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曲柄销双面自动倒角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53197发布日期:2020-09-08 14:30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一种曲柄销双面自动倒角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圆柱形工件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曲柄销双面自动倒角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去除零件上因机加工产生的毛刺,也为了便于零件装配,一般在零件端部做出倒角。

在传统工艺中,一般是先将一批圆柱形工件的一端统一倒角,再将这批零件的另一端统一倒角。这样的加工方法将双面倒角分成两道工序进行,尤其在第二道工序中需要工人把工件手动放置好位置,使尚未倒角的一端面向刀具。这种加工方法花费时间多、效率较低且工人的工作强度较大,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原加工方法花费时间多、效率较低且工人的工作强度较大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在一道工序中完成曲柄销双面倒角的装置,并且是全自动进行上料、加工、取料,很大程度上节省了上料时间,提高了效率,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上述技术目的的。

一种曲柄销双面自动倒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自动上料装置,运输装置,加工装置,自动抓取装置:所述的自动上料装置包括工件箱,自动上料阶梯,输送带,过滤轨道,挡板;所述的运输装置包括推出装置,导轨;所述的加工装置包括v型块,刀具及刀架,刀架轨道,压头,主轴,主轴箱,所述的v型块通过其上导杆与主轴箱悬臂上的导轨相连,并可沿导轨做上下进给运动,所述的刀具及刀架与刀架轨道相连,并可沿刀架轨道做前后进给运动,所述的压头通过导杆与主轴箱悬臂上的导轨相连,并可沿导轨做上下进给运动,压头自身可做前后进给运动;所述的自动抓取装置包括自动抓取基体,抓取部位以及自动抓取导轨,所述自动抓取基体通过导杆与主轴箱上的导轨相连,并可沿导轨做前后进给运动,所述的抓取部位通过导杆与自动抓取基体相连,并可沿导轨做前后运动。

上述方案中,所述的自动上料装置有1个,包括工件箱,自动上料阶梯,输送带,过滤轨道,挡板;所述自动上料阶梯置于工件箱内壁,与工件箱底面呈垂直关系。

上述方案中,所述挡板与过滤轨道外侧壁位于同一面上。

所述推出机构6置于输送带3的一侧,与导轨i相对。

上述方案中,所述推出装置有1个,置于输送带一侧,与导轨相对。

上述方案中,所述加工装置有2个,包括v型块,刀具及刀架,刀架轨道,压头,主轴,主轴箱,两个加工装置呈镜像设置,其位置处于相对应状态。

上述方案中,所述v型块通过其上导杆与主轴箱悬臂上的导轨相连,并可沿导轨做上下进给运动。

上述方案中,所述刀具及刀架与刀架轨道相连,左右方向上处在倒角工艺所要求的位置且可沿刀架轨道做前后进给运动。

上述方案中,所述压头通过导杆与主轴箱悬臂上的导轨相连,并可沿导轨做上下进给运动,压头自身可做前后进给运动。

上述方案中,所述自动抓取装置设置有2个,包括自动抓取基体,抓取部位以及自动抓取导轨,所述自动抓取基体通过导杆与主轴箱上的导轨相连,并可沿导轨做前后进给运动,所述的抓取部位通过导杆与自动抓取基体相连,并可沿导轨做前后运动。

上述方案中,所述自动抓取基体与自动抓取导轨的端面处于同一面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曲柄销双面自动倒角装置,可用于在一道工序中对曲柄销的两端进行倒角。

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曲柄销双面自动倒角装置,结构简单,易于操作,节省了摆放工件的时间,工作效率高。

3.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曲柄销双面自动倒角装置,采用全自动工作结构,工人的劳动强度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三维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工件箱,2-自动上料阶梯,3-输送带,4-过滤导轨,5-挡板,6-推出装置,7-导轨i,8-v型块i,9-刀具及刀架i,10-刀架导轨i,11-压头i,12-主轴i,13-自动抓取基体i,14-自动抓取导轨i,15-导轨ii,16-v型块ii,17-刀架导轨ii,18-刀具及刀架ii,19-压头ii,20-自动抓取基体ii,21-自动抓取导轨ii,22主轴箱i,23-主轴ii,24主轴箱ii,25-抓取部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曲柄销双面自动倒角装置,包括自动上料装置,运输装置,加工装置,自动抓取装置:所述的自动上料装置包括工件箱1,自动上料阶梯2,输送带3,过滤轨道4,挡板5;所述的运输装置包括推出装置6,导轨i;所述的加工装置设置有2个,第一个加工装置包括v型块i,刀具及刀架i,刀架轨道i,压头i,主轴i,主轴箱i,所述的v型块i通过其上导杆与主轴箱i悬臂上的导轨相连,并可沿导轨做上下进给运动,所述的刀具及刀架i与刀架导道i相连,并可沿刀架导道做前后进给运动,所述的压头i通过导杆与主轴箱i悬臂上的导轨相连,并可沿导轨做上下进给运动,压头i自身可做前后进给运动;所述的自动抓取装置包括自动抓取基体i,抓取部位25以及自动抓取导轨i,所述自动抓取基体i通过导杆与主轴箱i上的导轨相连,并可沿导轨做前后进给运动,所述的抓取部位25通过导杆与自动抓取基体i相连,并可沿导轨做前后运动。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曲柄销双面自动倒角装置的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1)自动上料阶梯2将工件从工件箱1运输到输送带3上。

