性夹头转动的伺服电机;

位于所述衬套另一端设置有用于车削所述衬套内壁的球头刀具,所述球头刀具通过转轴与电动机连接,所述电动机驱动所述转轴转动,并带动所述球头刀具转动;

所述电动机底部设置有沿所述衬套轴线方向移动以及沿垂直于所述衬套轴线方向移动的基座。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衬套螺旋槽车削数控机床,包括衬套、用于夹紧所述衬套一端外壁的弹性夹头、驱动所述弹性夹头转动的伺服电机;位于所述衬套另一端设置有用于车削所述衬套内壁的球头刀具,所述球头刀具通过转轴与电动机连接,所述电动机驱动所述转轴转动,并带动所述球头刀具转动;所述电动机底部设置有沿所述衬套轴线方向移动以及沿垂直于所述衬套轴线方向移动的基座;通过对数控机床的改造,当衬套转动一圈时,便实现了对衬套内壁两条螺旋线的车削。

技术研发人员:陈朝阳;张凡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技术研发日:2019.11.08
技术公布日:2020.06.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