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圆成型结构的工程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21727发布日期:2020-07-10 15:48阅读:441来源:国知局
一种包圆成型结构的工程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特别涉及一种包圆成型结构的工程模。



背景技术:

随着制造业的飞速发展,对工件的形状及结构的需求也随之不断变化。在冲压成型过程中,需要对板材底部进行包圆折弯,使得成品成型后底部呈一个整圆。现有的产品主要在连续模上进行成型,连续模开模成本高,且产品成型后高度太高,送料与脱料较为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方便脱料的包圆成型结构的工程模。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包圆成型结构的工程模,其用于将工件成型为包圆产品,所述工程模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所述上模座上设有上冲头固定板和上冲头,所述上冲头固定板设置在所述上模座一侧,所述下模座上设有下成型凹模,所述上冲头一端与所述上冲头固定板相接,另一端与所述下成型凹模相配合,成型后的所述包圆产品由所述上冲头的另一端抽出。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出如下附属技术方案:所述上冲头另一端设有与所述下成型凹模配合的圆柱形的冲压部。

所述下成型凹模设有与所述冲压部配合的成型部。

所述下成型凹模设有用于定位所述工件的配合面。

所述上模座还设有与所述上冲头相抵并为其提供下压力的压料板。

所述压料板位于所述上冲头固定板一侧。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本实用新型工程模脱料时只需将产品从上冲头一端抽出即可,操作方便,结构简单,工作效率高;

2.本实用新型下成型凹模设有配合工件正弧面的配合面,放料时只需将正弧面与配合面配合即可实现工件的定位,方便上料。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包圆成型结构的工程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工程模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图1工程模的侧视示意图。

图4是图1工程模的下成型凹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待成型的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工程模成型后的产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较佳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非限制性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对应于

本技术:
一种较佳实施例的包圆成型结构的工程模,其包括相互配合的上模1和下模2。

上模1包括上模座101、设置在上模座101上的上冲头固定板102和上冲头103,上冲头固定板102设置在上模座101一侧,上冲头103一端与上冲头固定板102相接,另一端设有圆柱形的冲压部103a。上模座101上还设有与上冲头103相抵压的压料板104。具体的,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上冲头固定板102设置在上模座101的后侧中部位置,上冲头103沿前后方向设置且其一端固定在上冲头固定板102上。压料板104位于上冲头固定板102前端,压料板104与上冲头103相抵压并为其提供下压力。

下模2包括下模座201和固定在下模座201中部位置的下成型凹模202,如图4所示,下成型凹模202包括成型包圆的成型部202a以及配合面202b,成型部202a设有与冲压部103a配合的圆弧。

为了方便进行包圆成型,工件3需要在前期先折弯成型至如图5所示的w形状,该工件3包括正弧面3a以及位于正弧面3a与正弧面3a之间的反弧面3b,这样可以减少材料的反向力,方便进行包圆成型。此外,正弧面3a与配合面202b相配合,同时也可以起到工件3定位的作用。

包圆成型结构的工程模工作过程如下:首先模具处于开模状态,将工件3放入下成型凹模202中,且正弧面3a与配合面202b相贴合,可以起到定位工件3的作用;接着上模1下压,上冲头103下移,其冲压部103a与工件3的反弧面3b相接触;继续下压,冲压部103a与成型部202a配合并将反弧面3b向下折弯成圆弧面,圆弧面与正弧面3a共同配合,从而形成如图6所示的包圆产品4,在此过程中,下模成型高度需要超过圆的一半,从而确保成型;包圆产品4成型后,打开模具,包圆产品4随上冲头上升,需要取出包圆产品4时,只需将其从前方抽出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本实用新型工程模脱料时只需将产品从上冲头一端抽出即可,操作方便,结构简单,工作效率高;

2.本实用新型下成型凹模设有配合工件正弧面的配合面,放料时只需将正弧面与配合面配合即可实现工件的定位,方便上料。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较佳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包圆成型结构的工程模,其用于将工件(3)成型为包圆产品(4),所述工程模包括上模座(101)和下模座(20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座(101)上设有上冲头固定板(102)和上冲头(103),所述上冲头固定板(102)设置在所述上模座(101)一侧,所述下模座(201)上设有下成型凹模(202),所述上冲头(103)一端与所述上冲头固定板(102)相接,另一端与所述下成型凹模(202)相配合,成型后的所述包圆产品(4)由所述上冲头(103)的另一端抽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圆成型结构的工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冲头(103)另一端设有与所述下成型凹模(202)配合的圆柱形的冲压部(103a)。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圆成型结构的工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成型凹模(202)设有与所述冲压部(103a)配合的成型部(202a)。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圆成型结构的工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成型凹模(202)设有用于定位所述工件(3)的配合面(202b)。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圆成型结构的工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座(101)还设有与所述上冲头(103)相抵并为其提供下压力的压料板(10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包圆成型结构的工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料板(104)位于所述上冲头固定板(102)一侧。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包圆成型结构的工程模,其用于将工件(3)成型为包圆产品(4),所述工程模包括上模座(101)和下模座(201),所述上模座(101)上设有上冲头固定板(102)和上冲头(103),所述上冲头固定板(102)设置在所述上模座(101)一侧,所述下模座(201)上设有下成型凹模(202),所述上冲头(103)一端与所述上冲头固定板(102)相接,另一端与所述下成型凹模(202)相配合,成型后的所述包圆产品(4)由所述上冲头(103)的另一端抽出。本实用新型工程模脱料时只需将产品从上冲头一端抽出即可,操作方便,结构简单,工作效率高。

技术研发人员:韦清波;程华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恒全鑫五金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1.08
技术公布日:2020.07.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