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区限位式焊接电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90257发布日期:2020-10-13 08:00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一种分区限位式焊接电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焊接领域应用的一种分区限位式焊接电源。



背景技术:

近年来,航空航天、交通运输、海洋工程等工业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焊接技术的进步。伴随着产品、材料、使用条件的多种多样,对焊接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如何用优质、高效的焊接技术来满足当前的需要,是焊接工作者面临的任务。提高焊接生产效率和焊接质量、实现焊接自动化生产、减少焊接缺陷成为实际生产的迫切要求。而高质量焊接电源的配置对焊接质量的调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该焊接电源一方面需要通过内置芯片进行焊接参数的调控,另一方面需保证焊接冷却效果,以此配合实现良好的焊接需求。通常人们将焊接电源所需的内部器件通过壳体进行包围设置,进而实现结构的整合,提升防护应用质量。但是通常装置内部为统一腔室的结构设置,从而导致内部器件的安装根据自身体积以及留取空间的大小进行对比操作,降低了装置条理性,且增大了后续装置器件维护的难度,同时易于产生相邻器件的工作影响,降低了使用寿命,并且也减弱了内部降温效果,不利于焊接操作的长时间进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有效提升工作质量的分区式焊接电源。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分区限位式焊接电源,包括由前板、侧板、后板、顶板和焊接底板包围形成的内容腔室、位于内容腔室外部一侧的气瓶固定位以及驱动轮,所述前板设置有控制面板和箱体面板,所述控制面板用于工作参数的配设,所述箱体面板设置有若干连接接头和控制按钮,所述内容腔室内由沿平行于焊接底板方向依次设置的机芯支撑板、顶层隔板沿朝向顶板的轴向依次分割为互不连通的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所述第一腔室设置有风扇散热组、水泵和水箱,所述水箱的水箱端口穿设通过内容腔室形成外置,所述第二腔室内置有机芯组件和轴流风机,所述第三腔室沿平行于侧板方向于顶层隔板和顶板之间设置有立板,所述立板两侧分设为相连通第一顶层分区和第二顶层分区,所述前板、后板和焊接底板分别设置有散热孔位,所述气瓶固定位设置于焊接底板安装后板的端部,所述气瓶固定位由焊接后轮支撑板和气瓶固定支架包围形成,所述焊接后轮支撑板的端部连接于焊接底板的端部下方,所述气瓶固定支架安装于靠近焊接底板的焊接后轮支撑板的端部,所述焊接后轮支撑板的另一端部向上翻折九十度形成与气瓶固定支架相对的后挡板,所述气瓶固定支架朝向后挡板的端面为圆弧状,所述焊接后轮支撑板的两侧向上翻折形成与气瓶固定支架的宽度相适配的两侧挡板,所述气瓶固定支架、两侧挡板、后挡板和焊接后轮支撑板的上表面包围形成气瓶固定位,所述顶板连接于后板的端部平行延伸形成端部与气瓶固定支架相对应的圆弧辅助端,所述圆弧辅助端的两侧开设有辅助孔位,所述驱动轮包括设置于靠近前板的焊接底板下方的前轮和设置于焊接后轮支撑板的后轮,所述顶板设置有若干吊环。

该焊接电源利用内部依次设置的机芯支撑板、顶层隔板将内容腔室分割为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进而将焊接电源的内部器件结构进行分区式分配安装,从而保证应用效果,保证连接效率以及空间分配效果。同时将水箱设置于底部,一方面也降低对上方支撑板件的压力,另一方面可辅助实现支撑操作,且降低装置的整体重心,提升存在稳定性。此外,该装置将设置于前板的控制区和气瓶固定位实现两端设置,进而实现背负式气瓶固定,便于后续的装置位移以及整体宽度的调整,保证通行效果。当位移环境较差时,工作人员可利用顶板的吊环进行吊挂移动,进一步提升了装置的适用范围,保证了装置的移动灵活性。

进一步的是,所述前板包括前上板和前下板,所述前下板为一端垂直连接于焊接底板上方的矩形板,所述连接于前下板另一端部的前上板朝向内容腔室倾斜并与前下板形成一百六十度的夹角,所述前上板的另一端部与焊接底板平行的侧板的端部相连,所述前上板与第三腔室相对应,所述前上板于第一顶层分区和第二顶层分区分别对应设置有控制面板和操控连接位,所述前上板于控制面板和操控连接位的两侧设置有两个上把手,所述第一顶层分区的宽度大于第二顶层分区,所述前下板与第二腔室和第一腔室相对应,并对应开设有上格板和下格板作为散热孔位,所述箱体面板设置于散热孔位的一侧。

进一步的是,所述前上板与前下板之间设置有连接中板,所述前上板和前下板的端部分别连接于连接中板的两端,所述连接中板与前下板呈一百四十五度的夹角。

进一步的是,所述机芯组件由机芯焊接底板、机芯侧板、铝板、风扇安装板以及焊接顶板包围形成朝向前板开口的容腔,所述相对设置的铝板凸设有若干相同隔断,所述容腔与上格板相对应,所述轴流风机设置于风扇安装板和后板之间,所述后板开设有与轴流风机相对应的风机穿设矩形框,所述轴流风机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后板于风机穿设矩形框一侧开设有矩形孔位并螺钉连接有后侧面板预留板,所述后侧面板预留板用于矩形孔位的遮挡操作并与箱体面板相对应。