2)挡板5过滤位置不合要求的工件,使其沿过滤轨道4滚落回工件箱1中。

3)推出装置6将处于正确位置的工件推入导轨i中。

4)导轨i将工件运至v型块i。

5)v型块i下降至主轴i端面圆心位置。

6)压头i将工件推入主轴i中。

7)主轴i夹紧工件后顺时针旋转。

8)压头i与v型块i上升。

9)刀架及刀具i沿刀架导道i前伸,对工件进行倒角加工。

10)加工完成后的工件由自动抓取基体i抓取并放入自动抓取导轨i

11)导轨ii将一端倒角完成的工件运至下一v型块ii,并由与上一工艺中主轴箱i、刀具及刀架i成镜像设置的主轴箱ii、主轴ii及刀具及刀架ii完成对工件另一端的倒角工艺。

12)自动抓取基体ii将双面倒角完成的工件抓取并放入自动抓取导轨ii运送至成品区。

所述实施例为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背离本发明的实质内容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做出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曲柄销双面自动倒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自动上料装置,运输装置,加工装置,自动抓取装置:所述的自动上料装置包括工件箱(1)、自动上料阶梯(2)、输送带(3)、过滤轨道(4)及挡板(5),所述的运输装置包括推出机构(6)、导轨i(7),所述的加工装置包括v型块、刀具及刀架、刀架导轨、压头、主轴及主轴箱;所述的v型块通过其上导杆与主轴箱悬臂上的导轨相连,所述的刀具及刀架与刀架导轨相连,所述的压头通过导杆与主轴箱悬臂上的导轨相连,所述的自动抓取装置包括自动抓取基体、抓取部位(25)以及自动抓取导轨,所述自动抓取基体通过导杆与主轴箱上的导轨相连,所述的抓取部位(25)通过导杆与自动抓取基体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曲柄销双面自动倒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上料阶梯(2)置于工件箱(1)内壁,与工件箱(1)底面呈垂直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曲柄销双面自动倒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5)与过滤轨道(4)外侧壁位于同一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曲柄销双面自动倒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出机构(6)置于输送带(3)的一侧,与导轨i(7)相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曲柄销双面自动倒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装置设置有2个,第一个加工装置包括v型块i(8)、刀具及刀架i(9)、刀架导道i(10)、压头i(11)、主轴i(12)及主轴箱i(22),两个加工装置呈镜像设置,其位置处于相对应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曲柄销双面自动倒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v型块i(8)通过其上导杆与主轴箱i(22)悬臂上的导轨相连,并可沿导轨做上下进给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曲柄销双面自动倒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具及刀架i(9)与刀架导道i(10)相连,左右方向上处在倒角工艺所要求的位置且可沿刀架导道做前后进给运动,所述压头i(11)通过导杆与主轴箱i(22)悬臂上的导轨相连,并可沿导轨做上下进给运动,压头自身可做前后进给运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曲柄销双面自动倒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抓取装置设置有2个,第一个自动抓取装置包括自动抓取基体i(13)、抓取部位(25)以及自动抓取导轨i(14),所述自动抓取基体i(13)通过导杆与主轴箱i(22)上的导轨相连,并可沿导轨做前后进给运动,所述的抓取部位(25)通过导杆与自动抓取基体i(13)相连,并可沿导轨做前后运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曲柄销双面自动倒角装置,其特征在于,自动抓取基体i(13)与自动抓取导轨i(14)的端面处于同一面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曲柄销双面自动倒角装置,包括自动上料装置,运输装置,加工装置,自动抓取装置。通过自动上料装置将工件运输到输送带上,再通过推出装置将处于正确位置的工件推入导轨中,由导轨将工件运至V型块,压头将工件推入主轴中,主轴夹紧工件后顺时针旋转,压头与V型块上升,刀具对工件进行倒角加工,加工完成后的工件由自动抓取装置抓取并放入导轨,导轨将一端倒角完成的工件运至下一V型块,成镜像放置的主轴箱与刀具完成对工件另一端的倒角工艺。本装置可自动实现曲柄销双面倒角工艺,具有全自动、效率高等优点,能有效减少工步节省时间并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

技术研发人员:李瑞涛;张斌;陈杰;李富柱;周建忠;王匀;孟宪凯;董正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罡阳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30
技术公布日:2020.09.0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