进一步的是,所述水箱和水泵并排设置于第一腔室靠近前下板的端部,所述前下板的下格板与水泵相对应并于其内表面设置有前侧板,所述水箱端口设置于下格板的一侧,靠近后板的端部,所述后板开设有相对应的后板孔位。

进一步的是,所述顶板朝向焊接底板与其端部垂直翻折形成定位延板,所述辅助孔位端部开设有线道的圆形通孔,所述定位延板于与顶板的连接处开设有与线道相连通凹槽。

进一步的是,所述前轮为两个万向轮,所述后轮为两轮连轴结构,所述驱动轮的最大宽度与侧板相对宽度相适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焊接电源利用板件结构对内部空间以及外部功能区进行划分,提升了配置结构明确性,易于结构的多层配置,提升了内部空间利用率,保证了工作效果,同时将内部系统可实现重量较大则更低的高度配置,降低了对内部支撑件的支撑强度需求,提升了支撑效果,更实现了整体装置的重心降低,保证了运行稳定性,此外,利用吊挂和驱动轮的配合,使该装置易于吊装,使其无论在生产车间还是船舶等应用环境下,都可以进行很好的位移操作,提升了装置运行操作的多样性,保证了操作质量以及运行效果,确保了操作的功能性实现,易于满足不同环境需求;

2、该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的结构设置,实现了独立风道的结构设计,易于实现大风量气密式逆变机芯冷却系统,充分冷却功率器件,延长了功率器件的使用寿命,提升整机的使用性能的三层防粉尘系统,同时易于保证电气层与粉尘的隔离,保证器件应用效果,此外,结构的配设提升了装置的防护等级,易于满足ip21s防护等级的要求,适合露天作业;

3、顶板与气瓶固定位的配合操作,易于对气瓶的上下进行同步定位,同时实现了后背式气瓶放置区,方便移动焊接,保证了定位稳定性以及应用安全性,为装置的实用性以及运行质量提供保障;

4、前上板和前下板的角度设置,更易于满足人体工程学,保证用户的使用舒适度以及操作灵便性,保证装置的实用性;

5、前上板和前下板通过连接中板的连接方式,一方面可对其连接位进行角度的平缓过渡,保证定位质量,另一方面更易于实现对前上板的相对内沉设置,提升控制面板的防护效果,并实现对上把手相对凸设体积的缩小,保证装置的整合效果以及相对外展体积;

6、前轮和后轮的配合以及大尺寸驱动轮的使用,使其即使在凹凸不平的地面也可满足平稳的移动效果,提升了焊接位移质量,保证了结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分区限位式焊接电源的第一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区限位式焊接电源的第二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分区限位式焊接电源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分区限位式焊接电源的后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分区限位式焊接电源的仰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分区限位式焊接电源的俯视图;

图7为图6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8为图6沿b-b方向的剖视图;

图中标记为:1、前上板;11、控制面板;12、操控连接位;13、上把手;2、前下板;21、上格板;22、下格板;221、前侧板;23、箱体面板;3、侧板;4、顶板;41、吊环;42、辅助孔位;421、线道;5、焊接底板;51、散热孔;52、风扇散热组;53、水泵;54、水箱;55、水箱端口;6、机芯支撑板;61、机芯焊接底板;62、机芯侧板;63、铝板;631、隔断;64、风扇安装板;641、轴流风机;65、焊接顶板;7、顶层隔板;71、立板;8、后板;81、后侧面板预留板;82、后板孔位;83、风机穿设矩形框;9、焊接后轮支撑板;91、后挡板;92、气瓶固定支架;10、后轮;101、前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所示,该焊接电源由由前板、侧板3、后板8、顶板4和焊接底板5包围形成的内容腔室,并于焊接底板5连接后板的后方进行气瓶固定位的设置,从而实现后背式气瓶放置,保证定位稳定性以及装置使用效果。

该焊接底板5可根据应用环境可设置为宽度小于477mm的矩形板,进而满足标准门的通行尺径,保证装置的位移质量。此时,如图所示,前板、侧板3以及后板8垂直连接于焊接底板5的四个端部并实现相邻端板的螺钉紧固连接,进而将顶板4沿平行于焊接底板5的方向连接于前板、侧板3和后板8的端部,并包围形成长方体的内容腔室。如图7和图所示,该内容腔室内沿平行于焊接底板5的方向依次设置有机芯支撑板6和顶层隔板7。该机芯支撑板6和顶层隔板7的端部分别与前板、侧板3和后板8相连进而将内容腔室沿焊接底板5朝向顶板4的轴向依次分割为互不连通的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该前板由前上板1、连接中板和前下板2组成,所述前下板2为一端垂直连接于焊接底板5的矩形板,则连接中板为一端与焊接底板5另一端为朝向内容腔室的呈一百四十五度夹角连接的矩形条。此时前上板1的一端与连接中板的另一端进行连接,另一端连接于顶板4的端部。连接结束后的前上板1与前下板2呈一百六十度的夹角,从而使设置于前上板1的控制面板11更符合人体工程学,提升应用便宜性。进而利用连接中板对前上板1和前下板2的连接处进行角度平缓过渡,保证结构的应用效果,同时可式控制面板11进行相对的内沉设置,保证装置的防护定位质量。前上板1的两侧沿平行于方向分别安装有两个上把手13,以便于后续驱动以及定位辅助应用,同时也利用连接中板减少上把手13相对装置整体的凸设体积,提升结构的整合效果。该前上板1与第三腔室相对应,即顶层隔板7的端部连接于连接中板与前上板1的连接处。则前下板2与第二腔室和第一腔室相对应。

上述第一腔室内的水箱54和水泵53并排设置于靠近前下板2的焊接底板5的端部,前下板2朝向水泵53均匀开设有长圆通孔进而形成下格板22作为散热孔位,且下格板22朝向水泵53的内表面设置有前侧板221。水箱54的水箱端口55穿设通过前下板22并位于下格板22的一侧形成外置。水箱54选用12l容积,从而保证液态冷却系统质量。上述风扇散热组52安装于第一腔室靠近后板8的端部,且后板8开设有相对应的后板孔位82。此时焊接底板5的底部设置有对应的散热孔51。该第二腔室内置有机芯组件和轴流风机641。机芯组件由机芯焊接底板61、机芯侧板62、铝板63、风扇安装板64以及焊接顶板65包围形成朝向前板开口的容腔。该铝板63和机芯侧板62组合形成包围侧面,同时可于对应位置进行通孔的穿设,以便于与位于第二腔室中容腔两侧的连接件的连接操作。上述相对设置的连接于风扇安装板22的铝板63凸设有若干相同隔断631,其容腔与上格板21相对应。轴流风机641的数量为两个并设置于风扇安装板64和后板8之间,后板8开设有与轴流风机641相对应的风机穿设矩形框83,从而使其端部露出。后板8于风机穿设矩形框83一侧开设有矩形孔位并螺钉连接有后侧面板预留板81,以便于对矩形孔位的遮挡以及拆卸操作,提升应用操作以及防护质量。该后侧面板预留板18对应于铝板63和侧板3之间的相对空间,则前板于对应位置进行箱体面板23的设置。该第三腔室沿平行于侧板3方向于顶层隔板7和顶板4之间设置有立板71,立板71将第三腔室分设为相连通第一顶层分区和第二顶层分区。此时,前上板1的控制面板11和操控连接位12分别与第一顶层分区和第二顶层相对应,工作人员可根据应用需求进行内部器件的分配安装,提升内部结构的整合效果。同时上述立板7螺钉连接固定,则当进行内部空间重新配置时,可根据实际应用需求进行调整,并保证内部结构的相关连接效果。在应用过程中,工作人员可利用箱体面板23的若干连接接头和控制旋钮实现与外部连接件的快速连接,从而保证应用效率。进一步通过控制面板11对工作参数进行调整,同时也可通过内部电子器件以及程序的设置对上次工作参数的存储展示等。

而位于后板8后处的气瓶固定位由焊接后轮支撑板9和气瓶固定支架92包围形成。焊接后轮支撑板9的端部连接于焊接底板5的端部下方,则气瓶固定支架92安装于靠近焊接底板5的焊接后轮支撑板9的端部,焊接后轮支撑板9的另一端部向上翻折九十度形成与气瓶固定支架92相对的后挡板91,气瓶固定支架92朝向后挡板91的端面为圆弧状,且焊接后轮支撑板9的两侧向上翻折形成与气瓶固定支架92的宽度相适配的两侧挡板。此时气瓶固定支架92、两侧挡板、后挡板91和焊接后轮支撑板9的上表面包围形成气瓶固定位。上述顶板4连接于后板8的端部平行延伸形成端部与气瓶固定支架92相对应的圆弧辅助端,且圆弧辅助端的两侧开设有辅助孔位42。同时顶板4朝向焊接底板5与其端部垂直翻折形成定位延板,一方面可用于包围定位连接,另一方面实现对端部加固以及边角的圆滑处理。则辅助孔位42为端部开设有线道421的圆形通孔,定位延板于顶板4的连接处开设有凹槽从而与线道421相连通。此时连接键可依次通过凹槽、线道421叨叨辅助孔位42内,从而保证定位效果,从而形成对气瓶的上端辅助定位,保证定位质量。

为保证焊接电源的位移操作灵活性,该顶板4于其四个端角处设置有四个吊环41,该吊环41可进行沿连接键的周向旋转,从而保证满足运输需求。而焊接底板5的下方分别进行前轮101和后轮10的设置。为保证驱动效果,该前轮101采用两个相对设置的万向轮,则后轮10为两轮连轴结构。同时为保证应用质量,该驱动轮的宽度设置应避免对装置的底部相对宽度的影响。此时,当焊接电源进行位移操作时,一方面可利用底部驱动轮进行移动,另一方面可利用吊环41进行吊装位移,进而提升了对装置的应用范围,保证装置实用性。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